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卢秀波 席兆华 +2 位作者 王庆兆 殷德涛 邱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并发甲状腺癌 (甲癌 )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 15例甲亢合并甲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甲亢合并甲癌占同期甲亢的 3.15 %。全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未见甲亢或甲癌复发或转移。结论 :加强...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并发甲状腺癌 (甲癌 )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 15例甲亢合并甲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甲亢合并甲癌占同期甲亢的 3.15 %。全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未见甲亢或甲癌复发或转移。结论 :加强对甲亢合并甲癌的认识和诊断。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侧甲状腺多发性结节的外科处理(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庆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5-407,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多发性 外科治疗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卢秀波 王庆兆 +3 位作者 张静 邱新光 席兆华 殷德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新的术前准备方法。方法 :术前用复方碘液 10d ,5~ 10滴 /次 ,3次 /d ,第 7d加用 5 0 g/L或 10 0 g/L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加地塞米松 2 0mg ,静脉滴注 1次 /d ,连用 3d后手术 ,观察应用地塞...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新的术前准备方法。方法 :术前用复方碘液 10d ,5~ 10滴 /次 ,3次 /d ,第 7d加用 5 0 g/L或 10 0 g/L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加地塞米松 2 0mg ,静脉滴注 1次 /d ,连用 3d后手术 ,观察应用地塞米松前及每次用药后 2 4hFT3 、FT4 的变化。结果 :1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2 0mg后FT3 降为正常 (3.7~ 9.5pmol/L) ,连用 3d后FT4 亦降为正常 (9.6~ 2 5 .9pmol/L)。本组病例术后均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用地塞米松等综合用药对原发甲亢进行术前准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地塞米松 术前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长举 王万鹏 +3 位作者 刘保池 李震 翟文龙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7)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B组(n=5)同时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透...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7)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B组(n=5)同时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透析)后48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透析)6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B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小于A组(P均<0.05)。A、B2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且B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妊娠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浆置换 妊娠 胰腺炎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程维刚 殷德涛 +1 位作者 卢秀波 邱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DTC(39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30例甲状腺腺瘤及1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TSHR的测定。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和DT...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DTC(39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30例甲状腺腺瘤及1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TSHR的测定。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和DTC组织TSHR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甲状腺腺瘤组织的表达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似,而DTC中有88.37%(38/43)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似,11.63%(5/43)的表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DTC组织中TSHR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病灶多少无关(P>0.05)。结论:DTC可能为TSHR依赖性肿瘤,TSHR检测有助于提高DTC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ND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干扰FNDC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瀚 孟祥瑞 +1 位作者 周悦 王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FNDC1)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在紫杉醇(PTX)化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n=53)中FNDC1蛋白的表达。将食管癌TE13和KYSE180细胞各分为4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 目的:探讨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FNDC1)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在紫杉醇(PTX)化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n=53)中FNDC1蛋白的表达。将食管癌TE13和KYSE180细胞各分为4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Lipofectamine3000组、阴性对照组、FNDC1 siRNA3组分别转染Lipofectamine3000、阴性对照siRNA和FNDC1 siRNA3。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将TE13和KYSE180细胞各分为6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或FNDC1 siRNA3,48 h后再用不同浓度PTX(0、1.22和12.2μmol/L)处理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ND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和24.5%,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深层浸润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FNDC1阳性表达率高于浅层浸润或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②转染FNDC1 siRNA3的TE13和KYSE180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③FNDC1 siRNA3和PTX均可抑制TE13和KYSE180细胞的增殖,两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P<0.05)。结论:FNDC1有望成为食管癌临床生物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震 郭文治 +4 位作者 翟文龙 宋燕 史冀华 李捷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脑死亡状态下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等分为脑死亡组和对照组。脑死亡组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脑死亡状态24h;对照组维持麻醉24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分... 目的:观察脑死亡状态下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等分为脑死亡组和对照组。