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ChAT^+神经元促进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平 鲁争芳 +6 位作者 付晓杰 张帝 余列 高宇峰 殷椿茂 柯俊吉 刘贤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SVZ)胆碱乙酰基转移酶阳性(ChAT^+)神经元的活性变化及其对脑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信号通路。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阿托品组。采用电凝法夹闭大脑中动脉制备脑...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SVZ)胆碱乙酰基转移酶阳性(ChAT^+)神经元的活性变化及其对脑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信号通路。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阿托品组。采用电凝法夹闭大脑中动脉制备脑梗死模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表达VEGFR2和5-溴脱氧尿嘧啶(BrdU)/CD31的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脑梗术后14 d,脑梗死组SVZ区ChAT/AChE较假手术组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梗死组鼠的梗死周围区VEGF、VEGFR2、pERK表达量以及VEGFR2、BrdU/CD3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相比,阿托品组的上述指标含量减少(P<0.05)。结论:脑梗死后,SVZ区ChAT^+神经元活性相对增强,胆碱能系统效应增强,其可通过上调VEGF-VEGFR2信号通路促进脑梗死周围区的血管新生,促进脑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室管膜下区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阳性神经元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信号调节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平 刘贤良 +6 位作者 付晓杰 张帝 鲁争芳 殷椿茂 柯俊吉 满江 李思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7-881,884,共6页
目的探讨胆碱能信号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在脑梗死周围区分化的调节。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组、脑梗死+溶剂组、脑梗死+多奈哌齐组、脑梗死+阿托品组,每组25只。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1、7、14、21 d进... 目的探讨胆碱能信号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在脑梗死周围区分化的调节。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组、脑梗死+溶剂组、脑梗死+多奈哌齐组、脑梗死+阿托品组,每组25只。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1、7、14、21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天测脑含水量,第14、28天免疫荧光观察梗死周围区或相应位置Neu N/Brd U、CNPase/Brd U、GFAP/Brd U阳性细胞数。结果小鼠脑梗死后脑含水量增高(P<0.05),多奈哌齐处理可降低其脑含水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梗死后梗死周围区Neu N/Brd U、CNPase/Brd U、GFAP/Brd U阳性细胞增多(P<0.05);对比脑梗死+溶剂组、脑梗死+多奈哌齐组Neu N/Brd U、CNPase/Brd U、GFAP/Brd U阳性细胞增多(P<0.05),脑梗死+阿托品组Neu N/Br-d U、CNPase/Brd U阳性细胞减少(P<0.05)。结论胆碱能信号促进NSCs在脑梗死周围区向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分化,减轻脑水肿,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胆碱能信号 神经干细胞 神经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