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A血管定位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1
作者 秦帅华 李新明 李文鹿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CTA)血管定位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92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CTA)血管定位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92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接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其中观察组接受基于CTA血管定位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对照组接受彩超定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支动脉内径术前评估与实际差异、制备皮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穿支点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TA血管定位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有较好的效果,具有皮瓣制备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软组织缺损 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牙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朱丽君 陈恒 +1 位作者 张炜 施鹏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牙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种植义齿修复患者266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选100例体检牙齿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种植3个月后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牙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种植义齿修复患者266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选100例体检牙齿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种植3个月后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口腔种植牙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危险因素。结果266例口腔种植牙患者种植3个月后,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为25.19%(67/266)。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性别、吸烟、饮酒、食物嵌塞、糖尿病、重度牙周炎、牙龈炎、种植体平台、软组织水平、SPD、P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277)、重度牙周炎(OR=2.221)、食物嵌塞(OR=2.396)、骨水平种植体(OR=3.010)、PLI高水平(OR=2.782)是影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患者种植后3个月内口腔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吸烟、重度牙周炎、食物嵌塞、骨水平种植体、PLI高水平是影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牙 牙周组织 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肉瘤中hTERTmRNA和hTERT蛋白的表达
3
作者 王海斌 刘慧 +4 位作者 李新明 刘进 李峰 王瑞永 赵军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hTERTmRNA及hTERT蛋白在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7例口腔颌面部肉瘤和14例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hTERTmRNA和hTERT蛋白的表达,探讨口腔肉瘤组织中hTERT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结... 目的:探讨hTERTmRNA及hTERT蛋白在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7例口腔颌面部肉瘤和14例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hTERTmRNA和hTERT蛋白的表达,探讨口腔肉瘤组织中hTERT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肉瘤中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62.2%/14.3%,P<0.05)。在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肉瘤组织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50.00%和86.67%,统计分析显示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肉瘤中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肉瘤(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肉瘤中hTERT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P>0.05);口腔肉瘤中hTER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并随肉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升高趋势,其中低度恶性肉瘤与高度恶性肉瘤比较差异显著(P<0.05)。hTERT蛋白表达与肉瘤复发密切相关(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肉瘤中hTER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hTERT基因在口腔颌面部肉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昊川 介亚琼 韩新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分析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口服抗血... 目的分析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局部控制率、颈淋巴结控制率、总体生存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评价联合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联合治疗方案,植入粒子7~45(23.52±9.29)颗,甲磺酸阿帕替尼服用剂量为250~500(373.44±121.14)mg·d^(-1)。随访时间为4~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50个月。患者原发病灶6个月、1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42%、69.24%,颈淋巴结控制率及整体生存率可达93.75%及96.8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13%,所有不良事件均为短暂一过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在控制肿瘤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效果较好,可为完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局部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琼 田莉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2期4209-4211,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其中,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入院并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其中,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入院并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11月入院并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饮食、张口锻炼依从性。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饮食、张口锻炼总依从率[87.50%(35/40)]较对照组[67.50%(27/40)]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3/40)]较对照组[25.00%(10/40)]低(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饮食、张口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骨折 延续性护理 饮食 张口锻炼 依从性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压引流瓶在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胡泽龙 李培博 +3 位作者 谢雨翀 李冉 李冰炎 李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实施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高负压引流瓶或使用低负压引流鼓的并发症及经济效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就诊的颌面部肿物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将123例患者分为高负压伤口治...