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常鑫媛 赵娜 +3 位作者 王玉凤 原子莉 王一展(综述) 韩宁(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6-979,共4页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除此之外,SREBP1还可通过调节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参与慢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生物学活动。近年来研究表明,SREBP1异常活性或表达与妇产科相关...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除此之外,SREBP1还可通过调节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参与慢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生物学活动。近年来研究表明,SREBP1异常活性或表达与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SREBP1的结构、功能及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一综述,为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妊娠期糖尿病 子痫前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妇产科的应用与安全性
2
作者 郭玉琪 刘义 +1 位作者 丁玉莲 孙永玉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7期451-452,共2页
阿司匹林可调整血小板血栓素A_2/前列腺素I_2(TXA_2/PGI_2)平衡,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预防微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循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先兆子癇的发生率;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预防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妇女的流产;由于妊... 阿司匹林可调整血小板血栓素A_2/前列腺素I_2(TXA_2/PGI_2)平衡,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预防微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循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先兆子癇的发生率;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预防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妇女的流产;由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聚集状态的增加和糖尿病,使母婴并发症增加,阿司匹林可防止其并发症发生;小剂量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联合应用以对抗血小板凝集和及时终止妊娠。近年来,阿司匹林又被用于辅助生育技术,可增加子宫、卵巢组织的血流量,而且成熟卵泡数目,取卵数目,血清E_2水平和平均着床率、妊娠率均显著提高,且空卵泡率显著降低。认为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以每天60~100mg较宜。为了防止致畸的可能性,应在孕13周后开始应用,为了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要严格筛选高危患者,妊娠期不要无选择地使用任意剂量的阿司匹林,而且要在预产期前1周停用,以避免产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妇产科 临床应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妇女初乳乳汁中营养及活性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立强 庞坤 +2 位作者 刘爱清 李卫华 王艳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妇女初乳乳汁中的成分。方法:采集32名妇女分娩后第1~3天的乳汁样本,采用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初乳中常规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激素活性。结果:初乳中脂肪含量为17~... 目的:了解郑州市妇女初乳乳汁中的成分。方法:采集32名妇女分娩后第1~3天的乳汁样本,采用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初乳中常规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激素活性。结果:初乳中脂肪含量为17~20g/L,乳糖的含量均>50g/L,蛋白含量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降低(F=4.180,P=0.022)。初乳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在1~3d均达到25mg/L以上;蛋氨酸含量最低,为1.14~1.68mg/L。初乳中sIgA的含量较高,达到14g/L以上,IgG为0.7g/L左右。初乳中皮质醇的含量最高,为38.13~49.55μg/L;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最低为137.09~290.57ng/L。结论:初乳中的营养及活性成分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免疫球蛋白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对宫颈癌临床化学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颖 赵倩 +2 位作者 江亚南 苑中甫 杨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对宫颈癌患者化学治疗(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性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宫颈癌住院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药敏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采...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对宫颈癌患者化学治疗(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性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宫颈癌住院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药敏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采用ATP-TCA法检测药敏组宫颈癌组织对6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药敏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制定化疗方案。随访3年,比较药敏组与对照组1年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35例药敏组中有32例成功进行了ATP-TCA检测;体外有效例数分别为紫杉醇+卡铂20例、紫杉醇+奥沙利铂18例、博莱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17例、博莱霉素+长春新碱+顺铂18例、氟尿嘧啶+顺铂17例、吉西他滨+顺铂21例。1年复发例数药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情况药敏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ATP-TCA法可以为宫颈癌患者筛选出敏感、有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 化学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术后应用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封全灵 段畅 +1 位作者 杨晴晴 张林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中重度宫腔粘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OC1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李毅娜 高咏瑞 +2 位作者 周新元 周渊博 张琳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SPARC相关模块钙结合蛋白1(SMOC1)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n=10)和子痫前期(PE)孕妇(n=10)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S... 目的:探讨SPARC相关模块钙结合蛋白1(SMOC1)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n=10)和子痫前期(PE)孕妇(n=10)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SMOC1的表达。选用HTR-8/SVneo细胞,分别转染SMOC1过表达质粒(pcDNA3.1-SMOC1)和空质粒(pcDNA3.1),转染SMOC1特异性siRNA(si-SMOC1)和阴性对照siRNA(si-NC)。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TR-8/SVneo细胞中SMO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血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结果:PE组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SMOC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P<0.001)。过表达SMOC1促进HTR-8/SVne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P<0.05);敲低SMOC1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P<0.05)。结论:SMOC1促进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C1 子痫前期 增殖 迁移 侵袭 血管形成 HTR-8/SVne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市直机关已婚妇女宫颈糜烂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肖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5-846,共2页
