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消化道胸腔瘘10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旭广 杨鲲鹏 +4 位作者 张进 苏鹏飞 陈家令 冯广森 许立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73-874,共2页
消化道胸腔瘘包括吻合口瘘、胸胃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一旦出现消化道胸腔瘘,患者身体较虚弱,多不能耐受二次手术修补瘘口,手术风险极大,临床常采用保守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是治愈消化道胸腔瘘的基础和前提,... 消化道胸腔瘘包括吻合口瘘、胸胃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一旦出现消化道胸腔瘘,患者身体较虚弱,多不能耐受二次手术修补瘘口,手术风险极大,临床常采用保守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是治愈消化道胸腔瘘的基础和前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已成定论,探索创伤小、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和方法实属必需。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介入方法行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消化道胸腔瘘10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 吻合口瘘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外科夹闭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怡博 冯广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介入栓塞术与外科夹闭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并发症及预后。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90例,其中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49例(介入栓塞组),接受外科夹闭术治疗患者41例(外科... 目的对比分析介入栓塞术与外科夹闭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并发症及预后。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90例,其中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49例(介入栓塞组),接受外科夹闭术治疗患者41例(外科夹闭组)。术前根据Hunt-Hess分级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根据Glasgow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术后GO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栓塞组Hunt-Hess 0-Ⅲ级患者术后GOS评分与外科夹闭组0-Ⅲ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2,P〉0.05);介入栓塞组Hunt-HessⅣ级患者GOS评分高于外科夹闭组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3,P〈0.05)。介入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与外科夹闭术相比,治疗0-Ⅲ级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预后效果无差异,治疗Ⅳ级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优于外科夹闭术,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外科夹闭术,疗效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介入栓塞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插管技术治疗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凯 冯广森 +1 位作者 许立国 张明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双向插管技术治疗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79例患者采用双向插管技术开通闭塞段下腔静脉,然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植入支架56例。... 目的探讨双向插管技术治疗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79例患者采用双向插管技术开通闭塞段下腔静脉,然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植入支架56例。结果 79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双向插管行下腔静脉开通术是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腔静脉 插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