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多种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输出未引出患儿的听力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38耳)ABR最大强度未引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2天到5岁,平均1岁6个月,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或正向单峰,声反射均未引出,...目的探讨多种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输出未引出患儿的听力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38耳)ABR最大强度未引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2天到5岁,平均1岁6个月,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或正向单峰,声反射均未引出,影像学检查内耳无畸形。69例患儿均进行ABR、耳蜗微音电位(CM)、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稳态反应(ASSR)测试。结果69例138耳中,8例16耳(11.59%)记录到CM,其中10耳(7.25%)记录到DPOAE,0.5、1、2、4 kHz ASSR反应阈值分别为83.2±13.1、82.9±13.0、75.3±12.4、63.1±9.1 dB nHL,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听神经病。余61例(122耳)CM和DPOAE均未引出,0.5、1、2、4 kHz的ASSR引出率分别为82.3%、81.9%、76.9%、60.2%,其中20耳ASSR各频率均未引出,102耳至少一个频率引出,0.5、1、2、4 kHz ASSR反应阈分别为93.2±6.1、99.8±7.0、105.4±5.4、108.2±9.8 dB nHL,诊断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结论对于ABR最大输出强度未引出的患儿,CM和/或DPOAE引出且ASSR各频率反应阈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有助于听神经病的诊断;CM和DPOAE均未引出有助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ASSR测试有助于评估其残余听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经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255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取出通气管后一年内复发者85例,未复发者170例。对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相关的可...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经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255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取出通气管后一年内复发者85例,未复发者170例。对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环境、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鼻窦炎、鼻腔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乳突气化情况、既往置管手术史、中耳通气管留置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χ^2=22.546,P=0.000)、慢性鼻-鼻窦炎(χ^2=5.211,P=0.023)、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χ^2=10.338,P=0.002)、乳突气化不良(χ^2=15.196,P=0.000)、通气管留置时间(3~6月)(χ^2=11.347,P=0.001)对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龄、反复呼吸道感染(P=0.001,OR=2.992)、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P=0.021,OR=2.198)、乳突气化不良(P=0.000,OR=3.433)、通气管留置时间(3~6 m)(P=0.010,OR=2.237)5个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影响有显著意义,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对学龄前儿童OME复发的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龄、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乳突气化不良、通气管留置时间较短可能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主要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较成人更为显著,腺样体肥大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最为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多种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输出未引出患儿的听力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38耳)ABR最大强度未引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2天到5岁,平均1岁6个月,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或正向单峰,声反射均未引出,影像学检查内耳无畸形。69例患儿均进行ABR、耳蜗微音电位(CM)、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稳态反应(ASSR)测试。结果69例138耳中,8例16耳(11.59%)记录到CM,其中10耳(7.25%)记录到DPOAE,0.5、1、2、4 kHz ASSR反应阈值分别为83.2±13.1、82.9±13.0、75.3±12.4、63.1±9.1 dB nHL,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听神经病。余61例(122耳)CM和DPOAE均未引出,0.5、1、2、4 kHz的ASSR引出率分别为82.3%、81.9%、76.9%、60.2%,其中20耳ASSR各频率均未引出,102耳至少一个频率引出,0.5、1、2、4 kHz ASSR反应阈分别为93.2±6.1、99.8±7.0、105.4±5.4、108.2±9.8 dB nHL,诊断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结论对于ABR最大输出强度未引出的患儿,CM和/或DPOAE引出且ASSR各频率反应阈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有助于听神经病的诊断;CM和DPOAE均未引出有助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ASSR测试有助于评估其残余听力。
文摘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经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255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取出通气管后一年内复发者85例,未复发者170例。对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环境、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鼻窦炎、鼻腔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乳突气化情况、既往置管手术史、中耳通气管留置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χ^2=22.546,P=0.000)、慢性鼻-鼻窦炎(χ^2=5.211,P=0.023)、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χ^2=10.338,P=0.002)、乳突气化不良(χ^2=15.196,P=0.000)、通气管留置时间(3~6月)(χ^2=11.347,P=0.001)对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龄、反复呼吸道感染(P=0.001,OR=2.992)、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P=0.021,OR=2.198)、乳突气化不良(P=0.000,OR=3.433)、通气管留置时间(3~6 m)(P=0.010,OR=2.237)5个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影响有显著意义,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对学龄前儿童OME复发的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龄、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或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乳突气化不良、通气管留置时间较短可能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主要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较成人更为显著,腺样体肥大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