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生殖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丰 刁飞扬 +6 位作者 凌秀凤 管一春 谭季春 吕红 杜江波 沈洪兵 胡志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2-768,共7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并临床妊娠...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并临床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9 434例,其中单胎妊娠14 765例,多胎妊娠4 669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移植2个胚胎是多胎妊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与单胎妊娠相比,比值比(OR)36.54,95%置信区间(CI):27.89~47.86。年龄、周期类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累计胚胎评分与双胚胎移植后多胎妊娠相关,OR(95%CI)分别为0.62(0.55~0.70)、0.84(0.77~0.92)、0.86(0.80~0.92)、1.21(1.12~1.31)、1.28(1.13~1.46)、1.19(1.15~1.23)。单胚胎移植后,仅高累计胚胎评分与多胎妊娠风险降低有关(OR:0.68;95%CI:0.47~0.99)。结论:移植胚胎数、年龄、周期类型、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累计胚胎评分是辅助生殖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移植 多胎妊娠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显微取精获精的影响因素及辅助生殖结局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杨青 嘉若琳 +6 位作者 丁孝芹 高松占 冯浩 肖小帅 李真 管一春 杨险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显微取精(microTESE)获精的影响因素和辅助生殖结局。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男性科行microTESE的NOA患者201例,其中Y染色体AZFc区微缺失8例、克氏征37例、隐睾12例、睾丸炎6例、特发性NO...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显微取精(microTESE)获精的影响因素和辅助生殖结局。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男性科行microTESE的NOA患者201例,其中Y染色体AZFc区微缺失8例、克氏征37例、隐睾12例、睾丸炎6例、特发性NOA 13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OA和特发性NOA获精的影响因素。将microTESE获精且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作为NOA组,取卵日取精失败改睾丸穿刺精子抽吸且行ICS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睾丸体积,术前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睾酮、催乳素(PRL)水平,卵子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结果:Y染色体AZFc区微缺失、克氏征、隐睾、睾丸炎、特发性NOA患者的获精率分别为37.5%、40.5%、75.0%、83.3%、29.7%。获精的NOA患者和特发性NOA患者右侧睾丸体积大于未获精患者,血清PRL水平低于未获精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RL水平对NOA患者(OR=0.998,95%CI为0.996~1.000)和特发性NOA患者(OR=0.997,95%CI为0.994~1.000)获精均有影响。NOA组和对照组的卵子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RL水平是NOA患者microTESE获精的影响因素。NOA患者通过microTESE获精并行ICSI治疗,可获得与正常射精患者基本相同的辅助生殖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睾丸显微取精 辅助生殖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IVF/ICSI助孕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欢 杨宸 +8 位作者 郑威 俎若雯 冉诗雨 杨书衡 邝义会 李梦娜 曹梦依 吴静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前接受减重干预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鲜胚移...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前接受减重干预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鲜胚移植的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助孕治疗前接受减重干预的184例患者和同期未接受减重干预的1960例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两组进行匹配得到对照组471例和减重组17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助孕过程的相关指标和辅助生殖结局,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正常受精率的因素。结果:减重组促排卵时BMI低于对照组,正常受精率高于对照组(P<0.05)。IVF/ICSI前行减重干预可以提高正常受精率(MD=0.041,95%CI为0.004~0.077,P=0.029)。结论:IVF/ICSI前接受减重干预可以提高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的正常受精率,但对辅助生殖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 超重 肥胖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辅助生殖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ET助孕后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思敏 慕铭坤 +8 位作者 闫俊芳 郑威 杨书衡 杨宸 俎若雯 范宏芳 李真 任炳楠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的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双胚...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的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早孕超声诊断为双绒毛膜三胎妊娠,其中选择减灭单绒毛膜双胎(MCT)中一个胚胎的患者24例(MCT组),同时从生殖中心电子病历系统中随机筛选相同时间节点内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早孕超声诊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非M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产期结局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患者年龄、BMI、抗米勒管激素(AMH)、不孕年限等混杂因素,分析阴道超声引导下减灭双绒毛膜三胎妊娠中MCT的一个胚胎成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对其围产期结局的影响。结果:MCT组自然减胎率高于对照组(P=0.044)。与非MCT组相比,MCT组双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MCT组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低于非MCT组(P=0.004),新生儿住院率高于非MCT组(P=0.017)。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该减胎方式不影响其围产期结局(P>0.05)。