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死亡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漫漫 张勇 +4 位作者 付雪琴 邹旭欢 王玮玮 王保奇 兰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7-1632,共6页
脑卒中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60%~80%为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会不可避免引起核心区域神经元的损伤,随着缺血时间的增加,缺血半暗带的其他神经元也会因失去“信号连接”而死亡,并进一步引发机体功能障碍。鉴于缺血性脑... 脑卒中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60%~80%为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会不可避免引起核心区域神经元的损伤,随着缺血时间的增加,缺血半暗带的其他神经元也会因失去“信号连接”而死亡,并进一步引发机体功能障碍。鉴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神经元死亡机制的复杂性,了解死亡机制的作用原理,可以更好地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细胞。该综述针对几种主要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死亡机制及其潜在治疗靶点进行阐述,为作用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 机制 潜在治疗靶点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勇 付雪琴 +3 位作者 邹旭欢 王漫漫 王玮玮 兰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时空动态变化。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90 min后实现再灌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及取材。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前肢放置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时空动态变化。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90 min后实现再灌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及取材。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前肢放置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观察细胞骨架成分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神经丝重链(neurofilament heavy chain,NF-H)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轴突、树突和神经丝亚显微结构。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损伤和神经行为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纹状体损伤比皮层出现的更早、更严重。缺血区域的MAP2相关免疫反应强度降低,NF-H相关免疫反应强度升高。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细胞骨架排列受损,密度降低。结论不同脑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不同。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对缺血和再灌注表现出动态反应,这可能进一步促进脑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骨架成分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损伤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续命汤对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漫漫 兰瑞 +6 位作者 张勇 付雪琴 邹旭欢 王玮玮 李泓宇 唐琛 刘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XXMD)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筛选XXM...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XXMD)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筛选XXMD最佳作用浓度。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GD/R组和OGD/R+XXMD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Neu N及突触相关蛋白NF200和MAP2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F200和MA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XXMD在浓度为100 mg/L时细胞活力最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变圆皱缩,线粒体呈现肿胀甚至空泡样改变,活力明显下降(P<0.05),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NF200和MAP2的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XXMD可改善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提升生存率(P<0.05),降低炎症因子水平(P<0.05)。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OGD/R+XXMD组可以增强NF200和MAP2平均荧光强度(P<0.05),提升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XXMD可以减轻OGD/R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减轻炎症反应和增强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氧糖剥夺 HT22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缺氧/复氧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漫漫 雷震 +5 位作者 张勇 付雪琴 邹旭欢 王玮玮 王保奇 兰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3-828,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经过血液再通治疗后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因此,构建具有其特性的临床前模型十分必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经过血液再通治疗后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因此,构建具有其特性的临床前模型十分必要。鉴于动物模型研究的复杂性和体外脑切片培养的局限性,体外细胞模型成为了简化而有价值的工具。该文对目前常用的神经细胞以及缺血/再灌注体外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原理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合理选择缺氧/复氧细胞模型进行脑缺血/再灌注的基础研究与药物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缺氧/复氧 缺血/再灌注 细胞模型 构建方法 模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