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吕春婷 黄煜 +1 位作者 付黎明 岳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究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 lipoprotein cholesterol,RLP-C)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层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 目的探究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 lipoprotein cholesterol,RLP-C)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层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不同BMI分为低BMI组18例、正常BMI组60例及高BMI组52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RLP-C、PLR与预后结局的关系,ROC曲线分析RLP-C、PLR对不同BM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低BMI组、正常BMI组及高BMI组RLP-C、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总人群、低BMI组、正常BMI组及高BMI组中,RLP-C和PLR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1)。PLR、RLP-C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各组RLP-C、PLR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独立相关(P<0.01)。RLP-C、PLR、BMI及三者联合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效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54.29%、75.94%、64.18%vs 82.61%,68.83%、70.22%、72.15%vs 80.49%,P<0.01)。结论RLP-C、PLR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可作为预后的预测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避免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淋巴细胞 人体质量指数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凌博 吕文伟 +2 位作者 胡国森 孙建涛 魏澎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肾癌行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 目的:探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肾癌行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B组22例,采用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动脉分支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肾功能损伤程度(术后24 h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值)、术后1 d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组手术时间[(63.1±6.5)min vs(94.4±11.6)min]、术中出血量[(30.2±16.3)mL vs(55.7±13.4)mL]、肌酐升高值[(36.0±22.7)μmol/L vs(54.0±20.7)μmol/L]、术后1 d疼痛评分[(4.1±2.2)vs(5.1±3.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 36.4%)均低于B组,B组肾动脉阻断时间较A组缩短[(17.5±3.1)min vs(20.3±3.6)min]。两组均无手术切缘阳性患者,术后常规随访24~4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1个月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血流阻断技术 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伊辉 李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汉化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DFSQ-UMA),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跨文化翻译原则对DFSQUMA进行汉化和专家咨询,形成中文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9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DFSQ-UMA保留原问卷的16个条目... 目的汉化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DFSQ-UMA),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跨文化翻译原则对DFSQUMA进行汉化和专家咨询,形成中文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9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DFSQ-UMA保留原问卷的16个条目,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0.833~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0.93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特征根大于1.0的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8.8%;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系数为0.832。结论中文版DFSQ-UMA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自我护理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Neri C型冠状动脉受累细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
4
作者 朱贵军 严哲 +3 位作者 刘阳 宋志良 李斌 陈兴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合并Neri C型冠状动脉(冠脉)受累细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1月~2024年2月21例ATAAD合并Neri C型冠脉受累的病例资料。夹层累及冠脉,发病时间...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合并Neri C型冠状动脉(冠脉)受累细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1月~2024年2月21例ATAAD合并Neri C型冠脉受累的病例资料。夹层累及冠脉,发病时间<1周,行全主动脉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人工血管置入、升主动脉置换及冠脉处理。细化分型及冠脉处理方法:C1型(冠脉开口局部损伤破裂,与假腔部分连接,冠脉开口内外膜无分离)7例以人工材料“铜钱样”修复;C2型(冠脉开口严重损伤撕脱,与假腔完全连接,冠脉近段累及轻微,内外膜局部分离,未形成套袖)3例以8 mm人工血管置换;C3型(冠脉开口严重损伤撕脱,与假腔完全连接,冠脉近段累及严重,内外膜完全分离,且形成套袖)11例以大隐静脉旁路移植。结果院内死亡2例(均为C3型),均心脏复跳困难,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循环,分别于术后当天、第2天死亡。19例出院患者出院前复查主动脉及冠脉CTA,无冠脉开口狭窄和桥血管狭窄。术后6、12、18个月复查主动脉及冠脉CTA。19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无冠脉开口狭窄和桥血管狭窄病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4例。结论ATAAD合并Neri C型冠脉受累的细化分型对外科实施精准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i分型 冠状动脉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鼻清醒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和娜娜 何龙 +3 位作者 张禄凤 杨紫薇 田丹丹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7-439,共3页
