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视频剪辑教学联合行动导向法教学在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全博 袁维堂 +2 位作者 赵帅亚 杨帅玺 孙海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0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视频剪辑教学联合行动导向法教学在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接受培训的82例临床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手术视频剪辑教学联合行动导向法教学在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接受培训的82例临床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培训教学,观察组进行手术视频剪辑教学联合行动导向法教学,教学时间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医师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并对其3个月后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统计临床医师对培训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培训3个月后,两组临床医师的考核成绩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医师教学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且临床医师对培训教学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培训期间应用手术视频剪辑教学联合行动导向法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医师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教学效果显著,且医师对该教学模式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肛门外科 临床教学 手术视频剪辑 行动导向法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肛门直肠功能、创面愈合的影响
2
作者 赵明峰 李玉其 周全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3例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n=46)和吻合组(n=47),开放组患者采用开放...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3例Ⅲ~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n=46)和吻合组(n=47),开放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外剥内扎术,吻合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肛门直肠功能(直肠肛管反射抑制阈值、直肠静息压)、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术前开放组与吻合组的VAS评分、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吻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吻合组患者术后6 h、8 h、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吻合组患者的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吻合组与开放组的肛管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加速患者创面愈合及肛门直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Ⅳ环状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治疗效果 肛门直肠功能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劝导理论的筛查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的效果
3
作者 徐一格 李艳丽 +2 位作者 杨程舒 袁维堂 屈清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53-1958,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劝导理论FBM行为模型的筛查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至2023年3月在院的结直肠癌患者家属共18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FBM行为模型及行为转变理论的筛查方案进行肠癌筛查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基于劝导理论FBM行为模型的筛查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至2023年3月在院的结直肠癌患者家属共18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FBM行为模型及行为转变理论的筛查方案进行肠癌筛查及健康教育。应用《肠癌高危风险评估问卷》进行风险评估,运用《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调查问卷》进行信息采集,并于调查2个月后随访,了解家属选择的筛查方式与结果。结果 57.67%(109/189)为患者的一级亲属,男89名(47.09%),年龄(44.02±12.03)岁;实施筛查方案干预后,62.43%(118/189)家属选择接受肠道相关筛查,高于干预前(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筛查率为49.21%(93/189),高风险家属的结肠镜检查率为71.56%(78/109);63.56%(75/118)家属筛查结果为阳性,结肠镜检查阳性率为70.97%(66/93)。结论 基于FBM行为模型的筛查方案能够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家属对肠癌筛查的认知和结肠镜筛查参与率,进一步做好自身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患者家属 肠癌筛查 FBM行为模型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丽 徐一格 +2 位作者 杨程舒 袁维堂 屈清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 编制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在相关指南基础上初步拟定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问卷,形成初稿。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189名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 目的 编制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在相关指南基础上初步拟定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问卷,形成初稿。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189名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 问卷包括3个维度,32个条目。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77。问卷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7~1.00,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6.84%,每个条目在各公因子上的载荷均>0.4。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肠癌筛查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结直肠癌目标筛查人群有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患者家属 肠癌筛查 问卷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留置尿管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李艳丽 杨程舒 +1 位作者 徐一格 屈清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7期5151-5153,共3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心理体验,探讨患者留置尿管期间面临的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接受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内... 目的了解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心理体验,探讨患者留置尿管期间面临的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接受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2个主要主题:患者对留置尿管各个阶段的舒适度感受不同;患者携带尿管期间具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及手术创伤,患者存在一定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术后留置尿管期间,患者及照顾者迫切需要获取医护人员的支持,护士应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留置尿管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应对方式与家庭适应性的关系
6
作者 田静静 林素红 +1 位作者 张淑利 项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4期6375-6377,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应对方式与家庭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1周采用简易疾病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应对方式与家庭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1周采用简易疾病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评估其应对方式与家庭适应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应对方式与家庭适应性的关系。结果92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SCSQ评分为(6.35±2.06)分,其中积极应对65例,占70.65%,纳入积极应对组,消极应对27例,占29.35%,纳入消极应对组。92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FACES评分为(82.07±5.72)分,家庭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应对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SCSQ评分、FACES评分高于消极应对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SCSQ评分与FACES评分呈正相关(r>0,P<0.05),即家庭适应性越高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越积极。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应对方式与家庭适应性密切相关,家庭适应性越高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应对方式越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根治术 应对方式 家庭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CEA与CA199水平对结直肠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聪鹏 袁维堂 王贵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对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6例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CEA、...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对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6例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CEA、CA99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CEA、CA199水平与患者的年龄、位置、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与家族性肿瘤史、中性粒细胞数、合并症及神经脉管侵犯方面无相关性(P>0.05)。