目的 :调查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 2a对郑州市市直机关已婚妇女进行妇科调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2 0 0 0年宫颈糜烂患病率为 33.12 % ,2 0 0 1为 31.4 1% ,2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宫颈糜烂 3... 目的 :调查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 2a对郑州市市直机关已婚妇女进行妇科调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2 0 0 0年宫颈糜烂患病率为 33.12 % ,2 0 0 1为 31.4 1% ,2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宫颈糜烂 34岁以下患病率最高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在使用不同避孕工具 ,孕次多 ,合并阴道炎的患者间宫颈糜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市直机关 已婚妇女 宫颈糜烂 发病情况 调查 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熊华春 李杨 +6 位作者 肖宁 袁素雅 唐国皓 赵会玲 冯欢欢 孟文彬 芦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机器人干预组,每组22例。常规干预组给予基于任务导向的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 目的:探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机器人干预组,每组22例。常规干预组给予基于任务导向的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十米步行测试(10MWT)步速、88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的D能区(站立位)和E能区(走、跑、跳)评分。结果:治疗12及24周,两组患儿的10MWT步速、GMFM-88 D及E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机器人干预组10MWT步速、GMFM-88 D及E能区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基于任务导向的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智能化康复训练机器人 任务导向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战飞 刘慧冰 +2 位作者 史保珍 张伟涛 马爱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选择应用。方法:将止血方案分为4种。对279例前置胎盘患者的手术过程回顾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手术指标的差别;分析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因素;对比3种单一止血方法的差别。结果:4种方案术中出血量及手...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选择应用。方法:将止血方案分为4种。对279例前置胎盘患者的手术过程回顾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手术指标的差别;分析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因素;对比3种单一止血方法的差别。结果:4种方案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史、胎盘病理类型及胎盘有无植入,对方案的选择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动脉结扎术较背带缝合及宫腔填塞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应用需依据出血因素及术中情况而灵活选择,不同方案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止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贾莉婷 马奎 +2 位作者 刘东峰 唐琳 任芬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537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AsAb、EmAb和 ACL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537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AsAb、EmAb和 ACL进行检测。结果:①不孕组 AsAb阳性率为 24.0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5.00%(P<0.05);②不孕组 EmAb总阳性率为49.53%,其中IgG阳性率11.73%,IgM 32.40%,2者同时阳性 5.4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不孕组ACL总阳性率为 51.14%,其中 IgG阳性率 8.33%,IgM 32.20%,2者同时阳性10.6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sAb、EmAb和ACL在不孕症的发病中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心磷脂肪体 AoAb EMAB 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郭欢欢 申爱荣 +1 位作者 徐胜男 杨敬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1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患者年龄、症状和体征、既往史...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1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患者年龄、症状和体征、既往史、妇科检查情况、术前孕产次、合并症、术中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评分及分期、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后孕产次等25项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变量分析,危险性相关因素为既往内异症手术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触痛结节、双侧盆腔病变、多房样囊肿、术中ASRM评分、合并子宫腺肌病及手术时间(P<0.05);保护性相关因素为术后孕次、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前孕次及年龄(P<0.05)。多变量log i 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性相关因素为既往内异症手术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触痛结节、双侧盆腔病变、多房样囊肿及术中ASRM评分高(P<0.05);保护性相关因素为术后孕次、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前孕次及年龄(P<0.01)。结论:既往内异症手术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触痛结节、双侧盆腔病变、多房样囊肿及术中ASRM评分高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而术前术后孕次、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及年龄则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腹腔镜手术 复发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措施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蕾 奈嫚嫚 +1 位作者 高桂香 王鲁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药物以及宫腔注射玻璃酸钠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观察施行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572例,患者均流产两次及两次以上。按照随机及自愿的方法分为人工周期组、屈螺酮炔雌醇片组、玻璃酸钠组及对...