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佩涛 汪铭暄 +7 位作者 胡娴静 李秀霞 李振香 郭放 周文华 梁冰 龙建华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潜在类别特征,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1月选取全国18个省份3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63名门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潜在类别特征,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1月选取全国18个省份3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63名门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建立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潜在类别模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主观幸福感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可分为低幸福-高压力型(23.86%)、中幸福-兴趣缺失型(44.29%)和高幸福-放松型(31.85%)3个潜在类别。职称、有无管理职务是不同类别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幸福感类别的门诊护士制定个体化、以群组为单位的干预方案,提升其幸福感,从而优化门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护士 幸福感 潜在剖面分析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通过调控炎症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炎症的研究
2
作者 郭嘉 高梦洁 +2 位作者 牛慧 刘丹枫 陈曦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81-787,共7页
目的:探讨百里香酚(Thymol)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影响,和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Thymol对P.g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 目的:探讨百里香酚(Thymol)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影响,和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Thymol对P.g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生物膜粘附减少-结晶紫法测定Thymol对P.g的抗生物膜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CSLM)检测细菌。通过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建立5组牙周炎体外实验模型:对照组、LPS+不同浓度Thymol(0、10、20、40μg/mL)组。通过ELISA测定上清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骨保护素(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PG)和核因子kappa-B配体的可溶性受体激活因子(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sRANKL),并计算OPG/sRANKL比值;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牙龈成纤维细胞核蛋白中NF-κB 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Thymol减弱了P.g的毒性和生物膜形成。与LPS组相比,Thymol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OPG/sRANKL比值增加;LPS诱导的NF-κB 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hymol通过抑制P.g的毒性和生物膜形成,调控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TNF-α、IL-1β、IL-6、IL-10、OPG/sRANKL)及炎症通路(NF-κB p65、IκBα),抑制LPS诱导的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牙龈成纤维细胞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纤支镜在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宁 杨佳佳 +1 位作者 王丹丹 马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914-2918,共5页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治疗的117例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式分观察组(BAL联合乌司他丁治疗,n...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治疗的117例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式分观察组(BAL联合乌司他丁治疗,n=58)与对照组(BAL治疗,n=59);比较两组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外周血TNF-α、TGF-β、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峰流速(PTEF)、达峰容积比(VPTEF/V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出50%潮气量时的流速(TEF50%)/PTEF、呼出25%潮气量时的流速(TEF25%)/PTEF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PTEF、VPTEF/VTE、TPTEF/TE、TEF50/PTEF、TEF25/PT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观察组OI、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两组排痰量、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BAL治疗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改善机体局部炎症反应及肺功能,优化血气,值得临床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乌司他丁 炎症介质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连续泵入氢吗啡酮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琛 卜慧莲 +4 位作者 焦鹏飞 马民玉 王涛 孔存龙 樊肖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72例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分为氢吗啡酮组(H组,n=119)和吗啡组(M组,n=15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字化疼痛量表...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72例实施硬膜外镇痛的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分为氢吗啡酮组(H组,n=119)和吗啡组(M组,n=15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字化疼痛量表评分(NRS评分)、每日爆发痛发生次数、治疗期间患者自控镇痛次数和镇痛药物使用量、痛觉过敏状态、疼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硬膜外置管术后第7、14、30天,H组NRS评分和每日爆发痛发生次数均低于M组(P<0.05);H组患者痛觉过敏发生率低于M组(P<0.05);在治疗期间,H组患者自控疼痛次数和镇痛药物使用量小于M组(P<0.05);在术后第30天,H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M组(P=0.009);H组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低于M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经硬膜外泵入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吗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氢吗啡酮 吗啡 硬膜外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锦玉 李玲 +1 位作者 赵堃 叶放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患者半规管功能的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帮助。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单侧特发性BPPV患者190例,包括后半规管BPPV患者162例,水平... 目的分析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患者半规管功能的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帮助。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单侧特发性BPPV患者190例,包括后半规管BPPV患者162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8例。行冷热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检查,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190例特发性BPPV患者行冷热试验异常者146例(76.84%),其中后半规管BPPV异常者129例(79.63%),水平半规管BPPV异常者17例(60.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146例异常患者中与BPPV患者同侧半规管异常者61例(41.78%),对侧半规管异常者54例(36.99%),双侧半规管均异常31例(21.23%)。后半规管BPPV患者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冷热试验异常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5,P=0.789)。26例特发性BPPV患者行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者17例(65.38%),其中后半规管BPPV异常者12例(70.59%),水平半规管BPPV异常者5例(55.5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17例异常患者中与BPPV患者同侧半规管异常者10例(58.82%),对侧半规管异常7例(41.18%)。后半规管BPPV患者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vHIT检查结果异常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部分特发性BPPV患者存在广泛的半规管损伤,异位耳石不是其损伤的主要原因;冷热试验联合视频头脉冲试验能提高BPPV患者半规管损伤的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冷热试验 视频头脉冲试验 半规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眩晕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马丹丹 王乐 +1 位作者 赵堃 叶放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相关临床因素对伴眩晕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伴眩晕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侧别、初诊时间(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是否患... 