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因与诊断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策飞 胡伟明 +1 位作者 许可 刘福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6-800,共5页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由于胚胎时期脊椎发育异常所致,包括椎体形成障碍和椎体分节障碍。其病情多呈进展性,致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CS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胎儿期超声筛查和出生后全脊...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由于胚胎时期脊椎发育异常所致,包括椎体形成障碍和椎体分节障碍。其病情多呈进展性,致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CS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胎儿期超声筛查和出生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畸形节段CT平扫加三维重建、全脊髓MRI等,需要完善泌尿系彩超、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以了解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目前胎儿超声可发现半椎体、蝴蝶椎等脊柱畸形,胎儿MRI为胎儿期CS的诊断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与补充。本文主要对CS的病因与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先天性 病因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庄志刚 李剑峰 +3 位作者 张志俊 张君 董铁立 刘福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87-388,共2页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椎体压缩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由此导致的腰背痛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主要是长期卧床休息,制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等,多数患者难以忍受长期的卧病在床以及持续存在的疼...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椎体压缩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由此导致的腰背痛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主要是长期卧床休息,制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等,多数患者难以忍受长期的卧病在床以及持续存在的疼痛折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1,2],并一跃成为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一些患者椎体成形后疼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加之高昂的费用让许多患者犹豫迟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治疗方法 疗效分析 疼痛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银质针 抗骨质疏松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延召 刘福云 郭永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2-2073,共2页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即产瘫,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患儿头肩受到过度的分离作用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臂丛神经损伤。目前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0.15‰~3‰之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体重指数及巨大儿数量逐渐增加,发...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即产瘫,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患儿头肩受到过度的分离作用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臂丛神经损伤。目前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0.15‰~3‰之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体重指数及巨大儿数量逐渐增加,发生率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由于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继发畸形,因此很难制定统一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目前国际上对不能自行恢复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均认为需早期手术治疗[3],但对其手术方法却有不同的主张,且对手术后的效果鲜有报道。我院自2004年至2013年对126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行神经移植和神经转位术,其中72例获得3年以上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早期手术治疗 体重指数 分娩过程 生活质量 继发畸形 发育过程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非内固定手术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2 位作者 郭永成 武慧玲 李新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38,共2页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椎体的发育异常导致,如椎体分节不良和形成障碍等,其中由椎体形成障碍出现的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该病虽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弯在婴...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椎体的发育异常导致,如椎体分节不良和形成障碍等,其中由椎体形成障碍出现的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该病虽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弯在婴幼儿甚至胎儿期就可以得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婴幼儿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早期临床表现 半椎体 发育异常 医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软骨帽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永成 王永堂 +5 位作者 陆亚东 夏冰 牛学强 董延召 武慧玲 马润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软骨帽的超微结构,为儿童HME超微病理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实验组:切除18例HME患儿肋骨瘤体分离软骨帽;对照组:15例胸廓发育畸形患儿手术矫正切除的肋软骨;分别... 