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 d排尿日记评估儿童严重单症状和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的价值
1
作者 杨静 张贺 +8 位作者 文一博 李琦 姚武 胡金华 周朝明 张会清 吴国兴 陆伟 文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NE(MNE)和非单症状性PNE(NMNE)两组;提取3 d VD(第1个周五、周六、周日),比较2周与3 d VD中平均每天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AVV)/预期膀胱容量(EBC)、平均最大排尿量(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的差异。以2周VD是否记录到白天排尿异常为评估NMNE和MNE的金标准,分析3 d VD的诊断效能。结果:128例完成2周VD,其中MNE 87例,NMNE 41例。2周和3 d VD的平均每天排尿次数、AVV/EBC、平均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 VD诊断MNE和NMN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6.6%、96.1%、92.7%和97.7%。结论:3 d VD可以替代2周VD,用于评估、诊断儿童严重MNE和NM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d排尿日记 儿童 严重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严重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远 袁志浩 +2 位作者 王永鑫 辛文成 乔保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留置导尿管后静脉给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者为对照组(n=73),...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留置导尿管后静脉给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者为对照组(n=73),给予八宝丹胶囊者为试验组A(n=72),给予八宝丹胶囊联合抗生素者为试验组B(n=72)。在留置导尿管第3、5、7天及拔除导尿管48 h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比较各组总CAUTI发生率、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总CAUTI发生率分别为39.7%、36.1%、20.8%,OAB发生率分别为30.1%、18.1%、11.1%,试验组B总CAUTI发生率、OAB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3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八宝丹胶囊联合抗生素使用可有效预防CAUTI发生,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导尿管 八宝丹胶囊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子钰 刘会范 +4 位作者 丁清清 王爱花 张瑞莉 左书强 赵瑶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SUI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方案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1、3、6个月后进行1 h尿垫试...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SUI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方案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1、3、6个月后进行1 h尿垫试验、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GSE-UI)和尿失禁标准问卷简表(ICI-Q-SF)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ICI-Q-SF和GSE-U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能有效改善女性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康复治疗的参与度与配合度,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切实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康复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姑息性前列腺汽化电切联合去势术及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56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海亮 贾占奎 +1 位作者 杨锦建 董照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8-670,共3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汽化电切 去势术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逼尿肌过度活动并收缩受损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左金明 王庆伟 +6 位作者 朱文 张钦涌 王钏宇 张国贤 张瑞莉 车英玉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初步评估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治疗儿童逼尿肌过度活动并收缩功能受损(detrusor overactivity and impaired contractility,DOI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22年5月至2... 目的初步评估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治疗儿童逼尿肌过度活动并收缩功能受损(detrusor overactivity and impaired contractility,DOI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治疗的25例DOIC患儿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7例,年龄(11.0±3.8)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收集连续3 d排尿日记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表(incontinenc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I-QO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量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评分情况,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术后6个月行自由尿流率和超声残余尿量测定,并收集治疗后不良事件。结果患儿术前平均每日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分别为(6.9±1.5)次和(10.8±1.7)次,生活质量评分(8.8±0.7)分,OABSS评分(10.5±1.8)分,I-QOL评分(43.6±4.6)分,每次排尿量(127.4±37.9)mL,功能性膀胱容量(functional bladder capacity,FBC)为(160.7±29.4)mL,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为(9.7±3.3)mL/s;导尿患儿每日导尿次数(8.0±0.5)次,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为(190.6±99.2)mL,膀胱排空效率(32.8±4.9)%。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随访中,每日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分别减少至(3.5±1.3)次、(4.9±1.4)次和(7.6±1.1)次、(8.5±1.4)次;生活质量评分减少至(5.8±0.9)分、(7.1±0.8)分;OABSS评分减少至(8.5±1.0)分、(9.0±1.3)分;每日导尿次数减少至(6.4±0.7)次、(7.3±0.8)次;PVR减少至(91.3±36.7)mL、(121.9±42.7)mL;I-QOL评分增加至(59.7±5.8)分、(50.1±4.7)分;每次排尿量增加至(164.9±31.1)mL、(146.0±24.5)mL;FBC增加至(198.3±27.5)mL、(176.2±24.3)mL;MFR增加至(13.8±3.1)mL/s、(11.0±2.5)mL/s;膀胱排空效率增加至(62.0±6.4)%、(47.8±6.7)%。