目的探讨相关临床因素对伴眩晕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伴眩晕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侧别、初诊时间(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是否患有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冷热试验结果及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36例患者总有效率52.21%(71/13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初诊时间、冷热试验结果、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与预后存在关联性(P<0.05);性别、侧别、是否患有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与预后无显著关联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患者听力恢复有效率是≤50岁患者的0.349倍(OR=0.349,95%CI为0.161~0.757,P=0.008);初诊时间>14天患者听力恢复有效率是≤14天患者的0.370倍(OR=0.370,95%CI为0.163~0.843,P=0.018);冷热试验异常患者是正常者听力恢复有效率的0.297倍(OR=0.297,95%CI为0.111~0.792,P=0.015);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患者是正常者听力恢复有效率的0.351倍(OR=0.351,95%CI为0.158~0.780,P=0.010)。结论高龄、较长的初诊时间、冷热试验异常、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提示伴眩晕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全聋型 眩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贾利军 屈清荣 +1 位作者 王文田 王冬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虚拟现实组和清醒镇静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虚拟现实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佩戴虚拟现实一体机无线头盔眼镜,视听自选视... 目的探讨减轻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接受结肠镜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虚拟现实组和清醒镇静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虚拟现实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佩戴虚拟现实一体机无线头盔眼镜,视听自选视频;清醒镇静组在检查时接受镇静药物处理。评价患者检查各阶段生命体征,疼痛及焦虑评分。结果检查中清醒镇静组、虚拟现实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后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患者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虚拟现实技术 镇静 疼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因素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万会娜 张国玉 +4 位作者 万红 符宇 王泽瑾 燕树勋 王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52-2158,共7页
桥本甲状腺炎(HT)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是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最主要因素,甲减会增加患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甚至会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但有关HT的临床疗法研究目前较少。由于HT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机体会... 桥本甲状腺炎(HT)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是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最主要因素,甲减会增加患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甚至会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但有关HT的临床疗法研究目前较少。由于HT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机体会分泌甲状腺自身抗体,因此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控制营养元素的摄入(如补硒、适碘)对治疗HT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然而临床对营养因素能否影响HT的治疗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治疗HT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营养因素在HT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在治疗HT时,对硒、碘、铁及维生素D等营养因素的调控及干预不仅可发挥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的作用,更利于提高治疗HT的效果,能为未来临床治疗HT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营养疗法 自身抗体 影响因素分析 营养因素 抗体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例乳突再手术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盼盼 王乐 叶放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乳突再手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338耳)乳突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记录再手术前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是否合并慢性鼻-鼻窦炎、术中所见、病菌培养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及听力变化情况...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乳突再手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338耳)乳突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记录再手术前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是否合并慢性鼻-鼻窦炎、术中所见、病菌培养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及听力变化情况等。结果乳突轮廓化不全256耳;外耳道口狭窄247耳;面神经嵴高169耳;乙状窦前移105耳;中颅窝脑板低垂97耳;面神经走行异常8耳;咽鼓管鼓室口病变118耳;慢性鼻-鼻窦炎91耳;术后未定期换药18耳;二期听力重建8耳;术后面瘫3耳。病菌培养结果:真菌感染82耳,细菌感染74耳,真菌合并细菌感染12耳;术后病理:慢性炎症183耳,胆脂瘤140耳,肿瘤6耳。再手术行听力重建的125例患者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及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结论乳突再手术常见原因有术后不干耳、二期听力重建、术后面瘫,预防术后不干耳可以有效降低再次手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胆脂瘤 耳外科手术 再手术 不干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0
作者 黄硕果 陆萍静 +1 位作者 张素娟 马向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感(fear of hypoglycemia,FoH)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5-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长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6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感(fear of hypoglycemia,FoH)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5-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长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6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忧虑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worry scale,C-W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60例T2DM患者C-WS得分的中位数是11分,四分位间距是7~2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居住方式、病程、治疗方式、血糖波动情况、糖尿病控制状况、社会支持、低血糖发生频率、低血糖严重程度、低血糖意识的T2DM患者的低血糖恐惧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独居、血糖波动较大、社会支持较少、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3~6次低血糖、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次数>1次/月、中度低血糖、重度低血糖是T2DM患者FoH得分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对低血糖存在担忧、恐惧心理,且这种心理状态可受到病程、居住方式、血糖波动情况、社会支持状况、低血糖发生频率、低血糖严重程度的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T2DM患者低血糖方面的健康教育,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制订个体化的干预方案,以缓解患者的FoH,改善其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血糖恐惧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陆英慧 汪玲 +4 位作者 刘浏 刘惠丽 段亚杰 杨筝 王天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6例高危疑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完成三维超声检查,进行分期与血流分级。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06例中,子宫内膜癌7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71例,浆液性...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6例高危疑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完成三维超声检查,进行分期与血流分级。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06例中,子宫内膜癌7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71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良性病变33例。73例FIGO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21例,Ⅰc期14例,Ⅱ期8例,Ⅲ期12例,Ⅳ期7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63%、81.82%;分期结果符合率为95.89%。超声分期与血流分级呈正相关(rs=0.730,P<0.001)。结论: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与病理符合度较高,可用于筛查和指导术前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三维超声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