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凝血监测中的价值
1
作者 崔利丹 金志鹏 +2 位作者 苏军 王琪 陈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1期3861-38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凝血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37例S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栓塞分为合并血栓组和未合并血栓组,其中合并栓塞...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凝血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37例S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栓塞分为合并血栓组和未合并血栓组,其中合并栓塞组13例,未合并栓塞组24例。患儿入院后按照病情接受常规治疗,阿奇霉素抗感染(如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维持内环境、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抗凝等综合治疗。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均在入住PICU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常规监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根据病情进行其他监测。结果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合并血栓组D-二聚体高于未合并血栓组(P<0.05)。合并血栓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低于未合并血栓组(P<0.05);合并血栓组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低于未合并血栓组(P<0.05);合并血栓组凝固角(α角)高于未合并血栓组(P<0.05);合并血栓组最大振幅(MA)高于未合并血栓组(P<0.05);合并血栓组凝血综合指数(CI值)高于未合并血栓组(P<0.05)。合并血栓患儿D-二聚体与R值、K值呈负相关(r=-0.791、-0.816,P<0.05),与α角、MA值、CI值呈正相关(r=0.893、0.725、0.691,P<0.05)。TEG中各指标与D-二聚体对合并血栓的患儿诊断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中各指标较D-二聚体对合并血栓的患儿诊断的特异性高(P<0.05);TEG中各指标较D-二聚体对SMPP合并血栓的患儿诊断指数高(P<0.05)。结论TEG在儿童SMPP凝血监测中具有较好的价值,尤其是在合并血栓的患儿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儿童 重症支原体肺炎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脓毒症患儿的影响
2
作者 邵彤 赵月月 +1 位作者 马洁 郭洁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脓毒症患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6例脓毒症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足量喂养,观察组采用滋养型喂养。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目的探讨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脓毒症患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6例脓毒症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足量喂养,观察组采用滋养型喂养。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及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内毒素(ET)、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5.58%)较对照组(58.14%)低(P<0.05)。干预14 d后,两组ALB、PA、RBP水平均上升,而ET、D-LA、DAO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干预14 d后ALB、PA、RBP水平较高,而ET、D-LA、DAO水平较低(P<0.05)。结论相较于足量喂养,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和肠道屏障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滋养型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肠道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8名儿科护士道德勇气共情能力与伦理敏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娜瑛 景钰 +1 位作者 王军娜 葛燕军 《安徽医学》 2023年第7期852-856,共5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道德勇气与共情能力的现状,并分析3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38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伦理敏感性量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道德勇气与共情能力的现状,并分析3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38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伦理敏感性量表、护士道德勇气量表以及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道德勇气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道德勇气与共情能力对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作用。结果438名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调查问卷总分为(36.51±6.71)分,护士道德勇气量表总分为(74.11±12.85)分,杰弗逊共情量表总分为(81.15±14.8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伦理敏感性与道德勇气、共情能力均呈正相关(r=0.352、0.416,P<0.01),护士道德勇气得分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358,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护士道德勇气和共情能力是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护士道德勇气和共情能力是影响儿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儿科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士道德勇气和共情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其伦理敏感性,改善护护和护患之间关系,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士 伦理敏感性 护士道德勇气 共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