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肺癌自身抗体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孙琳歌 苏皎 +3 位作者 刘艳君 代丽萍 陈瑞英 欧阳松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验证组(66例)。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客观缓解率为35.71%,疾病控制率为7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66.23%,无进展生存率为42.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骨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治疗后p53、p53差值、治疗后癌症抗原基因(CAGE)、CAGE差值均与PFS相关(P<0.05)。LASSO回归筛选出4个预测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p53差值、CAGE差值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9,P=0.351);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列线图模型预测靶向治疗效果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验证组灵敏度为74.08%,特异度为71.43%,AUC为0.835。结论肺癌自身抗体p53差值、CAGE差值及TNM分期、NLR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p53、CAGE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自身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晚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列线图模型 EGFR-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
2
作者 孙琳歌 代丽萍 +1 位作者 陈瑞英 欧阳松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抗肿瘤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可增强抗肿瘤效果,调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奥希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俊平 王晓东 +1 位作者 万有栋 刘延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VAP患者分EN组(50例,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和PN组(50例,给予静脉营养)。观测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入院第1、7、14天血清白蛋白、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VAP患者分EN组(50例,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和PN组(50例,给予静脉营养)。观测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入院第1、7、14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结局指标(营养达标率、达标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及脱机成功率)的差异。结果:入组后EN组与PN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随时间推移变化不大(F时间=0.453、0.132、0.583,P>0.05),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N组(F组间=15.564、23.340,P<0.05)。EN组营养达标率高于PN组(χ2=10.391,P<0.001),达标所需时间短于PN组(t=4.010,P=0.003),机械通气时间短于PN组(t=3.121,P=0.007)。两组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及脱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患者行EN支持可更快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2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志刚 马希涛 +1 位作者 王思勤 唐学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晓东 陈改云 梁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EN)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VAP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E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普通饮食。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检测所有患者入...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EN)支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VAP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E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普通饮食。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检测所有患者入组后第1、7、14天血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观察记录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脱机成功率。结果:入组后两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不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339,F组间=1.030,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上升(F时间=23.868、8.528、6.613,P<0.01),血清总蛋白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491,P=0.486),而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组间=24.880、7.554,P<0.01)。EN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6±0.8)d,短于对照组的(10.3±1.0)d(t=13.279,P<0.001)。机械通气治疗2周内EN组脱机成功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χ2=5.406,P=0.020)。结论:EN可以显著提高VAP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饮食炎症指数与肌少症的关系
6
作者 郑婧 肖曼 +1 位作者 张琳 刘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饮食炎症指数(DII)与肌少症的关系。方法:以1999-2006年、2012-2018年NHANES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DII、肌少症情况等数据。根据DII四分位... 目的: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饮食炎症指数(DII)与肌少症的关系。方法:以1999-2006年、2012-2018年NHANES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DII、肌少症情况等数据。根据DII四分位数将COPD患者分为Q1~Q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II与COPD患者肌少症风险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DII与肌少症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529例COPD患者中肌少症121例(22.87%)。校正年龄、种族、性别、BMI、饮酒、体力活动后,相比Q1组,Q3组、Q4组的肌少症风险增高,OR(95%CI)分别为2.136(1.121~4.071)、2.779(1.571~4.916);Q1、Q2、Q3、Q4组COPD患者的肌少症风险呈上升趋势(P<0.05);DII≥2.51时DII与肌少症呈剂量-反应关系(P_(非线性)=0.030)。结论:DII≥2.51时,随着DII增加,COPD患者肌少症风险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肌少症 饮食炎症指数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血栓素B2、可溶性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7
