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Alstrom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梦婷 高梦雅 王守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57-60,共4页
目的 总结Alstrom综合征(AS)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 患者女,18岁,因“口渴、... 目的 总结Alstrom综合征(AS)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 患者女,18岁,因“口渴、多饮、多尿、乏力6年”入院。患者于6岁时开始出现血糖升高、听力减退,给予降糖治疗效果不佳;后逐渐出现2型糖尿病性肾病、肝损伤、高脂血症等症状。入院检查显示患者存在肥胖、视力及听力减退、智力偏低、性发育不充分,实验室检查显示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转氨酶升高,影像学检查显示脂肪肝、桥本甲状腺炎、视神经萎缩,初步诊断为AS。进一步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血清基因组测序以明确诊断,发现患者携带ALMS1基因纯合突变,即8号外显子c. 2885_2894del:(p. S962Tfs*15)纯合突变,该变异为移码变异,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AS相关;父亲和母亲均发生杂合突变,突变来源于父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ALMS1基因新突变,该突变为有害突变。结论 该例AS患者以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畏光、渐进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基因检测发现1个新的ALMS1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trom综合征 ALMS1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列线图应用
2
作者 丁源 倪会芳 +3 位作者 李隽 付群 贺慧甜 吴文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158-2164,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亚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PA亚型的分类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8—2022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4例诊断为PA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其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亚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PA亚型的分类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8—2022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4例诊断为PA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其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将204例患者分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70例)、醛固酮腺瘤(APA)组(134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IHA分型的危险因素,构造列线图预测IHA的发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联合预测IHA亚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与IHA组相比,APA组的血钾水平和体重指数(BMI)更低(P<0.05)。logistic回归提示BMI、血钾、双侧CT表现是IH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显示观察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为0.697~0.857),敏感度为67.30%,特异度为81.10%,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为0.740~0.953),敏感度为85.70%,特异度为74.40%。与IHA组相比,APA组的卧位血浆醛固酮浓度(PAC)、24 h尿醛固酮(UALD)更高(P<0.05),立位PAC及卧位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更低(P<0.05)。结论基于BMI、血钾及CT表现建立的列线图可以预测PA患者IHA分型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血钾浓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