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F-肌动蛋白聚合在老年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敏 纪木火 +2 位作者 高玉竹 何雪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研究海马F-肌动蛋白聚合在老年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月龄雄性C57BL/6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溶质组(CV组)、对照+jasplakinolide(F-肌动蛋白聚合诱导剂)组(CJ组)、模型+溶质组... 目的研究海马F-肌动蛋白聚合在老年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月龄雄性C57BL/6小鼠7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溶质组(CV组)、对照+jasplakinolide(F-肌动蛋白聚合诱导剂)组(CJ组)、模型+溶质组(PV组)及模型+jasplakinolide组(PJ组),每组18只。采用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建立PND模型。手术麻醉开始前2 h和行为学训练后即刻左侧脑室注射jasplakinolide(0.5μg/1.5μl)(CJ组和PJ组)或等容量溶质(97.5%生理盐水+2.5%DMSO)(CV组和PV组)。手术麻醉后第2天行场景性条件恐惧实验训练、第3天行场景性条件恐惧实验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行为学测试结束后90 min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F-actin、G-actin、突触体和神经元膜上GluR1和GluR2含量;采用高尔基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数目和分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海马CA1区c-fos数目。结果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阶段,四组僵直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V组比较,PV组在手术麻醉后第3天场景性条件恐惧实验测试中的僵直时间百分比明显下降,海马F-actin/G-actin数值、突触体和神经元膜上GluR1和GluR2含量明显降低,CA1区神经元树突棘总数、丝状伪足和蘑菇型数目以及c-fos数目明显减少(P<0.05)。与PV组比较,PJ组僵直时间百分比明显上升,海马F-actin/G-actin数值、突触体和神经元膜上GluR1和GluR2含量明显升高,CA1区神经元树突棘总数、丝状伪足和蘑菇型数目以及c-fos数目明显增多(P<0.05)。结论F-肌动蛋白聚合诱导剂jasplakinolide可改善老年小鼠术后的场景性恐惧记忆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树突棘重塑和AMPA受体转运上膜,增加神经元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老龄小鼠 海马 F-肌动蛋白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麻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小义 王迪 +1 位作者 纪木火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4-638,共5页
机器学习(ML)技术已逐步被用于临床麻醉中,在围术期的应用及研究日益增多。ML在术前可以预警高危事件的发生,辅助困难气道的诊断以及超声显像;在术中可以预测低血压、低氧血症、心搏骤停以及麻醉深度等,帮助实现麻醉的精准和安全控制;... 机器学习(ML)技术已逐步被用于临床麻醉中,在围术期的应用及研究日益增多。ML在术前可以预警高危事件的发生,辅助困难气道的诊断以及超声显像;在术中可以预测低血压、低氧血症、心搏骤停以及麻醉深度等,帮助实现麻醉的精准和安全控制;在术后可以预测麻醉相关不良结局等。本文总结麻醉学领域常用的ML模型,回顾ML应用于围术期各个阶段的相关研究。ML的应用可改善围术期麻醉管理,有助于预警高危事件的发生,降低麻醉相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围术期管理 疾病预测 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评估对术后3个月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揽月 纪木火 +2 位作者 杨建军 孙杰 夏江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术前衰弱评估方法对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3个月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2—6月在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311例,男178例,女1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术前采用表型评估法(Fried)、修正后... 目的比较3种术前衰弱评估方法对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3个月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2—6月在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311例,男178例,女133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术前采用表型评估法(Fried)、修正后衰弱指数(mFI)和衰弱基本工具法(EFT)评估术前衰弱状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入住情况、住院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及死亡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衰弱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评估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Fried、mFI与EFT评估患者术前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33.4%、19.6%和21.5%。单因素分析显示,3种方法评估衰弱患者术后ICU入住率均明显高于非衰弱患者(P<0.05);Fried和EFT评估衰弱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衰弱患者(P<0.05);mFI评估衰弱患者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非衰弱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ried(RR=9.816,95%CI 2.660-36.227,P<0.001)、mFI(RR=4.834,95%CI 1.844-12.672,P<0.001)、EFT(RR=5.317,95%CI 2.002-14.124,P<0.001)评估虚弱患者术后进入ICU的风险均明显升高。ROC曲线分析显示,Fried、mFI和EFT预测术后入ICU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0.836及0.849,临界值分别为0.10、0.11及0.06,敏感性分别为84.0%、76.0%及76.0%,特异性分别为80.8%、87.4%及78.0%(P<0.05)。结论在预测患者术后3个月内预后时,需根据不同预后选择合适的术前衰弱评估方法。术前衰弱是术后入ICU的独立风险因素,且3种评估方法中Fried评估法更具有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非心脏手术 评估方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琰 储勤军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6-447,共2页