作者 郑富霞 苗丽君 +4 位作者 黄凤祥 黄仕夫 高增艳 张瑞霞 孟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究组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对研究组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对照组,TXB2、sB7-H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据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其中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39例,重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外周血APC水平低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TXB2、sB7-H3水平高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与CURB-65评分呈负相关,TXB2、sB7-H3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随访30 d,预后不良亚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XB2、sB7-H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752、0.738、0.761,敏感度为66.67%、76.19%、66.67%,特异度为78.48%、67.09%、78.48%;三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8,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7.3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升(Z=2.207、2.666、2.109,P=0.027、0.008、0.035)。结论老年肺炎外周血APC、TXB2、sB7-H3与病情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时能较为可靠地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活化蛋白C 血栓素B2 可溶性B7-H3 病情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低氧环境下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洋 张辉 +5 位作者 伍冬冬 王圆方 刘帅 马东波 邓翔 吴秋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状态下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氧+生理盐水)、模型组(低氧+生理盐水)、EGCG低剂量组(低氧+10 mg/kg EGCG)、EGCG高剂量组(低氧+50 mg/kg EG...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状态下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氧+生理盐水)、模型组(低氧+生理盐水)、EGCG低剂量组(低氧+10 mg/kg EGCG)、EGCG高剂量组(低氧+50 mg/kg EGCG)和阳性对照组(低氧+1.0 mg/kg盐酸纳洛酮),每组各10只。干预4周后,检测肺功能、动脉血气相关指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血流动力学及右心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GCG低剂量组、EGCG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呼吸频率、呼气峰流速值(PEF)、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氢离子浓度(pH)、氧分压(PaO_(2))水平降低,呼气阻力、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GCG低剂量组、EGCG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呼吸频率、PEF、FEF50、pH、PaO_(2)水平升高,呼气阻力、PaCO_(2)、IL-8、TNF-α、mPAP、右心指数降低(P<0.05);与EGCG低剂量组比较,EGCG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呼吸频率、PEF、FEF50、pH、PaO_(2)水平升高,呼气阻力、PaCO_(2)、IL-8、TNF-α、mPAP、右心指数降低(P<0.05)。结论EGCG能增强低氧状态下肺心病大鼠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右心负荷,对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环境 肺心病 呼吸衰竭 EGCG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昼夜心室复极参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贝贝 蒋军广 +1 位作者 史江 张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SAHS与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相关证据表明,Tp-e间期...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SAHS与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相关证据表明,Tp-e间期、QT间期和Tp-e/QT等心室复极参数可能与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有关。然而截止到目前,对OSAHS相关心律失常及心电参数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研究OSAHS患者昼夜心室复极参数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OSAHS患者159例,并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中度OSAHS组(78例)与重度OSAHS组(81例);选取51例未患疾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量并计算所有参与者的日间和夜间Tp-e间期、QT间期、Tp-e/QT。结果对照组与轻-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之间的日间Tp-e间期、夜间Tp-e间期、日间Tp-e/QT、夜间Tp-e/Q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Tp-e间期、夜间Tp-e间期、日间Tp-e/QT、夜间Tp-e/QT在三组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P<0.05);三组日间及夜间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日间静息状态及夜间阻塞性呼吸暂停期的Tp-e间期、QT间期、Tp-e/Q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阻塞性呼吸暂停期的Tp-e间期、QT间期、Tp-e/QT均较日间静息状态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夜间Tp-e间期(r_(s)=0.221,P=0.005)、夜间Tp-e/QT(r_(s)=0.298,P<0.001)均与AHI呈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夜间阻塞性呼吸暂停期心室复极参数较日间静息状态下延长,昼夜变化显著,为今后OSAHS合并心律失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TP-E间期 QT间期 Tp-e/QT 心室复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雪 蒋军广 +1 位作者 宋卫卫 刘菊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390例,其中确诊为OSAHS者365例,单纯鼾症者25例,依据HOMA-IR将OSAHS患者分为IR组(175例)和非IR组(19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390例,其中确诊为OSAHS者365例,单纯鼾症者25例,依据HOMA-IR将OSAHS患者分为IR组(175例)和非IR组(190例),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及PSG监测结果的差异。结果:OSAHS患者的IR发生率(47.9%)高于单纯鼾症者(16.0%)(P=0.002)。与非IR组相比,IR组OSAHS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ESS评分、高血压病发病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氧饱和度低于90%所占的时间比(CT90%)、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总呼吸暂停时间均升高,年龄、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呼吸暂停时间、CT90%、ODI、高血压病史是IR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037(1.023~1.052)、1.014(1.002~1.027)、1.007(1.004~1.011)、10.236(5.946~17.623)。结论:OSAHS与IR关系密切;总呼吸暂停时间、CT90%、ODI、高血压病史可能是OSAHS患者I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间歇性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上气道动态MRI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瑜 蒋军广 +1 位作者 刘菊敏 杨贝贝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976,共6页
目的:基于动态MRI探讨上气道解剖结构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1月在本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45例OSA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呼吸暂停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患者... 目的:基于动态MRI探讨上气道解剖结构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1月在本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45例OSA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呼吸暂停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患者行动态MRI检查,在正中矢状面及横轴面图像上分别测量软腭后区(RP)、舌后区(RG)和会厌后区(EPG)气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比较3个分区之间各项解剖学参数的差异,并分析OSA严重程度与各项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个分区的解剖学参数比较,软腭后区气道的最小横截面积和最大横截面积最小,塌陷率最大(P均<0.05)。