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植皮手术供皮区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朝阳 陈聚伍 孟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1-413,共3页
随着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皮手术,植皮成功率已有明显提升[1],然而取皮后供皮区创面的处理仍相对落后,未引起足够重视。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油纱覆盖创面,2d后揭去外层敷料,持续灯烤以保持创面干燥、结痂,以后逐渐自然脱... 随着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皮手术,植皮成功率已有明显提升[1],然而取皮后供皮区创面的处理仍相对落后,未引起足够重视。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油纱覆盖创面,2d后揭去外层敷料,持续灯烤以保持创面干燥、结痂,以后逐渐自然脱落、愈合。患者存在换药时疼痛、出血,愈合时间长,有一定感染率,最终愈合质量欠佳,遗留瘢痕重,色素沉着等诸多问题[2]。该研究旨在通过与普通医用凡士林纱布相比较,观察、评价一种新型创面愈合材料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 水胶敷料 植皮术 供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挽救性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臻 余鹏 +8 位作者 李鑫 李腾飞 王若愚 周朋利 叶书文 周纪妹 王玲 谢炳灿 于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2-637,共6页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86例头颈部难治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男62例、女24例,年龄12~79岁,平均(53.7±15.0)岁。患者...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86例头颈部难治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男62例、女24例,年龄12~79岁,平均(53.7±15.0)岁。患者均因保守治疗效果差而转行介入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有效止血率、临床成功止血率、住院期间再出血和离院复发原因及并发症。结果 急诊介入治疗有效止血率为96%(83/86),临床成功止血率为91%(79/86),住院期间再出血6例,离院复发12例。术后24 h内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颌面部轻微疼痛、肿胀或皮肤色泽改变等栓塞后综合征。1例术后6 h发生右侧大面积脑梗死。随访(3~24个月)期间,7例因再发大出血而死亡,21例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 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疗效确切,技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少,能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出血 肿瘤 血管畸形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结构域蛋白27通过降解转化生长因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2
3
作者 CHEN SY ZHANG HP +1 位作者 LI J 陈三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3-1403,共1页
【据Hepatology 2021年2月报道】题:三结构域蛋白27通过降解转化生长因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Chen SY等)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作... 【据Hepatology 2021年2月报道】题:三结构域蛋白27通过降解转化生长因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Chen SY等)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作为调控多种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关键介质,三结构域蛋白27(TRIM27)在肝IR损伤中的作用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术后 结合蛋白 细胞炎症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降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胫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晓旭 张志乾 +1 位作者 李福琴 王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31,共9页
目的 探索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及胫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SD大鼠BMSCs,建立稳定转染阴性对照(NC)shRNA pGFP-V-RS载体的BMSCs并分为sh-NC组和sh-NC+DMSO组,建立稳定转染AD... 目的 探索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及胫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SD大鼠BMSCs,建立稳定转染阴性对照(NC)shRNA pGFP-V-RS载体的BMSCs并分为sh-NC组和sh-NC+DMSO组,建立稳定转染ADAM10 shRNA pGFP-V-RS载体的BMSCs并分为sh-ADAM10组、sh-ADAM10+DMSO组、sh-ADAM10+丙戊酸(VPA)组。成骨诱导14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并检测405 nm波长吸光值、ALP活性及ADAM10、成骨标志物基因(骨钙素(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胶原蛋白-I(Col-I))、Notch1信号通路分子(Notch细胞内片段(NICD)、Hes1)的表达水平。建立SD大鼠的胫骨骨折模型,局部注射NC shRNA、ADAM10 shRNA的pCMV5.0载体,4周后观察骨折愈合的情况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sh-ADAM10组BMSCs中ADAM10的表达水平低于sh-NC组,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的405 nm波长吸光值、ALP活性及OCN、Runx2、Col-I、NICD、Hes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h-NC组(P<0.05);sh-ADAM10+VPA组BMSCs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的405 nm波长吸光值、ALP活性及OCN、Runx2、Col-I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h-ADAM10+DMSO组(P<0.05);sh-ADAM10组胫骨骨折大鼠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sh-NC组,骨折部位OCN、Runx2、Col-I、NICD、Hes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h-NC组(P<0.05)。结论 敲低ADAM10表达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及胫骨骨折愈合,这一作用与抑制Notch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 成骨分化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