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4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齐俊景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69,共2页
论文对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从参考文献类型、来源期刊、高被引图书及学位论文所属机构等内容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历届硕士的学术旨趣和对本领域国内外期刊及重要信息源... 论文对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从参考文献类型、来源期刊、高被引图书及学位论文所属机构等内容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历届硕士的学术旨趣和对本领域国内外期刊及重要信息源的了解程度,以期为提高我院研究生乃至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及档案学硕士的培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分析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战略柔性的医院动态竞争力构建——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恒大 时郁 +1 位作者 赵杰 翟运开 《中国医院》 2014年第7期54-55,共2页
基于战略柔性的视角,构建了基于战略柔性的医院动态竞争力概念模型,将医院的战略柔性分为能力柔性、资源柔性和技术柔性3个方面,并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探讨了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医院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医院 战略柔性 动态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Core前后端分离框架共建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迪 张帅 +2 位作者 赵章红 郝伟斌 张水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多终端多部门异构数据接入过载和辅助决策智能化不足的问题,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框架,借助Swagger自动生成文档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NetCore前后端分离框架共建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 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多终端多部门异构数据接入过载和辅助决策智能化不足的问题,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框架,借助Swagger自动生成文档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NetCore前后端分离框架共建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管理中心的创新实践,验证了所提技术的可行性,为实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开发标准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VR/AR 信息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医疗管理文献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顾旻灏 苏宇博 +2 位作者 霍宝锋 郭梦秋 朱锦云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对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的追求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部分。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我国的数字化医...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对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的追求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部分。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我国的数字化医疗起步相对较晚,在数字化医疗服务方面面临较多瓶颈,迫切需要加强对数字化医疗服务的管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学术界尚未有过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国际期刊上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本文总结了当前研究的5个主题:数字技术和医疗服务场景、数字技术实施的影响因素、数字技术对诊疗和护理服务的影响、数字技术对医疗机构绩效的影响、数字技术的伦理问题与风险,并构建了该领域总体研究框架。另外,就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3个研究方向: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治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服务管理、数字化全面健康管理。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理解,推动数字化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医疗 医疗管理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解释到预测:数智时代管理研究的转型与迭变
5
作者 韩璐 姜红丙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经典管理学理论以逻辑实证主义的解释式研究为基础。然而,作为解释式研究前提的“假说演绎”,不仅存在虚无假设检验的逻辑层面问题,而且由于数据建模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在数据利用方面的有限性,极大限制了其解释能力,尤其是在大规模和个... 经典管理学理论以逻辑实证主义的解释式研究为基础。然而,作为解释式研究前提的“假说演绎”,不仅存在虚无假设检验的逻辑层面问题,而且由于数据建模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在数据利用方面的有限性,极大限制了其解释能力,尤其是在大规模和个性化的环境中难以提供精准解释和理论指导。数智时代的到来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发生深刻改变,数智化发展不仅产生了大规模、实时性数据,而且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模型构建能力得以飞速发展,从而使实时科学决策成为可能。智能革命、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同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为预测式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管理研究方法正经历一场由解释向预测的转型与迭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算法建模文化 预测式研究 机器学习 管理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都市圈“三区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荣增 杨腾博 王淑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对2010—2022年郑州都市圈及其紧密协作层的国土“三区空间”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其三类空间的演化特征、规模和演化机制条件,为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高质量发展以及后续的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 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对2010—2022年郑州都市圈及其紧密协作层的国土“三区空间”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其三类空间的演化特征、规模和演化机制条件,为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高质量发展以及后续的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郑州都市圈内外圈层国土构成均以农业空间为主,“三区空间”之间演化剧烈,城镇空间大范围扩张,其他空间范围不同程度减少;城镇空间总量的增幅主要来自于对农业空间的占用,生态空间的变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沿线及都市圈西南的山区地形,主要由绿色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转换导致;“三区空间”的相互转化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一定程度的聚集或分散的特性,各类空间变化的分布有其相应的规律;空间演化的规模主要受到经济社会、自然地理条件等因子的影响,不同转化类型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且相同因子作用强度也有所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区空间 演变特征 驱动机制 郑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管理: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研究领域与学科价值
7
作者 王平 张雅琪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8,共7页
公共文化管理学科的专业化学术发展之路刚刚开始,其研究和实践发展需要清晰的理论框架。为此,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框架下,文章讨论公共文化核心概念,分析其理论基础;提出公共文化管理研究应以增进社会文化认同为目标,以人的实践视... 公共文化管理学科的专业化学术发展之路刚刚开始,其研究和实践发展需要清晰的理论框架。为此,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框架下,文章讨论公共文化核心概念,分析其理论基础;提出公共文化管理研究应以增进社会文化认同为目标,以人的实践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研究对象,形成公共文化实践、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治理三大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管理 学科建设 信息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灌区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以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杰 李晓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0-195,共6页
