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 d排尿日记评估儿童严重单症状和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的价值
1
作者 杨静 张贺 +8 位作者 文一博 李琦 姚武 胡金华 周朝明 张会清 吴国兴 陆伟 文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NE(MNE)和非单症状性PNE(NMNE)两组;提取3 d VD(第1个周五、周六、周日),比较2周与3 d VD中平均每天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AVV)/预期膀胱容量(EBC)、平均最大排尿量(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的差异。以2周VD是否记录到白天排尿异常为评估NMNE和MNE的金标准,分析3 d VD的诊断效能。结果:128例完成2周VD,其中MNE 87例,NMNE 41例。2周和3 d VD的平均每天排尿次数、AVV/EBC、平均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 VD诊断MNE和NMN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6.6%、96.1%、92.7%和97.7%。结论:3 d VD可以替代2周VD,用于评估、诊断儿童严重MNE和NM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d排尿日记 儿童 严重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严重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肌肉比的年龄分层差异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周鹏龙 苌静 +3 位作者 丁素英 陈静锋 王涛 李晨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75-3384,3409,共11页
背景脂肪-肌肉比(FMR)是一种新兴的身体成分指标,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FMR与高尿酸血症(HUA)及年龄分层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探讨FMR与HUA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年龄分层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1—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 背景脂肪-肌肉比(FMR)是一种新兴的身体成分指标,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但目前FMR与高尿酸血症(HUA)及年龄分层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探讨FMR与HUA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年龄分层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1—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2137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身体成分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MR对HUA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评估年龄、FMR与HUA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有395名研究对象患有HUA。RCS模型显示,男性年龄与HUA发病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14),女性年龄与HUA发病风险存在线性关系(P_(非线性)=0.6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模型1中≤45岁组Q3~Q5水平FMR与HUA发病风险增高相关(P<0.05),而>45岁组FMR与HUA无统计学关联(P>0.05);模型2、3中,≤45岁发病风险FMR的Q3~Q5水平仍与HUA发病风险增高相关,而>45岁组中仅Q4、Q5水平与HUA发病风险增高相关(P<0.05);另外,≤45岁HUA组Q4、Q5水平FMR是非HUA组的2.98倍(95%CI=1.75~5.06)、4.33倍(95%CI=2.42~7.75),而在>45岁组中,这一风险降低至2.24(95%CI=1.04~4.84)、3.50(95%CI=1.44~8.50)。RCS模型显示,在≤45岁男性中FMR与HUA发病风险为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28),在>45岁男性中为线性关系(P_(非线性)=0.392);在≤45岁女性中FMR与HUA发病风险呈线性关系(P_(非线性)=0.537),而在>45岁女性中FMR与HUA发病风险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FMR失衡是HUA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效应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为HUA预防、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并为年龄分层的HUA精准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脂肪肌肉比 年龄因素 肌肉质量 体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远 袁志浩 +2 位作者 王永鑫 辛文成 乔保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留置导尿管后静脉给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者为对照组(n=73),... 目的:探讨八宝丹胶囊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留置导尿管后静脉给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者为对照组(n=73),给予八宝丹胶囊者为试验组A(n=72),给予八宝丹胶囊联合抗生素者为试验组B(n=72)。在留置导尿管第3、5、7天及拔除导尿管48 h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比较各组总CAUTI发生率、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总CAUTI发生率分别为39.7%、36.1%、20.8%,OAB发生率分别为30.1%、18.1%、11.1%,试验组B总CAUTI发生率、OAB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3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八宝丹胶囊联合抗生素使用可有效预防CAUTI发生,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导尿管 八宝丹胶囊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子钰 刘会范 +4 位作者 丁清清 王爱花 张瑞莉 左书强 赵瑶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SUI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方案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1、3、6个月后进行1 h尿垫试...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SUI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方案干预。