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佘生林 宋真 +17 位作者 孙同文 翟金国 喻妍 杨宁波 房茂胜 郭文斌 王曼 寻广磊 张璐璐 徐西嘉 吴小立 魏钦令 刘芳 李惠萍 宋兴荣 汪友平 郑英君 宋学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3-524,共12页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反复讨论制定本共识,共识阐述了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规范化使用的原则、流程,以及各类精神科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征、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选择,为精神科药物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精神障碍 谵妄 抑郁 焦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被引量:38
2
作者 姚明解 阎秀芳 +4 位作者 常战军 刘军 阎琳 高强 吕全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15岁及以上居民38101人,采用卫生部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通...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15岁及以上居民38101人,采用卫生部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通知》中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回答正确率为52.4%;居民在精神疾病的病因预防、长期服药以及重大精神卫生纪念日方面回答正确率为26.5%;精神卫生知识得分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高[(11.2±3.3)vs.(9.8±3.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β=0.01)、受教育程度越高(β=0.49)、家庭收入越高(β=0.16),以及居住在城市(β=1.18),职业为工人、行政管理人员及离退休人员(β=0.09)的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得分越高。结论:郑州市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对精神疾病及其病因认识不足,这种情况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表现较为突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知识 知晓率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追踪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同胞的脑白质完整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郝以辉 高金松 +5 位作者 张会然 欧阳萱 刘海洪 李幼辉 宋学勤 刘哲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是否具有相似的脑白质完整性受损,从而为该异常是否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生物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基于像素的全脑分析方法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及其健康同胞30名和正常对照30名的脑白质密度,...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是否具有相似的脑白质完整性受损,从而为该异常是否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生物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基于像素的全脑分析方法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及其健康同胞30名和正常对照30名的脑白质密度,将组间有差异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利用纤维追踪技术重建穿过这些区域的白质纤维束,比较三组之间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值(FA)。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及其同胞组左侧前额叶的各向异性低于正常对照组[(0.296±0.030),(0.302±0.030),(0.326±0.026),P<0.05],两组的胼胝体膝部的各向异性也低于正常对照组[(0.560±0.031),(0.568±0.025),(0.581±0.028),P<0.05],但患者组与同胞组之间的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前额叶和胼胝体膝部白质完整性受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同胞 纤维追踪 白质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德荣 张小明 +12 位作者 赵星梅 张岩滨 胡海涛 王体宾 李峥 袁海 赵青霞 胡雄 霍军 周梦煜 高新立 宋春联 李恒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055,P=0.399;χ2=2.660,P=0.264),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877,P=0.988;χ2=0.188,P=0.911),但阴性症状患者ε4等位基因及E3/4基因型频率高于阳性症状者(χ2=4.417,P=0.036;χ2=13.175,P<0.001)。结论:ε4等位基因和E3/4基因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尺度脑网络内及网络间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薛康康 陈静丽 +6 位作者 魏亚蕊 陈苑 韩少强 王彩鸿 张勇 宋学勤 程敬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833,共5页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尺度脑网络内及网络间静息态功能连接(FC)异常模式。方法前瞻性纳入1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9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采集头部高分辨率结构MRI及静息态功能MRI,基于Yeo七网络模板观...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尺度脑网络内及网络间静息态功能连接(FC)异常模式。方法前瞻性纳入1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9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采集头部高分辨率结构MRI及静息态功能MRI,基于Yeo七网络模板观察比较组间感觉运动网络(SMN)、背侧注意网络(DAN)、皮层下网络(SC)、默认网络(DMN)、腹侧注意网络(VAN)、额顶网络(FPN)和视觉网络(VN)内部及其间的FC模式。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组SC内部、SMN内部、SMN与DAN之间、SMN与VAN之间及SMN与DMN之间FC减低(FDR校正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多种大尺度脑网络内及其间静息态FC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有向功能网络的模体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曼 程敬亮 +3 位作者 张勇 宋学勤 薛康康 罗乐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有向功能网络的模体(motif)连接,分析患者脑网络中基本信息流模式的变化。方法对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9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利用收敛交叉映射算法估算脑区之间的因果关系连接...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有向功能网络的模体(motif)连接,分析患者脑网络中基本信息流模式的变化。方法对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9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利用收敛交叉映射算法估算脑区之间的因果关系连接并构建脑有向功能网络。分别在全脑及模块连接水平分析不同类型motif的频率谱与概率谱,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网络中所有motif类型的全脑频率谱值均降低(P<0.05,FDR校正);患者组网络中链式motif连接的频率谱Z值降低,环式motif连接的频率谱Z值增加;两组被试网络中有2种环式motif连接在模块内概率谱值高于全脑概率谱值(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有向功能网络出现失连接,基本信息流模式发生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网络 有向连接 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度螺酮联合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高金松 宋学勤 +2 位作者 庞礼娟 李雪 李幼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9-279,283,288,293,304,共5页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但起效较慢。坦度螺酮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单独应用起效慢,有报道坦度螺酮对抗抑郁药物有增效作用^[1]。
