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
1
作者 高兴莲 郭莉 +14 位作者 何丽 徐梅 常后婵 陈肖敏 李国宏 宋玲 穆莉 米湘琦 张增梅 边冬梅 陈云超 曾玉 翟永华 柯稳 梁元元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5-50,共6页
目的形成《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形成专家共识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5次专家线上论证会,筛选、修改和完善指标。结果专... 目的形成《手术室专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专家共识》,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形成专家共识初稿。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5次专家线上论证会,筛选、修改和完善指标。结果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3。敏感指标的重要性得分4.50~5.00。形成的手术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15项,其中结构质量指标1项,过程质量指标6项,结果质量指标8项。结论形成的共识具备科学性及临床实用性,可为手术室管理者临床督导检查和护理质量控制提供评价标准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质量控制 敏感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安全核查 护理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扁平化管理之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胜云 程慧敏 +2 位作者 屈清荣 张增梅 潘芦翎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扁平化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工作流程再造、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重组等措施,逐步实现扁平化管理。结果:手术室工作流程趋向合理,人力资源紧张得到缓解,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患者... 目的:探讨扁平化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工作流程再造、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重组等措施,逐步实现扁平化管理。结果:手术室工作流程趋向合理,人力资源紧张得到缓解,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由扁平化管理之前的82.8%和93.4%分别提高到94.6%和98.9%。结论:扁平化管理使手术室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有利于手术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扁平化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护理 被引量:9
3
作者 侯晓旭 刘延锦 +3 位作者 冯春蕾 王汴云 王海燕 曹艳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降低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所致的并发症。方法对151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采取正确的方法绑扎止血带,选择恰当的压力(上肢使用压力19~29kPa,下肢使用压力28~55kPa)和使用时间,遵循充气快、放气慢的原则,... 目的降低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所致的并发症。方法对151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采取正确的方法绑扎止血带,选择恰当的压力(上肢使用压力19~29kPa,下肢使用压力28~55kPa)和使用时间,遵循充气快、放气慢的原则,使用中严密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1例患儿术中术野清晰,无渗血和出血。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皮肤无淤血点及水疱发生;术后72h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肢体对各种刺激反应正常,无神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是预防四肢手术患儿止血带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四肢损伤 气压止血带 并发症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中“舒适体位”应用345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胜云 孙荣燕 娄小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手术体位 舒适护理模式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治疗先天性巨型脐膨出一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先兰 王家祥 +7 位作者 张卫 史惠蓉 杨合英 杨丽华 李利伟 周艳 艾艳秋 李胜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9-850,共2页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过程影响较小的缺陷如多指趾畸形等,不必急于手术;然而对胎儿或新生儿期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可致命的某些缺陷,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宫内胎儿手术对技术...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过程影响较小的缺陷如多指趾畸形等,不必急于手术;然而对胎儿或新生儿期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可致命的某些缺陷,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宫内胎儿手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均极高,国内外该类手术的开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一种介于宫内胎儿手术和新生儿手术之间的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成为一种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脐膨出 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汴云 郑磊 李胜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79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肝前型 门静脉高压症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86例围手术期管理及康复训练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汴云 郑磊 李胜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 围手术期管理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瘤行Bentall术6例手术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丽 张桂丽 司晓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3-653,共1页
关键词 升主动脉瘤 BENTALL术 手术配合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60例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晓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3-694,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镜 手术 患者 围术期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肺癌心房癌栓切除并自体肺移植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胜云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41-42,共2页
对1例左中央型肺癌并发心内巨大癌栓患者根治性切除心内癌栓、肺部肿瘤并实施自体肺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患者术后72h下床活动,随访1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恢复正常工作。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无... 对1例左中央型肺癌并发心内巨大癌栓患者根治性切除心内癌栓、肺部肿瘤并实施自体肺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患者术后72h下床活动,随访1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恢复正常工作。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无瘤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肺移植 手术配合 心房癌栓 体外循环 根治性切除 中央型肺癌 肺移植术 肺部肿瘤 无并发症 下床活动 生活质量 手术成功 无瘤技术 无菌操作 术中配合 术前准备 72h 心内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126例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11
作者 王汴云 张桂菊 孔建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8-57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神经源性 大小便失禁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肋软骨移植耳郭再造术20例手术配合
12
作者 王海丽 苏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自体移植 肋软骨移植 耳郭再造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13