在干预前与干预1、3、6个月后进行1 h尿垫试验、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GSE-UI)和尿失禁标准问卷简表(ICI-Q-SF)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ICI-Q-SF和GSE-U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能有效改善女性SUI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康复治疗的参与度与配合度,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切实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康复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姑息性前列腺汽化电切联合去势术及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56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海亮 贾占奎 +1 位作者 杨锦建 董照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8-670,共3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汽化电切 去势术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茎与包皮过长患儿复发性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左佳 李庆彬 +5 位作者 贾茹 王颂扬 刘亚凯 司峰 范毛川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包茎与包皮过长患儿发生复发性泌尿系感染(repe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RUTI)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17岁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共2000例,排除存在泌尿系统器... 目的探讨包茎与包皮过长患儿发生复发性泌尿系感染(repe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RUTI)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17岁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共2000例,排除存在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者,根据有无RUTI分为RUTI组、无RUTI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包皮垢、包皮粘连、习惯性憋尿、包皮环切等与RUTI的相关性,了解包皮过长与包茎儿童出现RUTI的影响因素。结果RUTI组213例(213/2000,10.7%),无RUTI组1787例(1787/2000,89.4%);BMI值是否超过18.54(OR=0.76,95%CI:0.53,1.09)与RUTI的发生无相关性;存在包皮粘连(OR=3.63,95%CI:2.25,5.87)、包皮垢(OR=2.16,95%CI:1.34,3.48)、年龄≤13岁(OR=0.74,95%CI:0.50,0.99)、未行包皮环切术(OR=0.31,95%CI:0.22,0.45)和习惯性憋尿(OR=5.26,95%CI:3.82,7.26)是包皮过长与包茎儿童出现RUT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包茎与包皮过长儿童发生复发性泌尿系感染可能与未行包皮环切术、习惯性憋尿、存在包皮粘连、包皮垢等危险因素相关,行包皮环切术、经常清洗包皮、无憋尿习惯等可降低包皮过长与包茎儿童的泌尿系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男性 复发性泌尿系感染 数据相关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逼尿肌过度活动并收缩受损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左金明 王庆伟 +6 位作者 朱文 张钦涌 王钏宇 张国贤 张瑞莉 车英玉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初步评估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治疗儿童逼尿肌过度活动并收缩功能受损(detrusor overactivity and impaired contractility,DOI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22年5月至2... 目的初步评估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治疗儿童逼尿肌过度活动并收缩功能受损(detrusor overactivity and impaired contractility,DOI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治疗的25例DOIC患儿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7例,年龄(11.0±3.8)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收集连续3 d排尿日记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表(incontinenc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I-QO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量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评分情况,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术后6个月行自由尿流率和超声残余尿量测定,并收集治疗后不良事件。结果患儿术前平均每日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分别为(6.9±1.5)次和(10.8±1.7)次,生活质量评分(8.8±0.7)分,OABSS评分(10.5±1.8)分,I-QOL评分(43.6±4.6)分,每次排尿量(127.4±37.9)mL,功能性膀胱容量(functional bladder capacity,FBC)为(160.7±29.4)mL,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为(9.7±3.3)mL/s;导尿患儿每日导尿次数(8.0±0.5)次,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为(190.6±99.2)mL,膀胱排空效率(32.8±4.9)%。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随访中,每日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分别减少至(3.5±1.3)次、(4.9±1.4)次和(7.6±1.1)次、(8.5±1.4)次;生活质量评分减少至(5.8±0.9)分、(7.1±0.8)分;OABSS评分减少至(8.5±1.0)分、(9.0±1.3)分;每日导尿次数减少至(6.4±0.7)次、(7.3±0.8)次;PVR减少至(91.3±36.7)mL、(121.9±42.7)mL;I-QOL评分增加至(59.7±5.8)分、(50.1±4.7)分;每次排尿量增加至(164.9±31.1)mL、(146.0±24.5)mL;FBC增加至(198.3±27.5)mL、(176.2±24.3)mL;MFR增加至(13.8±3.1)mL/s、(11.0±2.5)mL/s;膀胱排空效率增加至(62.0±6.4)%、(47.8±6.7)%。术后1个月影像尿动力学随访情况与术前相比,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230.2±36.0)mL比(198.2±46.1)mL]、膀胱顺应性[(18.6±5.1)mL/cmH_(2)O比(14.4±6.6)mL/cmH_(2)O]显著增加,充盈期逼尿肌过度活动频率[(2.8±1.3)次比(4.4±1.7)次]、最大逼尿肌压力[(64.4±6.0)cmH_(2)O比(80.0±5.1)cmH_(2)O]、最大尿道压[(72.0±5.5)cmH_(2)O比(78.5±8.2)cmH_(2)O]、最大尿道闭合压[(59.1±5.2)cmH_(2)O比(64.1±7.2)cmH_(2)O]显著下降。4例术前存在一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中,术后2例反流消失,2例获改善;11例术前存在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患儿中,5例术后恢复正常;7例术前存在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患儿中,2例术后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与术后1个月相比,每日尿失禁次数[(4.9±1.4)次比(3.5±1.3)次]和排尿次数[(8.5±1.40)次比(7.6±1.1)次]、生活质量评分[(7.1±0.8)分比(5.8±0.9)分]及平均每日导尿次数[(7.3±0.8)次比(6.4±0.7)次]、PVR[(121.9±42.7)mL比(91.3±36.7)mL]均显著增加,每次排尿量[(146.0±24.5)mL比(164.9±31.1)mL]和FBC[(176.2±24.3)mL比(198.3±27.5)mL]、I-QOL[(8.5±1.0)分比(10.5±1.8)分]、MFR[(8.5±1.0)mL/s比(10.5±1.8)mL/s]、膀胱排空效率[(47.8±6.7)%比(62.0±6.4)%]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7例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2例出现尿路感染,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逼尿肌联合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治疗儿童DOIC安全、微创、有效,能显著改善患儿排尿异常,降低上尿路损害的风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其疗效至少可持续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过度活动性 肉毒毒素类 注射 肌肉内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11例体会