患者,女,29岁,156 cm,71.5 kg,因“停经38+5周,不规律下腹痛8 h”入院。初产,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疾病史,妊娠期血压、血糖均正常。查体:HR 80次/分,RR 20次/分,BP 110/70 mmHg。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患者,女,29岁,156 cm,71.5 kg,因“停经38+5周,不规律下腹痛8 h”入院。初产,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疾病史,妊娠期血压、血糖均正常。查体:HR 80次/分,RR 20次/分,BP 110/70 mmHg。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患者临产后在子宫颈口扩张2 cm时行分娩镇痛,经L_(2-3)间隙硬膜外穿刺过程中注射器负压试验阴性,继续进针阻力突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子宫颈口扩张 负压试验 硬膜外穿刺 硬脊膜穿破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减轻升高透明平台法诱发的小鼠术前焦虑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伟伟 高玉竹 +3 位作者 肖亚芹 纪木火 杨建军 周志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索利用升高透明平台法建立动物焦虑行为的效果和咪达唑仑对减轻利用升高透明平台法诱导的小鼠焦虑行为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39只,2月龄,体重20~24 g。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升高平台应激组(E组)和升高平台应激... 目的探索利用升高透明平台法建立动物焦虑行为的效果和咪达唑仑对减轻利用升高透明平台法诱导的小鼠焦虑行为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39只,2月龄,体重20~24 g。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升高平台应激组(E组)和升高平台应激+咪达唑仑组(EM组),每组13只。C组正常饲养;E组每天接受2次(每次持续3 min)升高透明平台应激,连续1周;EM组小鼠除接受与E组相同的升高透明平台应激外,于建模结束后第1天和第3天的行为学测试前30 min腹腔注射咪达唑仑0.5 mg/kg。建模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与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检测小鼠进入旷场中心区次数、中心区停留时间、中心区运动距离和进食潜伏期。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皮质酮(Cor)浓度及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E组中心区进入次数明显减少(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和中心区运动距离明显缩短(P<0.05),进食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血清Cor浓度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GABA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E组比较,EM组中心区进入次数明显增加(P<0.05),中心区时间明显延长(P<0.05),进食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血清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中GABA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升高透明平台应激可诱导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咪达唑仑可改善小鼠焦虑样行为,降低血清Cor浓度,升高海马组织GABA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术前焦虑 咪达唑仑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中间神经元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斌 纪木火 +1 位作者 贾敏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神经网络是学习与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基础,而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衡很可能是神经精神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其中,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及其抑制性神经环路在神经网络形成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长... 神经网络是学习与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基础,而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衡很可能是神经精神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其中,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及其抑制性神经环路在神经网络形成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中间神经元参与调控神经网络活动并在认知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就SOM中间神经元在认知功能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认知功能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神经元 神经精神疾病 认知功能 功能失衡 生长抑素 兴奋与抑制 神经环路 生物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贯宇 朱泽飞 +2 位作者 郑红雨 何士凤 孙振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方法评价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BMI 18~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方法评价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BMI 18~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S组吸入1~2%七氟醚。使用容量控制模式,V T 6~8 ml/kg,FiO 250%,I∶E 1∶2,RR 12~20次/分。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T 0)、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5 min(T 1)、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30 min(T 2)、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60 min(T 3)时的HR、MAP、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P ET CO 2和ONSD。结果与T 0时比较,T 1-T 3时P组MAP明显降低,T 2-T 3时S组MAP明显降低(P<0.05),T 1-T 3时两组Peak、Plat明显升高(P<0.05),T 1-T 3时两组ONSD明显升高(P<0.05)。T 1时P组MAP明显低于S组(P<0.05)。T 3时P组ONSD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与单纯使用七氟醚比较,应用丙泊酚维持可一定程度减轻颅内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丙泊酚 七氟醚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