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韶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2-684,688,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ASAⅠ~Ⅱ级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拔管后30min内...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ASAⅠ~Ⅱ级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拔管后30min内采用OAAS法进行苏醒质量评分,拔管后3h内采用MMSE测试法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均平稳拔管,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OAAS评分均逐渐增加,观察组拔管后即刻和10min时的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拔管后认知功能逐渐恢复,观察组在2h内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3h恢复到术前水平,观察组拔管后1和2h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明显缩短老年患者LC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加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屈罡升 刘书伟 +2 位作者 董宝剑 杨涛 胡强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接受限期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60例)与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麻醉,60例...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接受限期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60例)与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麻醉,6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T_2)、切皮时(T_3)、第1次腹腔探查后3 min(T_4)、拔管后(T_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 T_1时SBP、DBP、HR较T_0时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T_5时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T_2、T_3、T_4时SBP、DBP及HR较T_0时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3、T_4、T_5时BP增高、HR加快,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术后1、12、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BP、HR影响较小,术后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全麻 硬膜外阻滞 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书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6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Ⅰ组32例行单纯硬膜外麻醉,Ⅱ组32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前与麻醉15 min时血压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镇痛率。结果两... 目的观察单纯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6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Ⅰ组32例行单纯硬膜外麻醉,Ⅱ组32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前与麻醉15 min时血压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镇痛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时,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高于Ⅱ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中辅助镇痛率高于Ⅱ组(P<0.05)。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为产妇进行剖宫产,虽可造成血压降低,但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书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用椎管内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用椎管内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灌注液吸收综合征;A组有2例低体温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B组1例苏醒时间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手术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输尿管镜 微创 碎石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在动脉瘤夹闭术中脑保护作用差异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77-178,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在动脉瘤夹闭术中脑保护作用。方法 40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深麻醉组和浅麻醉组,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硬脑膜打开时(T2)、动脉瘤夹闭时(T3)和手术结束后(T4)患...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在动脉瘤夹闭术中脑保护作用。方法 40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深麻醉组和浅麻醉组,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硬脑膜打开时(T2)、动脉瘤夹闭时(T3)和手术结束后(T4)患者的心率和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明显高于浅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麻醉起到了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在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治疗中应予以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动脉瘤夹闭术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李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ASAI^II级择期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静注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舒芬太尼静注治...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ASAI^II级择期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静注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舒芬太尼静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可有效的减少患者苏醒期疼痛及躁动现象发生,有助于患者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子宫切除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晓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1,33,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在老年全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目的:探讨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在老年全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镇痛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舒适化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疼痛智能化管理,均观察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及满意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3 d、术后7 d时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当天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时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老年全子宫切除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轻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舒适化监测 疼痛智能化管理 舒适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对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艳 余列 蒋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TSG-6)对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溶剂治疗组18只和TSG-6治疗组18只,后2组按再灌注时间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TSG-6)对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溶剂治疗组18只和TSG-6治疗组18只,后2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1d组、3d组、5d组,每个亚组6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栓塞模型。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伊文蓝(EB)含量评价BBB的通透性;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ZO-1和Claudin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溶剂治疗组比较,TSG-6治疗组大鼠缺血再灌注3d组和5d组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和伊文蓝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G-6治疗组3d组和5d组脑梗死侧的ZO-1和Claudin5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6能够有效的抑制脑梗死大鼠BBB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的丢失,促进BBB修复,减轻脑水肿,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 脑梗死 血脑屏障 连接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佩垒 申素峰 李霞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生产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加用...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生产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加用舒芬太尼,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6μg/mL;观察比较4组产妇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10min后,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镇痛20min后,中浓度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高浓度组VAS评分比另外三组低;高浓度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其他三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0.4μg/mL、0.6μg/mL质量浓度的舒芬太尼起效较快,镇痛效果较好,但0.6μg/mL质量浓度的舒芬太尼会导致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通过miR-143调控胃癌的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宝剑 胡强夫 闵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873-878,共6页
目的:考察罗哌卡因是否通过微小RNA-143(miR-143)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噻唑蓝(MTT)检测25、50、100μg/mL罗哌卡因作用于胃癌细胞HS-746T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考察罗哌卡因是否通过微小RNA-143(miR-143)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噻唑蓝(MTT)检测25、50、100μg/mL罗哌卡因作用于胃癌细胞HS-746T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S-746T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43的表达。在HS-746T细胞中转染miR-143 mimics/inhibitor;另使用罗哌卡因处理转染miR-143 inhibitor的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与Ki67、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罗哌卡因明显抑制HS-746T细胞的增殖和Ki67蛋白的表达,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提高(P<0.05);100μg/mL罗哌卡因显著促进细胞凋亡、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和miR-143表达(P<0.05)。转染miR-143 mimics明显降低HS-746T细胞的增殖和Ki67蛋白的表达,而显著提高细胞凋亡和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P<0.05);转染miR-143 inhibitor的HS-746T细胞变化与转染miR-143 mimics的结果相反。转染miR-143 inhibitor后,罗哌卡因对HS-746T细胞增殖、Ki67蛋白表达的抑制被逆转,其对细胞凋亡、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的促进也被逆转(P<0.05)。结论:罗哌卡因通过上调胃癌细胞中miR-143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罗哌卡因 微小RNA-143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