关键词 坦度螺酮 SSRIs类药物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岩 李幼辉 +3 位作者 陆刚 王利民 牛琪惠 郭慧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2,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电脑的普及应用等原因导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很多学者[1]均认为一经确诊就应考虑手术治疗,有明确的脊髓功能障碍者,不宜观望和消极等待...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电脑的普及应用等原因导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很多学者[1]均认为一经确诊就应考虑手术治疗,有明确的脊髓功能障碍者,不宜观望和消极等待,外科干预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脊髓型颈椎病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的疾病,往往会在患者内心引起严重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同时外科手术作为一种能够解除病痛的有效治疗手段,常常也会带来躯体痛苦和心理影响。目前国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其围手术期心理的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术前心理 SCL-90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况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妍 李幼辉 +3 位作者 牛琪惠 杨磊 张力方 周俊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方法:选取符合DSM-Ⅳ强迫症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其中轻度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中度患者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重度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方法:选取符合DSM-Ⅳ强迫症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其中轻度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中度患者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重度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进行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同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估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等。结果:重度患者EPQ中神经质维度的得分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1)。SCL-90中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不健全的性格基础,与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严重程度 性格特征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障碍发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素霞 谢光荣 +1 位作者 李恒芬 李幼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焦虑障碍患者个性倾向、自我效能感及焦虑特质等影响因素,设计并分析焦虑障碍发病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4例焦虑障碍患者和144名健康人利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国人个性量表-情感量表(CPAI2... 目的:通过评价焦虑障碍患者个性倾向、自我效能感及焦虑特质等影响因素,设计并分析焦虑障碍发病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4例焦虑障碍患者和144名健康人利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国人个性量表-情感量表(CPAI2-E)、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以CPAI2-E个性倾向各因子、焦虑特质及自我效能感为预测因素,建立焦虑障碍的发病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状态影响的途径中,焦虑紧张因子、焦虑特质是"直接"影响因素,而抑郁因子、自卑-自信因子、自我效能感、性适应不良因子、躯体化因子和躯体症状因子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通过影响焦虑紧张因子、焦虑特质在焦虑障碍发病中发挥作用,各路径系数在0.072~0.652,均有统计学意义(t在2.101~8.807,P均<0.05);该模式中,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尚有0.815的残差不能为以上因素所解释。结论:焦虑特质、抑郁、焦虑紧张、躯体症状、躯体化、性适应不良及自卑倾向等诸多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焦虑障碍发生的病理心理学基础;除个性倾向等因素外,焦虑障碍的发生尚涉及其他心理、社会及生物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路径分析 发病模型 个性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特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幼辉 李峥 +2 位作者 郭慧荣 曹素霞 宋学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特点及2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9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特点及2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9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查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强迫症组的左、右侧前额叶、前颞叶和右枕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1)、(99.8±6.4)、(91.6±6.1)、(92.8±6.6)和(102.3±7.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8.3±7.1)、(86.9±7.9)、(84.0±7.2)、(84.4±7.3)和(96.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11.93、7.15、9.40和4.89,P均<0.05)。威斯康星分类测查中,强迫症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的得分为(33.24±5.39)和(4.42±1.6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8.15±4.64)和(5.72±0.94)(t=-3.657和-2.495,P均<0.05);在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上的得分为(13.21±6.89)和(6.7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3±5.97)和(2.06±1.29)(t=5.881和4.873,P均<0.05)。