结论:选择阴道超声引导下减灭双绒毛膜三胎妊娠中MCT的一个胚胎成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尽管自然减胎率较高,但与双胚胎移植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相比,对其围产期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 双绒毛膜三胎 单绒毛膜双胎 双绒毛膜双胎 多胎妊娠减胎术 围产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冻融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梦依 俎若雯 +9 位作者 杨宸 郑威 吴静 邝义会 李梦娜 吴欢 冉诗雨 申冉 韩静宜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单囊胚FET的PCOS患者1859例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单囊胚FET的PCOS患者18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刺激周期方案354周期,人工周期方案1402个周期和降调+人工周期方案103个周期。比较3组的临床结局。结果:刺激周期组剖宫产率(65.2%)低于人工周期组(76.9%)及降调+人工周期组(89.8%)(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校正双方年龄、女方BMI及不孕年限等混杂因素后,人工周期及降调+人工周期方案剖宫产风险较刺激周期方案增加,OR(95%CI)分别为1.707(1.211~2.405)、4.839(1.825~12.826)。结论: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PCOS患者单囊胚FET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刺激周期方案的剖宫产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率和胚胎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郝大勇 张展 +3 位作者 管一春 王兴玲 孙丽君 娄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了解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CSI治疗的110个周期中1017枚人卵母细胞。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采用3种来源的精子[手... 目的:了解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CSI治疗的110个周期中1017枚人卵母细胞。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采用3种来源的精子[手淫取精精子、附睾穿刺/睾丸活检(PESA/TESA)取精精子、冷冻精液精子]授精。ICSI操作后,了解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手淫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Ⅰ和Ⅱ型,Ⅱ型卵裂率低于Ⅰ和Ⅲ型。PESA/TESA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取卵后第3天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8和6.789,P=0.044和0.034),Ⅰ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Ⅱ和Ⅲ型,Ⅰ和Ⅲ型第3天优质胚胎率高于Ⅱ型。冷冻精液取精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排除精子来源对受精的影响,正常受精可能和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第一极体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新鲜周期移植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管一春 范宏芳 +3 位作者 肖知英 耿文君 孙丽君 王兴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1-544,共4页
目的:比较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和注射用黄体酮针两种黄体支持方案对卵裂期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 目的:比较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和注射用黄体酮针两种黄体支持方案对卵裂期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孕早期临床确诊双胎妊娠患者900例(共900个周期),采用电话随访和电子病历查询方法,其中双胎分娩患者共705个周期,依据移植时黄体支持方案分为注射用黄体酮针组(551个周期)和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组(154个周期)。比较两组间围生期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流产(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死胎、死产、自然减胎、行减胎术、活产率(活单胎、活双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8.4%)较注射用黄体酮针组(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妊娠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新生儿畸形、出生后死亡、平均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黄体支持方案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且可获得与注射用黄体酮针相似的双胎妊娠围生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黄体支持 围生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bryoGlue移植液对胚胎移植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建瑞 管一春 +4 位作者 章露文 郝大勇 王雪梅 刘景 王兴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EmbryoGlue移植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mbryoGlue作为移植液的共232周期(EmbryoGlue组),采用G-2作为移植液的共268周期(G-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EmbryoGlue移植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mbryoGlue作为移植液的共232周期(EmbryoGlue组),采用G-2作为移植液的共268周期(G-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失败周期数、子宫内膜厚度、优质胚胎数和平均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bryoGlue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明显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bryoGlue组的宫外孕发生率明显低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mbryoGlue作为移植液可以提高IVF-ET的妊娠率和种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ryoGlue移植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质量对单囊胚移植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建瑞 管一春 +5 位作者 申春艳 章露文 刘晓阳 周鹏飞 许小燕 王兴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囊胚移植中囊胚质量对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IVF-ET/FET治疗的患者,其中新鲜周期移植497例,冻融周期移植620例。移植囊胚按照质量分为优质囊胚和非优质囊胚。随访妊娠结局及子代情况。结果:新鲜周期移植优质... 目的:探讨单囊胚移植中囊胚质量对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IVF-ET/FET治疗的患者,其中新鲜周期移植497例,冻融周期移植620例。移植囊胚按照质量分为优质囊胚和非优质囊胚。随访妊娠结局及子代情况。