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SS-1与TI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华贞 张延新 +3 位作者 李维山 宋文刚 陈奎生 张云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KISS-1 TIMP-1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的浸润性乳癌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燕 刘宇琼 +4 位作者 杨建萍 郑湘豫 王新华 王丰 李珊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0例浸润性乳癌病例的资料,根据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组化表达水平分为LuminalA型[ER+和(或)PR+,HER2-]、LuminalB型[ER+...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0例浸润性乳癌病例的资料,根据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组化表达水平分为LuminalA型[ER+和(或)PR+,HER2-]、LuminalB型[ER+和(或)PR+,HER2+]、HER2+型(ER-,PR-,HER2+)和Basal-like型(ER-,PR-,HER2-),分析各分子亚型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LuminalA型最多(516例,占58.6%),其次为Basal-like型(180例,占20.5%)和LuminalB型(96例,占10.9%),HER2+型最少(88例,占10.0%)。4个亚型平均发病年龄均<50岁,平均肿瘤最大径均<4cm;4个亚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4个亚型病理组织学分级分布不同(χ2=182.915,P<0.001),均以Ⅱ级为主,但LuminalA型中Ⅰ级和Basal-like型中Ⅲ级所占比例较高(P均<0.001);4个亚型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6,P=0.012),Basal-like型最高(57.8%)。结论:中国人浸润性乳癌LuminalA型最常见,发病年轻;Basal-like型组织学分级较高,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分子亚型 浸润性乳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通过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诱导的海马区神经元程序性坏死对其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3
作者 许晶晶 寇俊娜 +4 位作者 肖琳 秦梦珂 杜冉 陈晨 郭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探讨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与VaD小鼠学习记忆受损之间的关系。方法慢性脑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采用双侧血管阻断法(bilateral occlusion of the common car...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探讨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与VaD小鼠学习记忆受损之间的关系。方法慢性脑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采用双侧血管阻断法(bilateral occlusion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ies,2VO)构建。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动物模型海马区神经元RIPK1、RIPK3和MLKL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RIPK1、RIPK3、pRIPK3和MLKL蛋白的表达,并与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RIPK1、RIPK3和MLKL的共定位情况。结果qPCR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VaD组小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RIPK1、RIPK3和MLKL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免疫印迹结果显示VaD组小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RIPK1、pRIPK3、和MLKL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在小鼠模型海马区,RIPK1、RIPK3与MLKL共表达定位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标志物RIPK1、RIPK3和MLKL的表达与小鼠模型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VaD小鼠模型中,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及其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激活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进而引起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认知障碍 程序性坏死 慢性脑低灌注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化相关基因NDRG1的表达及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蕾 贺付成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3-935,共3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分化相关基因 诱导分化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中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珊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8-651,共4页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转录调控因子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邱森 孙淼淼 陈奎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2,共4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能力,而且与肿瘤血管的新生关系十分密切。TAM可通过分泌大量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调节血管生成的酶类来刺激肿瘤血管的发生发展。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能力,而且与肿瘤血管的新生关系十分密切。TAM可通过分泌大量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调节血管生成的酶类来刺激肿瘤血管的发生发展。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 TAM积累的越多,肿瘤患者的预后就越差,因此靶向清除TAM很可能在今后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我们总结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起源、极化、 TAM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TAM在临床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肿瘤微环境 肿瘤血管生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与P53的表达
7
作者 马海彦 王珏辉 +2 位作者 张红新 高冬玲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形态定量学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囊腺瘤17例,交界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9例)中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其积分光...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形态定量学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囊腺瘤17例,交界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9例)中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和平均光密度(MOD)。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的IOD和MOD值分别为213.6±94.8和0.19±0.07、419.4±71.6和0.26±0.08、667.2±32.9和0.41±0.03,P53蛋白表达的IOD和MOD值分别为164.2±44.8和0.17±0.04、521.3±57.1和0.24±0.07、872.2±37.4和0.41±0.04,良性肿瘤分别与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比,IOD和M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且VEGF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s=6.24,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展中VEGF起重要作用,P53蛋白可能参与卵巢肿瘤的血管生成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 卵巢上皮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晟磊 刘宗文 +6 位作者 赵秋民 于金霞 赵志华 高冬玲 庞霞 陈奎生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280-1282,1286,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的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1.052±0.078、1.274±0.235、1.306±0.1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F=49.93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 mRNA相对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81,F=26.084,U=24.01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10.331,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检测REC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K 食管鳞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和MMP-9基因mRNA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高冬玲 李晟磊 +4 位作者 赵志华 赵秋民 刘宗文 陈奎生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RECK和MMP-9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食管癌标本6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31例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62例。