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区域内全覆盖早期筛查分析
1
作者 刘秋亮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苏萌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邹鑫磊 梁鹏伟 高晓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总结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新生儿及1~2个月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实施情况,形成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生儿与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流程。方法:河南省扶沟县县域内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 目的:总结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新生儿及1~2个月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实施情况,形成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生儿与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流程。方法:河南省扶沟县县域内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髋关节Graf超声检查法+体格检查),儿内科、儿外科、儿保科、骨科1~2个月住院患儿及门诊就诊患儿分别由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儿保科医师、骨科医师进行DDH的早期筛查(髋关节Graf超声检查法+体格检查),可疑或异常者转诊至骨科复筛,由儿童骨科或骨科医师对转诊者再次行体格检查及Graf超声检查法,可疑者定期复查直至确诊或排除。结果: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共筛查婴儿6 264人,其中男3 192人(50.96%),女3 072人(49.04%),筛查率为100.00%。检出Ⅱa^(-)及以上阳性患儿17例,其中男4例(23.53%),女13例(76.47%),检出率为0.271%(17/6 264)。DDH阳性的17例23髋,包括Graf分型Ⅱa^(+)型5髋、Ⅱa^(-)型8髋、Ⅱb型3髋、Ⅱc型2髋、D型2髋、Ⅲ型1髋、Ⅳ型2髋。左侧14髋,异常率为0.223%(14/6 264);右侧9髋,异常率为0.144%(9/6 264)。左侧异常率为右侧的1.56倍。女17髋,异常率为0.277%(17/6 144);男6髋,异常率为0.094%(6/6 384)。女婴髋异常率为男婴的2.94倍。筛查阳性婴儿中合并足部畸形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脊柱畸形1例、肌性斜颈1例、泌尿系统畸形1例。结论:本研究实现了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2月龄内所有婴儿的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形成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的初步规范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早期筛查 全覆盖 区域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在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李潮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苏萌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邹鑫磊 梁鹏伟 高晓斌 刘秋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比较骨盆三联截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A)、单纯骨盆三联截骨(B)及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C)3种手术方式治疗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骨盆三联截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A)、单纯骨盆三联截骨(B)及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C)3种手术方式治疗6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44例(44髋),年龄6~14岁。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C 3组。术前及术后采用X射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角),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和Severin髋关节影像学评级对比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术后2 a, 3组Mckay功能优良率和Severin影像学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 a、2 a A、B组AI小于C组,CE角大于C组;3组术后各时间点AI均较术前减小,CE角均较术前增大(P<0.05)。结论:3种术式术后髋关节功能(Mckay评分)和影像学优良率(Severin分级)无差异,但骨盆三联截骨联合/单纯术式在髋臼形态矫正(AI、CE角)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大龄儿童 骨盆三联截骨 SALTER骨盆截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Steel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苏萌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邹鑫磊 梁鹏伟 高晓斌 刘秋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为小儿运动系统常见的结构性畸形之一^([1]),其中大龄(>6周岁)患儿因髋关节已基本失去重塑潜力^([2]),多需采用髋臼周围截骨术、三联截骨术、髋臼加盖成形术等手术方...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为小儿运动系统常见的结构性畸形之一^([1]),其中大龄(>6周岁)患儿因髋关节已基本失去重塑潜力^([2]),多需采用髋臼周围截骨术、三联截骨术、髋臼加盖成形术等手术方式,以改善髋关节的包容度、恢复正常生物力学^([3]),但手术难度大、精准度要求高。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迅猛发展,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大龄儿童DDH手术治疗成为可能^([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大龄儿童 3D打印 骨盆三联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vlik吊带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邹鑫磊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苏萌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梁鹏伟 高晓斌 刘秋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Pavlik吊带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214髋)接受Pavlik吊带治疗的DDH患儿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显著组与不显著组,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Pavlik吊带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214髋)接受Pavlik吊带治疗的DDH患儿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显著组与不显著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avlik吊带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DDH患儿总体治愈率为68.9%(102/148)。与疗效不显著组比较,显著组女婴和髋脱位型(Graf D、Ⅲ、Ⅳ型)患儿少,开始治疗月龄小,平均每月随访次数多(P<0.05)。