对经鼻清醒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awake fibreoptic intubation,AFOI)的患者进行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目前临床上进行清醒气管插管辅助镇静用药主要包括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等^([1])。... 对经鼻清醒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awake fibreoptic intubation,AFOI)的患者进行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目前临床上进行清醒气管插管辅助镇静用药主要包括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等^([1])。丙泊酚有明显的循环、呼吸抑制以及注射痛,而咪达唑仑起效时间、作用时间较长。右美托咪定可以达到不抑制自主呼吸的理想镇静水平,被广泛用于清醒气管插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清醒气管插管 呼吸抑制 纤维支气管镜 注射痛 经鼻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燕伟 尚利晓 樊冬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6-2051,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μg/μl LPS)、L-Cur组(15μmol/L姜黄素)、M...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μg/μl LPS)、L-Cur组(15μmol/L姜黄素)、M-Cur组(30μmol/L姜黄素)、H-Cur组(50μmol/L姜黄素)、H-Cur+740Y-P组(50μmol/L姜黄素+10μmol/L PI3K激活剂740Y-P);MTT检测姜黄素对角膜基质细胞毒性和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角膜基质细胞Beclin1、LC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角膜基质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及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0~90μmol/L姜黄素对角膜基质细胞无明显毒性。与对照组相比,LPS组A570nm、Beclin1、LC3Ⅱ/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IL-6、IL-8水平、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L-Cur组、M-Cur组、H-Cur组A570 nm、Beclin1、LC3Ⅱ/Ⅰ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IL-6、IL-8水平、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水平依次显著降低(P<0.05);H-Cur+740Y-P消除了姜黄素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有利作用。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角膜基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葛静晨 尚敏 +5 位作者 姚明阳 韦铭菲 史俊展 姚泽伟 时佳音 李凡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 比较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75例患者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类型及数... 目的 比较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75例患者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类型及数量,比较VR、MPR、CPR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约登指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检出率。结果 75例患者共有243处肋骨骨折畸形愈合。VR、MPR、CPR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2.67%、79.84%、91.36%,特异度分别为99.58%、97.89%、99.15%,准确率分别为83.66%、91.76%、96.51%,约登指数分别为0.52、0.78、0.91,AUC分别为0.761、0.889、0.953。与VR相比,MPR在断端错合1/3以上、断端重叠、断端成角、骨桥的检出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R相比,CPR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各分型的检出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R相比,CPR在断端错合1/3以上、断端分离、骨桥的检出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认定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CPR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诊断效能高,可作为肋骨骨折畸形愈合法医临床鉴定的主要后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肋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容积再现 多平面重组 曲面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腹针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康延杰 刘海潮 +1 位作者 刘少朋 孙建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气腹针法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气腹针法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51例资料。用气腹针代替疝针行鞘状突高位结扎。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增加辅助孔或中转开放手术。46... 目的 探讨气腹针法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气腹针法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51例资料。用气腹针代替疝针行鞘状突高位结扎。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增加辅助孔或中转开放手术。46例单侧手术时间6~15 min,(8.9±1.9)min;5例双侧手术时间13~19 min,(15.4±2.3)min。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无线结反应、阴囊水肿、阴囊血肿、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气腹针法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具有单孔手术、单次穿刺、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性鞘膜积液 腹股沟斜疝 单孔腹腔镜手术 气腹针 鞘状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分期及位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菌群差异分析
9
