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特点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冰 刘俊启 +2 位作者 张媛媛 朱琳 徐红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中Ⅰ级7例,Ⅱ级19例,Ⅲ级30例,Ⅳ级16例。术前4周内均使用飞利浦Achieva 3.0 ...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中Ⅰ级7例,Ⅱ级19例,Ⅲ级30例,Ⅳ级16例。术前4周内均使用飞利浦Achieva 3.0 T磁共振成像仪行肝脏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肝癌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达峰时间、信号增强幅度、峰值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级达峰时间最长,信号增强幅度和峰值信号强度均最低,而Ⅳ级达峰时间最短,信号增强幅度和峰值信号强度均最高。结论: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为研究肝癌患者的组织学特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组织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梗阻性积水肾脏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车英玉 文建国 +5 位作者 王庆伟 王道协 张国贤 李真珍 程敬亮 郑富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2-456,共5页
目的:了解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静脉肾盂造影(IVU)不显影梗阻性积水肾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21例同1周内IVU检查积水侧肾脏显影情况将病例分为显影组(14例)和不显影组(7例),对21例单侧肾积水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 目的:了解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静脉肾盂造影(IVU)不显影梗阻性积水肾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21例同1周内IVU检查积水侧肾脏显影情况将病例分为显影组(14例)和不显影组(7例),对21例单侧肾积水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观察并记录注射造影剂前及注射后1min,3min,5min,10min,15min,30min,45min和60min肾实质和集合系统感兴趣区的相对信号强度(RSI)。结果:7例积水侧肾脏不显影者,动态增强MRI检查均可见造影剂进入肾实质,并可确定尿路梗阻部位。显影组积水侧和对侧集合系统60 min内R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显影组积水侧肾实质与对侧以及2组间肾实质和集合系统在60min内R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影组肾实质与对侧肾脏不同时间点R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集合系统在3min,5min和30min及以后时间点R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显影组肾实质与对侧肾脏在10min及以后的各时间点R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合系统在3min及以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积水肾脏肾实质10min及以后时间点R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合系统在5min及以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增强MRI可以为IVU不显影梗阻性积水肾脏提供形态和功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梗阻性肾积水 静脉肾盂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磁场共振MRU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伦理学思考
3
作者 杨涛 程敬亮 +4 位作者 张焱 张云枢 陈学强 郑克华 罗庆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54-55,共2页
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证实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①MRU结合常规MRI,48例病人均显示上尿路梗阻的部位,定位检出率100%,定性准确率75%。②MRU具有无创、无辐射、无需对比剂及多平面成像与旋转功能特点。③在确定上尿路梗... 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证实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①MRU结合常规MRI,48例病人均显示上尿路梗阻的部位,定位检出率100%,定性准确率75%。②MRU具有无创、无辐射、无需对比剂及多平面成像与旋转功能特点。③在确定上尿路梗阻部位、程度及病因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④合理使用MRU检查的医学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U 上尿路梗阻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在鉴别间变型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中的应用
4
作者 郑瑞平 张勇 +2 位作者 程敬亮 朱晨迪 汪卫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系数扩散(ADC)值在鉴别间变型管膜瘤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室管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非间变型室管膜瘤27例,间变型室管膜瘤25例。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最...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系数扩散(ADC)值在鉴别间变型管膜瘤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室管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非间变型室管膜瘤27例,间变型室管膜瘤25例。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最小、平均及最大ADC值,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间变型室管膜瘤的最小ADC值[(0.808±0.190)×10^(-3)mm^2/s]低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1.093±0.36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两种肿瘤的最佳最小ADC值为0.887×10^(-3)mm^2/s,诊断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73.2%。两种类型肿瘤的平均ADC值和最大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小ADC值有助于间变型室管膜瘤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非间变型室管膜瘤 间变型室管膜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及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5
作者 靳雅楠 张焱 +1 位作者 程敬亮 王莹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乳腺病变患者行乳腺MRI动态增强及DWI扫描,经后处理获得: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达峰时间(Tmax)、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乳腺病变患者行乳腺MRI动态增强及DWI扫描,经后处理获得: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达峰时间(Tmax)、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PER)、信号增强比(SER)、峰值(SImax)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良性病变62个,恶性病变34个,良性病变的Tmax、PER、SImax、ADC值显著高于恶性病变(P<0.05),良性病变的SER显著低于恶性病变(P<0.05),良、恶性病变E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良性病变以Ⅰ型曲线为主(45/62),恶性病变以Ⅱ型和Ⅲ型曲线为主(27/34),TIC曲线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98)。结论:DCE-MRI及DWI对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软骨细胞瘤23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彩霞 任翠萍 +5 位作者 程敬亮 张勇 李丹 李建灵 王娟 李华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8-340,共3页
