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P抑制剂调节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洋洋 盛誉乔 +1 位作者 薛瑞 秦志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超家族由17种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组成,负责将ADP-核糖基团转移到靶蛋白以启动ADP-核糖基化,这是所有生物体中高度保守的翻译后修饰。PARP家族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包括染色质...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超家族由17种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组成,负责将ADP-核糖基团转移到靶蛋白以启动ADP-核糖基化,这是所有生物体中高度保守的翻译后修饰。PARP家族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包括染色质结构、转录、复制、重组和DNA修复。依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PARP家族成员包括DNA依赖型、端锚聚合酶型、Cys-Cys-Cys-His型和macroPARP型等4种类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抑制剂 抗肿瘤免疫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IB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对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2
作者 姚晓含 王志清 +5 位作者 姚明辰 李丹阳 李赫阳 申心怡 张骞 韩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2-859,共8页
目的探讨SCRIB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增殖、凋亡及自噬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BEST(Biomarker Exploration of Solid Tumors)数据库分析SCRIB在GBM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下调人GBM U8... 目的探讨SCRIB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增殖、凋亡及自噬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BEST(Biomarker Exploration of Solid Tumors)数据库分析SCRIB在GBM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下调人GBM U87、U251细胞中SCRIB的表达,并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mock)和SCRIB shRNA干扰组(kd1、kd2),利用Western blotting(WB)和qPCR技术检测SCRIB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EdU掺入率及细胞凋亡率。利用CCK-8实验检测U87、U251细胞的增殖活力,并通过WB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细胞免疫荧光(IF)实验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表达,并进行多视野定量分析。利用WB检测LC3、p62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GBM组织中SCRI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FCM结果显示,SCRIB低表达的U87、U251细胞中,EdU掺入率显著降低(P<0.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01)。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mock组相比,SCRIB低表达组U87、U251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01)。IF结果显示,SCRIB低表达组LC3的荧光聚集程度显著增强(P<0.001),p62的荧光聚集程度显著降低(P<0.001)。WB结果显示,与mock组相比,SCRIB低表达组p27、LC3、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Myc、Cyclin D1、MCM、PCNA、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RIB的低表达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GBM细胞自噬、凋亡,进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GBM) SCRIB 增殖 凋亡 自噬 JAK-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CSP对胆管癌预后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志清 姚明辰 +2 位作者 李赫阳 姚晓含 王发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FDCSP)对胆管癌预后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TCGA-CHOL数据集分析FDCSP mRNA在胆管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例胆管癌与...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FDCSP)对胆管癌预后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TCGA-CHOL数据集分析FDCSP mRNA在胆管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例胆管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FDCSP蛋白的表达。使用R软件绘制FDCSP高表达(n=17)与低表达(n=18)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利用脂质体介导的siRNA转染构建体外敲低FDCSP基因的胆管癌细胞(HuCCT-1和CCLP1),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DCSP的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和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P27、P21的表达。结果:胆管癌组织中FDCSP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胆管癌组织中FDCSP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0.69±2.18)%vs(65.07±3.40)%,P<0.001]。FDCSP基因高表达的胆管癌患者预后较差(P<0.001)。敲低FDCSP基因后,FDC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数下降(P<0.05);CCND1、CCNE1蛋白的表达下调,P27、P21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FDCSP基因高表达的胆管癌患者预后较差;敲低FDCSP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 预后 HuCCT-1细胞 CCLP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修饰磁性颗粒提高血浆蛋白质的鉴定覆盖度
4
作者 邓楠 梁振 +4 位作者 边阳阳 张明建 张柯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0-285,共6页
基于随机寡核苷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离子、亲和、疏水、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及多种空间结构作用,发展了一种基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作为配基的新型血浆样品处理方法。采用寡核苷酸文库修饰的磁性颗粒(MNP@ssDNA)材料,在生理缓冲体系条件下捕获... 基于随机寡核苷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离子、亲和、疏水、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及多种空间结构作用,发展了一种基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作为配基的新型血浆样品处理方法。采用寡核苷酸文库修饰的磁性颗粒(MNP@ssDNA)材料,在生理缓冲体系条件下捕获血浆样品中的蛋白质。比较了两种洗脱体系的洗脱效果,并利用nano-RPLC-ESIMS/MS对获得的蛋白质酶解液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NP@ssDNA材料处理后的血浆蛋白质鉴定数量提升了约29.5%,两种洗脱体系呈现良好的互补性(26.7%)。血浆中前10种高丰度蛋白质的谱图占有率从处理前的31.82%降低到21.31%(洗脱体系1)和26.20%(洗脱体系2)。在鉴定到的蛋白质中,丰度最低的蛋白质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约为0.29 ng/mL,该蛋白质仅在MNP@ssDNA材料处理后被鉴定到。结果证明MNP@ssDNA策略不仅能有效降低血浆中高丰度蛋白质的丰度,也为低丰度蛋白质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寡核苷酸文库 血浆 蛋白质 高丰度 低丰度 谱图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酶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醇的O-糖苷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婷 姚二民 +5 位作者 邓楠 边阳阳 刘萍萍 张柯 陈千思 李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制备了基于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β-葡萄糖醛酸酶反应器。优化了硅酸甲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的物质的量的比、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的用量,以及水浴温度等制备条件,获得了孔隙均匀、...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制备了基于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的β-葡萄糖醛酸酶反应器。优化了硅酸甲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的物质的量的比、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的用量,以及水浴温度等制备条件,获得了孔隙均匀、通透性良好、机械强度高的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杂化整体柱。进一步将β-葡萄糖醛酸酶共价键合在整体柱上,以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醇(NNAL)的O-糖苷化合物(NNAL-O-Gluc)为底物研究酶反应器的水解效果,实验结果证明酶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的水解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NNAL-O-Gluc高效水解与分析,解决了目前NNAL-O-Gluc分析中前处理水解效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 6-葡萄糖醛酸酶 固定化酶反应器 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醇的0-糖苷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gelin-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伍当柔 朱巧晴 +8 位作者 朱亚飞 许海军 陈攀 王明 赵云岗 孙丹妮 郭苒 高社干 齐义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Transgelin-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ESC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NE6-C或KYSE140细胞分为4组处理,分别转染siControl、感染PG(感染复数10)、转染siTAGLN-2、转染siTAGLN-2+感... 目的:探讨沉默Transgelin-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ESC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NE6-C或KYSE140细胞分为4组处理,分别转染siControl、感染PG(感染复数10)、转染siTAGLN-2、转染siTAGLN-2+感染PG。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Transgelin-2、F-acti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Transgelin-2、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PG感染单独作用可以增加NE6-C和KYSE140细胞的增殖速率,增加S期细胞比例、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P<0.05);上调Transgelin-2表达(P<0.05),减少F-actin;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P<0.05)。转染siTAGLN-2可以显著拮抗PG感染的上述效应(P<0.05)。结论:Transgelin-2可能通过介导改变ESCC细胞骨架,从而抑制了PG感染诱导的ESCC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牙龈卟啉单胞菌 Transgelin-2 上皮间质转化 应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