8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3 位作者 胡文涛 马兴荣 张博爱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月进行患者总体感觉改善情况评分(PGIC评分),记录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9例完成随访,1例在治疗后4个月失访,1例在治疗后8个月效果下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治疗。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2~82(68.3±10.8)岁。疼痛持续时间(13.3±3.7)个月,治疗前VAS评分(5.7±0.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均值降至2分,说明患者疼痛大为缓解,治疗8个月以后部分患者疗效下降,但治疗后12个月中,总体镇痛效果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值1.9~2.8),且较为稳定。根据PGIC评分,7例明显好转,2例轻微好转。注射后1周内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和眼睑下垂,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均在5周内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丘脑痛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艳 文建国 +4 位作者 蔡腾 任川川 崔林刚 吕宇涛 张瑞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年龄(49.5±8.6)岁,同时选取34例排尿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48.4±10.3)岁作为对照组。根据... 目的探讨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年龄(49.5±8.6)岁,同时选取34例排尿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48.4±10.3)岁作为对照组。根据国际尿控协会规定的尿动力检查方法采用MMS尿动力检查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观察参数包括:充盈期尿道闭合压(filling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UCPfill)、Valsaval动作时尿道闭合压(urethral close pressure,UCP)、腹压传导率(pressure transmission ratio,PTR)、最大尿流率时的尿道闭合压(voiding urethral close pressure,UCPvoid)。结果两组患者充盈过程中未增加腹压时尿道闭合压为正值,且充盈期前和充盈期末UCPfill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SUI组UCPfi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Valsaval动作时,SUI组尿道闭合压降为负值且腹压传导率≤100%,而对照组尿道闭合压仍保持正值,腹压传导率大于100%,两组UCP和PT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期SUI组和对照组膀胱压升高,尿道压同步降低,最大尿道闭合压为负值,两组间UCPvoi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是判断膀胱尿道协调功能的有效方法。SUI患者膀胱充盈期尿道闭合压低、增加腹压时尿道闭合压为负值和腹压传导率≤100%可以作为提示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最大尿道闭合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的4种巯基尿酸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宏卫 熊巍 +3 位作者 郜娜 宋东奎 唐纲岭 胡清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5,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人体尿液中N-乙酰基-S-(3,4-二羟基丁基)-L-半胱氨酸(DHBMA)、N-乙酰基-S-(3-羟基丙基)半胱氨酸(3-HPMA)、N-乙酰基-S-(2-氰乙基)-L-2-氨基-3-巯基羧酸(CEMA)...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人体尿液中N-乙酰基-S-(3,4-二羟基丁基)-L-半胱氨酸(DHBMA)、N-乙酰基-S-(3-羟基丙基)半胱氨酸(3-HPMA)、N-乙酰基-S-(2-氰乙基)-L-2-氨基-3-巯基羧酸(CEMA)和苯巯基尿酸(SPMA)的检测方法。冰冻的人体24h尿液在室温下解冻,混合均匀后离心过滤,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用HPLC-MS/MS进行定量分析。在3个添加水平下,尿液中DHBMA、3-HPMA、CEMA和SPMA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5.6%-124.4%、102.7%-106.5%、103.2%-103.9%和101.7%-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6%-7.7%。以不低于3倍的信噪比估算DHBMA、3-HPMA、CE-MA和SPMA的检出限分别为0.062、0.031、0.020和0.003μg/L。应用该方法检测了37例吸烟和非吸烟者的24h尿液样本,结果发现吸烟者尿液中3-HPMA、SPMA和CEMA的平均含量比非吸烟者高3到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巯基尿酸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桥试验联合腹压漏尿点压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林刚 文建国 +4 位作者 张瑞莉 吕宇涛 张艳 孟庆军 郎景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液桥试验联合腹压漏尿点压(LPP)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及判断尿道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SUI的女性患者50例和对照35例,进行液桥试验和LPP测定,记录膀胱与尿道压力升高幅度的差值(ΔP)。结果:液桥试验阳性44例,其... 目的:探讨液桥试验联合腹压漏尿点压(LPP)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及判断尿道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SUI的女性患者50例和对照35例,进行液桥试验和LPP测定,记录膀胱与尿道压力升高幅度的差值(ΔP)。结果:液桥试验阳性44例,其中LPP分型Ⅰ型11例,Ⅱ型12例,Ⅱ/Ⅲ型9例,Ⅲ型12例。液桥试验诊断SUI的灵敏度为0.88,特异度为0.94;液桥试验联合LPP诊断SUI的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97。Ⅰ型、Ⅱ型、Ⅱ/Ⅲ型、Ⅲ型组ΔP逐渐增大(P<0.05)。结论:液桥试验联合LPP可成为诊断SUI并判断下尿路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桥试验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功能 女性 腹压漏尿点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前河 魏金星 +2 位作者 文建国 张雪培 杨彦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切断阴部神经建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所有大鼠行耻骨上膀胱置管并测定腹压漏尿点压(pALP),实验组切断阴部神经,对照组只游离不切断,再次测定p... 目的:探讨切断阴部神经建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所有大鼠行耻骨上膀胱置管并测定腹压漏尿点压(pALP),实验组切断阴部神经,对照组只游离不切断,再次测定pALP。