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省部分县区艾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宋春鸽 孙亮 田庆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掌握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艾滋病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部分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采用SPSS 11.5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AIDS患者服用抗病毒药以... 目的:掌握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艾滋病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部分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采用SPSS 11.5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AIDS患者服用抗病毒药以后从未停药者占87.67%,停药者停药的原因分析显示,66.7%是因为严重药物副反应。有督导者停药病人比例明显低于无督导者停药病人比例。结论:AIDS患者抗病毒药服用情况较好,药物副反应是造成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服药的督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况研究 艾滋病防治 依从性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18-1219,共2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新诊断组,n=50)、B组(重组人干扰...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新诊断组,n=50)、B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组,n=48)。所有患者均采用伊马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A组PCyR发生率为84.0%,高于B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A组CCyR发生率为82.0%,高于B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A组CCyR发生率86.0%,高于B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到CCyR时间为(6.2±0.4)个月,明显短于B组的(15.0±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者有更显著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性白血病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失败 新诊断 伊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昌发 陈精予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0Z期715-716,共2页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分为尿毒清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尿毒...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分为尿毒清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尿毒清颗粒组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BUN、Scr、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患者有明显效果,是CRF非透析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