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成年人血糖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文迅 刘东伟 +1 位作者 刘章锁 王建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0-553,共4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区居民血糖异常分布情况,探讨血糖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由2007年"郑州市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取有完整资料的1593人(男659人,女934人)列入本次研究,根据相关... 目的:了解郑州市区居民血糖异常分布情况,探讨血糖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由2007年"郑州市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取有完整资料的1593人(男659人,女934人)列入本次研究,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岁居民空腹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0.26%、6.15%,标化患病率为30.76%、6.20%,男性血糖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χ2=8.040,P=0.005)。按年龄分组后,空腹血糖异常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χ2=5.571和13.321,P均<0.05)。该人群中糖尿病组白蛋白尿及CK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分别为19.39%和28.57%,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升高(χ2=37.263和28.132,P<0.05)。结论:郑州市20岁以上人群血糖异常、糖尿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与CKD患病率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瑛瑛 欧阳军 +6 位作者 王建生 张宛哲 张文吉 孟晶茜 申鹏霄 刘丁 汤建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h和48h血清Cys-C、血清肌酐等...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h和48h血清Cys-C、血清肌酐等相关临床资料,比较血清Cys-C与Scr检测在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与造影前[(1.03±0.18)mg/L]比较,427例研究对象造影后24h[(1.27±0.21)mg/L]和48h[(1.31±0.26)mg/L]血清Cys-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42,P=0.031)。以血清肌酐变化为诊断指标,造影后24h和48hCIN的发生率分别为6.57%和7.20%,均低于以血清Cys-C法诊断标准下CIN的发生率(10.17%和10.81%,χ2=262.359和236.669,P均<0.001)。运用血清Cys-C法在造影后24h诊断CI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7%和95.92%,造影后48h为91.18%和95.43%。结论:Cys-C可敏感地反映造影剂肾毒性程度,有利于造影剂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冠状动脉造影术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活检8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瑛瑛 王建生 张文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肾活检 病理类型 临床分型 诊断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亚莉 王建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85-3188,共4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7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α-酮酸...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7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α-酮酸片。随访治疗前、治疗2、4、6、8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血BUN、Scr、CRP、IL-6、PA、Alb、TG、TC、Ca及eGFR、MTP水平,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个月后,两组Alb水平均明显上升,MTP、TC、TG、PA、CRP、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BUN、Scr、eGFR、血C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MTP、TC、TG、CRP、IL-6水平低,Alb水平高(P<0.05),而PA、BUN、Scr、eGFR、血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复方Α酮酸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LR4、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申鹏霄 王建生 赵瑛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4(TLR4)及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模型组(n=11)、治疗组(n=11),后2组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治疗组每天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灌胃,余2...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oll样受体-4(TLR4)及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模型组(n=11)、治疗组(n=11),后2组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治疗组每天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灌胃,余2组给予溶媒灌胃。于12周末采用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LR4、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3组大鼠肾组织TLR4、IL-18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LR4、IL-18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上述2指标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霉酚酸酯可能通过下调肾脏TLR4、IL-18蛋白的表达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霉酚酸酯 TLR4 IL-18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大鼠瘦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赵占正 肖静 +2 位作者 李红 张宛哲 刘章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大鼠血清瘦素、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成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非治疗组 (C组 )和rHuEPO治疗组(T组)。记录大鼠每d摄食量和体重...    目的:观察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大鼠血清瘦素、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成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非治疗组 (C组 )和rHuEPO治疗组(T组)。记录大鼠每d摄食量和体重, 12周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和血浆神经肽Y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治疗组大鼠血肌肝、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P<0. 05),摄食量及体重明显下降,血清瘦素及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升高(P<0. 05)。rHuEPO治疗组肾功能与非治疗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C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C组(P<0. 05),摄食量及体重也显著升高(P<0. 05)。结论:rHuEPO可显著降低CRF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血浆神经肽Y水平,可能对肾性营养不良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瘦素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3例诊治分析
7
作者 王建生 赵瑛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 肾包膜下血肿 肾周血肿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组织中TGF-β1、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亚利 欧阳军 +4 位作者 孟晶茜 刘丁 张文吉 崔琴琴 赵瑛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嗪酸钾组和氧嗪酸钾+姜黄素组(联合组),每组12只,氧嗪酸钾灌胃制备HUA模型,模型成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嗪酸钾组和氧嗪酸钾+姜黄素组(联合组),每组12只,氧嗪酸钾灌胃制备HUA模型,模型成功后联合组给予姜黄素灌胃治疗8周。