目的观察儿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软骨帽的超微结构,为儿童HME超微病理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实验组:切除18例HME患儿肋骨瘤体分离软骨帽;对照组:15例胸廓发育畸形患儿手术矫正切除的肋软骨;分别取其纵、横切面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冷冻断裂的软骨组织内见少量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软骨组织表面可见大量散乱、稀疏的胶原纤维;软骨细胞数量不多,细胞表面有少量短小的微绒毛,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细胞质内可见到粗面内质网呈条索样分散在细胞质内,线粒体较小,糖原颗粒呈簇状分布。实验组:冷冻断裂的软骨组织内见大量不规则的软骨陷窝,每个软骨陷窝内均含有软骨细胞,细胞表面有丰富的细胞突起;软骨组织内见大量瘤样细胞增生,聚集分布,细胞核较大,细胞质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线粒体及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瘤细胞间可见毛细血管,其附近可见明显增多的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体积较对照组增大。结论儿童HME软骨帽的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形态及细胞内部细胞器),不同于正常软骨细胞,可能与儿童HME的遗传、发病、发展、转归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软骨帽 超微结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3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永成 李建民 +3 位作者 王李元 李华 王利民 杨启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5-936,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脊髓栓系松解术 脊髓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便秘 肛门直肠畸形 骶前肿物 骶骨发育不良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1 位作者 郭永成 牛学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5-66,共2页
患儿,女,3个月,因“无肛舟状窝瘘行结肠造瘘术后发现盆腔内肿物2月余”入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肛门位置异常且较狭窄,未治疗,后渐出现顽固性便秘、最长排便时间每周1次。2个月前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在当地医院行... 患儿,女,3个月,因“无肛舟状窝瘘行结肠造瘘术后发现盆腔内肿物2月余”入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肛门位置异常且较狭窄,未治疗,后渐出现顽固性便秘、最长排便时间每周1次。2个月前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在当地医院行乙状结肠造瘘,术中发现盆腔内有一脂肪性肿物,未行处理。母孕期身体健康,无孕期毒物及射线接触史,患儿出生无窒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顽固性便秘 骶前肿物 骶骨发育不良 乙状结肠造瘘 先天性肛门闭锁 无肛舟状窝瘘 直肠舟状窝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圆锥和终丝结构与TCS相关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克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6-378,共3页
脊髓圆锥为脊髓末端大体结构如圆锥的部分,其末端在发育过程中与脊柱之间有一个向上移行的过程.终丝是脊髓圆锥末端与尾骨的连接物,由内终丝和外终丝组成,正常终丝20 cm长,内终丝15 cm长,终止于骶锥(S2),脊髓中央管深入终丝5~6mm.脊髓... 脊髓圆锥为脊髓末端大体结构如圆锥的部分,其末端在发育过程中与脊柱之间有一个向上移行的过程.终丝是脊髓圆锥末端与尾骨的连接物,由内终丝和外终丝组成,正常终丝20 cm长,内终丝15 cm长,终止于骶锥(S2),脊髓中央管深入终丝5~6mm.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脊髓网锥受膨出脊膜、增粗变短终丝、骨性纵裂的固定牵拉,脂肪瘤、皮样囊肿等粘连压迫而致缺血缺氧,导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畸形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圆锥末端位置以及终丝直径方面,对人类脊髓圆锥及终丝的组织成分和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现就脊髓圆锥和终丝结构与TCS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圆锥 超微结构 TCS 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与治疗 相关性研究 脊髓中央管 组织成分 下肢畸形 缺血缺氧 皮样囊肿 末端位置 进展综述 脊髓栓系 发育过程 脂肪瘤 国内外 便失禁 纵裂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失神经支配马蹄内翻足腓肠肌病理组织学观察
9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6 位作者 张宇 陆亚东 邢光卫 郭永成 牛学强 董延召 李新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和继发于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儿童失神经支配马蹄内翻足腓肠肌病理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脊髓栓系综合征并行手术治疗的继发性马蹄内翻足23例患儿的29足为试验组,同期治疗的特发性马蹄内翻足12例患儿的17足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观察特发性和继发于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儿童失神经支配马蹄内翻足腓肠肌病理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脊髓栓系综合征并行手术治疗的继发性马蹄内翻足23例患儿的29足为试验组,同期治疗的特发性马蹄内翻足12例患儿的17足为对照组。两组术中均取腓肠肌远端肌肉组织,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光镜下试验组75.9%(22/29)出现肌纤维脂肪变性,对照组为35.3%(6/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扫描电镜下试验组44.8%(13/29)出现肌丝强直性收缩,对照组为11.8%(2/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透射电镜下试验组大量线粒体空泡化、萎缩、破裂,嵴溶解、断裂、缺失,糖原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继发于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儿童失神经支配马蹄内翻足腓肠肌出现较严重的超微结构改变,这可能是其畸形较重、矫形困难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马蹄内翻足 腓肠肌 超微结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
10
作者 郭永成 冯国明 +1 位作者 董延召 呼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髌骨脱位患儿15例20膝,平均年龄1岁9个月,均给予上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6.4±17.9... 目的:探讨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髌骨脱位患儿15例20膝,平均年龄1岁9个月,均给予上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6.4±17.9)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Q角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具有术式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髌骨脱位 婴幼儿 软组织 手术 8字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