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牙区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原因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赵鹏 许嘉琳 +3 位作者 岳增文 吴东 刘杰 吴豪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后牙区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发生的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完成后牙区种植修复且已行使功能>5 a的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 目的分析影响后牙区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发生的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完成后牙区种植修复且已行使功能>5 a的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5名患者(男500名,女555名),共植入1954颗种植体,其中12名患者(男8名,女4名)的12颗种植体发生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发生时年龄为(48.17±8.04)岁,种植修复体平均行使功能时间(6.50±1.45)a。12名患者中11例出现种植修复基台折断,1例种植修复基台与螺丝同时折断,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的发生率为0.61%。结论种植修复基台及其螺丝折断的原因包括咬合力过大、不良咬合习惯(夜磨牙、紧咬牙和偏侧咀嚼)、种植牙对颌是天然牙、内连接种植体角度基台使用出现基台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基台 螺丝 折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在单颗牙种植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郑凯希 吴豪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1期3876-3878,共3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在单颗牙种植术后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下颌磨牙单颗牙种植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取模方式分为A组(数字化印模)及B组(传统印...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在单颗牙种植术后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下颌磨牙单颗牙种植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取模方式分为A组(数字化印模)及B组(传统印模),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取模时长、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及邻接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操作时间短于B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检查,A组修复后冠与基台密合程度及修复体邻接关系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颗牙种植术后修复过程中,与传统硅橡胶印模相比,数字化取模效果更佳,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数字化印模 口内扫描 传统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勇 吴豪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86-489,共4页
目的 探讨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枚种植体),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枚种植体。观察组患者接受Er:YAG激光治... 目的 探讨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枚种植体),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枚种植体。观察组患者接受Er:YAG激光治疗,对照组接受碳纤维头超声洁治辅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抗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牙周指标[牙菌斑指数(PI)、周围龈沟液量(PICF)、探诊深度(PD)]、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PI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I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PICF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P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YAG激光治疗能有效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PI、PICF、PD,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ER:YAG激光 牙菌斑指数 周围龈沟液量 探诊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宋海龙 周弘 吴豪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5期4620-4623,共4页
目的比较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接受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的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2例。A组即刻种植后当天完成种植... 目的比较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接受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的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2例。A组即刻种植后当天完成种植体支持式临时冠修复,3个月后永久修复。B组接受即刻种植后3个月行种植体支持式临时冠修复,临时修复后3个月永久修复。于永久修复后1 a比较两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及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在永久修复后1 a,两组MBL和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VA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种植体存留率和对软硬组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即刻修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延期修复 种植体支持式临时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骨环技术在下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朱慧琳 朱青青 +2 位作者 王冬玲 秦红霞 周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评价原位骨环技术在下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下颌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需行植骨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CBCT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观察组接受... 目的评价原位骨环技术在下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下颌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需行植骨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CBCT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观察组接受原位骨环技术,对照组接受下颌磨牙后区取骨术。分别于植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并测量牙槽骨宽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度和满意度。植骨术后6个月种植,种植术后4个月修复。共有24颗种植体顺利完成种植修复。结果与术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宽度均增加(P<0.05),两组牙槽骨宽度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骨术后疼痛度和满意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原位骨环技术能获得良好的骨增量效果,同时能减轻手术创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原位骨环技术 水平向骨增量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折裂的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
6
作者 张艳靖 许嘉琳 +1 位作者 朱慧琳 周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种植体负重不同时间后发生折裂的原因,评估其风险因素,探讨预防种植体折裂的临床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2492例种植患者,共植入4823颗种植体,共发现8例患者9枚种植体折裂... 目的:分析种植体负重不同时间后发生折裂的原因,评估其风险因素,探讨预防种植体折裂的临床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2492例种植患者,共植入4823颗种植体,共发现8例患者9枚种植体折裂。根据患者的病例情况,归纳分析影响种植体折裂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8个患者共9枚种植体出现了种植体折裂,平均使用时间为(7.2±3.19)年,患者种植体折裂时的年龄为(55.5±11.13)岁,随访期间种植体折裂的发生率为0.18%(9/4823)。结论:种植体折裂前的临床症状可以预测种植体折裂,若观察到这些临床症状,可及时采取适当的临床治疗,种植体折裂与种植体直径、修复体类型、患者副功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种植体折裂 种植体并发症 机械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贺小吉 刘党利 +1 位作者 孙贵峰 程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膜控法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患者采用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或外提升并植入骨替代品,同期或择期植入种植体(上颌窦底内提升组同期植入植体,外提升组择期植入植体)。术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膜控法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患者采用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或外提升并植入骨替代品,同期或择期植入种植体(上颌窦底内提升组同期植入植体,外提升组择期植入植体)。术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得分分析内外提升术后反应的差异性。并在修复取模型时测量ISQ值,比较两组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膜控法上颌窦提升中有1例穿孔,术中利用可吸收生物膜修补,最终成功修复,经过近2年的随访,患者反应临床效果良好。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VRS的得分分析内外提升患者术后反应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修复取模型时的ISQ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植体,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术中创伤小,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同期种植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塔派克斯糊剂联合显微根尖切除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花珍 周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9期3491-3492,共2页
目的观察比塔派克斯(Vitapex)糊剂联合显微根尖切除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共54颗患牙。接受Vitapex糊剂联合显微根尖切除术治... 目的观察比塔派克斯(Vitapex)糊剂联合显微根尖切除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共54颗患牙。接受Vitapex糊剂联合显微根尖切除术治疗。术后1 a进行回访,通过临床症状和X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Vitapex糊剂联合显微根尖切除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1年成功率达96.3%(52/54),失败2例(2颗患牙)。1例在显微根尖手术后冠根折,无保留价值而拔除;1例因显微根尖手术后瘘管迁延不愈,最终拔除。结论Vitapex糊剂联合根尖切除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 比塔派克斯糊剂 显微根尖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茴香注射液用于下颌智齿拔除术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冬玲 朱青青 +1 位作者 朱慧琳 周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观察红茴香注射液缓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90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红茴香注射液缓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90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黏膜下注射红茴香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空白组患者不注射药液。术后复诊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3、7 d的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并记录患者满意度。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 d的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均较低(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局部使用红茴香注射液能够缓解智齿拔除术后的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对创口愈合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视觉模拟评分法 红茴香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F在上前牙区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王一鹏 周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上前牙区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骨粉与PRF联合植骨,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骨粉单独植骨,观察术后10个月时两...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上前牙区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骨粉与PRF联合植骨,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骨粉单独植骨,观察术后10个月时两组患者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以骨缺损区100倍镜下组织为单位计算骨形成率(新形成骨的总面积/观察区域组织总面积),100倍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结缔组织以及人工骨粉面积比。结果术后10个月,两组患者骨缺损区人工骨粉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紧密,骨质致密。X线检查示:观察组患者骨缺损区骨质密度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植骨术后唇舌向水平骨量平均增加(2.56±0.28)mm,对照组患者植骨术后唇舌向水平骨量平均增加(1.68±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形成率为(79.23±2.41)%,对照组患者骨形成率为(60.1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组织面积比为(16.2±7.9)%,人工骨粉面积比为(45.2±11.0)%;对照组患者骨组织面积比为(4.7±3.2)%,人工骨粉面积比为(55.5±11.3)%。观察组患者骨组织面积比大于对照组,人工骨粉面积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缔组织面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与人工骨粉联合应用能够促进种植区周围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缺损 骨再生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