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96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少聪 刘玉峰 +3 位作者 王叨 李白 苏淑芳 魏林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9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9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主要是继发性55例(57.29%),原因不明性38例(39.59%),肿瘤性2例(2.08%),家族遗传型1例(1.04%)。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5例(46.88%)、浅表淋巴结肿大40例(41.67%)、肝脾肿大31例(32.29%)、皮疹25例(26.04%)。给予糖皮质激素、驱虫药物、抗过敏药物、抗感染药物应用,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学龄前期以及学龄期儿童,病因以继发性为主,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应积极予以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甜甜 魏林林 刘玉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CML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中位随访期16(1~67)个月。结果47例CML患儿,男女比为1.6∶1,首诊中位...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CML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中位随访期16(1~67)个月。结果47例CML患儿,男女比为1.6∶1,首诊中位年龄8.7(1.5~15.5)岁,慢性期45例,加速期1例,急变期1例。确诊后10例放弃治疗,37例口服伊马替尼(260~340)mg/m 2。37例中5例失访,5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4例成功,1例失败仍存活),余27例存活至今(2018年10月31日),27例中1例自行停用伊马替尼,转为加速期改用二代TKI,存活至今等待移植。3月内获得完全血液学反应(CHR)者35例,6月内获得CHR者2例,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3.0(MMR 3.0)的中位时间是12.7(6~58)个月。治疗期间无药物毒性相关性死亡。总生存率为68%(32/47),如仅考虑接受伊马替尼治疗患儿的生存率为84%(32/37)。结论CML患儿的临床表现较成人更具侵袭性;推荐剂量的伊马替尼在新诊断的CML患儿中疗效良好,短期不良反应可耐受,但可能存在长期潜在的影响,迫切需要一种长期随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儿童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