结果:新鲜周期移植优质囊胚组临床妊娠率为66.23%(406/613),高于非优质囊胚组的49.85%(167/335)(P<0.001);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低体重率、男婴比例及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周期移植优质囊胚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56.62%(402/710)和16.67%(67/402),非优质囊胚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45.77%(384/839)和23.18%(89/384)(P<0.05);两组的早产率、低体重率、男婴比例及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囊胚移植中优质囊胚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率,但不同质量囊胚移植的出生结局及新生儿状况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囊胚质量 妊娠结局 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景 周梦鸽 +4 位作者 李真 于晓娜 管一春 孔红娇 刘馨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周期女性年龄、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10953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年龄不同分为20~岁、25~岁、30~岁、35~岁及40~49岁组;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1~...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周期女性年龄、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10953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年龄不同分为20~岁、25~岁、30~岁、35~岁及40~49岁组;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1~、6~、11~、16~、≥21组。按最终助孕结果分为获得累积活产组与未获得累积活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按不同年龄分层分析获卵数与累积活产之间的关系并生成曲线拟合图。结果:10953例患者中7541例获得累积活产,累积活产率为68.85%。年龄、BMI、不孕类型、Gn启动量、HCG日血清LH、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与患者每周期是否累积活产有关(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获卵数6~(OR=2.51,95%CI为2.14~2.94)、11~(OR=4.25,95%CI为3.56~5.06)、16~(OR=6.33,95%CI为5.14~7.80)、≥21(OR=8.65,95%CI为6.75~11.09)组的累积活产率高于获卵数1~组。年龄35~岁组患者(OR=0.58,95%CI为0.46~0.75),40~49岁组患者(OR=0.18,95%CI为0.13~0.24)的累积活产率较20~岁组降低(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获卵数对累积活产率影响的拟合曲线结果显示,20~岁、25~岁、40~49岁组取得最大累积活产率时所需的卵子数为15~20,30~岁组及35~岁组累积活产率随着获卵数的增加持续增加。结论: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最大累积活产率时所需的卵子数来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年龄 获卵数 累积活产率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孵化对冷冻胚胎移植和新鲜胚胎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建瑞 管一春 +5 位作者 章露文 郝大勇 刘景 张彩霞 耿爱华 王兴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冷冻胚胎移植患者及新鲜胚胎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冷冻胚胎移植患者184个周期,其中152个周期行LA...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冷冻胚胎移植患者及新鲜胚胎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冷冻胚胎移植患者184个周期,其中152个周期行LAH(LAH组),32个周期未行LAH,常规处理(对照组)。新鲜胚胎移植患者461个周期,其中<35岁行LAH共36个周期,不行LAH333个周期;≥35岁行LAH共70个周期,不行LAH22个周期。随访以上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LAH对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多胎率、种植率和流产率无影响(P均>0.05)。对于年龄<35岁的新鲜胚胎移植患者,是否行LAH对临床妊娠率、多胎率、种植率和流产率无影响(P均>0.05);对于年龄≥35岁的新鲜胚胎移植患者,行LAH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均高于未行LAH的患者(χ2=4.234、3.939,P均<0.05)。结论:LAH仅可以提高高龄患者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孵化 冷冻胚胎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不同质量和发育速度的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真 王可欣 +4 位作者 任炳楠 管一春 王兴玲 刘景 于晓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中单囊胚移植时不同质量和发育速度囊胚的优先移植顺序。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不孕症患者(7195个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 目的:探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中单囊胚移植时不同质量和发育速度囊胚的优先移植顺序。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不孕症患者(7195个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囊胚质量和发育速度的不同分为4组:D5优质囊胚组(第1组)、D5非优质囊胚组(第2组)、D6优质囊胚组(第3组)、D6非优质囊胚组(第4组);选择第2组的4期囊胚为2B组,第3组4期囊胚内细胞团(ICM)或滋养外胚层细胞(TE)为A级的为3A组,ICM和TE均为B级的为3B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活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等临床结局。对4组临床结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第1组比较,其他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降低;与第2组比较,第3组的多胎妊娠率升高;与第2和3组比较,第4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降低(P<0.05)。排除女方年龄、不孕时间、BMI、基础卵泡刺激素、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混杂因素后,以第3组为参照,第1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增加[OR(95%CI)为1.409(1.210~1.640)、1.409(1.210~1.640)、1.200(1.024~1.406)];第2组的多胎妊娠率降低[OR(95%CI)为0.308(0.107~0.891)];第4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降低[OR(95%CI)为0.591(0.502~0.696)、0.591(0.502~0.696)、0.748(0.628~0.892)]。3A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和多胎妊娠率均高于2B组和3B组(P<0.05)。