为助力灌区现代化建设,提高灌区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源相关理论视角,对灌区的安全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数字孪生灌区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构建灌区数字孪生系统的主要框架,明晰数字孪生技术参与灌区安全管理的... 为助力灌区现代化建设,提高灌区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源相关理论视角,对灌区的安全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数字孪生灌区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构建灌区数字孪生系统的主要框架,明晰数字孪生技术参与灌区安全管理的主要流程与要点。最后,以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为例,进行应用展示。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在灌区安全管理的多个阶段产生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水利工程的数字孪生应用提供理论框架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安全管理 灌区 危险源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现状、问题与方向
9
作者 付立宏 黄金梦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求该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差异性分析,即可了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 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求该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差异性分析,即可了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方向性对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有知识共享能力不足、跨界知识共享较少、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知识共享主动性不强、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欠缺。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强化课程思政、拓宽知识共享平台、认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改善知识共享环境、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勾画该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知识共享 知识流向 新质生产力 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枢纽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调度的多目标混合启发式算法
10
作者 张煜 郑倩倩 +2 位作者 李然 田宏伟 刘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4-1456,共13页
为提升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效率,研究了带同步移泊过程的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调度问题(CSP⁃AC&SLG)。考虑船舶干舷高度和掌船技能,构建以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平均船舶等待时间最小化及平均船舶总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CSP⁃AC&SLG... 为提升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效率,研究了带同步移泊过程的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调度问题(CSP⁃AC&SLG)。考虑船舶干舷高度和掌船技能,构建以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平均船舶等待时间最小化及平均船舶总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CSP⁃AC&SLG数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混合启发式算法(MOHHA)进行求解。MOHHA采用双链编码方案和分阶段成组右移解码机制实现个体表述和求解,并引入模糊关联熵分析法评估多目标解,同时嵌入自适应参数调整策略和变邻域模拟退火提升算法求解能力。仿真结果表明,MOHHA能够求解CSP⁃AC&SLG,实现了通航效率提升和船舶能耗节约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葛洲坝枢纽 同步移泊过程 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作业 多目标混合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11
作者 高雅 邬红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190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190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缩尾与截尾检验、剔除其他政策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增强创新能力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对于资源禀赋相对丰富、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低起伏度地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影响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农民非农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高雅 邬红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7,共16页
基于2020年CFPS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模型,系统分析了个体、家庭及地区特征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以挖掘影响农民非农创业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集成学习方法优于传统... 基于2020年CFPS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模型,系统分析了个体、家庭及地区特征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以挖掘影响农民非农创业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集成学习方法优于传统模型,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表现最佳。在所有特征变量中,家庭保险支出、家庭存款、土地出租、互联网接入、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是影响农民非农创业的主要因素。此外,偏依赖图展示了主要特征变量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具体预测模式,并发现家庭保险支出、家庭存款、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特征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具有显著非线性。城乡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保险支出和家庭存款在不同地区均显著影响非农创业;乡村地区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较突出,而城镇地区个体年龄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非农创业 机器学习 乡村振兴 城乡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的全景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其创新类型分析
13
作者 王金凤 常瑜 +2 位作者 张珂 冯立杰 周炜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8,共15页
[目的/意义]开展目标领域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创新类型分析,可为企业制定前瞻性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现方法支持。[方法/过程]首先,本文采用SAO语义分析方法准确识别了技术节点,并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创新维度导航,借助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目的/意义]开展目标领域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创新类型分析,可为企业制定前瞻性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现方法支持。[方法/过程]首先,本文采用SAO语义分析方法准确识别了技术节点,并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创新维度导航,借助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实现技术节点的自动归维;其次,根据技术节点间的语义相似度及其涉及的创新法则,构建了全景技术演化路径;最后,利用技术邻近度指标与创新周期指标,研判了技术演化路径的创新类型。[结果/结论]以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为例,剖析了该技术的技术演化路径及其创新类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演化路径 识别 创新类型 SAO语义分析 朴素贝叶斯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力需求发展预测及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14
作者 牛东晓 杜若芸 余敏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5,共9页
准确预测中长期电力需求对于电力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电力系统发展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规划、智能电网布局策略至关重要。为了提高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本文采用XGBoost算法对影响电力需求的关键因素进行筛选。鉴于中长期电... 准确预测中长期电力需求对于电力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电力系统发展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规划、智能电网布局策略至关重要。为了提高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本文采用XGBoost算法对影响电力需求的关键因素进行筛选。鉴于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数据样本量较小,本文建立基于Bagging自适应集成模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以解决现有方法样本依赖性强、泛化能力弱的局限性并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研究设计了高速发展情景、基准情景、低速发展情景3个模拟情景方案,分情景预测中国2024-2033年电力需求走势。最后,本文展望未来电力技术创新对策,构建以先进技术赋能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电侧的电力系统建设框架,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清洁化、高效化、可持续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本研究为相关领域的政策研究、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对推动能源体系的脱碳进程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预测 XGBoost算法 Bagging自适应集成模型 电力技术创新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行为视角下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春迎 苗含雨 +2 位作者 李一然 周力虹 王毅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
