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脂蛋白肾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贾莉敏 张建江 +6 位作者 史佩佩 曾慧勤 窦文杰 曾丽娜 贾东华 陈莹华 孔祥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脂蛋白肾病(LPG)的临床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LPG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国内外报道的儿童LPG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患儿,女,9岁,以尿频起病,初次尿检提示菌尿、血尿、蛋白尿,规律抗感染治疗1周后,仍有血尿、蛋白尿,... 目的探讨儿童脂蛋白肾病(LPG)的临床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LPG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国内外报道的儿童LPG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患儿,女,9岁,以尿频起病,初次尿检提示菌尿、血尿、蛋白尿,规律抗感染治疗1周后,仍有血尿、蛋白尿,血清白蛋白轻度降低,高脂血症,轻度贫血;肾脏组织活检,镜下可见肥大肾小球,扩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其内充以脂蛋白栓子,油红O染色阳性;电镜下多见层状或簇状"栓子"内含颗粒状脂质空泡。基因检测APOE Tokyo(Leu141-Lys143→0)。诊断为LPG,给予降脂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结论儿童LPG罕见,血脂水平显著增高,激素治疗无效,肾脏穿刺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基因检测提示其遗传背景;降脂治疗可缓解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肾病 APOE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莉 张建江 +2 位作者 窦文杰 曾慧勤 王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50-2255,共6页
背景 目前国内外关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尚未见关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疾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HSPN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9月选取郑州... 背景 目前国内外关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尚未见关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疾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HSPN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9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7例HSP初治患儿作为试验组,另外同时选取12例健康志愿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HSPN患儿随访6个月,根据有无肾损伤进一步分为无肾损伤试验亚组13例和肾损伤试验亚组24例。收集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一般资料及粪便标本,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及分析,采用Alpha多样性(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析探讨样本内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来探究不同组别间群落结构的差异,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及影响因子(LEfSe)分析找到组间差异显著的物种。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三组研究对象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A显示,三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均有差异(P<0.05);Adonis分析结果显示,无肾损伤试验亚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2,P=0.006);肾损伤试验亚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7,P=0.006);无肾损伤试验亚组与肾损伤试验亚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0,P=0.045)。LEfSe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Agathobacter和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丰度显著降低(P<0.05),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丰度显著增加(P<0.05);与无肾损伤试验亚组相比,肾损伤试验亚组纺锤状细菌属(Christense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降低(P<0.0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罗斯氏菌属(Rothia)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HSP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HSPN患儿在疾病早期时的肠道菌群已经与HSP无肾损伤患儿出现差异,疾病早期时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HSPN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紫癜 肠道菌群 菌群结构 菌群多样性 儿童 紫癜性肾炎 高通量测序技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白介素18对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江 应道静 +4 位作者 窦文杰 史佩佩 田喜艳 贾莉敏 张花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4-949,共6页
目的评价尿白介素18(IL-18)用于早期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8年3月,获得尿IL... 目的评价尿白介素18(IL-18)用于早期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8年3月,获得尿IL-18诊断儿童AKI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方法2(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1 21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IL-18诊断儿童AKI的合并灵敏度为0.74(95%CI:0.69~0.79),合并特异度为0.66(95%CI:0.63~0.6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 30(95%CI:1. 80~2. 9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 42(95%CI:0. 31~0. 56),合并诊断比值比为6. 50(95%CI:4.20~10.07),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9(S.E.=0.025)。结论尿IL-18是早期预测儿童AKI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其诊断准确性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急性肾损伤 早期诊断 META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霍华丽 黄先杰 +2 位作者 曹璐 席微波 张建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4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出院后随访1 a,按照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58例)和未复发组(66例),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4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出院后随访1 a,按照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58例)和未复发组(66例),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治疗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NS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初治尿蛋白转阴时间、有无反复感染、IgE是否升高、血清球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是否合并胸腔积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E升高、反复感染、初治尿蛋白转阴时间≥12 d、合并胸腔积液是PNS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7.210(1.895~27.427)、4.617(1.663~12.812)、3.328(1.260~8.785)和3.324(1.397~7.910)。结论:IgE升高、反复感染、初治尿蛋白转阴时间≥12 d、合并胸腔积液可能是PNS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