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药物以及宫腔注射玻璃酸钠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观察施行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572例,患者均流产两次及两次以上。按照随机及自愿的方法分为人工周期组、屈螺酮炔雌醇片组、玻璃酸钠组及对照组,比较4组间内膜厚度、月经复潮时间及宫腔粘连的情况。结果:人工周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01);屈螺酮炔雌醇片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01)。玻璃酸钠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人工周期组与屈螺酮炔雌醇片组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玻璃酸钠组月经复潮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3种预防方式均能明显降低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均P<0.01)。结论:人工流产后即刻给予人工周期药物或者屈螺酮炔雌醇片能够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屈螺酮炔雌醇片可作为人工流产后预防宫腔粘连发生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宫腔粘连 人工周期 屈螺酮炔雌醇片 玻璃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胎膜不同区域及胎盘组织中孕酮膜受体组件1的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国梅 张琳瑛 +4 位作者 郝志伟 王梦琦 崔世红 管秀娟 张春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患者胎膜破裂(RS)区、远离破膜(DS)区胎膜组织及胎盘组织中孕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例PROM孕妇作为病例组、20例无宫缩择期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GRMC1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患者胎膜破裂(RS)区、远离破膜(DS)区胎膜组织及胎盘组织中孕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例PROM孕妇作为病例组、20例无宫缩择期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GRMC1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膜RS区、DS区及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的表达。结果:PGRMC1主要在绒毛膜和蜕膜中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ROM组胎膜RS区和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表达降低(P<0.05);PROM组胎膜RS区和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表达低于DS区(P<0.05)。结论:孕妇胎膜RS区和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PRO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受体膜组件1 胎膜早破 破膜区 远离破膜区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内NFAT5、MCP-1的表达 被引量:13
14
作者 崔世红 高亚南 +5 位作者 张琳琳 刘灵 吴娟 陈娟 申琳娜 职云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NFAT5、MCP-1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组)、3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晚发型组)及30例足月妊娠(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NFAT5、MC...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NFAT5、MCP-1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组)、3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晚发型组)及30例足月妊娠(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NFAT5、MCP-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NFAT5、MCP-1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早发型组2种蛋白的相关性及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3组胎盘组织中均有NFAT5和MCP-1蛋白的表达;早发型组2种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晚发型组(P<0.05);晚发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胎盘组织中NFAT5与MCP-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9,P<0.001);而NFAT5和MCP-1蛋白分别与新生儿体重(r=-0.760、-0.560,P<0.05)、胎盘质量(r=-0.583、-0.464,P<0.05)呈负相关。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NFAT5、MCP-1的表达均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说明两者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NFAT5 MCP-1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雅娟 洪腾 +6 位作者 翟闪闪 柳蕊 任利单 余艳茹 班彦杰 冉丽敏 胡璐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9-1481,共3页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15例(观察组)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66例(对照组)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析血清叶酸、HCY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孕妇孕期叶酸的补充情况,观察规范化补...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15例(观察组)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66例(对照组)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析血清叶酸、HCY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孕妇孕期叶酸的补充情况,观察规范化补充叶酸(观察组1、对照组1)和未规范化补充叶酸(观察组2、对照组2)对血清叶酸、HCY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血清叶酸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观察组r=-0.389,P<0.05,对照组r=-0.356,P<0.05)均呈负相关;观察组规范化补充叶酸的比例(19.53%)低于对照组(6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范化补充叶酸血清叶酸高于未规范化补充组(P<0.05),血清HCY低于未规范化补充组(P<0.05)。HCY升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孕期规范化补充叶酸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清叶酸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血清miRNA-26a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曼曼 李静 +5 位作者 王金铭 张展 杜明泽 王碧君 管一春 刘朝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血清miRNA-26a(miR-26a)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的预测价值。方法:HPV16和(或)HPV18阳性的宫颈癌和良性病变患者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和宫颈组织中miR-26a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血清miRNA-26a(miR-26a)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的预测价值。方法:HPV16和(或)HPV18阳性的宫颈癌和良性病变患者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和宫颈组织中miR-26a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和宫颈组织中miR-26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和宫颈组织中miR-26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P=0.535,P<0.001)。利用血清miR-26a表达水平鉴别诊断HPV16和(或)HPV18阳性的宫颈癌和良性病变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808~0.941),诊断界点取3.94时,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8.0%。