关键词 骨肿瘤 成软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的X线、CT及MRI比较分析(附61例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莹 任翠萍 +3 位作者 程敬亮 李彩霞 李贝贝 任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骨肉瘤患者,52例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55例行MRI检查,其中23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骨肉瘤患者,52例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55例行MRI检查,其中23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61例骨肉瘤中成骨型13例,溶骨型21例,混合型27例。52例X线检查中有6例表现阴性,46例阳性表现中,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8.6%、89.7%、69.4%、71.2%和26.9%;39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筛孔征、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为100%、84.7%、87.2%、92.1%、100%和12.8%;55例MRI表现为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等信号或等信号~高信号,抑脂序列上呈高信号。MRI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85.5%、72.7%、100%、89.1%和16.4%。结论:X线空间分辨力高,但不易发现早期病变;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MRI可清楚显示瘤内复杂信号并准确地界定肿瘤范围,尤其可敏感发现早期病变。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以提高骨肉瘤的影像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DWI和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涛 程敬亮 +1 位作者 张焱 娄晓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评价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BA)与坏死囊变性肿瘤(N-CI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证实的12例BA和34例N-CIT,在术前或行内科治疗前行常规MRI及EPI-DWI检查,分别测量BA与N-CIT囊变... 目的:评价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BA)与坏死囊变性肿瘤(N-CI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证实的12例BA和34例N-CIT,在术前或行内科治疗前行常规MRI及EPI-DWI检查,分别测量BA与N-CIT囊变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CCBT)平均ADC值。结果:EPI-DWI上10例BA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26例N-CIT呈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BA与N-CIT囊变区及CCBT平均ADC值为(0.63±0.20)×10-3mm2/s、(2.50±0.16)×10-3mm2/s、(0.89±0.08)×10-3mm2/s、(0.90±0.08)×10-3mm2/s,BA与N-CIT囊变区间及与CCBT的ADC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EPI-DWI和ADC值有助于BA与N-CIT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坏死囊变性肿瘤 MRI DWI AD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胶质肿瘤22例MRI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岸飞 张焱 +3 位作者 胡瑛 李建灵 荆彦平 王晓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2-1034,共3页
关键词 脊髓肿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的CT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金荣 张小安 +5 位作者 袁继武 李树新 王之祥 赵鑫 陆林 岳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癌螺旋CT(SCT)多期扫描的各期CT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肾癌SCT多期扫描的表现。结果不同发生部位肾癌各扫描时相的CT值及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皮质期扫描时相CT...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癌螺旋CT(SCT)多期扫描的各期CT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肾癌SCT多期扫描的表现。结果不同发生部位肾癌各扫描时相的CT值及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皮质期扫描时相CT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3期扫描密度反差最大。以皮质期CT值75HU为截点,透明细胞癌诊断准确率达84.6%,敏感性达82.5%,特异性达62.5%。结论SCT多期扫描可较好地判定肾癌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病理类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性髓鞘脱失综合征17例MRI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丹 程敬亮 +5 位作者 任翠萍 张勇 李彩霞 李华丽 王娟 李建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2-344,共3页
关键词 渗透性髓鞘脱失综合征 MRI 桥脑中央髓鞘 溶解症 桥脑外髓鞘溶解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型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荆彦平 张焱 +2 位作者 程敬亮 王岸飞 胡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8-469,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以头痛、头晕1年,加重1个月。体检:双上下肢感觉正常,肌力正常,心肺无异常发现,全身皮肤及脏器未见色素性肿块。头颅及颈椎MRI平扫检查,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黑色素型 椎管内 头颅MRI 恶性 MRI平扫 病例资料 异常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9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彩霞 任翠萍 +3 位作者 程敬亮 杜彦 李丹 李建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5-907,共3页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磁共振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和ADC值测量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娄晓宇 程敬亮 杨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评价DWI与ADC值对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脓肿20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50例、表皮样囊肿20例和蛛网膜囊肿35例,在术前均接受了常规MRI和DWI检查。结果:脑脓肿在DWI上表现为... 目的:评价DWI与ADC值对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脓肿20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50例、表皮样囊肿20例和蛛网膜囊肿35例,在术前均接受了常规MRI和DWI检查。