作者 孙凡钥 杨玉鑫 +9 位作者 陈宏伟 师鑫鹏 李晓路 王茂勋 杨甜 闫一帆 赵巧飞 张瑜 罗晓勇 王保永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及位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菌群组成及差异性。方法:选择食管鳞癌30例,其中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6例、未分期6例,肿瘤位置食管上段4例、中段19例、下段5例、无法判断位置2例。采用16S rDNA...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及位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菌群组成及差异性。方法:选择食管鳞癌30例,其中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6例、未分期6例,肿瘤位置食管上段4例、中段19例、下段5例、无法判断位置2例。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的菌群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法评估不同临床分期和位置食管鳞癌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差异。结果:临床Ⅰ期和Ⅱ期食管鳞癌的菌群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与Ⅲ期和Ⅳ期差异明显;不同位置的食管鳞癌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假单胞菌和普雷沃菌的相对丰度在临床Ⅰ~Ⅳ期食管鳞癌组织呈上升趋势,食管上段到下段呈下降趋势。链球菌在临床Ⅰ期和Ⅱ期的相对丰度高于Ⅲ期和Ⅳ期,食管中段高于上段和下段。结论:假单胞菌、普雷沃菌和链球菌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菌群 临床分期 肿瘤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梗死伴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两家系NOTCH3基因突变分析
10
作者 周海涛 牛宇杰 +4 位作者 刘德全 刘开颜 李华丽 任向阳 李远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皮质下梗死伴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较少见的、以反复脑卒中发作与血管性痴呆为特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疾... 皮质下梗死伴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较少见的、以反复脑卒中发作与血管性痴呆为特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疾病[1]。该病多于中年起病,早期可有先兆性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反复脑卒中发作,最终导致精神异常和血管性痴呆;头颅MRI特征包括皮层下腔隙性梗死灶、颞极、侧脑室周围和皮层下白质病变[2]。CADASIL致病基因NOTCH3位于染色体19p13.2-13.1,大部分变异为错义突变,也有少部分为缺失、插入和剪切[3]。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CADASIL家系经基因检测确诊[4-5]。本文分析了两个CADASIL家系NOTCH3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梗死伴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NOTCH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2
11
作者 周群 蒋运兰 +2 位作者 郭秋月 王蓉 唐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杵针组和杵针情志组,3组均给予中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杵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杵针疗法,杵针情志组在中风护理常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杵针组和杵针情志组,3组均给予中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杵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杵针疗法,杵针情志组在中风护理常规基础上采用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3组均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BI指数和SIS得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和杵针情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情志组HAMD评分和SIS得分与杵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杵针疗法 情志护理 中风后抑郁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韩鸿彬 韩保卫 +1 位作者 李朝辉 吉晖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14-2516,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D2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胃肠胰腺外科行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88例,46例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FTS组),42例采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D2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胃肠胰腺外科行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88例,46例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FTS组),42例采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清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FTS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治疗组,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应激反应,加快胃癌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手术期间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张振香 何福培 +3 位作者 张春慧 林蓓蕾 平智广 郭惠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04-3913,共10页
背景慢性病共病患者比例逐年上升,遵医嘱服药被认为是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措施。目前,慢性病共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仍有待提高,明确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于慢性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的对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进... 背景慢性病共病患者比例逐年上升,遵医嘱服药被认为是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措施。目前,慢性病共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仍有待提高,明确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于慢性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的对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类,分析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7—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河南省2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选取住院患者267例,采用中文版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pecific)、中文版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用药知识问卷等对患者进行调查,应用潜在类别分析对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类。比较不同服药依从性类别慢性病共病患者在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和服药信念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主观服药依从性不佳组(潜在类别概率为18.0%)、整体服药依从性较差组(潜在类别概率为34.4%)和整体服药依从性较优组(潜在类别概率为47.6%);不同服药依从性类别群体受教育程度、患病后工作情况、居住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收入来源、获药师指导者占比、服药种数、服药频率、服药年限、中文版BMQ-Specific得分、用药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主观服药依从性不佳组,获药师指导者、中文版BMQ-Specific得分较高者、用药知识问卷得分较高者更易入整体服药依从性较优组,因病退休、收入来源为子女赡养费者更不易入整体服药依从性较优组(P<0.05);相对于整体服药依从性较差组,已退休者、服药频率为1次/d者、获药师指导者、中文版BMQSpecific得分较高者、用药知识问卷得分较高者更易入整体服药依从性较优组(P<0.05)。