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磁力珠10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华 崔晓燕 +7 位作者 张大 耿宪杰 谷雅川 王鹏 黄泓伟 杨坡 陈玄玄 陈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磁力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例及河南省儿童医院3例消化道异物磁力珠行完全腹腔镜手术的资料,年龄2岁2月~5岁...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磁力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例及河南省儿童医院3例消化道异物磁力珠行完全腹腔镜手术的资料,年龄2岁2月~5岁6月,中位年龄3岁9月。腹腔镜下探查确定磁力珠的位置,松解粘连的肠管,自胃肠穿孔处逐一取出磁力珠,缝合修补穿孔,检查吻合口无漏气漏液,腹腔留置引流管。结果9例有胃肠穿孔,完全腹腔镜手术修补;1例无胃肠穿孔,经脐部2 cm小切口将磁力珠挤入盲肠自行排出。手术时间110~190 min,平均144 min,术中出血量<20 ml。术后第2~3天肛门排气,第3~4天行腹部X线片无异常后进流食,第7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7~10天出院。10例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吻合口狭窄、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磁力珠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儿童 磁力珠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琦 周维 +3 位作者 黄华 王鹏 李晓月 谭诗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完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82例资料。年龄2个月~14岁,完全性肠梗阻60例,不全性肠梗阻22例。先于脐缘左侧开放直视下置5 mm trocar和光源,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完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82例资料。年龄2个月~14岁,完全性肠梗阻60例,不全性肠梗阻22例。先于脐缘左侧开放直视下置5 mm trocar和光源,腹腔镜下探查粘连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中转开腹),腔镜监视下于左侧腹直肌外缘上下各置5 mm trocar,进无损伤抓钳和超声刀。小心松解粘连索带及粘连的肠管,解除梗阻,游离肠管,明确并处理梗阻原因。结果术后诊断Meckel憩室并发肠梗阻15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5例,阑尾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7例,腹内疝并发肠梗阻8例,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7例。术中1例肠粘连松解时肠管损伤,行肠吻合术。手术时间120~240 min,(172.2±24.1)min,出血量5~15 ml。术后1~3天可自行排便,术后5~8天出院,无切口愈合不良。随访3个月~5年3个月,中位数34个月,生长发育正常,2例再次发生不全性肠梗阻。结论完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粘连性肠梗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臀部硬纤维瘤手术治疗37年回顾(附31例报告)
3
作者 黄华 马玲 +4 位作者 杨啟政 陈琦 谷雅川 曹振杰 王朝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臀部硬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77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1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进行手术边缘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硬纤维瘤。结果 31例中,术后获随访28例,随访时间2个月... 目的探讨儿童臀部硬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77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1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进行手术边缘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硬纤维瘤。结果 31例中,术后获随访28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37年,平均随访时间12年3个月。12例术后原位复发,复发率为42.9%。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3年,多在术后2年内复发。结论硬纤维瘤是一种极端混合性质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变,复发率高,目前主要采取以广泛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的多学科联合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侵袭型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新生儿阑尾炎的体会 被引量:8
4
作者 谭诗坤 黄华 +3 位作者 陈琦 郑明军 李晓月 鲁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新生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腹腔镜诊治的17例新生儿阑尾炎资料。脐缘左侧切口置入3 mm trocar和30°腹腔镜探查,于左下腹、右下腹各置入3 mm trocar进无损伤抓钳、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新生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腹腔镜诊治的17例新生儿阑尾炎资料。脐缘左侧切口置入3 mm trocar和30°腹腔镜探查,于左下腹、右下腹各置入3 mm trocar进无损伤抓钳、电钩,松解粘连,暴露阑尾,电凝离断阑尾动脉及阑尾系膜,结扎阑尾根部后距根部0.5 cm处剪断阑尾,阑尾经trocar内取出,清除残余脓苔、积液,酌情放置引流管。结果行肠粘连松解术13例,术中见阑尾穿孔9例,放置引流管14例。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57 min。术中出血量<5 ml。病理诊断坏疽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例,单纯性阑尾炎2例。术后1~3 d自行排便,术后7~15 d出院,无明显并发症,无切口愈合不良。中位随访29个月(2~56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残端漏等发生,生长发育同同龄儿。结论腹腔镜技术诊治新生儿阑尾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