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肺癌自身抗体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孙琳歌 苏皎 +3 位作者 刘艳君 代丽萍 陈瑞英 欧阳松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验证组(66例)。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客观缓解率为35.71%,疾病控制率为7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66.23%,无进展生存率为42.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骨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治疗后p53、p53差值、治疗后癌症抗原基因(CAGE)、CAGE差值均与PFS相关(P<0.05)。LASSO回归筛选出4个预测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p53差值、CAGE差值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9,P=0.351);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列线图模型预测靶向治疗效果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验证组灵敏度为74.08%,特异度为71.43%,AUC为0.835。结论肺癌自身抗体p53差值、CAGE差值及TNM分期、NLR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p53、CAGE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自身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晚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列线图模型 EGFR-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
2
作者 孙琳歌 代丽萍 +1 位作者 陈瑞英 欧阳松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抗肿瘤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可增强抗肿瘤效果,调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奥希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2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志刚 马希涛 +1 位作者 王思勤 唐学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晓东 陈改云 梁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EN)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VAP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E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普通饮食。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检测所有患者入...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EN)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VAP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E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普通饮食。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检测所有患者入组后第1、7、14天血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观察记录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脱机成功率。结果:入组后两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不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339,F组间=1.030,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上升(F时间=23.868、8.528、6.613,P<0.01),血清总蛋白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491,P=0.486),而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组间=24.880、7.554,P<0.01)。EN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6±0.8)d,短于对照组的(10.3±1.0)d(t=13.279,P<0.001)。机械通气治疗2周内EN组脱机成功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χ2=5.406,P=0.020)。结论:EN可以显著提高VAP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平衡评分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NHANES数据分析
5
作者 邱丽亮 庄沅松 王华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平衡评分(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方法:使用1999至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选择16种营养素和4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OBS评分,并根据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组。采用Co... 目的:探讨氧化平衡评分(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方法:使用1999至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选择16种营养素和4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OBS评分,并根据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组。采用Cox回归分析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系,并采用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测试评价这种关联在不同群体中是否稳定。结果:研究共纳入6739人。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以Q1组为参照,Q2组和Q3组个体全因死亡风险降低(HR=0.65,95%CI:0.49~0.86;HR=0.53,95%CI:0.37~0.77),Q3组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HR=0.45,95%CI:0.27~0.76)。性别及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卒中、糖尿病在OBS与全因死亡的关联中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高OBS是哮喘人群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平衡评分 氧化应激 全因死亡 心血管事件死亡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新燕 吴杰 +5 位作者 鲁新华 张瑞芳 周艳 李留霞 赵先兰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流行及诊治经验的积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但尚没有完善的针对孕产妇感染者的诊疗方案。迄今,武汉协和医院提出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流行及诊治经验的积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但尚没有完善的针对孕产妇感染者的诊疗方案。迄今,武汉协和医院提出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意见》,盛京医院制定了《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孕产妇管理指导意见(第一版)》(2020年1月26日)。孕产妇是一类特殊人群,其机体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发病及诊治有其特殊性。受体内高水平雌、孕激素的影响,孕产妇上呼吸道(鼻、咽、气管)黏膜增厚、轻度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受妊娠中晚期潮气量增加、妊娠子宫增大、膈肌上抬、肺部扩张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孕产妇是各类病毒的易感人群,妊娠期妇女对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炎症应激反应明显增高。因此,孕产妇一旦感染2019-nCoV,尤其是对于中晚期妊娠妇女,病情发展迅速,易进展为重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范。根据河南省现有病例的特点,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及武汉协和医院、盛京医院制定的相关指导意见,我们特提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孕产妇 病毒性肺炎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p16、FHIT、APC基因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莹 王圆圆 +4 位作者 贾文青 倪然 张辉 王静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p16、FHIT、APC的甲基化,探讨它们在肺癌发生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p16、FHIT、APC基...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p16、FHIT、APC的甲基化,探讨它们在肺癌发生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p16、FHIT、APC基因甲基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计算上述基因甲基化诊断肺癌的准确率。结果:肺癌组血清中p16、FHIT、APC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7.5%、34.2%、31.7%,对照组中分别为6.5%、13.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16、FHIT基因甲基化均为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7.509(2.160~26.099)、2.927(1.096~7.814)(P均<0.05)。p16、FHIT、APC基因甲基化单项诊断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53%、49%、47%,3种基因甲基化联合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为87%,优于单项指标。