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淋巴瘤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素彩 南飞飞 +5 位作者 贾思思 曹婧语 樊姗姗 张超 张明智 张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目的:分析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LBCL and Burkitt lymphoma,DLBCL/BL)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目的:分析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LBCL and Burkitt lymphoma,DLBCL/BL)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例DLBCL/B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对临床分期、年龄、LDH水平、IPI评分、初治化疗方案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存在结外侵犯,13例患者的中位OS为10个月,中位PFS为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LDH水平与预后有统计学相关性,行CHOP、CHOP样与高强度化疗方案患者之间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DLBCL/BL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结外侵犯多见,对CHOP及CHOP样方案治疗反应差,高强度化疗可能改善预后,IPI评分≥3分及LDH升高是其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类B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灰区淋巴瘤c-myc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感染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葛菊蕊 孙振昌 +8 位作者 张旭东 李兆明 南飞飞 于慧 杜玉薪 万文娟 夏亚勤 张明智 付晓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42例原发胃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42例根据放射性C元素标记的呼气实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17例)和Hp阴性组(2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42例原发胃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42例根据放射性C元素标记的呼气实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17例)和Hp阴性组(25例)。结果:与Hp阴性组比较,阳性组(Ⅰ+Ⅱ)期患者比例高,血清LDH水平升高患者比例低,对化疗敏感性较高,肿瘤组织中C-MYC、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P<0.05)。两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10.68,P<0.05),Hp阳性组预后均优于阴性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阳性是改善原发胃DLBCL预后的因素,针对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HR(95%CI)分别为0.276(0.032~0.528)和0.168(0.061~0.464)。结论:Hp阳性的原发胃DLBCL患者预后较好,对化疗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PT和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钱思宇 杨万秋 +9 位作者 侯户婷 吴少璇 王泽元 尹美凤 陈清江 丁梦杰 董萌 朱利楠 张明智 张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总结GDPT方案与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AITL患者,其中22例接受GDPT方案化疗2~8个周期,14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3~8个周期。结果:GDPT组完全缓解(CR)或未确认完全缓解(CRu)5例,部... 目的:总结GDPT方案与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AITL患者,其中22例接受GDPT方案化疗2~8个周期,14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3~8个周期。结果:GDPT组完全缓解(CR)或未确认完全缓解(CRu)5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2例;CHOP分别为2、5、2、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8,P=0.1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恢复。GDPT组随访10~51个月,2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肿瘤进展。CHOP组随访3~43个月,1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心力衰竭合并感染,2例死于肿瘤进展。两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0.323,P=0.765、0.570)。结论:GDPT方案一线治疗AITL较CHOP方案未有明显的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GDPT方案 CHO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对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分期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雷婷婷 常宇 +1 位作者 张蕾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鼻-鼻窦炎(CRS)对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N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1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34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ENKTL-N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82.1%)发病前存... 目的:探究慢性鼻-鼻窦炎(CRS)对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N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1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34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ENKTL-N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82.1%)发病前存在CRS病史,CRS病程≤10 a 88例,>10 a 22例;无CRS病史24例。结果:无CRS病史组、CRS病程≤10 a组、CRS病程>10 a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B症状情况、IPI评分、PINK-E评分、血浆EBV-DNA载量、血清LDH水平、骨髓侵犯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病程与ENKTL-NT患者的CA分期存在正相关性(r_(S)=0.175,P=0.043)。一线治疗2个周期后,3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134例随访1~118个月,3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S病程>10 a是影响ENKTL-NT PFS的危险因素,HR(95%CI)为2.912(1.116~7.601)。结论:CRS病程与ENKTL-NT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正相关性,并可能影响ENKTL-NT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慢性鼻-鼻窦炎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