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中老年居民冠心病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志敏 张颖辉 +2 位作者 闫昱杉 吴丽娜 秦贵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河南郑州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以下简称冠心病)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郑州市6个社区9783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年限≥5年)进行横... 目的探讨河南郑州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以下简称冠心病)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郑州市6个社区9783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年限≥5年)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受试者平均年龄(57.9±9.7)岁。结果总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1.9%,女性显著高于男性(2.3%vs.1.1%,χ^(2)=14.973,P<0.001)。并发CHD的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更高(3.8%vs.2.1%,χ^(2)=6.753,P=0.009);男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vs.1.1%,χ^(2)=1.669,P=0.196)。CHD可能是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因素(OR=2.271,95%CI:1.305~3.943,P<0.001);男性中未见相关性(OR=1.610,95%CI:0.478~5.432,P=0.444)。校正了年龄、婚姻、教育程度、工作、吸烟、饮酒、饮茶、打鼾状况、业余时间体能活动、肾小球滤过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服糖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 after glucose load,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以及绝经与否等因素之后,CH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显著相关性在女性中仍然存在(OR=1.949,95%CI:1.102~3.500,P=0.023)。结论4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与近期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冠心病 横断面研究 中年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测定的内脏脂肪面积与河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秦迁 陈静锋 +3 位作者 闫肃 杨阳 王守俊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基于生物电阻抗(BIA)探讨河南地区预测代谢综合征(MS)的内脏脂肪面积(VFA)的风险切点。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BIA和MS各组分检测的受检者,其中MS组168例,非MS组3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 目的:基于生物电阻抗(BIA)探讨河南地区预测代谢综合征(MS)的内脏脂肪面积(VFA)的风险切点。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BIA和MS各组分检测的受检者,其中MS组168例,非MS组3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确定预测MS的VFA切点值。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的年龄、腰围(WC)、BMI、VF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升高是MS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为1.018~1.03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预测MS的AUC(95%CI)分别为0.755(0.696~0.814)、0.828(0.777~0.880),敏感度分别为0.960和0.899,特异度分别为0.503和0.736,约登指数分别为0.463和0.635,VFA切点值分别为100.4、92.3 cm^(2)。结论:VFA升高是MS的危险因素,可以预测河南人群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面积 代谢综合征 生物电阻抗 风险切点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通过调控脂噬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
3
作者 陈勋勋 张洁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11-1617,共7页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通过调控脂噬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制。方法 (1)体内实验:32只C57BL/6雄性小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饲以正常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正常+GLP-IRA(腹腔注射聚乙...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通过调控脂噬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制。方法 (1)体内实验:32只C57BL/6雄性小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饲以正常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正常+GLP-IRA(腹腔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3 mg/kg,每3天1次)、高脂+GLP-IRA(在饲以高脂饲料基础上,腹腔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3 mg/kg,每3天1次),造模持续16周。在16周末测量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进行糖耐量实验(GT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苏木素-伊红(HE)、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肝脏中脂噬经典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接头蛋白(P62)及转录因子EB(TFEB)的蛋白表达量。(2)体外实验分组:正常组(BSA)、正常+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组(BSA+100 nmol/L GLP-1RA)、高脂组(0.5 mmol/L棕榈酸)、高脂+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组(0.5 mmol/L PA+100 nmol/L GLP-1RA),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检测细胞上清内TG水平,WB检测LC3、TFEB、P6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细胞内与脂质合成相关因子的m RNA水平。结果 (1)体内实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小鼠体质量和血糖明显增加(P <0.01),糖耐量下降(P <0.01),血清中TC、TG、LDL水平均明显增高(P <0.01),HDL明显降低(P <0.01);与高脂组相比,高脂+GLP-1RA组小鼠血糖,血清中TC、TG、LDL水平及肝脏中P62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HDL、糖耐量及肝脏中LC3、TFEB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GLP-1RA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 0.05)。(2)体外实验:0.5 mmol/L PA成功构建NAFLD HepG2细胞模型,棕榈酸(PA)作用24 h后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加(P <0.01),细胞上内TG水平增加(P <0.01),脂质合成相关因子mRNA水平明显增加(P <0.01);高脂+GLP-1RA组改善高脂诱导的脂肪变性,上述指标变化呈相反趋势并且脂噬经典分子LC3、TFEB表达升高(P <0.01),P62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1)。结论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通过调控脂噬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噬 脂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G指数、血压、血糖相关指标与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
4