不同水平的CEA、CA199组黏液腺癌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印戒细胞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右半结肠癌、TNM分期晚、印戒细胞癌、术前CA199水平升高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和CA199可以作为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浸润对结直肠黏液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超 袁维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浸润对结直肠黏液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170例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浸润情况分为神经浸润阳性组(17例)和神... 目的探讨神经浸润对结直肠黏液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170例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浸润情况分为神经浸润阳性组(17例)和神经浸润阴性组(153例)。分析神经浸润与结直肠黏液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神经浸润的影响因素,以及3年生存概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随访完成152例,失访18例,随访成功率为89.41%(152/170)。结直肠黏液腺癌神经浸润与术前D-二聚体、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浸润均有关(均P<0.05)。TNM分期晚、脉管浸润、远处转移是结直肠黏液腺癌合并神经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3年生存概率与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神经浸润、脉管浸润有关(均P<0.05)。结论TNM分期晚、脉管浸润、远处转移是结直肠黏液腺癌合并神经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神经浸润是影响结直肠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黏液腺癌 神经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1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钰莹 袁维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364-236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印戒细胞癌(SRCC)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直肠SRCC的分布特征及临床分期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5—2016年收治的117例结直肠S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通过...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印戒细胞癌(SRCC)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直肠SRCC的分布特征及临床分期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5—2016年收治的117例结直肠S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结直肠SRCC发病特点及分布,分析术前CEA、CA125检测结果对临床分期的影响。结果1995—2016年结直肠SRCC检出率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117例结直肠SRCC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患者发病年龄高峰为30~49岁,占患者总例数的46.2%。117例患者中,由于部分患者数据不完整,统计出75例结直肠SRCC患者的预后分期,其中结直肠SRCCⅠ期患者0例,结直肠SRCCⅡ期患者9例(12.0%),结直肠SRCCⅢ期患者43例(57.33%),结直肠SRCCⅣ期患者23例(30.67%)。结直肠SRCC的发病位置中,结肠60例(51.3%),直肠57例(48.7%)。病理分型以溃疡型最多见(61.67%),隆起型较少见(8.33%)。术前CEA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结直肠SRCC临床分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A125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结直肠SRCC临床分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SRCC恶性程度高,发病年龄小,其流行病学特征以散发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就诊时肿瘤分期普遍较晚,预后差,5 a生存率低。病理分型以溃疡型为主。术前CA125检测值是否在正常范围有望作为结直肠SRCC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 CA125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风险因素分析及预后列线图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锐 袁维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6期2931-2936,共6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构建预测结肠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并对列线图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0—201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诊断的结肠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 目的研究结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构建预测结肠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并对列线图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0—201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诊断的结肠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的差别。采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C指数和净重新分类指数(NRI)评估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图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绘制决策曲线评价模型临床有效性,绘制决策树辅助临床进行分类诊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诊断年龄、婚姻状态、原发部位、组织学分级、原发灶手术、淋巴结清扫、化疗、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M分期、肺转移、脑转移与结肠癌骨转移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诊断年龄、婚姻状态、组织学分级、化疗、淋巴结阳性率、M分期、脑转移、肺转移是影响结肠癌骨转移患者CS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经内部验证,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3,高于TNM分期模型(C指数为0.55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基于影响结肠癌骨转移患者CSS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骨转移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高娅格 屈清荣 +1 位作者 高娅鑫 崔天娇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目的评价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 目的评价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比较两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得分、肠造口接受度问卷得分、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两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结束后1个月低于干预结束(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对照组肠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及评估重要性、评估支持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结束后1个月高于干预结束(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肠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结束后1个月高于干预结束(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肠造口接受度问卷总分及评估重要性、自主与接受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1个月评估支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两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可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提高患者造口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接纳与承诺疗法 社交回避 造口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米纪元 周全博 +2 位作者 苏锦松 唐寄炎 宋军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732-2734,共3页
目的评估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7例直肠癌患者,电子肠镜及病理确诊为肠癌,术前核磁共振确定肿瘤下缘距离肛门3~5 cm,均接受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术中采用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A组)52例,采用... 目的评估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7例直肠癌患者,电子肠镜及病理确诊为肠癌,术前核磁共振确定肿瘤下缘距离肛门3~5 cm,均接受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术中采用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A组)52例,采用端端吻合法(B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参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安全完成,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两组相关术前参数和术中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0例,B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5例(9.1%),A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A组患者术后1、3个月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消化道重建方式 端侧吻合 NOSES手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直肠脱垂患者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直肠黏膜、括约肌折叠术治疗的近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宝昌 周全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在轻度直肠脱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光山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6例轻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联合组,每...