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每例食管标本RECK和MMP-9mRNA的表... 目的:探讨RECK和MMP-9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食管癌标本6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31例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62例。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每例食管标本RECK和MMP-9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Speannan等级相关分析在SPSS13.0统计软件上作相关统计。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45.2%(28/62)、61.3%(19/31)、82.3%(51/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799、7.862、9.12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MP-9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表达率分别为71.0%(44/62)、54.8%(17/31)、48.4%(30/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6,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mRNA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分别为7.458,11.737,3.916,P均<0.05)。RECK和MMP-9mRNA表达率均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关系(P均>0.05)。RECK和MMP-9的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0.348,P<0.01)。结论:RECK mRNA表达率降低与MMP-9mRNA表达率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REECK MMP-9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冰冻切片制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7
10
作者 许平 王筱璨 +2 位作者 陈奎生 李晟磊 尹玉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改进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方法。方法:采用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和Feather一次性刀片对手术切除的乳腺、甲状腺、胆囊、肝脏及喉等3 000例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冰冻切片取材、普通胶水包埋(冰冻)、切片、染色后封片。所用试剂的组... 目的:改进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方法。方法:采用Leica-CM1900型恒冷切片机和Feather一次性刀片对手术切除的乳腺、甲状腺、胆囊、肝脏及喉等3 000例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冰冻切片取材、普通胶水包埋(冰冻)、切片、染色后封片。所用试剂的组成为:AAF混合固定液(乙醇、乙酸、中性甲醛)、苏木素染色液、醇溶性伊红、梯度乙醇及二甲苯。结果:此方法制片时间10 min,镜下组织结构、切片组织切面完整、细胞形态清晰,染色佳,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8.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冰冻切片质量好,可为快速准确的病理诊断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组织 冰冻温度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的激活及VEGF和Bcl-2的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新华 李珊珊 +2 位作者 阎爱华 卢创新 郭燕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情况以及STAT3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和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及p-Stat3(STAT3蛋白的活化形式...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情况以及STAT3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和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及p-Stat3(STAT3蛋白的活化形式),VEGF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核中STAT3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存在激活的STAT3信号传导通路,通路蛋白STAT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Bcl-2在细胞中均有表达,蛋白在细胞核中具有较高的DNA结合活性。结论:两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均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郝宝岚 李珊珊 +2 位作者 张红燕 闫爱华 任秀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EphA2基因(包括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粘膜中EphA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EphA2mRNA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和其正常粘膜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 目的:探讨EphA2基因(包括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粘膜中EphA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EphA2mRNA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和其正常粘膜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EphA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正常粘膜(P<0.05),在深层浸润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浅层浸润者(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EphA2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癌变及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关,但与EphA2mRNA的表达无关,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翻译水平上调或蛋白质稳定性增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EphA2基因 RTKs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产物的表达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新华 李珊珊 +2 位作者 阎爱华 卢创新 郭燕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细胞系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不同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状态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存及转化作用,探讨是否在不同类型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存在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细胞系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不同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状态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存及转化作用,探讨是否在不同类型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存在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中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 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核中p-STAT3蛋白与其特异的 DNA序列结合能力。RT-PCR法检测STAT3、VEGF7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存在激活的STAT3 信号传导通路,通路蛋白STAT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BCl-2在两种食管鳞癌细胞中均有表达, p-STAT3蛋白在细胞核中具有较高的DNA结合活性。RT-PCR结果表明,STAT3、VEGF和BCl-2的mRNA在细胞中也存在过表达。结论本研究发现在两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均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C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冬玲 陈奎生 +3 位作者 赵志华 张红新 张岚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探讨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 目的:探讨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1.4%)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2.4%,P<0.05),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34.7%)低于正常黏膜组织(65.3%,P<0.05)。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TA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MTA1 E—cadherin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线粒体DNA拷贝数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宗文 赵志华 +5 位作者 赵秋民 李晟磊 高冬玲 庞霞 陈奎生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7-669,共3页