作者 秦迁 杨阳 +3 位作者 闫肃 闫航 王守俊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TyG指数、血压、血糖相关指标与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ERFI)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BMI≥24 kg/m 2者3956例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组,... 目的:探讨TyG指数、血压、血糖相关指标与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ERFI)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BMI≥24 kg/m 2者3956例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组,<3 mg/mmol为对照组(n=3844),3~≤30 mg/mmol为ERFI组(n=11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ERFI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ERFI组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HbA1c、总胆固醇(TG)、TyG指数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TyG指数>8.77(OR=2.138,95%CI:1.411~3.240)、正常血压高值(OR=2.450,95%CI:1.652~3.635)和HbA1c 5.61%~<7.00%(OR=1.510,95%CI:1.024~2.226)是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ERFI的危险因素。TyG指数与血压有交互作用(RERI=1.754,95%CI:-0.126~3.636;APAB=0.405,95%CI:0.068~0.741)。结论:TyG指数≥8.77、正常血压高值和HbA1c 5.61%~<7.00%可增加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ERFI的患病风险,且血压与TyG指数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超重/肥胖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早期肾功能损伤 正常血压高值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晓冰 王启 +3 位作者 李亚南 李博雅 马征泽 王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1968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20例)和验证集(64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根据结...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1968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20例)和验证集(64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根据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60岁、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4 d、术后使用止痛泵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风险更高,OR(95%CI)分别为1.759(1.225~2.526)、5.557(3.386~9.121)、2.503(1.857~3.374)、8.909(6.224~12.754)、1.521(1.041~2.223)。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31(0.806~0.855)、0.822(0.785~0.859),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DCA曲线远离基准线,预测结果与实际结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术后尿潴留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对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丽侠 李丽 +6 位作者 许莉军 吕新全 樊倩影 王志芳 李冲 李珊 郑丽丽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2-577,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有明确病理报告的PHPT患者为PHPT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所有研...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有明确病理报告的PHPT患者为PHPT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功能。结果 PHPT组共纳入243例PHPT患者,对照组25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PT组血钙、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肌酐、尿酸均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钙:(3.14±0.54) vs.(2.36±0.10) mmol/L;ALP:(271.96±379.90) vs.(71.02±18.79) U/L;肌酐:(73.45±35.23) vs.(63.47±13.54)μmol/L;尿酸:(320.85±121.28) vs.(276.33±78.20)μmol/L;TC:(4.39±0.99) vs.(4.79±0.92) mmol/L;HDL-C:(1.17±0.33) vs.(1.45±0.43) mmol/L,均P<0.05]。PHPT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3:(4.85±0.78) vs.(5.18±1.74) pmol/L;TSH:(1.97±1.35) vs.(2.61±1.52)μIU/m L,均P<0.05)]。PHPT组和对照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PT组根据血钙水平分组分析显示,不同血钙组间TSH、FT3也存在差异(P<0.05),血钙和TSH及FT3呈负相关(r=-0.325和r=-0.212,P<0.05),而对照组血钙与TSH无相关性(P>0.05)。结论 PHPT患者的高钙血症不但影响肾功能及血脂等代谢指标,还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包括TSH和FT3,对于临床上具有显著高钙血症的患者,应考虑到其甲状腺功能可能出现的变化及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高钙血症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韦俊芳 赵艳艳 +4 位作者 赵琳琳 马笑堃 郝晓 吴文讯 秦贵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30-1734,共5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2017年5月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确诊为IAS的患者共10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 目的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2017年5月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确诊为IAS的患者共10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IAS患者中男、女各5例;年龄21~74岁,60岁及以上6例;低血糖发作时间多在夜间及凌晨;5例有含巯基药物服用史,3例有胰岛素应用史,2例无明显诱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提示糖尿病4例,糖耐量受损3例,糖耐量正常1例;10例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均阴性,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均阳性。所有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肽水平升高不匹配。10例患者均予少食多餐、高纤维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其中3例患者加用阿卡波糖,6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有含巯基药物服用史患者,均停用相应药物,均未再发作低血糖。完成随访9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其中8例患者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 IAS为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高发,临床上对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患者,应常规检测IAA,以避免漏诊、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胰岛素抗体 体征和症状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用于垂体治疗库欣病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玲 张会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89-1794,共6页
由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所致的库欣综合征又称为库欣病,其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但部分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欠佳或无法进行手术,药物治疗作为二线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对库... 由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所致的库欣综合征又称为库欣病,其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但部分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欠佳或无法进行手术,药物治疗作为二线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对库欣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得到了很大进展,作用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药物既能控制肿瘤增殖也能抑制ACTH分泌,为库欣病的药物治疗奠定了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本文致力于论述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导向药物及其相应作用机制,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库欣病治疗的了解,为制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药物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_3、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燕燕 张会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D_3、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TC的患者3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 目的:探讨血清25-(OH)D_3、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TC的患者3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25-(OH)D_3、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研究PTC肿瘤组织中B型RAF基因V600E(BRAF^(V600E))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PT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5-(OH)D_3水平较低(P=0.000),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较高(P=0.000)。