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在轻度直肠脱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光山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6例轻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联合组,每组53例,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肛肠功能、应激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94.34%)高于常规组(79.25%),随访3个月复发率(0.00%)低于常规组(11.32%)(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肛门失禁评估量表(Wexner)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联合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53%)低于常规组(24.53%)(P<0.05)。结论同传统手术相比,PPH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效果显著,能优化手术情况,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肛肠功能,且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直肠脱垂 肛肠功能 应激反应 复发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林素红 赵煜华 +2 位作者 吴田瑞 邵李姣 葛淑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451-4454,共4页
目的 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接受度现状,并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群体的造口接受度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的214例... 目的 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接受度现状,并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群体的造口接受度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的21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接受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和个人掌控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得分为(77.55±4.61)分。相关分析显示,个人掌控感、家庭关怀度与造口接受度水平均呈正相关(r=0.758,0.762,P<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无并发症、个人掌控感、家庭关怀度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水平有待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通过增加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支持,增强其对疾病的掌控感来改善其造口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接受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煜华 王俊霞 +4 位作者 吴田瑞 邵李姣 葛淑怡 张瑞星 林素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 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验证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前期调查、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及预试验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按照住院病区将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 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验证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前期调查、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及预试验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按照住院病区将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造口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和造口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出院准备模型 出院准备度 自我管理能力 造口适应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崔天娇 屈清荣 +2 位作者 高娅鑫 王碧轩 焦春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且已重返工作的30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且已重返工作的30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57.86±9.81)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4.17±4.82)分,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为(71.29±12.41)分。不同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模式、医保类型、造口类型、是否合并造口并发症的肠造口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是否合并造口并发症、文化程度为重返工作适应性的正相关因素,工作性质和造口类型为负相关因素(F=541.52,P<0.05),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78.2%。结论医护人员应综合评估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帮助患者提高重返工作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重返工作适应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延洋 张春旭 +1 位作者 武祖印 宋军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观察环状混合痔(CMH)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UR)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18例CMH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术后评估患者UR发生情况... 目的观察环状混合痔(CMH)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UR)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18例CMH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术后评估患者UR发生情况,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CMH患者术后并发UR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评估,12.89%(41/318)的CMH患者术后发生UR。发生组合并便秘、术前有焦虑症状、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术后2hVA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有焦虑症状、术后2hVAS评分较高是CMH患者术后并发U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焦虑、术后2hVAS评分较高是CMH患者术后并发U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尿潴留 焦虑 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浆液肿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武祖印 张春旭 +1 位作者 梁延洋 宋军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IH)患者修补术后并发浆液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5例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治疗。依据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浆液肿的发生...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IH)患者修补术后并发浆液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5例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治疗。依据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浆液肿的发生情况分组,将发生浆液肿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浆液肿患者纳入未发生组,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IH患者LIHR术后并发浆液肿的相关因素。结果625例IH患者术后发生浆液肿51例,发生率为8.16%;发生组年龄大于未发生组,病程长于未发生组,体质量指数≥24kg·m^(-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腹股沟疝嵌顿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24kg·m^(-2)、合并COPD及腹股沟疝嵌顿是IH患者LIHR术后并发浆液肿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成人IH患者LIHR术后浆液肿的发生可能受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COPD、腹股沟疝嵌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浆液肿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成人 嵌顿 体质量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1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汲翔 袁维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5期2723-2726,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1例GI-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部位、临床症状、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免疫组化、转移情... 目的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1例GI-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部位、临床症状、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免疫组化、转移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患者年龄为21~81岁,中位年龄54岁,男104例,女57例;161例中67例发生于胃部,17例发生于小肠,其中十二指肠14例,空、回肠3例,77例发生于结直肠,其中结肠5例,直肠72例;患者临床症状特异性不明显,初诊不易诊出,未见家族聚集现象。消化道不同部位的NENs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其中胃NENs与结直肠NENs相比,发病年龄更高,男性患者更多,G3级患者占比更多,肿瘤直径更大,CgA阳性率与ki-67阳性率更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阳性率更高。结论 GI-NENs男性比女性多发,发病年龄多为40~70岁,最常见发病部位是直肠与胃。其中胃NENs与结直肠NENs相比,男性、老年患者更常见,肿瘤分级差、直径大、转移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消化道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