脑死亡组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脑死亡状态24h;对照组维持麻醉24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分别测定脑死亡后3h、6h、12h、18h和24h各组动物血清中ALT、AST水平,并与对照组相应时点比较。观察各时点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脑死亡组12h、18h、24h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点和脑死亡组前一时点(P均<0.05)。脑死亡组12h可见肝细胞轻度浊肿,胞浆疏松化,12h电镜发现肝细胞内出现轻微线粒体肿胀,24h可见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甚至线粒体部分膜溶解、内质网扩张呈池状等改变。对照组光镜及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脑死亡状态导致肝脏出现功能和形态的损伤性变化,随着脑死亡维持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巴马小型猪 肝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E-cadherin、CD44v6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殷德涛 王庆兆 +1 位作者 卢秀波 邱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E cadherin (E cd)、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70例PTC标本中E cd、CD44v6的表达。结果 :E cd、CD44v6在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4 .3%(31/ 70 )...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E cadherin (E cd)、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70例PTC标本中E cd、CD44v6的表达。结果 :E cd、CD44v6在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4 .3%(31/ 70 ) ,6 7.1%(4 7/ 70 ) ,二者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 ;在有淋巴结转移组 ,E cd、CD44v6阳性率分别为 2 7.6 %,82 .8%,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 5 6 .1%,5 6 .1%,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检测PTC中E cd、CD44v6的表达有助于其转移潜能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E-CADHERIN CD44V6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卢秀波 张静 +3 位作者 王庆兆 邱新光 席兆华 殷德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2 6 8例 (乳头状癌 2 2 8例 ,滤泡状腺癌 40例 )术后辅以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甲状腺片 80~ 16 0mg/d或 3优甲乐 10 0~ 15 0 μg/d) ,并与化疗、放疗进行对...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 2 6 8例 (乳头状癌 2 2 8例 ,滤泡状腺癌 40例 )术后辅以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甲状腺片 80~ 16 0mg/d或 3优甲乐 10 0~ 15 0 μg/d) ,并与化疗、放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抑制治疗能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 (18%) ,放疗及化疗效果不佳 (复发率分别为10 0 %及 6 7%)。结论 :分化性甲状腺癌术后辅以内分泌抑制治疗为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内分泌治疗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弓 朱长举 +4 位作者 宋燕 李捷 翟文龙 赵永福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72例肝癌组织、40例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EphA2蛋... 目的:探讨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72例肝癌组织、40例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10)、57.5%(23/40)和77.8%(56/72)(H=16.235,P<0.001),E-钙黏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5.0%(26/40)和40.3%(29/72)(H=9.033,P=0.011);EphA2的过表达与肝癌患者的卫星灶、淋巴结转移及癌栓有关(χ2分别为7.160、3.952和4.879,P均<0.05),E-钙黏素蛋白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卫星灶有关(χ2分别为4.500和6.583,P均<0.05)。肝癌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有关联性(rP=0.280,P=0.032)。结论:EphA2和E-钙黏素联合作用,可能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2 E-钙黏素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思森 张谢夫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9例食管正常黏膜、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和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正... 目的:探讨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9例食管正常黏膜、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和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χ2=14.322,21.622,P<0.001),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19.372,P<0.001)。PTEN、E-cadherin阳性表达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9.871和6.502,P=0.002和0.011)。CD44v6阳性表达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校正=4.442,P=0.035)。癌组织中E-cadherin、PTEN与CD44v6的表达呈负关联(rp=0.585,0.531,P<0.001),PTE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关联(rp=0.601,P<0.001)。结论:PTEN、E-cad-herin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E-CADHERIN CD44V6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韧带样瘤7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阳 赵永福 +2 位作者 范正军 赵龙拴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8-989,共2页
关键词 腹壁韧带样瘤 手术治疗 病理检查 人工合成材料 聚丙烯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分流和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留顺 黄天臣 +1 位作者 马秀现 叶学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0-1191,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分流术 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新光 王庆兆 +2 位作者 郜永顺 卢秀波 殷德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 1992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31例微小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2 2例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例 ;单侧腺叶、峡部切... 目的 :探讨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 1992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31例微小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2 2例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例 ;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5例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1例。全组 31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 ;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甲状腺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长领状切口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席兆华 王庆兆 +2 位作者 卢秀波 邱新光 殷德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6-427,共2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最佳手术切口。