术后1个月影像尿动力学随访情况与术前相比,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230.2±36.0)mL比(198.2±46.1)mL]、膀胱顺应性[(18.6±5.1)mL/cmH_(2)O比(14.4±6.6)mL/cmH_(2)O]显著增加,充盈期逼尿肌过度活动频率[(2.8±1.3)次比(4.4±1.7)次]、最大逼尿肌压力[(64.4±6.0)cmH_(2)O比(80.0±5.1)cmH_(2)O]、最大尿道压[(72.0±5.5)cmH_(2)O比(78.5±8.2)cmH_(2)O]、最大尿道闭合压[(59.1±5.2)cmH_(2)O比(64.1±7.2)cmH_(2)O]显著下降。4例术前存在一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中,术后2例反流消失,2例获改善;11例术前存在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患儿中,5例术后恢复正常;7例术前存在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患儿中,2例术后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与术后1个月相比,每日尿失禁次数[(4.9±1.4)次比(3.5±1.3)次]和排尿次数[(8.5±1.40)次比(7.6±1.1)次]、生活质量评分[(7.1±0.8)分比(5.8±0.9)分]及平均每日导尿次数[(7.3±0.8)次比(6.4±0.7)次]、PVR[(121.9±42.7)mL比(91.3±36.7)mL]均显著增加,每次排尿量[(146.0±24.5)mL比(164.9±31.1)mL]和FBC[(176.2±24.3)mL比(198.3±27.5)mL]、I-QOL[(8.5±1.0)分比(10.5±1.8)分]、MFR[(8.5±1.0)mL/s比(10.5±1.8)mL/s]、膀胱排空效率[(47.8±6.7)%比(62.0±6.4)%]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7例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2例出现尿路感染,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逼尿肌联合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治疗儿童DOIC安全、微创、有效,能显著改善患儿排尿异常,降低上尿路损害的风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其疗效至少可持续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过度活动性 肉毒毒素类 注射 肌肉内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11例体会
6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3 位作者 胡文涛 马兴荣 张博爱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月进行患者总体感觉改善情况评分(PGIC评分),记录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9例完成随访,1例在治疗后4个月失访,1例在治疗后8个月效果下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治疗。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2~82(68.3±10.8)岁。疼痛持续时间(13.3±3.7)个月,治疗前VAS评分(5.7±0.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均值降至2分,说明患者疼痛大为缓解,治疗8个月以后部分患者疗效下降,但治疗后12个月中,总体镇痛效果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值1.9~2.8),且较为稳定。根据PGIC评分,7例明显好转,2例轻微好转。注射后1周内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和眼睑下垂,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均在5周内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丘脑痛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周围血管强化症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5 位作者 胡文涛 高远 李新强 白蓉 田德才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总结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周围血管强化症(CLIPPERS)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病理特征。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至2023年诊治的5例CLIPPE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5例均表现为头晕、共... 目的:总结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周围血管强化症(CLIPPERS)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病理特征。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至2023年诊治的5例CLIPPE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5例均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等症状,头部MRI均见典型的胡椒盐样强化病灶,病理可见大量T淋巴细胞在血管旁形成围管样浸润,其中3例临床和病理均符合诊断标准。5例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及影像学均明显好转,其中3例停药后复发。CLIPPERS具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病理特征,不能排除肿瘤时可考虑脑活检明确诊断。激素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但过早停用易复发,需长期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PPERS 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 胡椒盐样强化灶 T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两种方法治疗息肉嵌顿的上段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魏森鑫 孟庆军 +3 位作者 王静 王继征 蔡宪安 张卫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2005~2011年,采用经腹腹腔镜治疗28例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息肉长径2.5~4.5 cm,包绕结石生长。前10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组),后18例行输尿管切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2005~2011年,采用经腹腹腔镜治疗28例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息肉长径2.5~4.5 cm,包绕结石生长。前10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组),后18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段输尿管切除吻合术(输尿管切除组)。观察术后漏尿、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组术后漏尿2例,经充分引流分别于术后2周和1个月自愈;输尿管切除组未见漏尿,但2组术后漏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119)。28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个月。