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实施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高负压引流瓶或使用低负压引流鼓的并发症及经济效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就诊的颌面部肿物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将123例患者分为高负压伤口治疗(high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HP-NPWT)组(≤-15 kPa,n=79)和低负压伤口治疗(low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LP-NPWT)组(≥5.2 kPa,n=44)。并分析了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及治疗费用以及临床结局数据。结果:44例低负压组患者中17例伤口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率为38.64%;79例高负压引流组患者中3位伤口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率为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皮瓣移植中低负压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9.09%,而高负压组没有出现皮瓣坏死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使用高负压吸引引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负压吸引引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肿物 负压伤口疗法 负压水平 手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AT1靶向抑制miR-375-3p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的人口腔癌SAS细胞凋亡
7
作者 卢泰青 高振杰 +1 位作者 张炜 施鹏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9,189,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靶向miR-375-3p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口腔癌SAS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人口腔癌SAS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CAT1下调组、CCAT1上调组、CCAT1下调对照组、CCAT1上调对照组、miR-37...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靶向miR-375-3p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口腔癌SAS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人口腔癌SAS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CAT1下调组、CCAT1上调组、CCAT1下调对照组、CCAT1上调对照组、miR-375-3p下调组、miR-375-3p上调组、miR-375-3p下调对照组和miR-375-3p上调对照组。转染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miR-375-3p表达、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的基因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caspase-9、Bcl-2、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CCAT1与miR-375-3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空白组和CCAT1下调对照组比较,CCAT1下调组细胞凋亡率、miR-375-3p表达、caspase-3、caspase-9、Bax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与空白组和CCAT1上调对照组比,CCAT1上调组细胞凋亡率、miR-375-3p表达、caspase-3、caspase-9、Bax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与空白组和miR-375-3p下调对照组比较,miR-375-3p下调组细胞凋亡率、miR-375-3p表达、caspase-3、caspase-9、Bax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与空白组和miR-375-3p上调对照组比较,miR-375-3p上调组细胞凋亡率、miR-375-3p表达、caspase-3、caspase-9、Bax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提示CCAT1可靶向调控miR-375-3p。结论:CCAT1可抑制人口腔癌SAS细胞凋亡,推测是通过靶向抑制miR-375-3p的表达,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 miR-375-3p 口腔癌 线粒体途径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雪 宋正坤 +1 位作者 张凤菊 李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81-3486,共6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4例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引流术,62例)和...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4例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引流术,62例)和观察组(VSD,62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换药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瘢痕长度、张口度、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转归、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CT、瘢痕长度、张口度、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疗效以及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及死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引流术相比,VSD技术对于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疗效更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少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切开引流 颌面部间隙感染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Galectin-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古东坤 汤晓雨 +1 位作者 牛谦云 方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09-3912,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纳入OSCC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术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纳入OSCC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术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Galectin-3水平。分析血清Galectin-3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比较OSCC组和对照组血清Galectin-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Galectin-3对OSCC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CC的危险因素。结果OSCC组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0岁、有吸烟史、病理学分化(低分化+中分化)、肿瘤>2 cm、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高于年龄≤60岁、无吸烟史、病理学分化(高分化)、肿瘤≤2 cm、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Galectin-3诊断OSCC的价值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alectin-3高表达为OSC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升高,血清Galectin-3水平升高为口腔鳞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有望作为OSCC侵袭转移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杨 李雯 +2 位作者 陈茁 李帅泽 乔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anPatrolTM CTC-二代捕获技...