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心血管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1
作者 杨丽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1-652,共2页
关键词 儿科心血管病房 医院感染 预防 效果观察 小儿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冲突处理模式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台梦鸽 杨晓 +4 位作者 郭礼 高峰 王琨 兀珍珍 周韵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50-654,共5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冲突处理模式及情绪智力现状,分析情绪智力对冲突处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413名儿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美国Rahim冲突处理模式量表-Ⅱ及"Wong&Law"情绪智...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冲突处理模式及情绪智力现状,分析情绪智力对冲突处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413名儿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美国Rahim冲突处理模式量表-Ⅱ及"Wong&Law"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科护士最常用的冲突处理模式依次为整合、让步、妥协、逃避、支配;儿科护士能较好地管理情绪,各分支能力依次为自我情绪监测、情绪利用、情绪调节、识别他人情绪。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呈正相关(r=0.499,P<0.01)。结论:儿科护士的情绪智力是影响其冲突处理模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应当注重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引导护士采取合适的冲突处理模式,以缓解护患矛盾,使护士更加高效地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冲突处理模式 情绪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儿童高血压脑病临床特征比较:一项单中心12年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周凡 王建东 +2 位作者 苏宇 魏永威 王怀立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328,共6页
目的根据儿童高血压脑病(HE)的不同潜在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确诊的H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肾源性高血压组和非肾源性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结果纳入24例HE患儿,... 目的根据儿童高血压脑病(HE)的不同潜在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确诊的H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肾源性高血压组和非肾源性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结果纳入24例HE患儿,男12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9.0(7.0~12.0)岁。平均收缩压为(167.1±21.4)mmHg、收缩压指数为1.5±0.2,平均舒张压为(114.3±12.3)mmHg、舒张压指数为1.6±0.2。原发疾病以肾病综合征(3例)、狼疮性肾炎(3例)、IgA肾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为主。头颅MRI异常21例(87.5%),20例患儿存在典型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病变,1例有幕上脑积水。与非肾源性高血压组相比,肾源性高血压组年龄较大,收缩压、收缩压指数以及舒张压较高,神经症状评分较高,恶心呕吐和癫痫的发生率较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年龄、收缩压和收缩压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所有患儿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5.8±4.1)个月,1例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的患儿在HE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记忆和计算能力下降,其余23例患儿均在应用抗癫痫和高血压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且在随访期间无异常表现。结论肾源性高血压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比非肾源性高血压组患儿更为严重。此外,若肾源性高血压患儿突然出现癫痫发作,应高度怀疑HE,并及时进行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肾源性高血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S19基因新发突变致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郭喜峰 付知语 +2 位作者 郭风雷 李碧云 王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38,共4页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 DBA)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的红系生成障碍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发病率为(6~7)/100万,多为散发,无明显的性别和种族差异^([1]),临床特点为红系造血衰竭、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 DBA)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的红系生成障碍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发病率为(6~7)/100万,多为散发,无明显的性别和种族差异^([1]),临床特点为红系造血衰竭、先天性畸形和肿瘤的易感性升高^([2])。约70%病例编码核糖体蛋白的基因突变,被称为核糖体疾病^([1-2])。DBA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一旦考虑该病,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RPS19基因 基因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疗效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赵琳朝 王英洁 +7 位作者 景沼贺 买钰淼 孙盼 邱思敏 牛宏运 陈志伟 董芃芃 刘健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510,共6页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IBMFs)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HSCT的IBMF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移植预处理方案、造血重建情况以及预后。结果纳...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IBMFs)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HSCT的IBMF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移植预处理方案、造血重建情况以及预后。结果纳入IBMFs患儿18例,包括范可尼贫血(FA)7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KC)5例、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3例、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CAMT)2例和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1例,男10例、女8例,中位移植年龄为8.2(1.2~14.0)岁。移植后患儿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1(9~21)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10~30)天,18例患儿在中位随访10.6(1.0~62.9)个月时骨髓均为供者细胞完全嵌合状态。共8例患儿出现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其中Ⅳ度2例、Ⅲ度2例、Ⅱ度1例、Ⅰ度3例;2例发生慢性GVHD,均为轻度。存活15例;死亡3例,2例FA患儿出现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应用血浆置换或去纤维蛋白多核苷酸治疗,效果欠佳,此2例患儿均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CAMT患儿移植后+28天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病情进展迅速,死于呼吸衰竭。结论HSCT是治疗儿童IBMFs的有效方法,根据IBMFs患儿所患疾病选择相适应的预处理方案可使患儿获得更好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预处理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身份认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文文 郭永攀 +4 位作者 张春慧 张广超 牛雨昕 宋方钰 渠利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5-128,F0003,共5页
