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晶晶 袁丁 +5 位作者 王秀玲 亢鸿飞 赖诚诚 王培松 卢广平 高艳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4322-4328,共7页
背景 虚拟现实技术(VR)的出现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将VR应用于医学教育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是目前临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将VR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有关VR应用于全科住培的文献鲜见。目的 探讨VR在... 背景 虚拟现实技术(VR)的出现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将VR应用于医学教育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是目前临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将VR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有关VR应用于全科住培的文献鲜见。目的 探讨VR在全科住培中的应用效果,为VR在全科住培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05-16—08-16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级58名全科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生成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n=29),研究组采用传统理论培训与VR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培训与传统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次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急救、有机磷中毒的处理流程、院内突发呼吸困难的处理流程,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VR的了解程度;培训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培训技能要点掌握率自评情况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毕业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考核成绩≥80分为考核优秀,研究组的理论考核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评电除颤及有机磷中毒的急救技能操作培训技能要点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临床综合能力、模拟临床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为临床做准备以及教学对自己有帮助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采用传统理论培训结合VR技能培训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全科住培学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在全科住培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全科医学 虚拟现实技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传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评估冠心病预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 魏子寒 王可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在冠心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9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图像,其中主要包括电影成像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成像,电影成像用于计算左心功能及二维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钆对...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在冠心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9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图像,其中主要包括电影成像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成像,电影成像用于计算左心功能及二维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成像用于判断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并计算梗死体积,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终点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力衰竭住院和心原性死亡。结果:中位随访41(37,49)个月期间,456例(27.0%)患者发生MACE。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HR=0.954,95%CI:0.945~0.963)、二维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HR=1.182,95%CI:1.133~1.233)、心肌梗死体积(HR=1.037,95%CI:1.032~1.043)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HR=0.975,95%CI:0.937~0.991)、双支血管病变(HR=1.344,95%CI:1.076~1.683)、三支血管病变(HR=1.651,95%CI:1.309~2.083)均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01)。结论:心脏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可评估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冠心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