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院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分布与长期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卫东 袁媛 +1 位作者 范秋萍 胡东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发病率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993年至2000年该医院住院手术患者共126665例,其中...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发病率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993年至2000年该医院住院手术患者共126665例,其中377例发生泌尿道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0.30%。1993年至2000年各年份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63%、0.44%、0.29%、0.41%、0.23%、0.21%、0.21%、0.13%,呈逐年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其他外科、内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各科室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79%、0.43%、0.29%、0.62%、0.11%、0.11%、0.02%。1993年至2000年产科、五官科、儿科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妇科、内科、其他外科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29%、0.31%。1993年至2000年男性、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婴儿、幼儿、少年、成年、老年组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00%、0.18%、0.15%、0.25%、0.47%,老年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除婴儿组各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为0.00%、幼儿组发病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夏、秋、冬4季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45%、0.60%、0.36%、0.32%,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4个季节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不同亚人群泌尿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不同。总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总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逐渐下降趋势归因于大多数亚人群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降低泌尿道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泌尿道 发病率 长期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华燕 张卫东 +2 位作者 范秋萍 张会芹 胡东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640,共5页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其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 1 993年至 2 0 0 0年前瞻监测的 1 2 6 6 6 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 1 0 4 7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其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 1 993年至 2 0 0 0年前瞻监测的 1 2 6 6 6 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 1 0 4 7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为 0 .83% ,占所有感染的 1 7.90 %。男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 (分别为 1 .0 2 %和 0 .6 0 % ,P <0 .0 5 )。感染率的年龄分布呈“V”型 ,<3岁和≥ 6 0岁人群的感染率显著升高。内科和儿科感染率分别为 1 .34%和 1 .33%。 1 993年至 2 0 0 0年 8a间的感染率呈显著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 (OR =1 .0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OR =2 .34)、化疗 (OR =2 .4 8)、患肿瘤 (OR =1 .31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OR =2 .32 )、住ICU病房 (OR =2 .84 )、住院期间发生昏迷 (OR =3.2 6 )、气管切开 (OR=1 0 .4 4 )、接受透析治疗 (OR =5 .2 5 )和骨 /腰穿刺 (OR =2 .0 5 )等。结论 :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住ICU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长期趋势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对于隐匿性HBV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红霞 余祖江 +6 位作者 张倩 李志勤 潘延凤 李娟 江河清 李建生 何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对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中178例乙型... 目的探讨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对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中1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的经有偿献血感染HIV-1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HBV及HCV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HCV RNA。分析HIV-1阳性,抗HCV阳性、抗HCV阴性组及HIV-1/HCV感染组中不同HCV RNA载量组HBV病原学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178例HBsAg阴性的HIV-1感染者中,HBV-M全阴性35例;单独抗HBs阳性25例;单独抗HBc阳性51例;HBsAb及HBcAb均阳性34例。抗HCV阳性HIV-1感染者与抗HCV阴性HIV-1感染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标志物(HBV marker,HBV-M)阴性、单独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阳性、单独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HBsAb及HBcAb均阳性及HBV DNA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CV RNA载量患者HBV 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有偿献血感染HIV-1人群中,HCV感染及HCV RNA载量高低与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无关;但合并HCV感染可加重HIV-1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志勤 王菲 +4 位作者 张震 王盟 黄建敏 李建生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HCV感染后痊愈者10例)及33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HCV感染后痊愈者10例)及33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HCV感染后痊愈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44,P<0.001),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HCV感染后痊愈和健康对照组。HCV慢性感染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与HCV RNA载量呈正相关(r=0.780和0.870,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HCV感染后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丙型病毒性肝炎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未增加慢性HCV感染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庆磊 余祖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2010年研究发现慢性HCV感染者经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意味着治愈,全球范围内IFN联合利巴韦林的总体治愈率为60%左右,中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为71.1%。2013年以后,美国率先上市针对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愈率提高至接近100%。然... 2010年研究发现慢性HCV感染者经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意味着治愈,全球范围内IFN联合利巴韦林的总体治愈率为60%左右,中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为71.1%。2013年以后,美国率先上市针对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愈率提高至接近100%。然而,近期有研究发现应用DAA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有所升高,DAA是不是元凶目前仍有争议。笔者认为这主要是DAA的适应证覆盖了更多且疾病程度更重的终末期丙型肝炎患者所致,而这部分患者本身就是肝细胞癌的高危人群;亦不能完全排除DAA可导致机体抑癌免疫状态发生改变,未来需要从分子水平进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细胞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真菌感染282例白细胞计数、分类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庆华 张灵梅 何春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0-971,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真菌感染 念珠菌属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磷布韦在合并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的HCV感染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祖江 张野 连建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3-1196,共4页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指南多建议以含蛋白酶抑制剂(PI)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方案进行治疗,但临床中常有透析患者因合并严重肝损伤禁忌使用PI类药物。简述了行透析丙型肝炎患者中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回顾了在此类...