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的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中中 王丽娅 +2 位作者 荆洋 牛超 李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表现,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角膜上皮病变的可能因素。方法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9例(15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眼的全角膜进行分区扫描检查,记录角膜...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表现,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角膜上皮病变的可能因素。方法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9例(15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眼的全角膜进行分区扫描检查,记录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的图像,同时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所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15眼)中,激光共焦显微镜显示8例(11眼)出现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异常沉积物,部分沉积物周边可见纤细的神经纤维,角膜上皮层下神经纤维异常,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眼前节OCT检查发现有4眼的基底膜、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部位有强反射信号。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间无明显相关性(r=-0.265,P=0.43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出现异常沉积物,可能是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角膜上皮基底膜的沉积,对糖尿病角膜上皮病变及角膜上皮下神经病变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角膜 基底膜 激光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缘炎患者睑板腺形态变化及其与干眼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晶 许中中 +2 位作者 余晓菲 李金 王丽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7-561,共5页
背景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常累及睑板腺体,而睑板腺体所分泌的脂质是泪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可导致干眼相关症状,可以说睑缘炎是干眼发病的因素之一,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使用非接触式红... 背景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常累及睑板腺体,而睑板腺体所分泌的脂质是泪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可导致干眼相关症状,可以说睑缘炎是干眼发病的因素之一,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观察睑缘炎患者睑板腺腺体的形态,并与干眼相关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病例观察的设计方法对睑缘炎患者睑板腺形态改变与干眼症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眼科门诊依据PPP标准诊断为睑缘炎的患者83例83眼,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在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睑缘畸形评分、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采用泪膜干涉仪行泪膜形态分级,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摄像仪行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对睑缘炎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与上述检查结果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睑缘炎的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69,P=0.75)。睑缘炎患者的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与年龄呈弱的正相关(r=0.58,P=0.00),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r=-0.09,P=0.99);患者睑板腺体缺失与睑缘畸形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均呈弱的正相关(r=0.64,P=0.00;r=0.50,P=0.00);与泪膜影像分级及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的正相关(r=0.23,P=0.04;r=0.50,P=0.00),与BUT呈弱的负相关(r=-0.32,P=0.00),但与Schirmer Ⅰ试验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05,P=0.69)。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睑板腺缺失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P=0.93)。结论睑缘炎可引起蒸发过强型干眼,且患者的睑板腺体随年龄的增长缺失程度加重。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作为一种有效、快速、无刺激地观察睑板腺体形态的仪器,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来辅助诊断睑缘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炎 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 睑板腺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影慧 王丽娅 +2 位作者 荆洋 张月琴 李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8,共4页
背景激光共焦显做镜可从细胞水平对正常和病变组织进行活体观察,在眼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对正常球结膜的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报道较少。目的利用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分析正常球结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德国海德堡... 背景激光共焦显做镜可从细胞水平对正常和病变组织进行活体观察,在眼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对正常球结膜的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报道较少。目的利用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分析正常球结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德国海德堡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对健康志愿者15例21眼的上方、鼻下方、鼻侧、颞侧球结膜进行扫描,分辨率为1μm,激光波长为670nm,观察视野为400μm×400Ixm。分析球结膜细胞的形态,对球结膜上皮细胞进行计数,并计算杯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的密度。结果球结膜表层上皮细胞胞核小,边界模糊。基底上皮细胞边界清晰但胞核不可见。类似杯状细胞的细胞呈卵圆形,胞体较大,细胞内充满高反光均一明亮颗粒,成群或散在分布,上皮表面的孔洞结构可能是已经分泌排出内容物的杯状细胞。DE呈高反光颗粒,伴树枝状突起,分布于球结膜上皮各层。球结膜基质由密集的白色网状纤维构成,其问可见含有细胞成分的血管穿过。球结膜表层上皮细胞密度和基底上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556±692)mm^2。和(2985±376)mm^2,杯状细胞和DC的密度分别为(77±39)mm^2。和(26±35)mm^2。经统计学分析各方位上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P=0.130),各方位杯状细胞和D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是活体研究人类球结膜形态的有用工具,有助于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 激光共焦显微镜 杯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