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在个体患原发性高血压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重建 李玉倩 +4 位作者 于二曼 张卫东 岳馨培 李文杰 胡东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并评价预测个体患原发性高血压的新方法。方法选择8914例社区居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按3:1分为训练集(6686例)与检验集(2228例),分别用于筛选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及对模型的检测和评价。应用人工神经... 目的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并评价预测个体患原发性高血压的新方法。方法选择8914例社区居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按3:1分为训练集(6686例)与检验集(2228例),分别用于筛选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及对模型的检测和评价。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高血压患病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的优劣。结果 ANN预测模型的灵敏度(95.94%)、特异度(85.04%)、约登指数(80.98%)、一致率(88.78%)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灵敏度=51.31%、特异度=95.56%、约登指数=46.87%、一致率=80.39%)。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模型的预测能力:ANN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z=0.904±0.007)明显大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Az=0.734±0.012)。结论利用ANN模型进行疾病分类预测,较logistic回归模型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LOGISTIC回归 原发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细胞中PTEN基因表达水平及突变位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桂琴 贝维娟 +2 位作者 杨帅 王琼叶 鲁照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突变情况。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高分化的Eca109、低分化的EC9706和EC1食管鳞癌细胞株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并克隆PTEN基因全长,与野生型PTEN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突变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突变情况。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高分化的Eca109、低分化的EC9706和EC1食管鳞癌细胞株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并克隆PTEN基因全长,与野生型PTEN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突变情况。结果:EC1、EC9706、Eca109细胞株中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6±0.02)、(0.24±0.02)、(0.41±0.01),3株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6.330,P<0.001),Eca109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EC9706和EC1细胞(P<0.05)。3株细胞中PTEN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突变,突变主要集中在外显子5和8。结论:食管鳞癌细胞中PTEN表达水平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PTEN基因突变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PTEN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对SH-SY5Y细胞吗啡戒断后ERK1/2、p38和JN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文杰 王明洋 +4 位作者 白银亮 程月芳 李静 刘宇 张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胎牛血清(FB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吗啡戒断后细胞中ERK1/2、p38和JN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SH-SY5Y细胞分为无血清培养组和体积分数为10%血清培养组(有血清培养组)。细胞经10μmol/L吗啡作用48h后,10μmol/L纳洛... 目的:探讨胎牛血清(FB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吗啡戒断后细胞中ERK1/2、p38和JN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SH-SY5Y细胞分为无血清培养组和体积分数为10%血清培养组(有血清培养组)。细胞经10μmol/L吗啡作用48h后,10μmol/L纳洛酮戒断。在纳洛酮戒断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应用Westernblot检测ERK1/2、JNK和p38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纳洛酮戒断10min后SH-SY5Y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F=6.619,P<0.001),戒断30、60min后ERK1/2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血清培养条件下纳洛酮戒断10、30和60min后SH-SY5Y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上调(F=22.901,P<0.001);在无和有血清培养条件下纳洛酮戒断均引起SH-SY5Y细胞中p38磷酸化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递增,同时也能引起JNK磷酸化水平的增加,但不随戒断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SH-SY5Y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下,吗啡戒断时ERK1/2磷酸化为瞬时增高;血清培养下,吗啡戒断可诱导ERK1/2磷酸化持续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纳洛酮 戒断 血清 p-ERK1 2 P-JNK P-P38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合成季铵盐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炎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师莹莹 侯桂琴 +4 位作者 赵琦 王洋 任彦丹 张梦影 鲁照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4个季铵盐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炎活性。方法:将合成的4种季铵盐单体分别配制成高、中、低剂量的液体和固体制剂。检测其液体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用家兔对筛选出的化合物...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4个季铵盐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炎活性。方法:将合成的4种季铵盐单体分别配制成高、中、低剂量的液体和固体制剂。检测其液体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用家兔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将涂抹和未涂抹化合物的普通导尿管放置于家兔尿道5、10、15 d后,ELISA法测定家兔血浆中IL-10和TNF-α水平;放置15 d后HE染色观察尿道炎症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4对3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5),而化合物1和3对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4对家兔皮肤均无刺激性;同一时间点,化合物2和4组家兔血浆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4组家兔尿道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数及其浸润能力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季铵盐单体化合物2和4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和体内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单体 抗菌活性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16联合雷帕霉素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李浩男 彭柯峥 +5 位作者 师莹莹 刘小林 曹燕君 郝雨桐 覃佳宁 侯桂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冬凌草甲素衍生物OP16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OP16组、雷帕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 目的:探讨新型冬凌草甲素衍生物OP16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OP16组、雷帕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经过治疗后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使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并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P16和雷帕霉素单独给药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二者联用抑制效果更为明显(F_(OP16)=17.562,F_(雷帕霉素)=18.302,F_(交互)=20.716,P<0.001)。TUNEL结果表明OP16和雷帕霉素单独给药均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二者联用时促凋亡能力增强(F_(OP16)=209.515,F_(雷帕霉素)=230.235,F_(交互)=445.186;P<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P16可以显著抑制雷帕霉素引起的PI3K/Akt负反馈激活(P<0.01),且二者联用可以协同抑制mTOR的表达及磷酸化激活(P<0.05)。结论:OP16与雷帕霉素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抑制肿瘤生长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OP16 食管鳞癌 MTOR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