结论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存在3个潜在类别,因病退休、收入来源为子女赡养费者更有可能出现服药依从性不佳的情况,应多关注其服药依从性情况;低服药频率、获药师指导,以及服药知识、信念水平高可预测慢性病共病患者整体服药依从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服药依从性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胡杰 苏新娟 +1 位作者 郑海涛 陈兴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2-1533,共2页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可诱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表现为术后心脏复跳困难以及术后心律失常、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老年患者 冠脉旁路移植术 心肺功能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术后心律失常 氧化应激反应 心脏复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超 任向阳 +2 位作者 周海涛 马聪敏 滕军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767-2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 目的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复训练;治疗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正规康复训练及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平均随访(24.5±7.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Rs评分0~1分41例(51.2%),对照组mRs评分0~1分28例(35.0%),两组患者mRs评分0~1分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PI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IA、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未出现其他不适感。结论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的顺应性,提高脑血流的储备能力,降低TIA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远程缺血后适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7年昆明地区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美芬 符甜甜 +8 位作者 罗云娇 彭俊超 杜丽江 杜曾庆 甘泉 马薇 鲁智英 刘春莉 蒋鸿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0-1417,共8页
背景手足口病是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自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占比高,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的探讨2008—2017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供云南省内大样本手足口病的临床数... 背景手足口病是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自2008年以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占比高,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的探讨2008—2017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供云南省内大样本手足口病的临床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系统收集2008—2017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数、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分期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昆明地区10年间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共11510例,全年均有流行,呈单峰型,4—8月是发病高峰期。(2)住院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1.13∶1,最小年龄为37 d,最大年龄为14岁6个月,平均年龄(2.37±1.50)岁;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住院患儿中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共有9982例(86.72%);普通型病例3368例(29.26%),重症病例8142例(70.74%),重症病例中重型4690例(40.75%),危重型3452例(29.99%),3岁及以下儿童重症发生率为88.02%;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在重型及危重型中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均有高血压3452例(100%),心率快3273例(94.84%),呼吸增快2983例(86.44%),指趾端循环不良2408例(69.76%),肢体瘫痪63例(1.83%),尿潴留14例(0.41%)。(4)粪便病原学检查10234例(88.91%),其中肠道病毒71(EV71)有3843例(33.3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A16)有1112例(9.66%),其他肠道病毒有3560例(30.93%);2008—2013年病原主要以EV71和COA16感染为主,2014—2017年以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和EV71感染为主,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及重症人群主要是3岁及以下儿童,引起重症手足口病仍以EV71感染为主。高血压、心率快、呼吸增快、指趾端循环不良等是危重手足口病的早期信号,应积极给予救治和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住院患儿 临床特征 病原学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在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胜阳 胡杰 +2 位作者 张永强 王更富 岳修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12月常规行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60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12月常规行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术中采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40~60,右美托咪定组从诱导开始加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监测麻醉诱导后、切皮、体外循环前、术后1 h 4个时间点血压、心率情况。分别于T_1(体外循环前)、T_2(体外循环结束时)、T_3(术后6 h)、T_4(术后24 h)、T_5(术后48 h)5个时点取血5 ml进行HMGB-1,TNF-α酶联免疫法检测分析。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右美托咪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5.2±11.4)mm Hg vs.(52.2±13.6)mm Hg,t=-4.012,P=0.000],切皮后右美托咪定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6.1±9.3)mm Hg vs.