疾病身份认同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显著影响,当患者存在适应性的疾病身份认同时,会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和管理疾病,实现疾病管理目标。对疾病身份认同的概念、评估工具(包括疾病同一性问卷、接受糖尿病与个人治疗调查... 疾病身份认同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显著影响,当患者存在适应性的疾病身份认同时,会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和管理疾病,实现疾病管理目标。对疾病身份认同的概念、评估工具(包括疾病同一性问卷、接受糖尿病与个人治疗调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自我管理行为、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及干预措施(包括叙事疗法、心理剧干预及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制订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型糖尿病 疾病身份认同 自我意识 自我调节能力 疾病管理 应对方式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3α、sST2、TNFR1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aGVHD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7
作者 柴玉洁 路娜丹 +4 位作者 李平 苏淑芳 魏会霞 徐岩 王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REG3α、sST2、TNFR1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aGVHD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行allo-HSCT后发生aGVHD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并发Ⅰ...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REG3α、sST2、TNFR1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aGVHD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行allo-HSCT后发生aGVHD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并发Ⅰ-Ⅱ度aGVHD的50例患儿作为轻度aGVHD组,并发Ⅲ-Ⅳ度aGVHD的20例患儿作为重度aGVHD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Luminex平台检测aGVHD发生时REG3α、sST2、TNFR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差异;根据aGVHD治疗28 d内病情转归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预后不良组12例,利用ROC曲线分析REG3α、sST2、TNFR1对aGVHD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aGVHD组、重度aGVHD组外周血中REG3α、sST2、TNFR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重度aGVHD组显著高于轻度aGVHD组(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aGVHD患儿外周血中REG3α、sST2、TNFR1水平均显著升高(t=9.27,3.33 2.97;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EG3α、sST2和TNFR1联合检测评估aGVHD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性、特异性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各指标两两组合检测。结论:REG3α、sST2、TNFR1表达水平与aGVHD严重程度相关;REG3α、sST2和TNFR1联合对于aGVHD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望为临床上评估aGVHD患儿预后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3α sST2 TNFR1 儿童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瑞博 崔盼盼 +5 位作者 陈素艳 梅永霞 孙巧枝 张杰 樊宝钰 张振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66,共3页
据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1]统计,全球每年有5680万人需要安宁疗护,其中至少7%是儿童。儿童安宁疗护可减轻患儿痛苦、改善患儿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且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医疗支出[2-3],已成为罹患生命受限性疾病患儿的照护标准。... 据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1]统计,全球每年有5680万人需要安宁疗护,其中至少7%是儿童。儿童安宁疗护可减轻患儿痛苦、改善患儿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且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医疗支出[2-3],已成为罹患生命受限性疾病患儿的照护标准。受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资源分布不均[4]、儿童群体认知功能有限,特殊感受易被忽视[5]等因素影响,患儿普遍存在未被满足的安宁疗护需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安宁疗护需求 筛查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13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闫文浩 王瑶 +5 位作者 孔惠敏 牛慧霞 张继要 徐晓莉 罗强 禚志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89,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电生理学或病理学检查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治疗有效[1]。少数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误诊。CIDP可见于各个年龄,多见于40~60岁成年人,儿童CIDP罕见[2]。作者总结了13例CIDP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CIDP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儿童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先天性角化不良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英洁 陈志伟 +4 位作者 买钰淼 孙盼 景沼贺 董芃芃 刘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先天性角化不良(DKC)的疗效,为探索优化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医院行HSCT的3例DK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儿预处理方案为以氟... 目的 初步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先天性角化不良(DKC)的疗效,为探索优化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医院行HSCT的3例DK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儿预处理方案为以氟达拉滨(Flu)为主的减低剂量预处理。回输单个核细胞(MNC)中位计数为13.7(8.3~17.3)×10^(8)/kg,CD 34+细胞中位计数为8.2(6.3~13.1)×10^(6)/kg。