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 2 0 0 1年 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应用低位长领状切口的手术效果。结果 :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无手术死亡及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 3例局部复发 ,...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最佳手术切口。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 2 0 0 1年 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应用低位长领状切口的手术效果。结果 :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无手术死亡及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 3例局部复发 ,经再次手术治愈。 5a及 10a生存率均为 10 0 %。结论 :低位长领状切口较为隐蔽 ,兼顾了功能与美容 ,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长领状切口 分化型 甲状腺癌 根治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病伴结节样变的PCNA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新光 殷德涛 +1 位作者 卢秀波 王庆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桥本病 (HD)结节样变的PCNA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本院手术治疗的 2 6例桥本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取正常甲状腺组织 10例作对照组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标本的PCNA标记指数 ,分析PCNA表达与... 目的 :探讨桥本病 (HD)结节样变的PCNA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本院手术治疗的 2 6例桥本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取正常甲状腺组织 10例作对照组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标本的PCNA标记指数 ,分析PCNA表达与临床治疗的关系。结果 :桥本病结节样变标本PCNA标记指数 (PI)为 (5 3.6±12 .5 ) %,与结节样变旁组织 (13.5 0± 5 .48) %和正常对照 (7.2 0± 2 .6 1) %比较P均 <0 .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桥本病伴结节样变者局部细胞增殖加速 ,有一定癌变倾向 ,应行手术切除治疗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桥本病 结节样变 PC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秀波 殷德涛 +1 位作者 王庆兆 邱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并结合文献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最常见的症状为颈部肿块 ,术前胸部X线、CT检查的确诊率分别 82 .9%(2 9/35 )和 10 0 %(35 / 35 )。 94%...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并结合文献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最常见的症状为颈部肿块 ,术前胸部X线、CT检查的确诊率分别 82 .9%(2 9/35 )和 10 0 %(35 / 35 )。 94%(33/ 35 )病例采用经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确诊后应及早手术治疗 ,且大部分病例均可经颈部低领状切口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 甲状腺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绍辉 王建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48-649,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6月,施行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43例,利用腔镜取石钳、胆道镜、取石网篮等取出...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6月,施行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43例,利用腔镜取石钳、胆道镜、取石网篮等取出结石后,用可吸收缝线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0min(80~1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ml(10~120ml),平均住院时间6d(5~12d)。胆漏3例,保守治疗,术后6、7、10天拔除腹腔引流管。41例平均随访18个月(6~24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2例,经EST治愈。结论掌握严格的适应证下,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显像在乳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星敏 刘保平 +5 位作者 程兵 李孟圈 常建东 孙秉奇 李道明 吴飞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 :评价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乳腺显像诊断乳癌的价值。方法 :受检者共 85例 ,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 33例 ,恶性组 5 2例。静脉注射99mTc MIBI 5 5 5~ 74 0MBq(15~ 2 0mCi)后 30min ,进行胸部前后位 (仰卧位 )和... 目的 :评价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乳腺显像诊断乳癌的价值。方法 :受检者共 85例 ,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 33例 ,恶性组 5 2例。静脉注射99mTc MIBI 5 5 5~ 74 0MBq(15~ 2 0mCi)后 30min ,进行胸部前后位 (仰卧位 )和两侧位 (俯卧位 )平面显像。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判断结果。目测法由 2位不了解临床情况的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读片 ;半定量分析法计算肿块部位与对侧正常部位的平均放射性计数比值 (T/C)。结果 :良性组乳腺显像阴性 2 9例 ,阳性 4例 ,T/C为 1.0 6± 0 .13;恶性组乳腺显像阳性 4 7例 ,阴性 5例 ,T/C值为1.6 3± 0 .4 2 ,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目测法对乳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0 .4 %、87.8%和 89.4 %。半定量分析法对乳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86 .5 %、90 .9%和 88.2 % ,2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99mTc MIBI乳腺显像可作为诊断乳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IBI显像 乳癌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cFLIP 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新生 张谢夫 +1 位作者 陈奎生 薛艳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FLIP mRNA的表达及胃腺癌细胞的凋亡。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胃腺癌、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FLIP mRNA的表达;运用TUNEL法检测胃腺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胃腺癌组...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FLIP mRNA的表达及胃腺癌细胞的凋亡。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胃腺癌、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FLIP mRNA的表达;运用TUNEL法检测胃腺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FLIP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黏膜及不典型增生组织(χ2=5.818和4.900,P=0.012和0.021)。胃腺癌组织中cFLIP mRNA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171,16.291和6.799,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cFLIP mRNA阳性表达组AI值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t=7.425,P<0.001)。结论:cFLIP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并可能在抑制胃腺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CFLIP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