右前额叶RAR与正确数呈负相关(r=-0.783,P=0.014),右前颞叶RAR与错误数呈正相关(r=0.384,P=0.047),右前额叶、左丘脑RAR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511和0.610,P=0.041和0.049)。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右侧额叶、颞叶及左丘脑与认知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局部脑血流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与抑郁症的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幼辉 李峥 +2 位作者 刘保平 郭慧荣 陆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抑郁症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36例抑郁症患者和39名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对局部脑... 目的探讨强迫症、抑郁症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36例抑郁症患者和39名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对局部脑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强迫症组两侧前额叶、前颞叶rCBF高于正常组(P<0.01);抑郁症组两侧前额叶、枕叶、扣带回及右前颞叶、右顶叶rCBF低于正常组(P<0.05);在两侧前额叶、前颞叶、顶叶、枕叶及右后额叶、扣带回,强迫症组rCBF高于抑郁症组(P<0.05)。结论强迫症组的前额叶及前颞叶呈高灌注改变,抑郁症组脑血流普遍低灌注,SPECT技术可望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抑郁症 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局部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琪惠 贾得焕 +4 位作者 牛明敏 程敬亮 刘俊宏 杨磊 李幼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5-601,共7页
目的比较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脑灰质体积有改变脑区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强迫障碍患者36例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35名,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 目的比较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脑灰质体积有改变脑区与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强迫障碍患者36例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35名,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测量受试者大脑灰质体积,患者组使用神经认知成套测验和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认知功能和强迫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脑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有额顶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t=4.299,P<0.0005,体素>100)、颞叶-边缘系统(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海马旁回)(t=4.841,P<0.0005,体素>100);脑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t=-4.181,P<0.0005,体素>100)。患者组中,颞叶-边缘系统的灰质体积与社会认知评分正相关(r=0.347,P=0.038),前扣带回的灰质体积与强迫思维评分正相关(r=0.416,P=0.012)。结论强迫障碍患者在额顶叶、颞叶-边缘系统、双侧前扣带回等广泛的脑区存在灰质体积改变,其中颞叶-边缘系统灰质体积与社会认知、前扣带回灰质体积与强迫思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障碍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脑灰质体积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慧荣 任玉明 李幼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米氮平 帕罗西汀 广泛性焦虑症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脑功能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琪惠 李幼辉 +6 位作者 程敬亮 宋学勤 杨磊 初从颖 刘浩 张力方 李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静息状态时脑功能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作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26例,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SPM8、DPARSFA和REST软件处理磁共振数据,以年龄作为协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静息状态时脑功能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作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26例,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SPM8、DPARSFA和REST软件处理磁共振数据,以年龄作为协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相关关系。结果: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ReHo值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双侧额下回、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ReHo值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双侧尾状核、左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左侧楔前叶。结论:额叶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功能活动失衡的趋势及环路外的其他脑区如颞叶和楔前叶的功能紊乱与强迫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症状严重程度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模型大鼠中枢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正 李恒芬 刘纪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中枢腺甘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1组作空白对照。模... 目的分析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中枢腺甘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1组作空白对照。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氯米帕明、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加碳酸锂(联合干预)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以Y型电迷宫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标记AC、PKC并在额叶、海马CA3和纹状体部位拍片分析得出各脑区AC、PKC的灰度值。结果各模型组造模后的体质量增加量、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电迷宫学习与记忆错误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组、联合干预组额叶AC灰度值分别高于其余组(P<0.05);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的海马CA3和纹状体的AC灰度值均分别低于其余组(P<0.05)。