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组织蛋白酶K、胱抑素C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夏青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K)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超声评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1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53例、稳定斑块组53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1例,采用E...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K)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超声评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1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53例、稳定斑块组53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1例,采用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tK、CysC水平。结果:3组血清CatK和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9和2.733,P均<0.05)。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血清CatK水平较高,而CysC水平较低(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因素校正后,CatK仍为颈动脉不稳定的危险因素(OR=1.229,95%CI=1.089~1.388),CysC为保护性因素(OR=0.995,95%CI=0.991~0.999)。结论:组织蛋白酶CatK及其内源性抑制剂CysC表达失衡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组织蛋白酶K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在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谦益 石晓娟 +2 位作者 连晶瑶 刘莎莎 张毅(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29-213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数据。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90 d用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评价预后,并分析Breg与预后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数据。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90 d用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评价预后,并分析Breg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Breg,血清IL-10、TGF-β及IL-35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上调(P<0.001)且患者外周血Breg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Breg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3.382;95%CI:1.978~5.782)。Breg预测患者获得较好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18(0.735~0.900),截断值是7.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74.0%。结论:Breg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增加,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调节性B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舞蹈病4家系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 赵莘瑜 +2 位作者 焦淑洁 李春 滕军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10,共3页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一种迟发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精神异常和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点。
关键词 亨廷顿舞蹈病 IT15基因 CAG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性细胞比例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何谦益 石晓娟 +2 位作者 连晶瑶 刘莎莎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并分析MDSC的比例。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90 d的预后(0~2分为预后好,3~5分为预后差... 目的:探讨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并分析MDSC的比例。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90 d的预后(0~2分为预后好,3~5分为预后差)。分析预后好组(n=51)与预后差组(n=77)临床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外周血中多形核MDSC(PMN-MDSC)以及单核MDSC(M-MDSC)的比例上调(P<0.05)。与预后差组相比,预后好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PMN-MDSC以及M-MDSC的比例上调(P<0.05)。PMN-MDSC与M-MDSC比例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MN-MDSC比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AUC为0.619(95%CI为0.519~0.720),截断值是4.220,敏感度为0.588,特异度为0.636;M-MDSC比例的AUC为0.747(95%CI为0.661~0.833),截断值是1.410,敏感度为0.784,特异度为0.623。结论:MDSC比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增加,并且可以作为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髓源抑制性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