采用甲氨蝶呤、环孢素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HSCT预处理过程中3例患儿均能耐受;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1(10~11)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1(10~13)d,未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2例发生不同程度急性GVHD,1例发展为慢性GVHD,1例移植后出现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随访至2023年1月,随访中位时间19(11~42)个月,3例均存活,1例存在慢性GVHD,目前3例患儿均脱离输血,移植后血细胞未再检测出DKC相关基因突变,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目前尚未发现合并实体肿瘤。结论 DKC患者HSCT治疗采用“Flu+低剂量环磷酰胺(CTX)+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尚可,无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GVHD仍是影响患儿生存主要因素,探索个体化方案治疗DKC的临床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减剂量预处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HMBP2基因新变异所致腓骨肌萎缩症2S型一例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路娜丹 李平 +2 位作者 王玮琳 李远方 王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明确1例腓骨肌萎缩症(CMT)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对1例双下肢无力、双手呈抓物状的患儿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并应用全外显子组(WES)测序对患儿行基因变异检测,采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父母行家系基因变异验证。结... 目的:明确1例腓骨肌萎缩症(CMT)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对1例双下肢无力、双手呈抓物状的患儿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并应用全外显子组(WES)测序对患儿行基因变异检测,采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父母行家系基因变异验证。结果:先证者存在IGHMBP2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母亲c.1633-6T>G和父亲c.608C>A(p.A203E),均为新发变异,诊断为CMT 2S型。根据美国ACMG指南致病性分级,c.1633-6T>G(PM2)、c.608C>A(p.A203E)(PM2+PP3)均为意义不明性变异。结论:新发现的IGHMBP2基因c.1633-6T>G和c.608C>A(p.A203E)复合杂合变异是该CMT患儿肌无力及神经源性电生理损害可能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IGHMBP2基因 肌电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颖超 朱桂英 +2 位作者 张秋堂 蒋兰君 李壮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89-209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且进行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且进行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的EBV感染患儿共34例,其中IM组20例、CAEBV组14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_3^+T淋巴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 3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_3^+T淋巴细胞计数、CD_4^+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_3^+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B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CAEBV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_3^+T淋巴细胞计数、CD_4^+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IM组降低(P<0.05);CAEBV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IM组降低(P<0.05)。3组IgA、Ig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组和CAEBV组Ig A、Ig G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IM患儿CD_8^+T淋巴细胞大量增殖是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CAEBV患儿淋巴细胞减少,以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均降低为主要特点;IM与CAEBV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均明显升高。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IM和CAEB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测定与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欢 徐学聚 +6 位作者 张园 郭力 王颖超 方营旗 邹湘 刘玉峰 盛光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2-218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免疫射散法、...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免疫射散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和生化法测定8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group)化疗前、缓解后以及同期的46例健康儿童(CONgroup)血液中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时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后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ALL患儿化疗前后p-Hcy与TSGF成正相关(r=0.723,P<0.05),p-Hcy与LDH成正相关(r=0.818,P<0.01),p-Hcy与hs-CRP成正相关(r=0.822,P<0.01)。结论:p-Hcy、LDH、hs-CRP及TSGF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情监测、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有望成为ALL诊断及治疗的联合应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8例免疫分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颖超 殷楚云 +3 位作者 徐学聚 赵晓明 方营旗 盛光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探讨不同表型ALL缓解率及预后的差别。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8例形态学分型为ALL的患儿幼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进行分析,并与细胞组织化学(FAB...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探讨不同表型ALL缓解率及预后的差别。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8例形态学分型为ALL的患儿幼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进行分析,并与细胞组织化学(FAB分型)进行比较。对所有ALL患儿进行化疗,比较完全缓解率的差异。结果:128例患儿形态学与免疫学检查符合率为81.25%,有16例形态学误诊被免疫分型纠正。128例ALL患儿中104例表达淋系抗原,纯B系抗原表达52例,纯T系抗原表达22例,淋系中可合并髓系抗原表达,30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主要表达CD33、CD13,4例ALL-L2为纯髓系表达,8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淋系表达,8例为未分化型,4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2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其中在B-ALL中CD19敏感性最高,在T-ALL中CD7敏感性最高,HLA-DR、CD34等非系列相关抗原在儿童ALL中均有较高表达。伴髓系表达的ALL完全缓解率低于无髓系表达者(χ2=17.26,P=0.028)。结论:免疫分型能助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是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儿童ALL采用形态学结合免疫学分型可获得T、B细胞来源、肿瘤细胞分化阶段和异常抗原表达等参数,有助于临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淋巴细胞 免疫分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莉 张建江 +2 位作者 窦文杰 曾慧勤 王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50-2255,共6页