图书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呈现以下特点:在产品维度重视品类丰富度,强调产品审美属性;在需求维度注重纪念与社交价值,情感与认知价... 图书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呈现以下特点:在产品维度重视品类丰富度,强调产品审美属性;在需求维度注重纪念与社交价值,情感与认知价值待满足;在渠道维度覆盖线上线下渠道,合理利用KOL效应;在价格维度拒绝高额消费,但愿意为品质和原创买单;在服务维度注重沉浸体验,馆员的服务能力影响后续消费。在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行为的形成机制展开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文创发展策略:关注消费主题演变、探索多元开发模式,满足符号消费需求、开发热销文创产品,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加强消费渠道建设,理解消费偏好革新、注重产品质量提升,提高消费服务意识、增强馆员服务能力。图1。表2。参考文献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文化创意产品 深度访谈 内容分析法 消费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组态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瑾 吴媛 李金铠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7-107,共11页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为系统探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理论框架,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样本,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不同时空...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为系统探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理论框架,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样本,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不同时空条件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差异与影响因素组态。结果表明:①政府扶持并非“特效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差异;②“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经历从“环境引领-利基响应”到“利基主导-体制变化”的驱动路径转换,现阶段应加大微观利基层驱动力培育;③资源禀赋与用电需求在不同时期均发挥重要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系统 新能源产业发展 影响因素组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远程会诊智能分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运开 李俊珂 +1 位作者 李金林 乔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为解决调研中发现的现阶段大多数远程会诊平台仍依赖于人工分诊的问题,探索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的BTB智能分诊模型。假设数据中所安排的会诊科室为实际最优会诊科室,选取患者年龄、性别、基层医生初步诊断作为分诊依据。针对远程会诊申... 为解决调研中发现的现阶段大多数远程会诊平台仍依赖于人工分诊的问题,探索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的BTB智能分诊模型。假设数据中所安排的会诊科室为实际最优会诊科室,选取患者年龄、性别、基层医生初步诊断作为分诊依据。针对远程会诊申请信息复杂,重点分布不均的特点,使用BERT模型训练词向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和双层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double-layer BiGRU)捕捉远程会诊申请的局部特征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将BERT特征与TextCNN特征、双层BiGRU特征相融合,最后输入到全连接层中,为基层医生推荐多个合适的会诊科室。模型在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大数据上进行多次训练和测试,当推荐科室为5时,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0.77%,MRR达到76.45%。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BTB智能分诊模型的性能比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更优,可为远程医疗平台实现智能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诊 多特征融合 远程会诊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瑞仙 李航毅 +1 位作者 于馨凯 毕崇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方案,对于拓展数据隐私研究范畴、促进社交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融合隐私感知和客观标准构建社交网络隐私图像库;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信息熵理论构建社交...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方案,对于拓展数据隐私研究范畴、促进社交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融合隐私感知和客观标准构建社交网络隐私图像库;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信息熵理论构建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敏感数据计量模型;第三,获取新浪微博用户公开发布的图像数据,通过自建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分类表标注数据集并进行监督学习;最后,根据年龄特征比例抽样新浪微博用户,分析其隐私泄露风险并分级预警。[结果/结论]用户年龄反作用于隐私披露行为,社交网络用户图像数据敏感性排序从高到低为:个人财产信息、个人网络通信信息、个人医疗健康信息、个人位置信息和个人识别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图像敏感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 信息熵理论 隐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演化形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齐宇 李白杨 +1 位作者 张心源 吴应强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6,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演化路径,明确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的变迁与未来趋势,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结合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共现分析...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演化路径,明确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的变迁与未来趋势,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结合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和主题结构演化等方法,分别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数量、联合发布机构和主题结构演化3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文数量逐年提高;中央地方政府协调统一;政策主题日益丰富,但是还存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较低、政策平衡性欠缺、缺乏国际合作等不足。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需要在技术创新、教育体系、就业问题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不确定环境 政策演化分析 主题结构演化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豫鲁地区创新网络时空演化及环境效应研究
20
作者 刘建华 赵鼎 +2 位作者 葛世帅 黄亮朝 崔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F0002,共13页
创新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网络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黄河下游豫鲁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来构建城市间的创新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2014-2022年空间关联网络的演化与特征,并探析黄河下游... 创新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网络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黄河下游豫鲁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来构建城市间的创新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2014-2022年空间关联网络的演化与特征,并探析黄河下游豫鲁地区创新网络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黄河下游豫鲁地区整体创新网络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明显,创新网络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分区域来看,河南省创新网络水平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空间上呈“米”字形分布.山东省整体创新网络水平高于河南省,创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研究期内,郑州、济南、青岛等城市是网络中的溢出主体,其中郑州、青岛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影响整个网络稳定性.此外,研究区凝聚子群呈现出以郑州、济南、青岛为引领的“三核心”创新网络格局,但子群倾向于“抱团”,行政壁垒尚未消除;黄河下游豫鲁地区创新网络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当创新网络水平跨过“拐点”时,才会对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在创新网络发展初期,开放程度、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扩大会加剧环境污染程度,而环境治理支出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能有效抑制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豫鲁地区 空间联系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