结论: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中单囊胚移植的推荐顺序为D5优质囊胚>D6优质囊胚(A级组)>D6优质囊胚(B级组)/D5非优质囊胚>D6非优质囊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移植 单囊胚移植 移植策略 临床妊娠 活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冻存时间对冻胚周期临床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艳丽 申峻涵 +5 位作者 张玉超 王兴玲 武文斌 杜姗姗 胡继君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834,共7页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玻璃化冷冻胚胎不同保存时间对复苏周期临床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833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纳入女方...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玻璃化冷冻胚胎不同保存时间对复苏周期临床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833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纳入女方年龄≤37岁,移植周期≤3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时长将其分为第1组到第6组(<4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25~个月和≥37个月),比较各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结局和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胚胎的复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未校正混杂因素前,各组之间的种植率(P=0.010)、流产率(P=0.016)、活产率(P=0.016)、早产率(P=0.040)和双胎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女方年龄、体重指数、周期数、移植胚胎阶段、移植胚胎数量和优胚数量、内膜准备方案等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第6组和第1组之间的种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各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和双胎率及新生儿结局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玻璃化冷冻胚胎保存时长,不会对复苏后移植的临床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胚移植 冻存时间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新生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冷冻载体对人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瑞 郝大勇 +4 位作者 章露文 管一春 王雪梅 刘景 王兴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载体对人早期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封闭式载体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共265个周期,采用封闭式载体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共136个周期,均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冷冻体外精-胚胎移植第3日的可利用胚胎,观察胚胎复苏和... 目的探讨不同载体对人早期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封闭式载体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共265个周期,采用封闭式载体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共136个周期,均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冷冻体外精-胚胎移植第3日的可利用胚胎,观察胚胎复苏和临床妊娠情况。结果半封闭式麦管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移植周期258个,取消周期7个;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96.88%、48.44%和32.20%。封闭式麦管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移植周期132个,取消周期4个;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95.31%、47.72%和32.28%。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原因、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构成比以及胚胎复苏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冷冻载体能获得与半封闭式载体同样的冷冻效果,同时能避免胚胎受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污染,是冷冻人早期胚胎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冷冻载体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IVF-ET患者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兴玲 蔡鹏飞 +1 位作者 张文娟 肖雅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42例和高龄(≥35岁)组39例。应用qRT-PCR测...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42例和高龄(≥35岁)组39例。应用qRT-PCR测量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结果: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67,P=0.021),低、高龄组内成熟卵母细胞的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明显比未成熟卵母细胞的长(P<0.05)。高龄组妊娠者端粒长度较未妊娠者长(P<0.05)。结论:在IVF-ET中,卵丘颗粒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可反映卵母细胞的成熟度;端粒长度缩短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丘颗粒细胞 端粒长度 卵母细胞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卵泡液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铁新琴 贾莉婷 杨如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2-934,共3页
目的:检测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卵泡液内某些激素以及生长因子的水平,探讨它们与受精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根据胚胎发育状况及治疗结局分为妊娠组、正常未孕组和胚胎质量较差组,超促排卵后在超声引导下... 目的:检测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卵泡液内某些激素以及生长因子的水平,探讨它们与受精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根据胚胎发育状况及治疗结局分为妊娠组、正常未孕组和胚胎质量较差组,超促排卵后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获得卵泡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卵泡液中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生长激素(GH)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比较其与不同胚胎发育状况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妊娠组及胚胎发育正常但未妊娠组E2水平明显高于胚胎质量较差组(P<0.05);妊娠组IGF-1水平明显高于胚胎质量较差组(P<0.05),正常未孕组居于2者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H、LH、P及GH水平在以上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促排卵时卵泡液中E2及IGF-1可能与卵子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潜能有关,测定其水平有助于评估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雌二醇 孕酮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雌二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雪梅 张展 +1 位作者 贾莉婷 常彩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0、48、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0、48、120h时以睾酮(10-7mol/L)作为底物,分别添加PDGF(10μg/L)和(或)EGF(10μg/L)于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3h,收集培养上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2含量。