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NBN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宋焕清 宋红 +2 位作者 李晶晶 冯晓霞 霍志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50-453,458,共5页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评价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免疫功能指标及NBNA评分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 48%(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所需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儿CD4^+、CD4^+/CD8^+以及Ig A、IgG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儿NBN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并有利于患儿的神经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黄疸 疗效 胆红素 免疫功能 NBNA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梁 宋红 +2 位作者 周川 李晶晶 冯晓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330-23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6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34例、重症肺炎组31例;另...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6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34例、重症肺炎组31例;另于同期在本院收集健康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25-(OH)D、钙离子(Ca^(2+))、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Ca^(2+)、PCT、CRP、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清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25-(OH)D、PCT、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CT、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轻症肺炎组,血清PCT、CRP、IL-6水平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清PCT、IL-6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34、-0.315,P<0.05);血清Ca^(2+)、CRP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053、-0.184,P>0.05)。结论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低,且病情较重者的水平更低,监测血清25-(OH)D水平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情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25羟维生素D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盼盼 宋红 +2 位作者 宋焕清 冯晓霞 周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炎症反应血清标志物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7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PD诊断标准,将入选早产儿分为BPD组(64例)和非BPD...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炎症反应血清标志物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7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PD诊断标准,将入选早产儿分为BPD组(64例)和非BPD组(112例),又根据美国国家儿童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发表的标准,将BPD组出院时不吸氧的早产儿分为轻度BPD组(26例),将出院时吸入氧浓度<30%的早产儿分为中度BPD组(25例),将出院时吸入氧浓度≥30%或需要正压通气及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分为重度BPD组(13例)。收集早产儿资料及其母亲资料,统计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4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正压通气(CPAP)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早产儿合并肺炎、窒息、贫血、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输血次数>3次、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CA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IL⁃6、IL⁃8和PCT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出生时,BPD组早产儿血清IL⁃6水平高于非BPD组早产儿,且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出生14 d、出生28 d,BPD组早产儿血清IL⁃8水平高于非BPD组早产儿,且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出生28 d,BPD组早产儿血清PCT水平总体高于非BPD组早产儿,且4组早产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中IL⁃6、IL⁃8、PCT水平对BPD的发生有一定早期预测作用,应加强对早产儿血清IL⁃6水平的早期监测和血清IL⁃8水平、PCT水平的连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 降钙素原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