结果:2组术前p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的pALP分别为(6.14±1.67)kPa和(5.44±1.40)kPa,2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4,P=0.215);实验组手术前后pALP分别为(5.35±2.02)kPa和(3.60±1.53)kPa,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6,P=0.000)。结论:阴部神经切断可以建立女性SUI大鼠模型,该模型发生率高、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动物模型 漏尿点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护士尿失禁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清清 丁子钰 +2 位作者 王爱花 赵瑶 刘会范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调查女性护士尿失禁患病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10名女性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尿失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92名(29.68%)护士患有尿失禁。非尿失禁组行为限制、心理... 目的调查女性护士尿失禁患病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10名女性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尿失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92名(29.68%)护士患有尿失禁。非尿失禁组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尿失禁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怀孕次数多、分娩次数多、阴道分娩,以行政工作为主、现在或曾感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为女性护士患尿失禁的危险因素(OR=1.366~9.725,P<0.05、P<0.01)。结论女性护士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尿失禁者生活质量较低;应加强女性护士尿失禁筛查,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相关干预,以较好地防治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护士 尿失禁 患病现况 生活质量 行为限制 心理影响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损害高危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瑞莉 娄安锋 +5 位作者 王庆伟 刘会范 张国贤 王焱 魏金星 文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 目的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肾功能、膀胱排尿造影和排尿表现。并选取20例患者[年龄40~70(56±10)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正常膀胱组。比较代膀胱组和正常膀胱组相关参数的变化。同时,根据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将行膀胱排尿造影的代膀胱患者分为有返流组和无返流组,比较2组相应参数变化。结果代膀胱组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正常膀胱组为钟形尿流曲线;代膀胱组最大尿流率[(12±4)ml/s]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21±5)ml/s],而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分别为(47±22)、(533±166)ml,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8±7)、(412±57)ml。代膀胱组代膀胱感觉减退,无明显尿意感,稳定性较好,仅有9例出现蠕动波,波幅较低,规律出现,并随灌注量增多频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多不伴有明显感觉。共有90例(86%)患者术后3个月膀胱排尿造影随访时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有11例(12%)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排尿期最大代膀胱压及颈口开放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返流患者。结论W型原位回肠代膀胱具有不同于正常膀胱组织特征的尿动力学表现,残余尿量、代膀胱容量、排尿期膀胱压及膀胱颈口开放不良是其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尿动力学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肠代膀胱 尿动力学 尿流改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两种方法治疗息肉嵌顿的上段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森鑫 孟庆军 +3 位作者 王静 王继征 蔡宪安 张卫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2005~2011年,采用经腹腹腔镜治疗28例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息肉长径2.5~4.5 cm,包绕结石生长。前10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组),后18例行输尿管切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2005~2011年,采用经腹腹腔镜治疗28例炎性息肉嵌顿的输尿管结石。息肉长径2.5~4.5 cm,包绕结石生长。前10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组),后18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加息肉段输尿管切除吻合术(输尿管切除组)。观察术后漏尿、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组术后漏尿2例,经充分引流分别于术后2周和1个月自愈;输尿管切除组未见漏尿,但2组术后漏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119)。28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个月。彩超、IVU显示息肉切除组3例病变段输尿管狭窄,其中2例行输尿管镜丝状电极内切开术治愈,1例2次行内切开后狭窄复发予腹腔镜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治愈;输尿管切除组未见吻合处输尿管狭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7)。结论输尿管结石伴炎性息肉嵌顿时,应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及病变段输尿管切除吻合术,安全可靠,术后输尿管狭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引流管在成人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27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伟 武玉东 +2 位作者 高建光 刘洋 梁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5-327,共3页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大多数学者[1]主张学龄前行矫正手术,以免影响患儿正常的心理发育。若患儿延误诊治,成人后由于不能站立排尿并疼痛性勃起、勃起后阴茎下弯影响性生活,仍然必须手术治疗。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引流 脑室引流管 膀胱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术前行输尿管镜活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振 李帅 +2 位作者 冯子煜 张智阳 武玉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诊断明确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术前是否有必要行输尿管镜活检。