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 d排尿日记评估儿童严重单症状和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的价值
1
作者 杨静 张贺 +8 位作者 文一博 李琦 姚武 胡金华 周朝明 张会清 吴国兴 陆伟 文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NE(MNE)和非单症状性PNE(NMNE)两组;提取3 d VD(第1个周五、周六、周日),比较2周与3 d VD中平均每天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AVV)/预期膀胱容量(EBC)、平均最大排尿量(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的差异。以2周VD是否记录到白天排尿异常为评估NMNE和MNE的金标准,分析3 d VD的诊断效能。结果:128例完成2周VD,其中MNE 87例,NMNE 41例。2周和3 d VD的平均每天排尿次数、AVV/EBC、平均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 VD诊断MNE和NMN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6.6%、96.1%、92.7%和97.7%。结论:3 d VD可以替代2周VD,用于评估、诊断儿童严重MNE和NM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d排尿日记 儿童 严重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严重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尿流计评估膀胱过度活动儿童排尿功能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杨静 吕磊 +4 位作者 蒲青崧 杨帅 王庆伟 陆伟 文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使用家庭尿流计评估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儿童排尿功能,探讨儿童家庭尿流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门诊就诊,诊断为OAB的7~10岁患儿20例,设为OAB组,男、女各10... 目的使用家庭尿流计评估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儿童排尿功能,探讨儿童家庭尿流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门诊就诊,诊断为OAB的7~10岁患儿20例,设为OAB组,男、女各10例;收集30例同龄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男、女各15例;所有儿童进行家庭尿流率测定,同期对五所中小学520名同龄正常学龄儿童的排尿频率(voiding frequency,VF)进行问卷调查。对24 h、白天和夜间VF,平均每次排尿量(voided volume,VV)、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_(max))、排尿时间(voiding time,VT)和24 h尿量(24 h-VV)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OAB组24 h、白天和夜间VF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VV、Q_(max)、V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有效VF调查问卷490份,24 h VF为(6.30±0.96)次,白天VF为(5.60±0.90)次,夜间VF为(0.70±0.59)次。男童、女童的24 h、白天和夜间VF比较及不同年龄V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尿流计测得OAB组VF显著高于问卷调查VF(P<0.05),正常对照组VF比问卷调查的VF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尿流测定能准确评估OAB儿童排尿功能的变化,该项检查在家庭实施能更真实记录排尿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 排尿 排尿频率 最大尿流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