2PTC组间比较: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及平均年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P=0.002),有BRAF^(V600E)突变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无BRAF^(V600E)突变者(P=0.000);IRI在PTC有淋巴结转移者或BRAF^(V600E)突变者较高(P=0.000);PTC患者25-(OH)D_3水平与IRI未见明显相关。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高胰岛素抵抗是PTC的危险因素(P=0.006、P=0.001),高25-(OH)D_3是PTC保护因素(P=0.000)。结论:高25-(OH)D_3可能是PTC的保护因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助于预防PT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3 胰岛素抵抗 BRAFV600E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家族性异常白蛋白性高甲状腺素血症家系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琳琳 黄凤姣 +1 位作者 潘梦醒 赵艳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723,共6页
目的:分析1个家族性异常白蛋白性高甲状腺素血症(FDH)家系的遗传学特点及甲状腺激素的实验室检测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男性FDH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全部基因各外... 目的:分析1个家族性异常白蛋白性高甲状腺素血症(FDH)家系的遗传学特点及甲状腺激素的实验室检测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男性FDH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全部基因各外显子的序列变异情况,采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家系其他成员白蛋白(ALB)基因的变异情况。分别应用Roche、Beckman、Abbott 3种平台试剂盒检测该家系中FDH患者的FT 3、FT 4、TSH水平。结果:家系中共有4例患者。经基因检测均存在相同的ALB基因错义突变c.725G>A(p.R218H);先证者父亲及外祖母未患病,且未检测到该基因突变。4例FDH患者TT 4超出正常上限0.25~0.56倍,TT 3及rT 3均未超出正常范围。4例FDH患者Roche、Beckman、Abbott平台检测结果显示FT 3测定值超正常上限百分比分别为0.0%~6.9%、0.0%~11.4%、0.0%~7.8%,FT 4测定值超正常上限百分比分别为25.1%~39.4%、32.8%~92.8%、0.0%~11.3%。结论:R218H突变的FDH患者血清TT 4轻度升高,不同平台所测FT 4水平升高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异常白蛋白性高甲状腺素血症 总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正常 白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股骨中段病理性骨折为首发表现的成人戈谢病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敏 张惠箴 +1 位作者 杨庆城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本文报告1例无典型骨损害表现,而以全身骨骼广泛网格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成人戈谢病。本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进一步总结戈谢病的骨骼受累表现,以及戈谢病临床表型和基因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病理性骨折 戈谢病 葡萄糖脑苷脂酶 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化疗的给药顺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盼盼 龚旭阳 +1 位作者 冯苗 刘绍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1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抗治疗的给药顺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抗治疗的给药顺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rAEs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晚期NSCLC患者中36例采用化疗2天后行PD-1单抗治疗(序贯治疗组),相比74例采用化疗当天行PD-1单抗治疗(同时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显著延长(17.2个月vs.11.3个月,P<0.05)。序贯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4.4%优于同时治疗组的79.7%(P=0.04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9.4%和5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72)。Cox回归分析显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ment,Cyfra21-1)及D-二聚体是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是irAE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而给药顺序对irAE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130)。结论:给药顺序是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接受序贯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年龄及LDH与irAEs的发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联合用药 给药顺序 PD-1单抗 免疫化疗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3
作者 刘诗宇 曹哲 +5 位作者 杨童悦 潘越 张媛媛 温胜兰 秦贵军 赵艳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303例,并以年龄1∶1...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303例,并以年龄1∶1匹配于本院体检的非糖尿病健康男性303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间不同年龄段血清FT水平的差异。根据血清FT水平将T2DM组患者按四分位法分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FT水平的相关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男性T2DM患者低血清FT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T2DM患者血清FT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健康男性对照,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FT与年龄(r=-0.402,P<0.00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215,P=0.001)、糖尿病病程(r=-0.121,P=0.035)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r=0.115,P=0.049)、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l vitamin D3,25-(OH)D3](r=0.340,P<0.00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r=0.231,P=0.025)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城乡分布、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后,高BMI(OR=1.101,95%CI=1.023~1.183,P=0.009)、高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OR=1.175,95%CI=1.060~1.302,P=0.002)、低25-(OH)D3(OR=0.937,95%CI=0.900~0.975,P=0.001)及低TSH(OR=0.838,95%CI=0.710~0.989,P=0.037)是低FT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成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FT水平低于同年龄组健康男性,低FT水平与高BMI、高HbA1c、低25-(OH)D3及低TSH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游离睾酮 男性 性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