生理盐水组、联合干预组的海马CA3和额叶的PKC灰度值均分别高于其余组(P<0.05);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纹状体的PKC灰度值均分别低于其余组(P<0.05)。结论抑郁大鼠模型中枢可能存在第二信使系统(PKC,AC)表达的异常,PKC、AC的改变可能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模型 慢性不可预见应激 蛋白激酶C 腺苷酸环化酶 抗抑郁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抑郁症与5-羟色胺1A和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静 庞剑月 +3 位作者 何瑾 冯婷婷 张淑绮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关系。方法选取5-HTR1A(rs878567)和5-HTR2A(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基因的4个标签SNPs(tagging SNPs,tagSNPs),使用Sequenom质谱分析对1030例RMDD患者(病例组)和85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RMDD与4个tagSNPs的关系。结果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8.727,P=0.013)及等位基因(=4.955,P=0.025)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55.3%vs.51.6%,OR=1.158,95%CI:1.018~1.318)。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分布最符合显性遗传模型(P=0.003),病例组TT+T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1.0%vs.75.4%,OR=1.410,95豫CI:1.120~1.760)。GMDR分析显示四阶交互模型(rs878567、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为最优模型(P=0.001,1000次置换检验),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精确度为0.534。结论5-HTR2A rs17068986可能存在或连锁RMDD的易感位点,5-HTR1A和5-HTR2A基因的交互作用也与RMD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抑郁症 5-羟色胺受体 标签 SNPS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重性抑郁障碍血NLRP3炎症小体及炎症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雨佳 张秀森 +3 位作者 邓亚洁 何漪 庞剑月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究首发重性抑郁障碍(first-episod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F-MDD)患者外周血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s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及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精神病... 目的探究首发重性抑郁障碍(first-episod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F-MDD)患者外周血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s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及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F-MDD患者64例(患者组)和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将患者组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depression,PD)组27例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non-psychotic depression,NPD)组37例。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白介素(interleukin,IL)-18、IL-1β、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NFL)、Tau蛋白;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NLRP3炎症小体和Caspase-1水平。结果患者组血浆IL-18[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52.386(21.796,112.010)pg/mL vs.21.124(7.917,42.558)pg/mL]、IL-1β[11.466(4.573,32.880)pg/mL vs.7.964(1.179,15.456)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NLRP3炎症小体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IL-18[57.284(32.909,155.576)pg/mL]、IL-1β[11.915(5.321,36.912)p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PD组IL-18[37.302(20.721,80.444)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0.171,95%CI:0.032~0.911)、IL-18水平(OR=1.023,95%CI:1.003~1.044)与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相关(均P<0.05)。结论F-MDD存在由IL-18、IL-1β介导的免疫激活状态,已婚、IL-18高水平可能与F-MDD伴精神病性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重性抑郁障碍 NLRP3炎症小体 IL-18 精神病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维持应用于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春要 孙婧 +2 位作者 卢锡华 杨晨 缪长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5-948,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维持在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12月需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2~4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维持在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12月需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2~4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麻醉维持组(P组)和七氟醚麻醉维持组(S组),每组40例。P组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麻醉维持,S组吸入1.5%~2.5%七氟醚麻醉维持。监测左手拇内收肌肌肉松弛程度,分别记录给予罗库溴铵后TOF值下降达75%、50%、0、恢复4个成串刺激、TOF值恢复至50%和恢复至75%的时间。记录术中高血压、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使用、体动发生情况。记录停麻醉药到清醒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嗜睡、咽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喉返神经首次监测时间和首次监测成功例数。结果与P组比较,S组达到恢复4个成串刺激、TOF值恢复至50%和恢复至75%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停麻醉药到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躁动、咽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中神经监测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满足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麻醉维持需求,与丙泊酚4~6 mg·kg^(-1)·h^(-1)麻醉维持比较,吸入1.5%~2.5%七氟醚麻醉维持时肌松恢复时间长,术中体动少且不影响神经监测,因此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丙泊酚 七氟醚 喉返神经监测 罗库溴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