及早开始吊带治疗和平均每月随访次数>1次的患儿疗效较好,髋脱位型患儿疗效较差,OR(95%CI)分别为0.123(0.056~0.271)、3.999(1.386~11.535)和0.033(0.005~0.210)。结论:及早开始Pavlik吊带治疗和实施系统性、规范化的随访是改善DDH预后的关键,尤其对于髋脱位型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Pavlik吊带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范向阳 刘秋亮 贺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统称,发病率为0.06/1000(非洲)~76.10/1000(美洲原住民和拉普兰人)[1-2],女性高于男性,左侧高于右侧[3-4]。...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统称,发病率为0.06/1000(非洲)~76.10/1000(美洲原住民和拉普兰人)[1-2],女性高于男性,左侧高于右侧[3-4]。在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DDH发病率也不同,整体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5]。DDH属于发育性畸形,更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其可能随着婴幼儿的成长而加重或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 婴幼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认知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星 刘延锦 +3 位作者 韩娜 栗英 李林 王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和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护理干预及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28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乳房重建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和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护理干预及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28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乳房重建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得分为(15.39±4.45)分,82.78%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处于一般以下水平。态度得分为(47.12±9.35)分,仅有21.85%患者对乳房重建持积极态度。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在职、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患者对乳房重建认知及态度(均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乳房重建的认知不足,重建态度不够积极。年轻、文化程度高、在职、家庭经济负担轻的患者更希望进行乳房重建。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乳房重建相关知识信息的教育与普及,使患者决策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认知 态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复查现况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娜 栗英 +1 位作者 刘延锦 李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查现状,探讨影响患者复查率的因素。方法对30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电话随访、查询医院门诊记录与住院记录等方式调查患者术后1年的复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68例(88.14%)患...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查现状,探讨影响患者复查率的因素。方法对30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电话随访、查询医院门诊记录与住院记录等方式调查患者术后1年的复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68例(88.14%)患者术后1年内回医院复查至少1次,按时首次复查率60.33%(184/302),按时完成3次复查患者仅67例(22.18%)。患者的年龄、职业、居住地是影响其首次复查率的因素。未按时复查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了解复查的重要性及意义;患者不重视,认为复查无所谓,存在侥幸心理;治疗结束后医生未明确告知复查方案和时间。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复查率较低,影响首次复查率的因素是患者的年龄、职业与居住地。医护人员需加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复查重要性的教育,改善患者对复查的态度,建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查随访系统,规范复查随访工作,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复发或转移,避免延误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转移 肿瘤复发 疾病预后 复查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 被引量:7
8
作者 栗英 刘延锦 +1 位作者 李星 韩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47-50,共4页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效果。方法针对降低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包括组建彩虹圈,进行要因分析、实施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由34.85%降低至13.57%;输液...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固定效果。方法针对降低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包括组建彩虹圈,进行要因分析、实施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蝶翼无损伤针二次固定率由34.85%降低至13.57%;输液港宣教内容患者掌握率由75.00%提高至95.0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品管圈应用于输液港维护中,可有效降低蝶翼针二次固定率,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蝶翼无损伤针 品管圈 二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崔天娇 屈清荣 +2 位作者 高娅鑫 王碧轩 焦春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且已重返工作的30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且已重返工作的30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57.86±9.81)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4.17±4.82)分,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为(71.29±12.41)分。不同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模式、医保类型、造口类型、是否合并造口并发症的肠造口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是否合并造口并发症、文化程度为重返工作适应性的正相关因素,工作性质和造口类型为负相关因素(F=541.52,P<0.05),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78.2%。结论医护人员应综合评估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帮助患者提高重返工作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重返工作适应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