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李凤艳 周柳 +1 位作者 袁文华 禚志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25-3329,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26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和预后良... 目的分析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26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和预后良好组(19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筛选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评价各危险因素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分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Fib、AT-Ⅲ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APACHEⅡ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ib、APACHEⅡ、AT-Ⅲ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Fib、APACHEⅡ、AT-Ⅲ单项预测(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Fib>1.67 g·L^(-1)、APACHEⅡ≤13.00分、AT-Ⅲ>38.56%患儿生存时间均长于Fib≤1.67 g·L^(-1)、APACHEⅡ>13.00分、AT-Ⅲ≤38.56%患儿(P<0.05)。结论Fib、AT-Ⅲ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保护因素,APACHEⅡ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各指标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价值好,临床可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短期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IGF-1、β_(2)-MG、HBP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凤艳 周柳 +1 位作者 袁文华 禚志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51-2954,共4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探究其与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30、0.850;重度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54、0.822。结论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β_(2)微球蛋白 肝素结合蛋白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CARDS TX、TNF-α、SA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马莹莹 彭韶 +2 位作者 储卫红 张曼 高艺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3685-3689,共5页
目的 探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 T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 目的 探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 T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支气管镜检的13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RMPP患儿作为Ⅰ组,另外85例MPP患儿作为Ⅱ组,同期在医院门诊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Ⅲ组。对比3组血清及Ⅰ组、Ⅱ组肺泡灌洗液的CARDS TX、TNF-α、SA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RMPP的效能。结果 Ⅰ组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CARDS TX、TNF-α、SAA水平高于Ⅱ组和Ⅲ组,且Ⅱ组高于Ⅲ组(P<0.05)。SAA曲线下面积(0.735)较TNF-α(0.711)、CARDS TX(0.705)高。结论 RMPP患儿CARDS TX、TNF-α、SAA表达水平较高,可能参与RMPP的致病过程,并可有效预测RMPP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血清 肺泡灌洗液 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H9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运玲 徐学聚 +2 位作者 张园 张婉妍 孙步云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97-300,共4页
目的提高对MYH9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MYH9-R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YH9-R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检测父母相关基因。结果 6岁男性患儿,临床无出血表现,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均... 目的提高对MYH9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MYH9-R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YH9-R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检测父母相关基因。结果 6岁男性患儿,临床无出血表现,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巨大血小板,未发现中性粒细胞包涵体,基因测序结果为MYH9基因突变:exon17:c.2105G>A(p. R702H),父母基因检测为正常野生型。结论 MYH9-RD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MYH9基因突变为该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应结合细胞形态学及基因检测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 MYH9-RD MYH9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作性睡病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铮 王怀立 +1 位作者 禚志红 田培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76-77,8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诊断的发作性睡病33例,均给予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multipl...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诊断的发作性睡病33例,均给予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应用盐酸哌甲酯、文拉法新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0例患儿在5~8岁期间发病,呈现出一个发病高峰年龄;33例患儿均出现白天睡眠过多,30例患儿伴有猝倒,29例患儿伴有体重增加,13例患儿伴有睡眠幻觉,6例患儿伴有睡眠瘫痪;33例患儿平均睡眠潜伏期均≤5 min,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开始于REM睡眠(SOREM现象);应用盐酸哌甲酯和文拉法新治疗症状控制良好,一旦停药症状会再次出现。结论:儿童发作性睡病存在高发年龄段,PSG和MSLT检查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治疗上需长期应用药物控制症状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监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Birbeck颗粒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窦冰华 王春美 +2 位作者 王璐 白松婷 盛光耀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病损区郎格汉斯细胞(LC)及其中Birbeck颗粒的超微结构,为研究Birbeck颗粒的来源、形态、空间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透射电镜观察8例儿童LCH患者病变区LC及Birbeck颗粒的超微结构。结果 8例LCH患儿... 目的探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病损区郎格汉斯细胞(LC)及其中Birbeck颗粒的超微结构,为研究Birbeck颗粒的来源、形态、空间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透射电镜观察8例儿童LCH患者病变区LC及Birbeck颗粒的超微结构。结果 8例LCH患儿病损区均可见典型LC,其中6例LC中可见Birbeck颗粒,大部分位于胞浆中,部分位于细胞膜内侧,与细胞膜相连续,细胞膜外也可见Birbeck颗粒样结构存在;典型Birbeck颗粒呈棒状、网球拍样,也可呈不规则形,周围常伴有圆形空泡样结构。结论 Birbeck颗粒可能起源于细胞膜,空间结构可能为不规则形,其形态具有多样性,不规则性,非典型Birbeck颗粒也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Birbeck颗粒 超微结构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丽 乔会菊 +2 位作者 董燕红 刘茹 张素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4期4437-4441,共5页