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中软腭的长度、厚度和矢状面积及3个分区内气道的塌陷率均较大,三个分区内气道的最小横截面积及其在相应平面上的左右径、前后径均较小(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软腭的长度和矢状面积、软腭后区侧咽壁和后咽壁的厚度、舌后区侧咽壁的厚度均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呈正相关(0.341≤r≤0.574,P均<0.05);软腭后区和舌后区气道的最小横截面积及其在相应层面上的左右径、会厌后区的前后径均与AHI和Ts90%呈负相关(-0.315≤r≤-0.580,P均<0.05);各区的气道塌陷率均与AHI呈正相关(0.445≤r≤0.521,P均<0.05),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塌陷率均与Ts90%呈正相关(0.340≤r≤0.348,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软腭后区的侧咽壁厚度是Ts90%的独立影响因素,颈围和软腭后区气道的左右径是AH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气道解剖结构与OSA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气道塌陷率可以提示气道的狭窄程度。软腭后区的上气道最狭窄且最易塌陷,该区的侧咽壁厚度和气道左右径分别是Ts90%和AHI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成像 睡眠呼吸障碍 气道解剖学 塌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L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丽亮 程玖玲 王华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1-867,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ICIs相关性肺炎(CIP)的潜在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CIP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CIs治疗的728例NSCLC患者,其中CIP 4...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ICIs相关性肺炎(CIP)的潜在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CIP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CIs治疗的728例NSCLC患者,其中CIP 47例。以47例CIP为CIP组,选取141例非CIP的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第1次免疫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结果、CT影像等,应用FACT医学影像系统软件对患者CT影像进行肺气肿定量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P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对NSCLC患者发生CIP的预测价值。结果47例CIP患者中,男40例(85.1%),年龄40~65岁25例(53.0%),不良事件通用分级标准(CTCAE)分级3级肺炎28例(59.6%),主要影像学分型为网格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ALB)低(OR=0.889,95%CI 0.808~0.979,P=0.017)、靶向治疗(OR=9.204,95%CI 1.678~50.486,P=0.011)、抗血管生成治疗(OR=0.056,95%CI 0.020~0.161,P<0.001)、低衰减区域百分比(LAA%)高(OR=1.227,95%CI 1.053~1.430,P=0.009)是CI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上述4个影响因素预测NSCLC患者发生CI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 0.838~0.939),敏感度为0.894,特异度为0.801。结论血清ALB低、接受一线靶向治疗、LAA%高是发生CIP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是CIP发生的保护因素。采用上述4个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NSCLC患者发生CI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平衡评分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NHANES数据分析
13
作者 邱丽亮 庄沅松 王华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平衡评分(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方法:使用1999至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选择16种营养素和4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OBS评分,并根据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组。采用Co... 目的:探讨氧化平衡评分(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联。方法:使用1999至2018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选择16种营养素和4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OBS评分,并根据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组。采用Cox回归分析OBS与哮喘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系,并采用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测试评价这种关联在不同群体中是否稳定。结果:研究共纳入6739人。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以Q1组为参照,Q2组和Q3组个体全因死亡风险降低(HR=0.65,95%CI:0.49~0.86;HR=0.53,95%CI:0.37~0.77),Q3组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HR=0.45,95%CI:0.27~0.76)。性别及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卒中、糖尿病在OBS与全因死亡的关联中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高OBS是哮喘人群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平衡评分 氧化应激 全因死亡 心血管事件死亡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充足达标时间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朱小茜 岳向峰 +2 位作者 黄学敏 刘秋红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充足达标时间对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入住时间>3 d且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成年患者377例,按入住ICU后蛋白质充足达标时间分为早期(1~2... 目的:探讨蛋白质充足达标时间对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入住时间>3 d且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成年患者377例,按入住ICU后蛋白质充足达标时间分为早期(1~2 d)组93例,中期(3~7 d)组155例,晚期(>7 d)组129例。比较3组预后,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蛋白质充足达标时间对患者入住ICU 60 d内死亡的影响。结果:与早期组和晚期组相比,中期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最低(P=0.002)。Cox回归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以晚期为对照,蛋白质充足中期达标是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入住ICU 60 d内死亡的保护因素(HR=0.675,95%CI:0.456~0.997)。结论:蛋白质充足3~7 d达标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机械通气 蛋白质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新燕 吴杰 +5 位作者 鲁新华 张瑞芳 周艳 李留霞 赵先兰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流行及诊治经验的积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但尚没有完善的针对孕产妇感染者的诊疗方案。迄今,武汉协和医院提出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流行及诊治经验的积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但尚没有完善的针对孕产妇感染者的诊疗方案。迄今,武汉协和医院提出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意见》,盛京医院制定了《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孕产妇管理指导意见(第一版)》(2020年1月26日)。孕产妇是一类特殊人群,其机体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发病及诊治有其特殊性。受体内高水平雌、孕激素的影响,孕产妇上呼吸道(鼻、咽、气管)黏膜增厚、轻度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受妊娠中晚期潮气量增加、妊娠子宫增大、膈肌上抬、肺部扩张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孕产妇是各类病毒的易感人群,妊娠期妇女对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炎症应激反应明显增高。因此,孕产妇一旦感染2019-nCoV,尤其是对于中晚期妊娠妇女,病情发展迅速,易进展为重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范。根据河南省现有病例的特点,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及武汉协和医院、盛京医院制定的相关指导意见,我们特提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孕产妇 病毒性肺炎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8