检测大鼠血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胱抑制素C(Cys-C)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氧嗪酸钾组及联合组UA、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Cys-C水平均升高(P<0.05);联合组较氧嗪酸钾组血清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Cys-C均下降(P<0.05);HE染色显示氧嗪酸钾组肾小管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轻度扩张,联合组较氧嗪酸钾组肾小管损伤程度减轻;Masson染色显示氧嗪酸钾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大于对照组及联合组,联合组纤维化程度减轻;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氧嗪酸钾组TGF-β1、NF-κB表达水平升高(P<0.05),联合组TGF-β1、NF-κB表达量较氧嗪酸钾组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对HUA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NF-κ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转化生长因子-Β1 核因子-ΚB 姜黄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预处理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肾功能及肾组织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思云 欧阳军 +5 位作者 白晨倩 苏晨皓 崔琴琴 刘丁 谢静涵 赵瑛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顺铂所诱导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功能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姜黄素15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顺铂所诱导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功能和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姜黄素150、3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第5天晚,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小鼠均给予单次腹腔注射顺铂7.5 mg/kg诱导AKI模型。实验第10天检测小鼠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以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法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低剂量组小鼠Scr、血清BUN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小鼠Scr、血清BUN水平降低;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Scr、血清BUN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形、部分脱落坏死,管腔内类蛋白管型浸润,间质炎症细胞聚集;低、高剂量组肾小管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脱落以及炎症细胞聚集等损伤均较模型组减轻,且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低剂量组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低、高剂量组肾组织TNF-α、IL-18 mRNA和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肾组织TNF-α、IL-18 mRNA和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肾组织TNF-α、IL-18 mRNA和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顺铂诱导的AK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调控TLR-4/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顺铂 急性肾损伤 氧化应激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_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BMP-7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瑞凤 王建生 +4 位作者 张宛哲 赵瑛瑛 孟晶茜 申鹏霄 张文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活性维生素D3(DC)组(制备糖尿病模型后用骨化三醇灌胃)...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活性维生素D3(DC)组(制备糖尿病模型后用骨化三醇灌胃),每组10只。12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采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及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中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而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DM组比较,DC组肾组织中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上调BMP-7、下调TGF-β1的表达,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活性维生素D3 骨形成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IGF-1、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敏 王建生 刘东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糖尿病组(DM组,n=11)、MMF组3组(n=10)。于8周末检测24h尿蛋白量、血糖、内生肌...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糖尿病组(DM组,n=11)、MMF组3组(n=10)。于8周末检测24h尿蛋白量、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相对肾质量(左肾质量/体质量);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肾脏IGF-1、MMP-2的表达。结果:3组大鼠相对肾质量、血糖、24h尿蛋白和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1.097、150.925、161.315和103.307,P<0.001),MMF组相对肾质量、24h尿蛋白和Ccr均低于DM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基质明显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受压,基底膜增厚,而MMF组较DM组有所改善。3组大鼠肾组织IGF-1、MMP-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5.715和20.449,P<0.001),DM组中IGF-1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MMP-2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MMF组IGF-1较DM组下降,MMP-2增加(P<0.05)。结论:MMF可能通过减少肾脏IGF-1的表达,同时上调MMP-2表达,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燕 王许娜 +2 位作者 朱伟涛 刘东伟 刘章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6-837,共2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RNP)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欧蒙斑点法检测311例SLE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及抗rRNP抗体。结果: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及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4.4%(107...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RNP)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欧蒙斑点法检测311例SLE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及抗rRNP抗体。结果: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及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4.4%(107/311)、37.9%(118/311),均高于抗Sm抗体的21.3%(66/311)(χ2分别为13.46,20.87,P<0.05),抗核小体抗体、抗rRNP抗体与抗Sm抗体一致阳性率分别5.5%(17/311)和10.0%(3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1,22,2,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及抗rRNP抗体检测可作为抗Sm抗体的重要补充,尤其对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可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脑病23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生 赵瑛瑛 徐晓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出现中枢神经病变称为狼疮脑病,是SLE病情危重的临床征兆,也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狼疮肾炎[1]和继发感染,现将作者收治的23例狼疮脑病的治疗报道如下.
关键词 狼闻脑病 冲击疗法 泼尼松 环磷酰胺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癌抗原125、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
14
作者 赵瑛瑛 欧阳军 +2 位作者 王建生 张文吉 张宛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5-766,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透出液中癌抗原125(CA125)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自动生化仪检测14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及透出... 目的:探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透出液中癌抗原125(CA125)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自动生化仪检测14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及透出液CA125及血清CRP的水平,并选择16例非感染期的CAP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后透出液CA125及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透出液CA125及血清CRP浓度的变化,对评估腹膜感染的严重程度、疗效及评价腹膜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感染性腹膜炎 癌抗原125 血清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及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舒礼良 张宛哲 +1 位作者 徐敬 赵文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糖尿病患 冠状动脉 大鼠血清 缬沙坦 发病危险性 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