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苏东朝 李晓勇 +4 位作者 陈艳军 杨金雨 陈升阳 胡水全 仝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2-1397,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LA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不可逆电穿孔(IRE)联合化疗组(... 目的探讨实时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LA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不可逆电穿孔(IRE)联合化疗组(联合组)12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15例,化疗方案均为吉西他滨+替吉奥。观察联合组围手术期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联合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心肌酶、血淀粉酶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CA19-9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的疾病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随访期内的生存状况。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随访期内的生存状态。结果联合组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及轻度并发症12例次(Clavien-DindoⅠ级9例次、Ⅱ级3例次)。联合组所有患者术后心肌酶指标一过性升高,7 d内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7 d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术后1 d,9例患者血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至术后7 d明显下降,术后14 d基本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7、14 d、1个月血淀粉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CA19-9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联合组治疗后CA19-9水平逐步下降,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后CA19-9水平呈短暂下降随后上升,但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RR、DCR均高于对照组(75.0%vs 26.7%、91.6%vs 53.3%,P值分别为0.021、0.043)。在中位随访期(13个月)内,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个月vs 5个月、18个月vs 10个月,P值分别为0.014、0.034)。结论实时多影像融合系统引导下经皮穿刺纳米刀消融治疗LAPC安全性高,疗效肯定,可作为不耐受开腹或拒绝开腹消融患者的一种全新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大黄汤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战锋 李晓勇 +1 位作者 周百中 陈升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560,I0003,共7页
目的:制备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模型,探讨栀子大黄汤对AFL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用药剂量。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对照组44只;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乙醇灌胃(50%乙醇溶液6.0mL·kg^(-1))+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AFL模型。... 目的:制备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模型,探讨栀子大黄汤对AFL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用药剂量。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对照组44只;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乙醇灌胃(50%乙醇溶液6.0mL·kg^(-1))+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AFL模型。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0mg·kg^(-1)),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所含生药剂量分别为5.0和10.0g·kg^(-1));每组10只。每隔2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酸氢基转移酶(ALT)水平。给药后第4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TC、TG、AST、ALT、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水平,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评分。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AST、ALT、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C、TG、AST和ALT水平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1),低剂量桅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1),低和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肝组织中ADH和ALDH水平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大黄汤组AFL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栀子大黄汤能明显改善由高脂联合酒精饮食引起的肝损伤和肝脏脂肪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大黄汤 酒精性肝损伤 脂肪肝 酒精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肿瘤标志物群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肝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永 李晓勇 +7 位作者 宋瑜 周百中 崔卫东 赵甦 陈艳军 杨战锋 郜宇 杨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决策树模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盒对119例肝部良性疾病及98例肝癌患者血清中9项肿瘤标志[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242、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决策树模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盒对119例肝部良性疾病及98例肝癌患者血清中9项肿瘤标志[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242、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铁蛋白(Ferritin)、人生长激素(HGH)和CA153]水平进行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肿瘤标志物,并于筛选前后建立决策树模型和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肝癌组9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肝良性疾病组(P<0.05)。筛选前基于9项肿瘤标志物、筛选后基于3项肿瘤标志物分别建立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决策树模型,其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6.5%、91.2%、74.4%、90.8%。筛选前后决策树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912和0.908,高于Fisher判别分析的0.745和0.727(Z=4.512和4.589,P均<0.05);但决策树模型和Fisher判别分析筛选前后自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55和1.122,P均>0.05)。结论:基于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的决策树模型诊断肝癌的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决策树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升阳 李晓勇 +4 位作者 陈艳军 杨战锋 崔卫东 周百中 宋伟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 RFA)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RFA联合胆肠及胃肠旁路吻合术(RFA组,n=42),另一组给予单纯胆肠及胃肠吻合术(对照组, n=45);随访3~50个月,比...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 RFA)治疗局部晚期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RFA联合胆肠及胃肠旁路吻合术(RFA组,n=42),另一组给予单纯胆肠及胃肠吻合术(对照组, n=45);随访3~50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的变化,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RFA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t=10.589、6.130,P<0.001)。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2,P<0.001);RFA组1、2、3 a生存率分别为77.9%、28.7%、2.4%,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95%置信区间17.86~24.14个月);对照组1、2、3 a生存率分别为22.9%、2.2%、0.0%,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95%置信区间8.90~11.10个月)。结论:RFA能够有效延长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射频消融 肿瘤标记物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