目的:比较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量在食管鳞癌、癌旁粘膜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的差异,探讨mtDNA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2例食管鳞癌、癌旁粘膜和正常食管... 目的:比较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量在食管鳞癌、癌旁粘膜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的差异,探讨mtDNA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2例食管鳞癌、癌旁粘膜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tDNA拷贝数;并采用凝胶电泳对mtDNA进行定性检测。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tDNA检测率为100%(42/42),平均拷贝数为27.1894×106μgDNA;正常食管粘膜组织mtDNA检测率100%(42/42),平均拷贝数为5.9347×106μgDNA;癌旁粘膜组织mtDNA检测率100%(42/42),平均拷贝数为9.4102×106μgDNA,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F=27.83,P<0.05)。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在403bp处显示阳性条带,且食管鳞癌组织所在的泳道较亮,与real-time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mtDNA拷贝数量的增加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荧光定量PCR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血小板生成因子-4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庞霞 郑湘予 +1 位作者 李晟磊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2.0%(41/50)、47.4%(9/19)、26.0%(13/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2.0%(36/50)、36.8%(7/19)、18.0%(9/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L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SCC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36,P=0.000)。结论:VEGF-C和FLT-4与ES-CC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小板生成因子-4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B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奎生 曹学全 +3 位作者 孙淼淼 娄欣 高冬玲 张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46-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CB)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9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粘膜CB蛋白及m...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CB)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9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粘膜CB蛋白及mRNA均阴性表达,转移组癌组织及非典型增生组织CB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浸润至外膜组癌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中CB蛋白和CB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浅肌层组、深肌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深肌层与浅肌层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移组及无转移组癌组织CB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食管鳞癌组织CB蛋白及mRNA均呈高表达,CB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组织蛋白酶B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冬玲 郭克民 +2 位作者 张岚 张红新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人乳腺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1例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及Tie-2、CD34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人乳腺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1例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及Tie-2、CD34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Tie-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6/50)和18.0%(9/50),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0%(4/25)和20.0%(5/25);而在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7%(15/28)和64.28%(18/2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87%(46/49)和97.96%(48/49),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间质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乳癌组织CD34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结论:Ang2及Tie2的表达与乳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Ang2表达与乳癌的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建斌 张岚 +4 位作者 李琳 陈燕辉 张江安 陈奎生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无关序列(N-ODN)组为对照,设计、合成4条ASODN链(ASODN-t1,t2,t3和t4),脂质体包埋后分别以10μmol/L、20μmol/L、30μmol...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无关序列(N-ODN)组为对照,设计、合成4条ASODN链(ASODN-t1,t2,t3和t4),脂质体包埋后分别以10μmol/L、20μmol/L、30μmol/LN-ODN和ASODN转染A375细胞,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72h后,各ASODN组A375细胞计数较对照组、N-ODN组均减少(P均=0.000);每条链的10μmol/L、20μmol/L、30μmol/L3个浓度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0μmol/LASODN-t2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染48h后,30μmol/LASODN-t2组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N-ODN组下调(P均=0.000)。结论乙酰肝素酶ASODN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下调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乙酰肝素酶 寡核苷酸 反义 A37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反义寡核苷酸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P16和P2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蕾 温洪涛 +2 位作者 张岚 高冬玲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人端粒酶RNA功能区的反义寡核苷酸(hTR ASODN)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P16及P21的表达。方法:应用hTR ASODN1次/d、连续7d转染EC9706细胞,以未加ASODN的脂质体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转染后1、3、5、7... 目的:探讨封闭人端粒酶RNA功能区的反义寡核苷酸(hTR ASODN)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P16及P21的表达。方法:应用hTR ASODN1次/d、连续7d转染EC9706细胞,以未加ASODN的脂质体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转染后1、3、5、7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EC9706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P16及P2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hTR ASODN转染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及P16与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hTR ASODN可能通过上调EC9706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P21蛋白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而影响EC9706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EC9706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端粒酶 凋亡 Bcl-2 Bax P16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