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振菲 胡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开胸手术30例作为对照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开胸手术30例作为对照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与对照组(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可作为外伤性血气胸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外伤性血气胸 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改善的相关因素及评分系统
2
作者 王晨曦 胡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明确影响重症肌无力(MG)行胸腺切除术后症状改善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胸腺切除预后的评分系统。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因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患者354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明确影响重症肌无力(MG)行胸腺切除术后症状改善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胸腺切除预后的评分系统。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因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患者354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相应的OR值赋予其相应的分值,从而制定一个可以预测患者预后的评分系统。结果 35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均行胸腺切除术,术后症状缓解310例,有效率达87.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性别(OR=0.758,95%置信区间=0.401~1.431,P=0.393);2年龄≥50岁(OR=2.661,95%置信区间=1.374~5.153,P=0.004);3临床分期(ⅡB:OR=2.652,95%置信区间=1.149~6.121,P=0.022;Ⅲ~Ⅳ:OR=3.660,95%置信区间=1.411~9.494,P=0.008);4术前病程(6个月~2 a:OR=2.602,95%置信区间=1.038~6.528,P=0.042;〉2 a:OR=3.667,95%置信区间=1.279~10.513,P=0.016);5术前发生肌无力危象(OR=2.164,95%置信区间=1.076~4.349,P=0.030);6术前是否用药辅助治疗(OR=2.978,95%置信区间=1.565~5.66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1.892,95%置信区间=1.206~2.968,P=0.006)、临床分期(ⅡB:OR=2.147,95%置信区间=1.115~4.573,P=0.002;Ⅲ~Ⅳ:OR=3.231,95%置信区间=1.302~8.037,P=0.000)、术前病程(6个月~2 a:OR=1.922,95%置信区间=1.019~2.802,P=0.001;〉2 a:OR=2.970,95%置信区间=1.143~6.435,P=0.000)及术前是否进行药物辅助治疗(OR=2.470,95%置信区间=1.491~4.059,P=0.000)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依据OR值制定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分为4组(低危组缓解率为94%,中危组缓解率为92%,高危组缓解率为81%,极高危组缓解率为69%)。结论该评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的预后,为医生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预后因素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清航 胡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清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Y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RF、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LYM、IgA、IgG、IgM、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增强CT三维重建对肺内磨玻璃密度影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佩林 吴楠 +4 位作者 于洋涛 李达 仇宇宁 张琳 胡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09-2711,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增强CT三维重建(3D成像)对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GO)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影像学表现符合GGO的52例手术患者(36例术后病理为肺腺癌,分期为T1M0N0;16例术后病理为良性)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64层增强CT三维重建(3D成像)对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GO)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影像学表现符合GGO的52例手术患者(36例术后病理为肺腺癌,分期为T1M0N0;16例术后病理为良性)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64层CT增强扫描并经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3D重建。对比恶性GGO中三维图像与轴位图像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以及轴位图像和3D图像对GGO早期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三维重建对GGO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6例恶性GGO中,64层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对恶性肿瘤征象(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均高于轴位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4层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轴位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4层增强CT三维重建对GGO早期肺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磨玻璃密度影 早期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肺细胞瘤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洋涛 胡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958-960,共3页
硬化性肺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l[1]首次提出并命名为硬化性肺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aemangioma,PSH),2015年WHO将其更名为肺硬化性细胞瘤[2],常被视为... 硬化性肺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l[1]首次提出并命名为硬化性肺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aemangioma,PSH),2015年WHO将其更名为肺硬化性细胞瘤[2],常被视为良性肿瘤,但近几年也有恶变、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的文献报道。由于PSP的罕见性,相关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资料较少,本文针对PSP的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肺细胞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son关怀理论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疾病感知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焦芝清 邱卫丽 王丽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66-2269,共4页
目的:探究Watson关怀理论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疾病感知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的9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 目的:探究Watson关怀理论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疾病感知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的9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Watson关怀理论干预模式,一个月后采用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各维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The Brief lIness Perception Questinnaire,BIPQ)评分了解疾病感知水平,采用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 test,6MWT)研究呼吸运动能力,统计其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最大呼气第1秒呼出气量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rst second,FEV1)。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NSH量表中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和BIPQ量表中后果、持续时间、个人控制、关注、情绪、治疗控制、症状、对疾病的感知各项评分、6MWT、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Watson关怀理论相关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佳,患者呼吸运动功能、主观幸福感和疾病感知水平均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son关怀理论 肺癌根治术 主观幸福感 疾病感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的效果与安全性
7
作者 丁若瀛 胡伟 +2 位作者 刘奎元 刘金耿 程铭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在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转移性肺腺癌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转移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在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转移性肺腺癌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转移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接受贝伐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对照组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亚组间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长于对照组(P=0.031),短期疗效评估中客观缓解率(ORR)优于对照组(P=0.045)。观察组出现3例3级不良事件,但两组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转移人群中,观察组mPFS长于对照组(P=0.019);在高肿瘤突变负荷(TMB)人群中,观察组mPFS长于对照组(P=0.034)。结论 在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转移性肺腺癌的一线治疗中,贝伐珠单抗的应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整体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贝伐珠单抗 驱动基因阴性 卡瑞利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