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anPatrolTM CTC-二代捕获技术联合RNA多重原位杂交分析(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ISH),检测32例OSCC患者术前1 d外周循环血中的肿瘤细胞。CTCs将根据EMT的相关标志物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根据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检测出的CTCs分为上皮型CTCs(epithelial CTCs,e-CTCs),混合型CTCs(epithelial-mesenchymal-mixed CTCs,mix-CTCs)及间质型CTCs(mesenchymal CTCs,m-CTCs)。CTCs总数为198,其中e-CTCs为56(28.3%),mix-CTCs为128(64.6%),m-CTCs为14(7.1%)。每位患者的CTCs平均数值为(6.19±6.07),其中包括e-CTCs为(1.75±1.91),mix-CTCs为(4.00±5.77)和m-CTCs为(0.44±0.63)。CTCs总体数值与mix-CTCs数值相关(r^(2)=0.908,P<0.001)。e-CTCs数值与淋巴结有无转移(r^(2)=0.278,P<0.05)和TNM分期(r^(2)=0.278,P<0.05)相关。CTCs总体数值与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r^(2)=0.252,P<0.05)相关。结论:mix-CTCs和e-CTCs数值可能对OSCC的进展其重要作用,CTCs可能作为OSCC预测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红 李春梅 +2 位作者 胡爽 秦硕 孙明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4期2513-2516,共4页
目的评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冲洗应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体会。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应用VS... 目的评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冲洗应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体会。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应用VSD切开引流治疗患者,术后行个性化系统管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负压盥洗与引流、基础护理、膳食营养支持、疼痛管理与心理辅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VSD并结合整体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地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封闭负压引流 系统管理 间隙感染 治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宁 宋正坤 +2 位作者 米洪燕 何龙 李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本地区颌面部骨折损伤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伤时间、外伤原因、损伤部位、住院时间、合并伤和救治方法,本研... 目的探讨本地区颌面部骨折损伤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伤时间、外伤原因、损伤部位、住院时间、合并伤和救治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632例患者中,男440例,女192例,年龄1~88岁,男(35.55±16.81)岁,女(32.11±17.12)岁,交通事故在受伤原因中占首位(54.91%),常见的骨折部位是单纯性下颌骨骨折,人均骨折1.80处,高处坠落伤的住院时间最长,为(17.39±12.15)d,骨折合并损伤以身体其他部位的骨折为主。结果表明,颌面部骨折多发于31~40岁男性,不同受伤原因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在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原因、骨折部位等分布上存在一定规律,应密切关注相关危险因素,促进颌面部骨折相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骨折 回顾性研究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囊性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介亚琼 韩新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87-688,69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刮除+石碳酸烧灼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72例接受囊肿刮除+石碳酸灼烧等治疗并随访的颌骨囊性病变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72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术后半年颜面畸形基本消除,X... 目的:探讨手术刮除+石碳酸烧灼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72例接受囊肿刮除+石碳酸灼烧等治疗并随访的颌骨囊性病变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72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术后半年颜面畸形基本消除,X线复查,囊腔大小均有所缩小或完全消失,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囊肿刮除+石碳酸灼烧等治疗颌骨囊性病变有简单实用,术后感染率低、复发性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囊肿刮除 石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重建后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秦帅华 李新明 李文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生理、社会适应及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着口腔癌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本研究着重调查口腔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即刻修复重建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第四版(UWQOL)评估分别应用胸大肌... 目的:生理、社会适应及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着口腔癌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本研究着重调查口腔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即刻修复重建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第四版(UWQOL)评估分别应用胸大肌肌皮瓣(PMM)及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修复重建的口腔癌术后患者,经过测评得分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年龄、性别、颈淋巴结清扫术式、切除的范围、下颌骨断开与否、牙齿情况及放疗情况等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程度。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8份,收回问卷85份,回收率86.7%,其中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患者40例(47%),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45例(53%),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患者组别中,年龄、颈淋巴结清扫术式、下颌骨断开与否及放疗的应用明显影响组内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组别中,年龄、性别、颈淋巴结清扫术式、下颌骨断开与否、及放疗的应用则明显影响组内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这两组患者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共同因素有年龄、颈淋巴结清扫术式、下颌骨是否断开及放疗应用,因此针对治疗的每一步骤,临床医师应充分考虑患者可能的生存质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生存质量 量表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口腔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常乐 王鑫 +2 位作者 郭琼 周纪妹 韩新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760,共3页
本文从孕期口腔内环境的变化、孕期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估工具、孕期口腔问题的预防和常见孕期口腔疾病及其护理4个方面对孕期口腔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孕期 口腔 护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米洪燕 王玫月 +1 位作者 刘孟哲 李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2期4053-4057,共5页