以不加任何细胞因子为空白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PCOS患者颗粒细胞经PDGF刺激,E2分泌量增加(P<0.05);经EGF刺激,E2分泌量减少(P<0.05)。PDGF和EGF联合作用0h、48h,E2分泌量减少;120h时,E2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增加PCOS患者颗粒细胞E2的分泌,EGF减少E2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来源促卵泡激素对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不同体重指数患者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真 王可欣 +3 位作者 王兴玲 张俊韦 任炳楠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预期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应用尿促卵泡激素(uFSH)和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预期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应用尿促卵泡激素(uFSH)和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长方案IVF/ICSI-ET助孕且预期卵巢正常反应的患者,按照BMI分为偏瘦或正常组(BMI<24 kg/m2,1056例)、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554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112例)。在3组不同BMI的患者中,分别对使用uFSH或rFSH进行超促排卵IVF/ICSI-ET助孕的两组患者以年龄、窦卵泡数、不孕年限、基础FSH和抗米勒管激素(AMH)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匹配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Gn启动量、Gn时间、Gn总量、Gn费用,HCG日内膜厚度、LH、E2、P、≥14 mm卵泡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以及两组患者优质胚胎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OHSS)综合征发生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累积妊娠率和累积分娩率的差异。结果:3组不同BMI的患者rFSH组和uFSH组比较,获卵数、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FSH组的Gn启动量均高于rFSH组(P均<0.05),而Gn费用低于rFSH组(P<0.05);偏瘦或正常组和超重uFSH组的Gn总量均高于rFSH组(P<0.05);肥胖组中uFSH组的优质胚胎率(44.03%)高于rFSH组(3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uFSH的临床有效性不低于rFSH,控制性卵巢刺激有效性低于rFSH;uFSH成本低,更具有经济学优势;肥胖患者可能更适合选用uFSH进行超促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促卵泡激素 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体重指数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第2天及第3天细胞数与妊娠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春艳 张建瑞 +4 位作者 杜姗姗 张玉超 周鹏飞 刘景 王兴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新鲜移植周期单卵裂期移植胚胎细胞数与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进行新鲜周期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的560例患者,观察移植第2、3天胚胎细胞数及第2天至第3天的细胞增长数,探讨其与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的关系。结... 目的:观察新鲜移植周期单卵裂期移植胚胎细胞数与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进行新鲜周期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的560例患者,观察移植第2、3天胚胎细胞数及第2天至第3天的细胞增长数,探讨其与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的关系。结果:移植第3天胚胎细胞数为8个细胞(C)和≥10C时,第2天细胞数为4C时,第2天至第3天细胞增长为4C时,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均高于其他细胞数组(P<0.001)。第2天=4C且第3天=8C的胚胎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最高。结论: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第2天为4C且第3天为8C时临床结局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临床妊娠率 继续妊娠率 胚胎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LIF、HOXA10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管一春 杨雪峰 +5 位作者 王兴玲 孙丽君 张彩霞 李巍巍 娄华 李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睾酮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同源框基因(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Ishikawa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对照)、10-8、10-6、10-4mol/L的睾酮溶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24和48 h后Ishikawa细胞LIF... 目的:探讨睾酮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同源框基因(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Ishikawa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对照)、10-8、10-6、10-4mol/L的睾酮溶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24和48 h后Ishikawa细胞LIF和HOXA10蛋白的表达。结果:睾酮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性抑制Ishikawa细胞LIF和HOXA10的表达(LIF:F组间=19.205,F时间=32.745,F交互=37.379,P均<0.001。HOXA10:F组间=27.703,F时间=15.379,F交互=22.021,P均<0.001)。结论:高雄激素血症可能是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白血病抑制因子 同源框基因A10 ISHIKAWA细胞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