结论:p16、FHIT基因甲基化均为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p16、FHIT、APC甲基化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16 FHIT APC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振涛 韩雪萍 +1 位作者 苗丽君 张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患者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腹部手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0.5mg/kg,B组于术终缓慢静脉注射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患者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腹部手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0.5mg/kg,B组于术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0.5mg/kg,C组不给凯纷,三组术后均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术后接PCA泵PCIA,泵内药物A组、B组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1mg/kg+芬太尼8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芬太尼10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VAS评分;镇静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间点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明显低于C组(P<0.01)。各时间点三组均无过度镇静、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恶心、呕吐、瘙痒不良反应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能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小儿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伤后肺不张70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体会 被引量:13
9
作者 管霞 楚荷莹 +1 位作者 王华启 张国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1-792,共2页
关键词 胸外伤 肺不张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NSE、SCC-Ag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天舟 张琳 +5 位作者 王庆芳 冯斐斐 聂广金 吴维超 王静 路太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肺癌患者和8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SCC-Ag和CYFRA21-1...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肺癌患者和8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SCC-Ag和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NSE、SCC-Ag和CYFRA21-1水平(中位数)分别为3.41、7.97、0.86和1.84μg/L,高于肺良性疾病组血清CEA、NSE、SCC-Ag和CYFRA21-1的水平2.58μg/L(WilcoxonW=5452.043,P<0.001)、3.11μg/L(WilcoxonW=4572.538,P=0.006)、0.33μg/L(WilcoxonW=5408.051,P<0.001)和1.02μg/L(WilcoxonW=4642.574,P=0.002)。CEA检测肺腺癌、NSE检测肺小细胞癌、SCC-Ag和CYFRA21-1检测肺鳞状细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0.0%、66.7%、72.0%和80.0%。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7.48%。结论:CEA对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SCC-Ag和CYFRA21-1对肺鳞癌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4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肺癌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晓梅 孙浩杰 王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720,822,共4页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SLM)对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LM组及普萘洛尔加SLM组。收集各组大鼠BALF,光镜下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SLM)对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LM组及普萘洛尔加SLM组。收集各组大鼠BALF,光镜下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EOS凋亡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和普萘洛尔加SLM组大鼠BALF中EOS计数、Eotaxin和IL-5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EOS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SLM组大鼠BALF中EOS计数、IL-5和Eotaxin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EOS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普萘洛尔加SLM组大鼠肺组织呈明显炎症变化,SLM组大鼠肺组织呈轻度炎症变化。结论:SLM可能通过β2肾上腺素受体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IL-5和Eotaxin水平从而降低EOS的数量来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5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细胞凋亡指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振涛 韩雪萍 +1 位作者 苗丽君 张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I~Ⅱ级60~70岁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B组于术终缓慢静脉...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I~Ⅱ级60~70岁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B组于术终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c组不给凯纷。3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术后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泵内药物A组、B组为凯纷50mg+芬太尼8μg/kg生理盐水(共100mL),C组为芬太尼10μg/kg生理盐水(共100mL)。观察3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VA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766.000,P〈0.001;F组间=66.649,P〈0.001)。3组患者术后均无过度镇静,3组患者术后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164,P=0.371),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时间=375.400,P〈0.001)。3组患者术后循环、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老年人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PV联合降压药物对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及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鹏 欧阳松云 +2 位作者 孙培宗 陈瑞英 代丽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8-689,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成人发病率为2%.4%,并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文献[3]报道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与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成人发病率为2%.4%,并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文献[3]报道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与OSAHS、高血压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OSAHS 高血压 肝细胞生长因子 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气肿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翔 汤兵祥 +3 位作者 张曼林 孙芳 胡建平 刘欣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肺气肿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并扩增大鼠MSCs,并以5-溴氮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标记。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大鼠于气管...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肺气肿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并扩增大鼠MSCs,并以5-溴氮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标记。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大鼠于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并烟雾暴露,建立肺气肿大鼠模型。然后将培养的MSCs经尾静脉注入到移植组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3组大鼠肺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du及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移植组均出现肺气肿病理改变,但后者较前者明显减轻。3组间平均肺泡数(MAN)、肺泡腔与肺总面积比(P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2.248,194.474,P均<0.001);移植组MAN高于模型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AA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移植组可见Br-du阳性细胞表达,部分Brdu阳性细胞内有CK的表达。对照组和模型组未见Brdu阳性及CK阳性细胞。结论:MSCs移植明显减轻肺气肿大鼠肺部炎症和病理改变,这可能与MSCs在受体肺组织内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肺气肿 大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黎 刘孝焱 +5 位作者 张茹 李爱恬 王莹 范菲菲 苗丽君 张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14-719,共6页