结论:血清miR-26a表达水平对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NA-26a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世红 赵岚岚 +6 位作者 蔡一鸣 杨培峰 张林东 韩笑 刘博 陶贝贝 于海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30例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病例(研究组)和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及血清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30例不明原因胚胎停止发育病例(研究组)和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及血清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 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IL-6和MMP-2 mRNA的表达和蛋白定位、表达强度;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测定IL-6在两组血清中的浓度。结果:绒毛组织中,IL-6与MMP-2在合体及绒毛滋养层细胞中均有表达,Real time-PCR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IL-6在研究组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MP-2在研究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早期绒毛组织中IL-6和MMP-2的正常表达对维持早期胚胎发育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耐受 胚胎停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6a-5p和WASL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巧红 张楠 +1 位作者 赵书君 李红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4-850,I0009,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6a-5p(miR-216a-5p)靶向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样蛋白(WASL)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阐明miR-216a-5p与WASL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 目的:探讨微小RNA-216a-5p(miR-216a-5p)靶向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样蛋白(WASL)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阐明miR-216a-5p与WASL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将miR-216a-5p模拟物(miR-216a-5p)、模拟物阴性对照(miR-con)、沉默对照(si-con)、沉默WASL的小干扰RNA(si-WASL)、抑制物阴性对照(anti-miR-con)、miR-216a-5p抑制物(anti-miR-216a-5p)、miR-216a-5p及空载质粒(pcDNA)和miR-216a-5p及WASL过表达质粒(pcDNA-WASL)分别转染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作为miR-216a-5p组、miR-con组、si-con组、si-WASL组、anti-miR-con组、anti-miR-216a-5p组、miR-216a-5p+pcDNA组和miR-216a-5p+pcDNA-WASL组。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各组HEC-1-B细胞中miR-216a-5p和WAS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各组细胞双荧光素酶活性,以此确定WASL是否为miR-216a-5p的靶基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16a-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WAS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317,P<0.01)。与miR-con组和si-con组比较,miR-216a-5p组和si-WASL组细胞中WASL蛋白表达水平(P<0.01)和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WASL为miR-216a-5p的靶基因。与miR-216a-5p+pcDNA组比较,miR-216a-5p+pcDNA-WASL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细胞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miR-216a-5p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可能通过靶基因WASL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6a-5p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样蛋白 子宫内膜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娟 任琛琛 +4 位作者 杨立 任瑞芳 白杨 陈琳 李玛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及浅肌层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浅肌层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和浅肌层中ER和P...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及浅肌层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浅肌层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和浅肌层中ER和PR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2和19.182,P均<0.001);功能层、基底层和浅肌层ER和PR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结论:给予高于生理剂量的雌孕激素周期性疗法刺激残余的子宫内膜生长,可能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中重度宫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Let-7a及其靶基因HMGA2、Cyclin D1的表达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莉 贾慧 +6 位作者 李保平 李晓珍 孙玮 臧星卉 李红雨 DUAN Zhenfeng 郭玉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let-7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集4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浆和癌组织、同时期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2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和26例因子宫等良性疾病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let-7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集4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浆和癌组织、同时期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2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和26例因子宫等良性疾病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浆及组织中let-7a和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HMGA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及组织中let-7a的表达均低于正常(P<0.05),血浆及组织中let-7a的表达无相关性(r=0.163,P=0.270);以血浆let-7a水平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为0.728~0.923)。HMGA2、Cyclin D1 mRNA及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P<0.05)。组织中let-7a和HMGA2、Cyclin 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let-7a与HMGA2、Cyclin D1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9、-0.735,P<0.001)。结论:血浆let-7a表达水平对上皮性卵巢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Let-7a及其靶基因HMGA2和Cyclin D1共同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let-7a 高迁移率蛋白A2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