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诊断明确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术前是否有必要行输尿管镜活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UTUC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CTU与输尿管镜活检诊断UTUC的阳性率,并分析输尿管镜活检与根治术后肿瘤病理分级的不一致性。结果:73例患者中70例行CTU检查者均提示异常,确诊阳性率为88.6%(62/70),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肿瘤。行CTU检查后又行输尿管镜活检患者为61例,确诊阳性率为91.8%(56/61)。输尿管镜活检为临床高级别、低级别肿瘤分别占39.3%(24/61)、52.5%(32/61),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分别占77.1%(47/61)和22.9%(14/61)。输尿管镜活检为临床低级别的肿瘤中,56.2%(18/32)术后病理升级为高级别肿瘤。CTU检查与输尿管镜活检诊断UTUC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537)。结论:输尿管镜活检为临床低级别肿瘤的患者术后病理有明显的升级风险。对于CTU诊断明确,拟行RNU的UTUC患者,术前不建议行输尿管镜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CT尿路造影 输尿管镜检查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特征和多参数MRI的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模型
18
作者 王泽远 于栓宝 +3 位作者 郑浩轲 陶金 范雅峰 张雪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1,共8页
目的:分析与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以减少不必要的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回... 目的:分析与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以减少不必要的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4—2024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和ePLND的344例患者,其中77例(22.4%)患者淋巴结阳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MRI报告和组织病理结果,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241例,70%)和验证集(103例,3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P=0.02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P=0.002)、fPSA/tPSA(P=0.011)、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P<0.001)、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P=0.004)、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8(P=0.005)、临床T分期(P<0.001)和MRI显示的淋巴结受累(MRI-indicated lymph node involvement,MRI-LNI)(P<0.001)是预测PLNM的显著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OR=91.24,95%CI:13.34~968.68)、PI-RADS评分(OR=7.64,95%CI:1.78~138.06)和MRI-LNI(OR=4.67,95%CI:1.74~13.24)是预测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多因素模型的预测效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83]显著优于单一指标[阳性针数百分比(AUC=0.806)、PI-RADS评分(AUC=0.679)和MRI-LNI(AUC=0.76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多因素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显著的净收益,在6%的截断值下只漏检了约5.2%的PLNM(4/77),而减少了约53%的ePLND(139/267),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PI-RADS评分和MRI-LNI是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可显著提高预测效果,为指导临床ePLND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淋巴转移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何琨 魏金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1-663,共3页
急救的最基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2009年9月至10月,作者以河南省某高校入学新生作为培训对象,采用多媒体教学... 急救的最基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2009年9月至10月,作者以河南省某高校入学新生作为培训对象,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急救知识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AQP2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国贤 文建国 +4 位作者 王庆伟 王焱 张宁 娄安锋 张瑞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患儿尿液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测定在肾脏浓缩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例正常儿童,26例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其中轻度14例... 目的研究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患儿尿液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测定在肾脏浓缩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例正常儿童,26例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其中轻度14例,重度12例,均经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并排除其它泌尿系统疾病;在严格设定条件下,收集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梗阻解除术后第3天患肾24h尿液,同时收集术中肾盂尿液,测定尿渗透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中AQP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明显下降(P<0.05),且重度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与轻度积水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但重度积水组和轻度积水组术中尿渗透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梗阻解除后,轻、重度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与术后第3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第3天两组尿渗透压却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3天重度积水组与轻度积水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相比较,显著下降(P<0.05);正常对照组与轻、重度积水组术后第3天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尿液中AQP2下降可能和尿液浓缩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积水 水孔蛋白类 尿液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