结果:脑脓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ADC值为(0.67±0.178)×10-3mm2/s;脑肿瘤囊变坏死灶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ADC值为(2.48±0.156)×10-3mm2/s,脑脓肿ADC值明显低于脑肿瘤囊变坏死灶ADC值(P<0.01)。表皮样囊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ADC值为(1.19±0.157)×10-3mm2/s;蛛网膜囊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ADC值为(3.01±0.321)×10-3mm2/s,表皮样囊肿ADC值明显低于蛛网膜囊肿ADC值(P<0.01)。结论:DWI和ADC值测量可有效鉴别脑脓肿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DWI和ADC值测量能有效鉴别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磁标记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在体MRI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华丽 程敬亮 +1 位作者 张勇 王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采用高场MR在体监测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的分布与迁移。方法首先进行BMSCs体外培养,然后采用SPIO标记BMSC;采用Feeney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TBI)。脑损伤24h后于损伤区周围... 目的采用高场MR在体监测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的分布与迁移。方法首先进行BMSCs体外培养,然后采用SPIO标记BMSC;采用Feeney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TBI)。脑损伤24h后于损伤区周围立体定向移植BMSCs,并于移植后1、3天及1、3周行MR检查。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标记BMSCs的细胞内含有棕黄色铁颗粒,普鲁士蓝染色呈阳性;电镜下胞浆内可见散在分布的铁颗粒。细胞移植后MRI可见移植部位在MR各序列上均呈点状低信号,尤以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显示明确。结论高场MRI能够在活体内连续示踪观察SPIO标记的BMSCs的分布与迁移,且SWI序列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基质细胞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54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莹 任翠萍 +3 位作者 程敬亮 李彩霞 李贝贝 任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1-793,共3页
骨肉瘤亦称成骨肉瘤或骨生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对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1]。骨肉瘤术前病理由于穿刺位置不同,有时会有本质性的偏差,因此影像对骨肉瘤的术前诊... 骨肉瘤亦称成骨肉瘤或骨生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对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1]。骨肉瘤术前病理由于穿刺位置不同,有时会有本质性的偏差,因此影像对骨肉瘤的术前诊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DR、CT及MRI均是临床诊断骨肉瘤的影像学手段。作者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T DR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对判定原发性骨肉瘤恶性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莹 任翠萍 +1 位作者 张岚 朱海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及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评判原发性骨肉瘤恶性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依次行DWI检查。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选用0、400、800、1000、1500s/mm2,经后处理得到相应的AD...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及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评判原发性骨肉瘤恶性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依次行DWI检查。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选用0、400、800、1000、1500s/mm2,经后处理得到相应的ADC图,选择感兴趣区测量并计算平均ADC值。分析骨肉瘤的平均ADC值,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的方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高、低度恶性骨肉瘤鉴别诊断的阈值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统计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b值下高度恶性骨肉瘤的平均ADC值均低于低度恶性骨肉瘤,高、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随着b值的升高而降低。取b=400、800、1000s/mm2时,高、低度恶性骨肉瘤的平均ADC值做统计分析可得Z值和P值分别为-2.493、-2.247、-2.287和0.012、0.028、0.021(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b值下高、低度恶性骨肉瘤的鉴别阈值分别为1.018×10-3mm2/s、1.089×10-3mm2/s、1.201×10-3mm2/s和0.957×10-3mm2/s,敏感度分别为65.2%、64.8%、66.3%、55.9%,特异度分别为77.2%、64.8%、64.1%、62.8%。结论:DWI图像信号及平均ADC值可用来评价原发性骨肉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56例MRI与MRA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彦 任翠萍 +2 位作者 程敬亮 白洁 张会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9-781,共3页
关键词 MRI MRA 脑动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胶质母细胞瘤的测量:容积测量与线性测量方法的比较
19
作者 王梅云 程敬亮 史大鹏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用线性测量方法还是容积测量方法评价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尚无定论。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评价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反应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用线性和容积测量方法测量30例成人GBM的112次增强后T1WI上肿瘤大小,比较两种... 目的用线性测量方法还是容积测量方法评价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尚无定论。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评价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反应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用线性和容积测量方法测量30例成人GBM的112次增强后T1WI上肿瘤大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肿瘤变化情况将其配成56对,分别用两种测量方式对肿瘤缓解进行评价。结果线性和容积测量方法所测得的肿瘤大小间有明显相关性(P<0.001)。当比较56对肿瘤大小百分比变化时,相关性稍为降低(P<0.001)。根据肿瘤变化的百分比,按传统的肿瘤缓解标准而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等四类,两种方法所得的肿瘤缓解在56对中45对一致,无显著性差异。当进一步对两种方法评价不一致的11对进行分析时,结果提示8例容积方法较为准确,3例线性方法较为准确。结论容积测量在评价一些特殊表现的肿瘤灶时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摄影测量法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