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7年昆明地区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美芬 符甜甜 +8 位作者 罗云娇 彭俊超 杜丽江 杜曾庆 甘泉 马薇 鲁智英 刘春莉 蒋鸿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0-1417,共8页
背景手足口病是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自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占比高,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的探讨2008—2017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供云南省内大样本手足口病的临床数... 背景手足口病是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自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占比高,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的探讨2008—2017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供云南省内大样本手足口病的临床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系统收集2008—2017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数、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分期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昆明地区10年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共11510例,全年均有流行,呈单峰型,4—8月是发病高峰期。(2)住院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1.13∶1,最小年龄为37 d,最大年龄为14岁6个月,平均年龄(2.37±1.50)岁;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住院患儿中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共有9982例(86.72%);普通型病例3368例(29.26%),重症病例8142例(70.74%),重症病例中重型4690例(40.75%),危重型3452例(29.99%),3岁及以下儿童重症发生率为88.02%;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在重型及危重型中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均有高血压3452例(100%),心率快3273例(94.84%),呼吸增快2983例(86.44%),指趾端循环不良2408例(69.76%),肢体瘫痪63例(1.83%),尿潴留14例(0.41%)。(4)粪便病原学检查10234例(88.91%),其中肠道病毒71(EV71)有3843例(33.3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A16)有1112例(9.66%),其他肠道病毒有3560例(30.93%);2008—2013年病原主要以EV71和COA16感染为主,2014—2017年以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和EV71感染为主,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及重症人群主要是3岁及以下儿童,引起重症手足口病仍以EV71感染为主。高血压、心率快、呼吸增快、指趾端循环不良等是危重手足口病的早期信号,应积极给予救治和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住院患儿 临床特征 病原学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效果 被引量:48
2
作者 郭玥馨 牛莉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患儿70例。分为两组:(1)枸橼酸咖啡因组(观察组,35例),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 ...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患儿70例。分为两组:(1)枸橼酸咖啡因组(观察组,35例),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每天一次,如呼吸暂停仍频繁发作,可增加剂量至10 mg/kg;(2)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组(对照组,35例),氨茶碱首剂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一次,同时予纳洛酮0.1 mg/kg,每12 h一次,氨茶碱首剂后6 h即给予纳洛酮治疗,二者交替使用。观察患儿呼吸暂停、氧疗持续时间、脑损伤发生、病死率及耳声发射未通过率等相关情况,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AOP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氧疗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在病死率、脑损伤发生率及耳声发射未通过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3)在治疗阶段,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较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纳洛酮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