16
作者 别柏林 刘鑫 +1 位作者 程瑞瑞 张国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25-2827,共3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及排痰机...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及排痰机排痰,B组采用排痰机排痰,C组采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期间观察3组每日痰量、症状、胸部体征、呼吸(RR)、心率(HR),定期复查动脉血气。结果:3组治疗后PaO2、PaCO2、HR、RR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临床有效率为93.8%,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5.0%、6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AECOPD效果显著,优于二者的单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特布他林 氨溴索 振动排痰机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p16、FHIT、APC基因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莹 王圆圆 +4 位作者 贾文青 倪然 张辉 王静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p16、FHIT、APC的甲基化,探讨它们在肺癌发生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p16、FHIT、APC基...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p16、FHIT、APC的甲基化,探讨它们在肺癌发生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p16、FHIT、APC基因甲基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计算上述基因甲基化诊断肺癌的准确率。结果:肺癌组血清中p16、FHIT、APC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7.5%、34.2%、31.7%,对照组中分别为6.5%、13.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16、FHIT基因甲基化均为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7.509(2.160~26.099)、2.927(1.096~7.814)(P均<0.05)。p16、FHIT、APC基因甲基化单项诊断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53%、49%、47%,3种基因甲基化联合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为87%,优于单项指标。结论:p16、FHIT基因甲基化均为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p16、FHIT、APC甲基化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16 FHIT APC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31
18
作者 赵春玲 叶利军 +2 位作者 王晓东 王静 姚孟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状况及风险因素。方法便利抽取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对照人群各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焦虑自评量表(SAS)、呼吸困难量表(MMRC)、圣乔治...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状况及风险因素。方法便利抽取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对照人群各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焦虑自评量表(SAS)、呼吸困难量表(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调查,采集一般资料、行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COPD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2.92%和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的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睡眠障碍组患者与无睡眠障碍组患者在年龄、夜间治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呼吸困难分级、SAS评分、SGRQ评分及DBAS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呼吸困难分级、DBAS、SGRQ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呼吸困难程度、睡眠认知、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等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呼吸功能和躯体症状,建立有效的睡眠认知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质量 呼吸困难 焦虑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瑞英 刘雅 +2 位作者 孙婷 刘峰辉 马小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2-736,共5页
目的:对疑诊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分析,评估两指标联合检测区分肺癌与肺良性疾病的诊断效能及联合细胞学使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6例肺部疾病患者(肺癌组131例,肺部良性疾病组145例)的B... 目的:对疑诊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分析,评估两指标联合检测区分肺癌与肺良性疾病的诊断效能及联合细胞学使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6例肺部疾病患者(肺癌组131例,肺部良性疾病组145例)的BALF样本,应用PCR法检测BALF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并将检测结果和Sanger测序法结果比较。结果:PCR和Sanger测序法一致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在检测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78,95%CI=0.954~1.000)。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的诊断灵敏度为0.840,高于良性疾病组(0.193)(P<0.001);肺癌组BALF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阳性率在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中分别是100%和90.9%,高于肺腺癌(66.0%);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阳性率在晚期肺癌高达89.3%,明显高于早期肺癌阳性检出率。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细胞学三指标联合使用时进一步将诊断灵敏度提高至0.931。结论:对BALF中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PCR检测在肺癌诊断中有良好的灵敏度;SHOX2、RASSF1A甲基化PCR检测与细胞学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灵敏度,是肺癌病理学诊断的有效补充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DNA甲基化 SHOX2 RASSF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振涛 韩雪萍 +1 位作者 苗丽君 张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患者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腹部手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0.5mg/kg,B组于术终缓慢静脉注射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患者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腹部手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0.5mg/kg,B组于术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0.5mg/kg,C组不给凯纷,三组术后均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术后接PCA泵PCIA,泵内药物A组、B组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1mg/kg+芬太尼8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芬太尼10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VAS评分;镇静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间点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明显低于C组(P<0.01)。各时间点三组均无过度镇静、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恶心、呕吐、瘙痒不良反应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能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小儿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