目的通过对1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DJS的11例患者,回顾分析11例DJS患者的临床特征、实... 目的通过对11例Dubin-Johnson综合征(DJ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DJS的11例患者,回顾分析11例DJS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组织学形态及相关基因结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6~57岁,平均22.7岁,病程2个月~40 a,平均73个月。11例患者中,10例因皮肤或巩膜黄染就诊,1例因小便黄就诊。11例DJS病例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升高,均以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为主。1例患者谷丙转氨酶(GPT)约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1例自身免疫性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弱阳性),1例自身免疫性抗体抗核抗体+(1∶320)核颗粒型,其余9例均为阴性。B超显示1例肝脏轻度增大。组织学特征:肝小叶结构基本存在,肝细胞内见较多胆色素沉着,分布在胆小管周围,以肝小叶中央区明显;铁特殊染色显示颗粒均为阴性。结论DJS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阴性遗传性疾病,以持续性或间歇性黄疸为临床特征,D-Bil异常增高,其余生化指标正常,组织学以肝细胞内出现棕褐色颗粒为特征。肝脏病理及ABCC2基因检测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IN-JOHNSON综合征 直接胆红素 肝脏病理 ABCC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斌 向明丽 赵西西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AL)多重耐药菌(MDR)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120例儿童AL并发细菌性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细菌是否为MDR分为观察组(细菌为MDR)55例与对照组(细...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AL)多重耐药菌(MDR)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120例儿童AL并发细菌性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细菌是否为MDR分为观察组(细菌为MDR)55例与对照组(细菌非MDR)65例,查询分析AL患儿MDR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ML、诱导化疗、发热前粒缺时间≥7d、发热前血小板<20 g/L、发热前Hb<70 g/L是AL患儿MDR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转入ICU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患儿转入ICU率及死亡率较高,影响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白血病 多重耐药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法在护生新发呼吸道传染病职业防护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思佳 叶琳 +2 位作者 李星丹 吉慧聪 孙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169-4172,共4页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护生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技能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9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生70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名。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培训方法,干预组接受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护生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技能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9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生70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名。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培训方法,干预组接受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理论知识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干预组护生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中学习动机得分、学习合作能力得分、信息素质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干预组护生理论成绩及及技能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效能,提高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案例教学法 情景模拟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职业防护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非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家系产前基因诊断
10
作者 孔祥东 王怀立 孙莹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 :建立非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家系产前基因诊断平台。方法 :用Duchenne基因非编码区(CA)n重复序列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 6个非缺失型DMD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在非缺失型的家系产前诊断中 ,发现获得风险X染色体的男... 目的 :建立非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家系产前基因诊断平台。方法 :用Duchenne基因非编码区(CA)n重复序列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 6个非缺失型DMD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在非缺失型的家系产前诊断中 ,发现获得风险X染色体的男胎 3例 ,女胎 1例 ,余 1例女胎和 1例男胎均未携带风险X染色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经出生婴儿DNA分析及临床症状检测得到部分证实。结论 :胎儿性别鉴定结合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 ,在规范的检测程序和有效的质量控制下 ,能准确地对非缺失型DMD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 ,是目前预防患儿出生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产前基因诊断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x染色体 遗传学诊断 E基因 染色体核型分析 缺失 结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佩佩 徐学聚 +1 位作者 张园 穆慢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ITP患者脾切除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及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脾脏切除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并对性别、年龄、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术前对激素反应、... 目的探讨ITP患者脾切除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及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脾脏切除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并对性别、年龄、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术前对激素反应、术前血小板数目、术后血小板峰值、病程、脾脏有无肿大、血小板抗体数目、有无副脾、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近期有效率为69.6%,远期有效率为66.1%,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术后血小板峰值、血小板抗体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血小板峰值是保护性因素(OR<1.00),年龄、血小板抗体数目是危险性因素(OR>1.00)。结论 ITP患者脾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显著且手术安全。年龄、术后血小板峰值、血小板抗体数目可作为预测脾切除术后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切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舒适化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郝磊 王仕奎 +4 位作者 高志萍 仝其飞 李晓庆 王留霞 王怀立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不同麻醉方式,并研究舒适化儿童支气管镜的临床使用方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原河南省省立医院)2018年8月-2021年7月满足支气管镜检查和BAL临床适应证的住院患儿90例...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不同麻醉方式,并研究舒适化儿童支气管镜的临床使用方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原河南省省立医院)2018年8月-2021年7月满足支气管镜检查和BAL临床适应证的住院患儿9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年龄1~3岁,各45例。