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范亚娟 褚雯 +1 位作者 梁雅君 常学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为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50例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应用彩色...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为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50例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受试者心脏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Tei指数。比较两组LVEDd、LVESd、Tei指数、BNP、IVSd、LVEF,分析Tei指数、BNP与各心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VEDd、LVESd、Tei指数、BNP明显升高(t=14.4、23.4、21.9、22.3,P<0.01),IVSd、LVEF明显减小(t=12.4、12.5,P<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6,P<0.05),与Tei、LVEDd呈正相关(r=0.401、0.326,P<0.05);Tei指数与LVEF、E/A呈负相关(r=-0.480、-0.241,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7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BNP逐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Tei指数、LVEF、LVEDd(t=5.984、-2.477、2.326,P<0.05),校正LVEF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仅有Tei指数(t=2.728,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和BNP存在明显的相关性,Tei指数是一个良好的无创性指标,可以快速准确评估心室整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TEI指数 利钠肽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7
2
作者 郑卫峰 王晓阳 +1 位作者 张守彦 赵洛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收集因首次发生STEMI伴有高血压并接受急诊PCI术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8例,...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收集因首次发生STEMI伴有高血压并接受急诊PCI术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8例,平均年龄(61.4±9.1)岁。术后24 h、3、6个月及1年复查时化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非再狭窄组(105例),比较两组随访期间Hcy水平变化及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筛选支架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支架再狭窄组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H型高血压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H型高血压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支架内再狭窄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剑峰 薛书峰 +1 位作者 段卡丹 王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ly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经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AD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ly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经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ADH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化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观察治疗后心血管病死率、再次心衰住院率的差别。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1个月后患者BNP、SV、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1个月后,心血管病死率和再次住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缺血性心肌病 急性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de Winter心电图改变的新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谷云飞 吴林 刘彤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499-501,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根据患者发作时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部分患者在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时并不出现ST段抬高,而是呈现其他心电图异常,其中表现为前壁ST段上斜型压低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根据患者发作时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部分患者在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时并不出现ST段抬高,而是呈现其他心电图异常,其中表现为前壁ST段上斜型压低伴T波高尖的心电图改变者,称为de Winter心电图改变。本文就de Winter心电图改变的最新认识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 Winter心电图改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谷云飞 金军 +7 位作者 薛国华 潘广杰 郭玉冰 吴鹏宇 齐玉婕 陈伟刚 常学伟 张守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min对(58.4±11.3)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min对(15.3±1.8)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s对(180±20)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 Columbus系统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被引量:27
6
作者 薛国华 马惠芳 张守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41-3244,共4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者54例(NSTE-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4例(SA组),采用酶法测定入选患者血Hcy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所有病变进行IVUS影像定量分析,测量计算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截面积、斑块负荷及坏死核心面积百分比。然后将NSTE-ACS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SA组相比,NSTE-ACS组血Hcy水平明显升高,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SA组比较,NSTE-ACS组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NSTE-ACS组血Hcy水平与hs-CRP、斑块负荷、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9、0.501和0.762,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556,P<0.01);血hs-CRP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1、0.462和0.683,均P<0.01)。结论 :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与SA组差异明显,其血Hcy水平也明显高于SA组,且血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Hcy水平可以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 组织虚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宽度对除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谷云飞 金军 +4 位作者 薛书峰 陈剑锋 贺慧娟 段卡丹 张守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不同脉冲宽度对室颤(VF)除颤效果的影响。方法:交流电刺激诱发猪VF,随机采用4ms+1ms+4ms和5ms+1ms+5ms两组不同脉冲宽度的双相波除颤,记录除颤成功次数,评价除颤阈值,统计比较两组除颤效果。结果:诱发VF80次,除...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不同脉冲宽度对室颤(VF)除颤效果的影响。方法:交流电刺激诱发猪VF,随机采用4ms+1ms+4ms和5ms+1ms+5ms两组不同脉冲宽度的双相波除颤,记录除颤成功次数,评价除颤阈值,统计比较两组除颤效果。结果:诱发VF80次,除颤成功25次。两组总的放电电压、能量、电量及除颤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除颤阈值4ms+1ms+4ms组低于5ms+1ms+5ms组。结论:脉冲宽度对除颤效果有影响,适当缩短脉冲宽度,可以减小除颤阈值并有提高除颤成功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自动除颤器 脉冲宽度 电击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诊疗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绘丽 潘广杰 +3 位作者 张守彦 李松森 陈艳 杨启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分析年龄≥75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PCI诊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出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475例,其中... 目的分析年龄≥75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PCI诊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出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475例,其中年龄<75岁患者357例(<75岁组),≥75岁患者118例(≥75岁组)。≥75岁组又根据治疗情况分为PCI诊疗组33例和药物保守组85例。收集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2型糖尿病、PCI史、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慢性肾病、冠状动脉造影及PCI诊疗情况。分析年龄≥75岁NSTEACS患者接受PCI诊疗的影响因素。结果≥75岁组年龄明显高于<75岁组,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PCI比例明显低于<75岁组(28.0%vs 50.7%,P=0.001;22.9%vs 40.3%,P=0.027;16.1%vs 25.2%,P=0.032)。与药物保守组比较,PCI诊疗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27.3%vs 17.6%,P=0.024;(155.6±19.3)g/L vs(120.6±17.8)g/L,P=0.006],肌酐水平明显降低[(74.7±21.7)μmol/L vs(89.0±27.3)μmol/L,P=0.0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NSTEMI与年龄≥75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呈正相关(OR=1.006,95%CI:1.002~1.022,P=0.043;OR=4.420,95%CI:1.072~18.221,P=0.040),肌酐与冠状动脉造影呈负相关(OR=0.968,95%CI:0.945~0.992,P=0.025)。结论年龄≥75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PCI诊疗率低,NSTEMI是PCI诊疗的促进因素,低血红蛋白水平和高肌酐水平是阻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膳食锌摄入水平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一项基于DRYAD数据库的二次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倪佳 王芳 王皓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明确每日膳食锌摄入量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mpowerstats和R软件对DRYAD数据库数据进行二次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探索每日膳食锌摄入量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二者... 目的明确每日膳食锌摄入量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mpowerstats和R软件对DRYAD数据库数据进行二次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探索每日膳食锌摄入量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二者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该研究共纳入282例绝经后女性。在调整年龄、每日钙摄入量后,每日膳食锌摄入量和绝经后女性髋骨骨密度存在阈值关联。当每日摄入锌超过32.9 mg时,每日锌摄入量每增加1 mg,髋骨骨密度增加4.87 mg/cm^2(P<0.05)。结论每日膳食锌摄入量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关系,这将为今后绝经后女性预防骨质疏松的营养支持与补充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