彩超、IVU显示息肉切除组3例病变段输尿管狭窄,其中2例行输尿管镜丝状电极内切开术治愈,1例2次行内切开后狭窄复发予腹腔镜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治愈;输尿管切除组未见吻合处输尿管狭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7)。结论输尿管结石伴炎性息肉嵌顿时,应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及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吻合术,安全可靠,术后输尿管狭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引流管在成人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27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春伟 武玉东 +2 位作者 高建光 刘洋 梁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5-327,共3页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大多数学者[1]主张学龄前行矫正手术,以免影响患儿正常的心理发育。若患儿延误诊治,成人后由于不能站立排尿并疼痛性勃起、勃起后阴茎下弯影响性生活,仍然必须手术治疗。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引流 脑室引流管 膀胱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特征和多参数MRI的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模型
10
作者 王泽远 于栓宝 +3 位作者 郑浩轲 陶金 范雅峰 张雪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1,共8页
目的:分析与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以减少不必要的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回... 目的:分析与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以减少不必要的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4—2024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和ePLND的344例患者,其中77例(22.4%)患者淋巴结阳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MRI报告和组织病理结果,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241例,70%)和验证集(103例,3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P=0.02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P=0.002)、fPSA/tPSA(P=0.011)、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P<0.001)、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P=0.004)、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8(P=0.005)、临床T分期(P<0.001)和MRI显示的淋巴结受累(MRI-indicated lymph node involvement,MRI-LNI)(P<0.001)是预测PLNM的显著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OR=91.24,95%CI:13.34~968.68)、PI-RADS评分(OR=7.64,95%CI:1.78~138.06)和MRI-LNI(OR=4.67,95%CI:1.74~13.24)是预测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多因素模型的预测效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83]显著优于单一指标[阳性针数百分比(AUC=0.806)、PI-RADS评分(AUC=0.679)和MRI-LNI(AUC=0.76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多因素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显著的净收益,在6%的截断值下只漏检了约5.2%的PLNM(4/77),而减少了约53%的ePLND(139/267),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PI-RADS评分和MRI-LNI是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可显著提高预测效果,为指导临床ePLND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淋巴转移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何琨 魏金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1-663,共3页
急救的最基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2009年9月至10月,作者以河南省某高校入学新生作为培训对象,采用多媒体教学... 急救的最基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2009年9月至10月,作者以河南省某高校入学新生作为培训对象,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急救知识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自由尿流率测定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玉东 文建国 +5 位作者 李源 魏金星 张雪培 刘会凡 齐艳 高建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自由尿流率测定 (uroflowmetry,UFM)的作用。方法 :36例因尿道下裂而行尿道成形术后的男性患儿 ,年龄 (4 .1± 0 .9)岁。术后 3个月均可自主排尿 ,行UFM测定。将最大尿流率小于同龄小儿正常值的 ... 目的 :探讨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自由尿流率测定 (uroflowmetry,UFM)的作用。方法 :36例因尿道下裂而行尿道成形术后的男性患儿 ,年龄 (4 .1± 0 .9)岁。术后 3个月均可自主排尿 ,行UFM测定。将最大尿流率小于同龄小儿正常值的 1个标准差定义为可疑梗阻 ,小于 2个标准差或尿流率曲线为平台状定义为梗阻。对可疑梗阻或梗阻的患儿行尿道镜检或尿道造影以明确梗阻部位。结果 :本组患儿 2 7例 (75 .0 % ) ,UFM示无梗阻 ,随访 1a亦未出现尿道狭窄表现。 5例示可疑梗阻 ,4例示梗阻 ;经尿道镜检或造影 8例明确梗阻部位 ;1例未发现尿道明显狭窄部位 ,但经尿道扩张后最大尿流率改善。结论 :UFM评估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灵敏、有效、简单、无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率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和腹压漏尿点压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昊 武玉东 +2 位作者 文建国 魏金星 高建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MCP)与腹压漏尿点压(VLPP)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患者69例,按照世界尿控协会(ICS)推荐标准方法测得MCP和VLPP,统计学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根据VLPP...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MCP)与腹压漏尿点压(VLPP)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患者69例,按照世界尿控协会(ICS)推荐标准方法测得MCP和VLPP,统计学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根据VLPP情况将患者分为〈5.88kPa,5.88~8.82kPa,〉8.82kPa和未测出VLPP4组。4组患者的平均MCP分别是(4.33±0.75)kPa,(5.34±0.59)kPa,(6.01±0.62)kPa和(5.56±0.44)kPa,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与VLPP存在正相关(r=0.34,P〈0.05)。