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测定
1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5-957,共3页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μs/相,刺激频率900Hz。比较EABR和ECAP波形出现率。结果:EABR波形出现率为96.22%,高于ECAP波形出现率(88.68%,χ2=61.3,P<0.05)。结论:EABR是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的有效方法,在对人工耳蜗术后听功能评价方面优于ECAP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眶上裂区穿行颅神经显微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
2
2
作者
娄卫华
朱国臣
+3 位作者
孙永强
黄新辉
韩云志
袁林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为眶上裂(SOF)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20例(40侧)成人头颅 湿标本SOF区穿行颅神经的直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泪腺神经距SOF外侧端(4.17±1.70)mm; ②滑车神经紧贴总腱环外侧入SOF;...
目的:为眶上裂(SOF)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20例(40侧)成人头颅 湿标本SOF区穿行颅神经的直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泪腺神经距SOF外侧端(4.17±1.70)mm; ②滑车神经紧贴总腱环外侧入SOF;③动眼神经上距SOF内侧壁(1.83±0.6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裂
颅神经
显微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神经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朱国臣
肖大江
+2 位作者
娄卫华
庞刚
韩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正常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模拟迷路后入路在内窥镜下观察面神经及其与前庭蜗神经和相关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1)在不牵拉小脑和不损伤内耳结构的前提下,内窥镜...
目的: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正常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模拟迷路后入路在内窥镜下观察面神经及其与前庭蜗神经和相关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1)在不牵拉小脑和不损伤内耳结构的前提下,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可观察小脑脑桥角区面神经全程;(2)面神经根出入区位于前庭蜗神经内侧稍下方;(3)有13.3%小脑下前动脉袢呈环状围绕面神经,26.7%小脑下后动脉与面神经位置关系密切。结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面神经及微血管的处理有极好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面神经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测定
1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5-957,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μs/相,刺激频率900Hz。比较EABR和ECAP波形出现率。结果:EABR波形出现率为96.22%,高于ECAP波形出现率(88.68%,χ2=61.3,P<0.05)。结论:EABR是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的有效方法,在对人工耳蜗术后听功能评价方面优于ECAP测试。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
Keywords
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actlon potential
cochlear
分类号
R764.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眶上裂区穿行颅神经显微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
2
2
作者
娄卫华
朱国臣
孙永强
黄新辉
韩云志
袁林林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6-247,共2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资助项目 2003kycx009
文摘
目的:为眶上裂(SOF)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20例(40侧)成人头颅 湿标本SOF区穿行颅神经的直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泪腺神经距SOF外侧端(4.17±1.70)mm; ②滑车神经紧贴总腱环外侧入SOF;③动眼神经上距SOF内侧壁(1.83±0.62)mm。
关键词
眶上裂
颅神经
显微解剖学
Keywords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cranial nerves
microanatomy
分类号
R322.9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神经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朱国臣
肖大江
娄卫华
庞刚
韩卉
机构
南京医科
大学
附属
无锡二院
耳
鼻
咽喉
-
头颈
外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医科
大学
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文摘
目的: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正常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模拟迷路后入路在内窥镜下观察面神经及其与前庭蜗神经和相关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1)在不牵拉小脑和不损伤内耳结构的前提下,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可观察小脑脑桥角区面神经全程;(2)面神经根出入区位于前庭蜗神经内侧稍下方;(3)有13.3%小脑下前动脉袢呈环状围绕面神经,26.7%小脑下后动脉与面神经位置关系密切。结论: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面神经及微血管的处理有极好视角。
关键词
手术入路
面神经
内窥镜
Keywords
operative approach
facial nerve
endoscope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测定
王亮
董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眶上裂区穿行颅神经显微解剖学观测
娄卫华
朱国臣
孙永强
黄新辉
韩云志
袁林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窥镜下迷路后入路面神经解剖学研究
朱国臣
肖大江
娄卫华
庞刚
韩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