目的:探究胸腔积液中能够提示患者临床诊断与预后的潜在生化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41例患者的胸腔积液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 目的:探究胸腔积液中能够提示患者临床诊断与预后的潜在生化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41例患者的胸腔积液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乳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同时收集临床检测乳酸代谢相关分子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诊断与预后情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逻辑回归分析、ROC分析等方法分析其与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中NE的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胸腔积液(non-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NMPE)[(5.24±3.49)ng/mL vs.(2.56±2.25)ng/mL,P<0.05];且NE水平与恶性病理诊断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NE水平作为良恶性诊断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1。NE水平、TAMs比例与较差预后也具有相关性(P<0.05),其作为预后评估指标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37,0.856(P<0.05);当NE与TAMs比例、乳酸水平联合时,联合指标作为预后判断指标的ROC曲线的AUC达0.928(P<0.05),相比NE、TAMs单因素更高,对预后预测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结论:胸腔积液中NE水平与恶性病理诊断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辅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潜在指标。此外,恶性胸腔积液中NE水平与不良预后联系紧密,也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当其与TAMs、乳酸联合时,对预后预测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去甲肾上腺素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乳酸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定位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江华 卢广平 +2 位作者 张海澄 田梦圆 娄丽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改变,及与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改变。结果 (1) ST段抬高Ⅲ/Ⅱ>...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改变,及与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改变。结果 (1) ST段抬高Ⅲ/Ⅱ> 1者,其罪犯血管多为右冠状动脉(RCA),敏感度为78. 7%,特异度为85. 7%; ST段抬高Ⅲ/Ⅱ≤1者,其罪犯血管多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敏感度为72. 7%,特异度为89. 8%;(2)Ⅰa VL导联ST段下移多见于RCA闭塞,其敏感度为94. 8%,特异度为63. 6%,而Ⅰa VL无下移或抬高者多为LCX闭塞,其敏感度为70. 0%,特异度为95. 0%;(3) STV3下移/STⅢ升高,比值大于1. 2,闭塞部位多为LCX,在0. 5~1. 2之间,多为RCA远端,小于0. 5多为RCA近端,其敏感度分别为81. 8%、82. 3%和93. 8%,特异度分别为94. 1%、95. 2%和64. 1%。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改变对罪犯血管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罪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A549细胞株增殖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建丽 曹婷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消化后于96孔板上按1×10-5mol/L,1×10-6mol/L,1×10-7mol/L3组ATRA药物浓度组和空白...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消化后于96孔板上按1×10-5mol/L,1×10-6mol/L,1×10-7mol/L3组ATRA药物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ATRA作用2d,4d,6d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②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1×10-5mol/LATRA培养24h后A549细胞胞核形态变化。③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经1×10-7mol/L,1×10-6mol/L,1×10-5mol/LATRA作用12h,24h后A549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经1×10-5mol/LATRA处理后的细胞呈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ATRA处理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ATRA可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并通过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 凋亡 全反式维甲酸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肺叶移植治疗成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高峰 赵凯 +15 位作者 李丰科 王跃斌 丁志丹 欧阳松云 刘峰辉 王勇 金峰 曹彬 吴进福 李军 黄明君 冯敏 常薇 常思远 刘刚 陈静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4-877,共4页
目前,肺移植是公认的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然而,供肺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肺移植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已提出并临床实践的对应策略有:边缘供肺肺移植、心死亡供体肺移植、体外肺灌注(EVLP)体外肺修复肺移植、解剖和... 目前,肺移植是公认的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然而,供肺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肺移植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已提出并临床实践的对应策略有:边缘供肺肺移植、心死亡供体肺移植、体外肺灌注(EVLP)体外肺修复肺移植、解剖和非解剖性肺减容肺移植、肺叶移植[2-3]。对于身材矮小或者有限制性肺疾病的小胸腔患者来说,肺叶移植已成为扩大其供肺来源的重要方式之一[2-8]。现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华中地区首例双侧肺叶移植治疗成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叶移植 支气管扩张 胸腔不匹配 支气管残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梦 常静侠 +1 位作者 张冰璐 张露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目的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检测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共纳入52例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死亡组23例,生存组29例。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降钙素原、血清白蛋白、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区分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CI:0.520~0.817),特异度0.552,灵敏度0.783;降钙素原AUC为0.696(95%CI:0.554~0.838),特异度0.483,灵敏度0.870;呼吸机使用AUC为0.831(95%CI:0.707~0.955),灵敏度0.696,特异度0.966;年龄和降钙素原联合AUC为0.708(95%CI:0.566~0.849),灵敏度0.826,特异度0.586;年龄和呼吸机使用联合AUC为0.929(95%CI:0.855~1.000),灵敏度0.913,特异度0.828;降钙素原和呼吸机使用联合AUC为0.881(95%CI:0.785~0.977),灵敏度0.739,特异度0.966;年龄联合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AUC为0.955(95%CI:0.906~1.000),灵敏度0.957,特异度0.828。而生存组与死亡组在病原菌种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单一指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非HIV感染免疫抑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2-siRNA对肺癌细胞NCI-H446沉默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曹婷婷 张茂林 +2 位作者 赵国强 卢滨 王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05-50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的过程,RNAi作为基因治疗中一种新的效率高、特异性强的治疗...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的过程,RNAi作为基因治疗中一种新的效率高、特异性强的治疗手段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AKT2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肺癌细胞NCI-H446,观察其对AKT2基因的沉默作用。方法利用已知AKT2的m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具有短发夹结构的两条寡核甘酸序列及一条无关对照序列,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后以T7和SP6为引物进行PCR鉴定,对表达载体pRNAT-U6.2及阳性克隆产物进行双酶切,将得到的基因及线性化的表达载体再次连接,利用PCR的方法进行重组体的筛选鉴定及测序分析,利用脂质体转染肺癌细胞NCI-H446,RT-PCR检测AKT2-mRNA沉默效果。结果将合成的DNA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上,经PCR扩增筛选鉴定和测序鉴定证实为所需序列,转染肺癌细胞NCI-H446后,AKT2-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的靶向AKT2-RNA的干扰重组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NCI-H446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2基因 RNA干扰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