目的研究颌面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ENHL)的临床体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为ENHL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0例口腔颌面部E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 目的研究颌面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ENHL)的临床体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为ENHL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0例口腔颌面部E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首发症状、组织学类型、影像学特征并分析SUV_(max)值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70例病例中男35例,女35例。发病年龄40~79(53.64±19.22)岁。腮腺(30%)是口腔颌面部最常受累的部位,其次是咽淋巴环处的腭部及舌根(22.86%)。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32.86%)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CT平扫示瘤体呈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轻中度强化;MRI主要表现为T_(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_(2)WI等信号或高信号。PET-CT的SUV_(max)值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522,P=0.015)。结论目前ENHL首诊确诊率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但与发病部位和组织学类型有一定关联;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颌面部ENHL的金标准,^(18)F-FDG PET-CT的SUV_(max)值具有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颌面部 SUV max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可吸收微型聚合物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川 王烨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02-3505,共4页
目的探讨在牵引钉颌间牵引基础上应用可吸收微型聚合物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0例颌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接受牵引钉... 目的探讨在牵引钉颌间牵引基础上应用可吸收微型聚合物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0例颌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接受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接受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可吸收微型聚合物内固定治疗。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时疗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口腔功能、牙周指数,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时,联合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颞下颌关节功能、张口度以及咬合关系评分较术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菌斑指数(PI)、软垢指数(DI)及牙龈指数(GI)水平均高于术前,而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可吸收微型聚合物内固定更有利于加强牵引钉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降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牵引钉颌间牵引 可吸收微型聚合物内固定 颞下颌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低半卧位对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的影响
18
作者 黄小芳 李玉宁 郭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545-546,40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低半卧位对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以去枕平卧位,观察组57例术后给... 目的:探讨术后低半卧位对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以去枕平卧位,观察组57例术后给予低半卧位,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及皮瓣局部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al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困难、机体麻木、烦躁以及腰肌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采用低半卧位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肿瘤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 疼痛 低半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人工骨在上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19
作者 朱清 李帅泽 +2 位作者 李杨 陈茁 乔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44-1947,共4页
目的 研究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型(EH)人工骨材料在个性化重建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入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例在数字化技术引导下使用EH复合型人工骨接受上颌骨重建的患者,并对其手... 目的 研究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型(EH)人工骨材料在个性化重建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入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例在数字化技术引导下使用EH复合型人工骨接受上颌骨重建的患者,并对其手术前后的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7~66岁,中位年龄49岁。术后随访时间为5~22个月。结果 6例患者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对外观和功能结果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第7个月时因为人工骨的暴露并反复感染而最终选择取出该植入物。结论 EH复合型人工骨可以修复上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重建上颌骨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重建 数字化技术 人工骨 个性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内镜联合口内小切口取出颌下腺导管腺门部结石53例分析
20
作者 叶克强 吕继连 +3 位作者 裴飞 张瑞 乔翔鹤 赵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涎腺内镜联合口内小切口取出颌下腺导管腺门部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颌下腺导管腺门部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经过涎腺内镜联合口内小切口手术取石治疗病例纳入观察... 目的:观察涎腺内镜联合口内小切口取出颌下腺导管腺门部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颌下腺导管腺门部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经过涎腺内镜联合口内小切口手术取石治疗病例纳入观察组(53例),采用传统口内入路切开取石病例纳入对照组(55例)。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观察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中52例患者成功取出结石、保留腺体,手术成功率98.1%,术后均无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未取出结石者术中同期行颌下腺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舌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1.89%。经随访,52例取出结石患者腺体不同程度恢复功能,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截至目前无二次手术摘除腺体病例。对照组中成功取出结石35例,成功率63.6%,其中10例患者出现暂时性舌体麻木,1例患者出现舌下腺囊肿,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涎腺内镜联合口内小切口手术治疗颌下腺导管腺门部结石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内镜 口内切口 涎腺导管结石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