作者 朱涛 李晓 +2 位作者 陈振 李娟 韩东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 探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FD)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TFD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3例,依据围手术期及随访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 探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FD)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TFD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3例,依据围手术期及随访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共13枚动脉瘤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病例中TFD联合弹簧圈栓塞10例(同期治疗),一期弹簧圈填塞联合择期TFD置入2例(分期治疗),单纯TFD置入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率为15.4%(2/13),其中1例为无症状性缺血事件,1例为术后脑室外引流相关性出血并导致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共83.3%(10/12)完成脑血管造影(DSA)复查。OKM分级D级,即动脉瘤完全闭塞率80%(8/10),另有2例瘤颈残留(OKM分级C级)。结论 应用TFD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治疗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预保温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胜云 赵丽丽 李正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保温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术前预保温组、术中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30例。术前预保温组患者在术前30min至手术结束给予强制充气加温毯加温;... 目的探讨术前预保温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术前预保温组、术中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30例。术前预保温组患者在术前30min至手术结束给予强制充气加温毯加温;术中保温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至麻醉开始给予单层棉被,麻醉开始至手术结束使用强制充气加温毯保温;常规保温组患者从术前入室至手术结束给予常规单层棉被保温处理。记录患者入室时、麻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每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的鼓膜温度。结果三组不同时间点鼓膜温度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三组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术前预保温模式有助于保持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相对稳定,有效避免围手术期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低体温 术前预保温 术中保温 加温毯 寒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亲属肺叶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高峰 赵松 +14 位作者 赵文增 秦建军 李昂 齐宇 李向楠 付明倜 王铁栓 张明堪 孙荣青 张卫 韩雪萍 李胜云 安金斗 黄振文 李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移植治疗 肺叶 活体 亲属 儿童 肺病 利用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形臂CT联合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涛 李晓 +6 位作者 吕丽红 方毅 李磊 韩新巍 马骥 李腾飞 李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形臂CT扫描联合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连续治疗41例(42枚)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和...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形臂CT扫描联合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连续治疗41例(42枚)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和术后对支架置入区域分别作常规DynaCT和高分辨率DynamicroCT扫描,扫描图像经常规重建和SMART重建。2名神经介入专家对重建图像质量(支架金属丝显影程度、弹簧圈金属伪影程度等),并结合操作位造影对支架打开程度、动脉瘤栓塞致密程度等,进行观察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42枚颅内支架(Neuroform EZ支架26枚,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架LVIS16枚)顺利辅助完成42枚动脉瘤栓塞(40例患者为单枚,1例为双枚)。与常规DynaCT重建和Dyna microCT重建相比,Dyna microCT联合SMART重建图像所示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消除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P<0.05)。根据后者重建图像并结合操作位造影发现2枚支架局部打开不全,给予微导丝成襻支架内抚摸或球囊扩张后贴壁情况改善;4例患者瘤颈区栓塞未致密,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后继续栓塞术,直至栓塞效果满意。结论高分辨率Dyna microCT联合SMART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支架和弹簧圈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术者判定载瘤动脉内金属支架打开情况和动脉瘤瘤颈区栓塞是否致密,继而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这种新颖成像技术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评估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臂CT 金属条纹伪影消除技术 颅内动脉瘤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双肾积水11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毕慧萍 张春英 +4 位作者 范应中 张谦 许华峰 李泸平 杨玉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肾积水 婴幼儿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膜后肿瘤切除术79例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胜云 徐达秀 +1 位作者 王汴云 毕慧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1-99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护理技术 并发症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30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丽伟 张卫 +3 位作者 王家祥 艾艳秋 花瑞芳 马君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2-762,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骶管阻滞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祖细胞应用于尿道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毕慧萍 李泸平 +5 位作者 范应中 杨玉齐 杨帅平 张春英 张谦 王家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尿道缺损修复术后改善新尿道组织血液循环的效果。方法:分离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并体外诱导分化为EPC。12只尿道缺损模型兔尿道修复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4只。将EPC点状注射于实验组兔尿道吻...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尿道缺损修复术后改善新尿道组织血液循环的效果。方法:分离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并体外诱导分化为EPC。12只尿道缺损模型兔尿道修复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4只。将EPC点状注射于实验组兔尿道吻合口处及其外层的皮下组织中,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空白细胞培养基处理,于术后4周、12周分别观察2组新尿道组织中毛细血管数目。结果:分离所得的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经诱导培养,细胞表型由CD34+CD133+CD31+逐渐转变成CD34+CD133-CD31+。将CD34+CD133-CD31+细胞用于尿道修复,修复后4周、12周实验组新尿道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兔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可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EPC,EPC可促进尿道缺损修复术后新尿道组织的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血管内皮祖细胞 尿道缺损 尿道修复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