观察组采用吸入加深度镇静和静脉复合麻醉,通过改良型双腔喉罩行支气管镜检查及BAL;对照组采用局部表面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及BAL。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中不同时点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5 min(T_(1))、15 min(T_(2))、30 min(T_(3))的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开始15 min(T_(2))MAP与同时点观察组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双腔改良型喉罩,平均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躁动和呼吸道总不良反应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加深度镇静及静脉复合麻醉,通过改良型双腔喉罩进行支气管镜操作,较局部表面麻醉联合静脉麻醉躁动和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MAP波动幅度小,手术时间短,且诊疗舒适化程度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舒适化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 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腾帅 刘玉峰 苏淑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9期3478-348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接受IST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据随访6个月的疗效分为有效组(64例)和无效组(48例),统计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骨髓... 目的探讨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接受IST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据随访6个月的疗效分为有效组(64例)和无效组(48例),统计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骨髓造血面积与IST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结果分析,高水平的骨髓造血面积(OR=4.387,95%CI:1.045~18.425,P=0.043)和高水平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Ret)(OR=5.509,95%CI:1.324~22.915,P=0.019)是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ST有效的独立保护因素,两者预测再生障碍性贫血IST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2(95%CI:0.629~0.915,P<0.001)、0.726(95%CI:0.591~0.862,P=0.003)。结论高水平的骨髓造血面积及高水平的Ret均是IST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对骨骼肌细胞miR-27a、生物钟基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赛飞 郑路 +3 位作者 任艳琦 乔博 吴静 张好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185-5189,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对骨骼肌细胞miR-27a及生物钟基因的影响,探讨miR-27a及生物钟基因在高脂介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C2C12骨骼肌成肌细胞并诱导分化成肌管,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熟肌管标记基因即成肌细胞决... 目的观察高脂对骨骼肌细胞miR-27a及生物钟基因的影响,探讨miR-27a及生物钟基因在高脂介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C2C12骨骼肌成肌细胞并诱导分化成肌管,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熟肌管标记基因即成肌细胞决定基因1(MyoD1)表达,在C2C12细胞分化为肌管细胞后分为棕榈酸干预组(PA组,0.75 mmol·L^(-1))和对照组(Con组),以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细胞p-Akt/Akt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变化来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棕榈酸对miR-27a及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分化前肌管形成标志蛋白MyoD1未表达,分化后MyoD1表达明显。PA组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葡萄糖消耗较对照组低(P<0.001)。PA组生物钟核心基因Clock mRNA及Bmal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miR-27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且miR-27a与Clock mRNA及Bmal1 mRNA呈负相关(r=-0.847、-0.662,P<0.05)。结论棕榈酸干预导致骨骼肌C2C12细胞昼夜节律紊乱及IR,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miR-27a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昼夜节律 miR-27a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协调训练联合口肌训练游戏对脑瘫流涎症患儿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雪义 王红歌 +1 位作者 王绪芳 许荣华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86-189,共4页
流涎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发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口腔运动及吞咽功能降低所致[1]。故临床上针对脑瘫患儿流涎症主要通过吞咽协调训练从而增强口腔及吞咽功能以改善流涎症状,但是由于小儿自我约束性差,无法全面规范地完成训练,导致患者流涎... 流涎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发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口腔运动及吞咽功能降低所致[1]。故临床上针对脑瘫患儿流涎症主要通过吞咽协调训练从而增强口腔及吞咽功能以改善流涎症状,但是由于小儿自我约束性差,无法全面规范地完成训练,导致患者流涎症状改善不明显,吞咽困难改善未达到理想的效果[2]。故针对患儿爱玩的天性,考虑加入口肌训练游戏可增加小儿的积极性与配合性,可能对加大训练强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协调训练 口肌训练游戏 脑瘫流涎症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IgG亚型分布及意义
16
作者 司冉冉 王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Ig G亚型沉积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的88例HSPN患儿资料,对其病理类型及Ig G亚型进行统计,分为Ig G沉积(+)A组和Ig G沉积...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Ig G亚型沉积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的88例HSPN患儿资料,对其病理类型及Ig G亚型进行统计,分为Ig G沉积(+)A组和Ig G沉积(-)B组,比较两组临床及病理差异。结果依据肾脏病理将其分为两组,其中Ig G(+)共26例为A组,占30%;Ig G(-)共62例为B组,占70%。A、B组发病年龄、性别、起病时间、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伴有感染及关节症状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行Ig G亚型检测12例Ig G1(+),1例Ig G2(+),1例Ig G3(+),3例Ig G1、Ig G2(+),1例Ig G1、Ig G4(+),1例Ig G2、Ig G4(+),4例Ig G1、Ig G2、Ig G3(+),3例Ig G亚型全阴,Ig G4亚型沉积的阳性率最低。结论 HSPN患儿Ig G(+)除典型紫癜表现外,常伴有感染、关节症状;免疫荧光亚型分析以Ig G1沉积为主,Ig G2、Ig G3次之,Ig G4沉积最少,在免疫复合物Ig G介导的肾损害中,Ig G1可能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IGG亚型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振动音乐干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
17
作者 李树梅 孙雪义 齐青青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体感振动音乐干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聆听音乐干预,观察组52例给... 目的:探讨体感振动音乐干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聆听音乐干预,观察组52例给予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干预(VAT),分析两组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生长发育水平。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左、右足背屈角与肌张力等级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右腘窝角与内收肌角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展商、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感音乐干预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水平和关节活动度,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振动音乐 痉挛型脑瘫 儿童 关节活动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