(74.9±14.8)mm Hg,t=2.758,P=0.008];心率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后、切皮后、体外循环前、术后1 h均显著慢于对照组[(63.7±8.0)次/min vs.(75.6±9.4)次/min,t=5.280,P=0.000;(59.1±7.6)次/min vs.(81.8±9.8)次/min,t=10.026,P=0.000;(54.6±6.1)次/min vs.(61.6±8.5)次/min,t=-3.665,P=0.000;(62.5±6.5)次/min vs.(68.6±7.2)次/min,t=3.444,P=0.001]。右美托咪定组HMGB-1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在T_2、T_3、T_4、T_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_2:1.65±0.24 vs.2.58±0.35,t=12.003,P=0.000;T_3:2.15±0.30 vs.3.72±0.61,t=12.650,P=0.000;T_4:1.82±0.20 vs.2.53±0.39,t=8.873,P=0.000;T_5:1.95±0.32 vs.2.92±0.46,t=9.481,P=0.000)。右美托咪定组TNF-αOD值在T_2、T_3、T_4、T_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_2:2.04±0.32 vs.3.08±0.41,t=10.952,P=0.000;T_3:2.59±0.51vs.4.98±0.96,t=12.042,P=0.000;T_4:1.76±0.35 vs.2.93±0.34,t=13.133,P=0.000;T_5:1.42±0.25 vs.2.51±0.30,t=15.288,P=0.000)。结论在冠心病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机体HMGB-1含量,发挥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被引量:27
18
作者 薛国华 马惠芳 张守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41-3244,共4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者54例(NSTE-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4例(SA组),采用酶法测定入选患者血Hcy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所有病变进行IVUS影像定量分析,测量计算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截面积、斑块负荷及坏死核心面积百分比。然后将NSTE-ACS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SA组相比,NSTE-ACS组血Hcy水平明显升高,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SA组比较,NSTE-ACS组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NSTE-ACS组血Hcy水平与hs-CRP、斑块负荷、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9、0.501和0.762,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556,P<0.01);血hs-CRP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1、0.462和0.683,均P<0.01)。结论 :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与SA组差异明显,其血Hcy水平也明显高于SA组,且血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Hcy水平可以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 组织虚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的关系 被引量:18
19
作者 范亚娟 褚雯 +1 位作者 梁雅君 常学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为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50例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应用彩色...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为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50例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受试者心脏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Tei指数。比较两组LVEDd、LVESd、Tei指数、BNP、IVSd、LVEF,分析Tei指数、BNP与各心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VEDd、LVESd、Tei指数、BNP明显升高(t=14.4、23.4、21.9、22.3,P<0.01),IVSd、LVEF明显减小(t=12.4、12.5,P<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6,P<0.05),与Tei、LVEDd呈正相关(r=0.401、0.326,P<0.05);Tei指数与LVEF、E/A呈负相关(r=-0.480、-0.241,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7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BNP逐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Tei指数、LVEF、LVEDd(t=5.984、-2.477、2.326,P<0.05),校正LVEF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仅有Tei指数(t=2.728,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和BNP存在明显的相关性,Tei指数是一个良好的无创性指标,可以快速准确评估心室整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TEI指数 利钠肽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替代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胡杰 陈胜阳 +1 位作者 王更富 张永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替代芬太尼在无痛分娩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自然生产的初产妇300例,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及意愿选择分娩方式分为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自然生产,...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替代芬太尼在无痛分娩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自然生产的初产妇300例,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及意愿选择分娩方式分为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自然生产,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分别采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无痛分娩,产程若出现宫缩乏力加滴缩宫素。观察总产程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发症,新生儿Apgar 1、10 min评分。结果总产程时间对照组明显短于芬太尼组[(402.8±81.9)min vs.(476.5±84.8)min,q=9.185,P<0.05];疼痛VAS评分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0.7)分vs.(7.1±0.7)分,q=58.571,P<0.05;(3.3±0.7)分vs.(7.1±0.7)分,q=54.286,P<0.05]。3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50,P=0.928)。3组新生儿Apgar 1、10 min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在8分以上,差异无实际临床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分娩时联合缩宫素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无痛分娩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