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指南多建议以含蛋白酶抑制剂(PI)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方案进行治疗,但临床中常有透析患者因合并严重肝损伤禁忌使用PI类药物。简述了行透析丙型肝炎患者中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回顾了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基于索磷布韦(SOF)的无PI抗病毒方案的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进展,探讨了基于SOF的方案在中国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示,基于全剂量SOF的方案在透析患者中的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为此类患者中合并中、重度肝损伤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抗病毒药 肾病 肾透析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反馈寻求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紫燕 王荟苹 +1 位作者 徐飒 单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反馈寻求行为现状,为改善医院关怀环境和提高教学老师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31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医院关怀氛围感知量表和反馈寻求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医院关...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反馈寻求行为现状,为改善医院关怀环境和提高教学老师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31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医院关怀氛围感知量表和反馈寻求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得分为4.03±0.78,反馈寻求行为得分5.82±0.81;对护理工作的喜欢程度、对医院关怀氛围的感知是实习护生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反馈寻求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院管理者需重视医院关怀环境和教学老师关怀能力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学生 实习护生 医院关怀氛围感知 反馈寻求行为 人文关怀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 被引量:12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5 位作者 赵英仁 李兰娟 张文宏 刘锦锋 曾庆磊 纪泛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7-1566,共10页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好地...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2019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为临床医师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治疗 指南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和儿童丙型肝炎的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奕杉 张兰婷 +2 位作者 赵蕴玉 纪泛扑 曾庆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58,共5页
HC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尽管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成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于孕妇、婴幼儿、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的治疗仍存在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这些特殊... HC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尽管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成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于孕妇、婴幼儿、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的治疗仍存在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这些特殊丙型肝炎人群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的现状及尚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儿童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24例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思 孙长宇 +1 位作者 张致淏 王莹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82-784,共3页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白蛋白,治疗组给予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观察患...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白蛋白,治疗组给予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尿量、血肌酐、尿素氮、腹水及转归情况。2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患者尿量由(758.5±284.9)ml/24 h增加至(2277.1±704.8)ml/24 h,血肌酐水平由(234.2±87.2)μmol/L下降至(126.8±62.2)μmol/L,尿素氮水平由(18.1±6.4)mmol/L下降至(10.3±4.5)mmol/L,体质量由(68.1±3.9)kg下降至(64.6±3.9)kg,腹围由(95.0±5.1)cm减少至(90.8±4.9)cm,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体质量及腹围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缓解率、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能有效治疗肝肾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血管收缩药 白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低磷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晓艳 孙长宇 +1 位作者 袁翔 梁亚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47-2050,共4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起低磷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血清全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 FGF)23与低磷血症发生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和预防低血磷性骨软化症寻找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4年12月于郑州大...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起低磷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血清全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 FGF)23与低磷血症发生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和预防低血磷性骨软化症寻找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4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5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n=750)采用ADV 10 mg/d及保肝治疗,B组(n=300)采用恩替卡韦(ETV)500 mg/d及保肝治疗,平均治疗时间(76.652±5.05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磷、i FGF23、ALP、骨密度等水平的变化。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1050例患者中有47例发生持续性低血磷,其中A组46例,有4例患者确诊为低血磷性骨软化症,B组1例,A组低血磷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vs 0.33%,χ~2=16.859,P〈0.01);A组的高i FGF23、高ALP、骨密度降低的发生率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27、10.823、13.578,P值均〈0.01);血磷与i FGF23水平呈负相关(r=-0.906,P〈0.01),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941,P〈0.01)。结论长期服用ADV可以导致低磷血症,i FGF23的高表达可能与低磷血症的发生有关。建议长期服用ADV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磷、i FGF23、ALP以及骨密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阿德福韦酯 低磷血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督导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晓菲 余祖江 +3 位作者 梁红霞 何云 江河清 阚全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抗病毒疗效和服药依从性,延缓病毒耐药发生的方法。方法:377名来源于同一乡村的HIV感染者,分为督导治疗组(n=134)和未督导治疗组(n=243),均给予HAART治疗,仅督导治疗组患者给予严格督导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2、3、6、9... 目的:探讨提高抗病毒疗效和服药依从性,延缓病毒耐药发生的方法。方法:377名来源于同一乡村的HIV感染者,分为督导治疗组(n=134)和未督导治疗组(n=243),均给予HAART治疗,仅督导治疗组患者给予严格督导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2、3、6、9和12个月,抽取外周血,应用PCR检测HIV-RNA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量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数量均逐渐上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外周血HIV-R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81,F时间=2.561,F交互=352.79,P﹤0.05);治疗后6、9和12个月督导治疗组高于未督导治疗组。结论:督导治疗有利于持续抗病毒疗效,延缓耐药毒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长宇 余祖江 +1 位作者 安敬军 史须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 :观察IL 18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 4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clearcells,PBMC) ,分别与植物血凝素 (PHA ,10 0mg/L)、HBcAg(1mg/L)、HBeAg(1mg/L)单独或联合IL 18(10... 