结论:低VLPP患者的MCP低于高VLPP患者,2者结合能够更好地诊断和评估压力性尿失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最大尿道闭合压 腹压漏尿点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瑞莉 刘会范 左书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特点及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膀胱功能测定的护理配合要点、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上尿路扩张患者多表现为膀胱低顺应性...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特点及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膀胱功能测定的护理配合要点、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上尿路扩张患者多表现为膀胱低顺应性、逼尿肌过度活动、高逼尿肌漏尿点压、相对安全容量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显著增多、膀胱活动低下等,尿动力学检查后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时需加强相关的护理配合,如严格控制膀胱充盈速度及重复检测次数、及时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或进行清洁间歇导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并有效预防检查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上尿路扩张 尿动力学 泌尿系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上皮癌早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宝利 贾占奎 +2 位作者 杨锦建 陈瑞廷 张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诊断和监测早期上尿路上皮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晨尿,应用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探针,...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诊断和监测早期上尿路上皮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晨尿,应用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探针,建立健康人群的阈值。其后顺序留取20例初步诊断为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进行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进行泌尿系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MMCT),将FISH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留取20例术前诊断为肾癌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对照组,进行FISH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两者的特异性。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上尿路上皮癌18例,肾癌浸润肾盂1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肾炎引起的肾盂上皮炎性增生1例。泌尿系超声、MMCT、尿脱落细胞学和FISH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44.4%(8/18)、94.4%(17/18)、38.9%(7/18)、83.3%(15/18)。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MMCT相似(P>0.05),高于泌尿系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5)。20例对照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分别为95.0%和90.0%。结论 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可以发现早期的上尿路上皮癌,可用于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早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尿道上皮 尿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天刚 孟庆军 +1 位作者 朱海彬 高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77-2277,2289,共2页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少见,多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易误诊,导致不必要的输尿管及肾组织切除。因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均采用开放手术。近年随着术前诊断水平提高,腹腔镜切除进入临床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 诊断 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酸尿症Ⅰ型基因敲除大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凤艳 李艳云 +1 位作者 甄诚 顾朝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构建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基因敲除大鼠,为进一步研究戊二酸尿症Ⅰ型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技术制备GCDH基因敲除大鼠,设计GCDH基因打靶位点,构建载体,体外转录mRNA,显... 目的:构建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基因敲除大鼠,为进一步研究戊二酸尿症Ⅰ型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技术制备GCDH基因敲除大鼠,设计GCDH基因打靶位点,构建载体,体外转录mRNA,显微注射入SD大鼠受精卵,鉴定F0代大鼠。经饲养、配种、繁殖后,剪尾、PCR及电泳检测子代大鼠基因型,观察并统计GCDH基因敲除幼鼠出生及存活情况。高赖氨酸饮食诱导GCDH-/-大鼠发病,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经基因检测及测序验证,成功制备GCDH-/-大鼠,子代大鼠基因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可稳定繁殖。8周龄GCDH-/-大鼠给予高赖氨酸饲料喂养4周,5只中存活4只;同等条件的5只野生大鼠全部存活率。与野生型相比,高赖氨酸饮食GCDH-/-大鼠脑出现细胞水肿、排列紊乱和空泡样变性。结论:成功建立GCDH-/-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酸尿症Ⅰ型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技术 基因敲除 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管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锦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双J管 肾盂 输尿管 儿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结石8例溶石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东奎 李自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尿酸结石 溶石治疗 乳酸钠 静脉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包皮与交叉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38例
20
作者 孙永恒 乔保平 +1 位作者 王昀 石奇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包皮 交叉皮瓣 一期修复术 尿道下裂 尿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