目的 :观察IL 18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 4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clearcells,PBMC) ,分别与植物血凝素 (PHA ,10 0mg/L)、HBcAg(1mg/L)、HBeAg(1mg/L)单独或联合IL 18(10 μg/L)体外培养 4 8h ,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 2 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 :IL 18对健康人群PBMC产生的Th1/Th2类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但对慢性乙肝患者在IL 18和HBcAg或IL 18和HBeAg联合诱导下则显著增强PBMC产生的Th1类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 ,但对Th2类细胞因子IL 4和IL 10无明显影响。结论 :IL 18增强慢性乙肝患者Th1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 ,从而促进Th1细胞的优势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慢性乙型肝炎 Thl/Th2细胞分化 影响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2家系HLA-DRB1~* 1301(2)基因的遗传传递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祖江 雷延昌 +2 位作者 江河清 梁红霞 李志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乙型肝炎发生的宿主遗传背景因素,分析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发生的基本规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并对家系成员进行HLA-DRB1* 1301(2)基因检...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乙型肝炎发生的宿主遗传背景因素,分析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发生的基本规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并对家系成员进行HLA-DRB1* 1301(2)基因检测和HBV DNA全基因组克隆分析。结果:HLA-DRB1*1301(2)基因在子代传递过程中,其中1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亲代和子1代均未发生重症肝炎;另1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亲代和子1代均有病毒持续存在。HBV 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未见特殊变异。结论:在重症乙型肝炎发生中,除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因素外,HLA-DRB1* 1301(2)等位基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宿主多基因因素也可能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 家系 HLA-DRB1* 1301(2)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仝静 孙长宇 +2 位作者 杨黎冰 梁亚林 康艳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32-2135,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胸腺肽α1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胸腺肽α1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另选同期2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观察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与健康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CD4^+/CD8^+比值、CD19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数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051、5.379、2.066,P值均<0.05),CD4^+/CD8^+比值、CD19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CD3^+细胞数、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7.647、7.851、4.384,P值均<0.001)。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Ρ=0.308)。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问题,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志勤 余祖江 +3 位作者 武淑环 孙长宇 江河清 潘延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干扰素Α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谷二肽对γ射线致小鼠肺组织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雪玲 汤宁 +3 位作者 白丽 陈斌 李莹辉 赵玉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丙谷二肽)对γ射线致小鼠肺组织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7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组和丙谷二肽组,每组9只。丙谷二肽组按照1 000 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 目的:探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丙谷二肽)对γ射线致小鼠肺组织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7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组和丙谷二肽组,每组9只。丙谷二肽组按照1 000 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然后辐射组、丙谷二肽组均给予4.0 Gy60Coγ射线照射3 d,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照射后测定小鼠肺脏指数、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MTT法测定肺组织细胞增殖率,AnnexinV和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3组小鼠肺脏指数、肺组织SOD活性、细胞凋亡率、肺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52、51.459、462.790、74.434和675.500,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辐射组小鼠肺组织SOD活性下降,肺脏指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辐射组比较,丙谷二肽组肺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05),细胞增殖率升高(t=5.294,P<0.05),Bcl-2/Bax比值显著提高(t=218.920,P<0.05)。结论:丙谷二肽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肺组织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谷二肽 辐射损伤 BCL-2 BAX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HIF-1α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玉婷 李娟 +4 位作者 孙冉冉 陈晓龙 申珅 阚全程 余祖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质粒,并体外鉴定其敲除效果。方法:设计靶向HIF-1α基因的gRNA序列,将其插入到CRISPR/Cas9质粒骨架载体p CAG-T7中,转化后挑取克隆,进行测序验证。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体外... 目的:构建靶向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质粒,并体外鉴定其敲除效果。方法:设计靶向HIF-1α基因的gRNA序列,将其插入到CRISPR/Cas9质粒骨架载体p CAG-T7中,转化后挑取克隆,进行测序验证。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K-Hep-1,利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并扩大培养获得HIF-1α基因敲除混合克隆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未转染细胞和混合克隆细胞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靶向HIF-1α的重组质粒p CAG-T7-HIF-1α-gRNA,经Western blot验证,转染该重组质粒后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K-Hep-1经Co Cl2诱导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HIF-1α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质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CRISPR/Cas9 肝细胞癌 载体构建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指标诊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焱 孙长宇 周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化验、检查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及早期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将10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组(n=30)和食管静脉曲张组(n=72),收集年龄、性别、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化验、检查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及早期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将10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组(n=30)和食管静脉曲张组(n=72),收集年龄、性别、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ST/ALT、血清白蛋白(Albumin)、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ST与PLT之比(APRI)、门静脉内径(PVD)、脾静脉内径(SVD)、脾脏厚径(ST)、PLT/ST,分析上述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模型,绘制ROC曲线,确定筛查诊断界值。结果:logit(食管静脉曲张率)=-14.739+1.036×PDW-0.684×PLT/ST-0.008×ALT,PDW(OR=2.871,95%CI为1.273~6.233)、PLT/ST(OR=0.505,95%CI为0.349~0.730)、ALT(OR=0.992,95%CI为0.984~1.000)。回归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为0.810~0.957)。以3.41为食管静脉曲张非侵入性筛查诊断界限值时,敏感度90.3%,特异度76.7%,约登指数0.67。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PLT、PDW、ALT、ST可评估食管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非侵入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