背景 目前国内外关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尚未见关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疾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HSPN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9月选取郑州... 背景 目前国内外关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尚未见关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疾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HSPN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9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7例HSP初治患儿作为试验组,另外同时选取12例健康志愿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HSPN患儿随访6个月,根据有无肾损伤进一步分为无肾损伤试验亚组13例和肾损伤试验亚组24例。收集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一般资料及粪便标本,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及分析,采用Alpha多样性(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析探讨样本内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来探究不同组别间群落结构的差异,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及影响因子(LEfSe)分析找到组间差异显著的物种。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三组研究对象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A显示,三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均有差异(P<0.05);Adonis分析结果显示,无肾损伤试验亚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2,P=0.006);肾损伤试验亚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7,P=0.006);无肾损伤试验亚组与肾损伤试验亚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0,P=0.045)。LEfSe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Agathobacter和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丰度显著降低(P<0.05),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丰度显著增加(P<0.05);与无肾损伤试验亚组相比,肾损伤试验亚组纺锤状细菌属(Christense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降低(P<0.0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罗斯氏菌属(Rothia)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HSP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HSPN患儿在疾病早期时的肠道菌群已经与HSP无肾损伤患儿出现差异,疾病早期时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HSPN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紫癜 肠道菌群 菌群结构 菌群多样性 儿童 紫癜性肾炎 高通量测序技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野百合碱诱导SD幼鼠右室阻力负荷性心力衰竭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娜 安金斗 +2 位作者 冯嵩 葛微 陈晓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6-660,共5页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野百合碱(monocrota line,MCT)诱导SD幼鼠右心衰竭模型,探讨适合的右心衰竭模型制作方法。方法清洁级SD雄性幼鼠125只,随机分为G0、G1、G2、G3、G4组,每组各25只SD幼鼠。G1~G4组幼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30、40、50...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野百合碱(monocrota line,MCT)诱导SD幼鼠右心衰竭模型,探讨适合的右心衰竭模型制作方法。方法清洁级SD雄性幼鼠125只,随机分为G0、G1、G2、G3、G4组,每组各25只SD幼鼠。G1~G4组幼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30、40、50、60 mg/kg,诱导制作右心衰竭动物模型;G0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腹腔注射后每2周1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SD幼鼠右心室横径、三尖瓣反流速度、肺动脉压、射血分数(EF值)、缩短分数(FS值),共检测6周,4次;随后处死SD幼鼠,取心脏、肺组织病理切片对比观察。结果 G0组SD幼鼠无死亡,G1、G2、G3组SD幼鼠的死亡率远远低于G4组。各组SD幼鼠右心室横径逐渐增大,G1~G4组较G0组更明显(P<0.01);G0组SD幼鼠各时期的三尖瓣反流速度、肺动脉压无明显改变,而G1~G4组逐渐增高(P<0.01)。G1组SD幼鼠肺动脉仅出现轻度新生内膜病变,心脏组织病理切片无明显改变;G2组SD幼鼠肺动脉可见较明显新生内膜病变,心脏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G3、G4组SD幼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见中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和小动脉肌化,部分肺组织远端小动脉闭塞,肺泡内可见心衰细胞,右室心肌细胞肥大伴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50 mg/kg MCT可成功诱导建立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其病理变化可更好模拟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且实验动物有较高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鼻咽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底瑞青 叶琳 +1 位作者 王文娟 李星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鼻咽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对128例青年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年鼻咽癌患者FoP-Q-SF总分为(37.13±4.83),... 目的:探讨青年鼻咽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对128例青年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年鼻咽癌患者FoP-Q-SF总分为(37.13±4.83),处于较高水平。以FoP-Q-SF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TNM4期、离职或病休、4种及以上症状及高水平自我表露是青年鼻咽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β(95%CI)分别为1.934(0.527~3.340)、2.172(0.170~4.174)、-1.974(-3.372~-0.575)、2.768(1.063~4.473)、-4.139(-6.596~-1.682)。结论:青年鼻咽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较高水平,性别、TNM分期、工作状况、症状种类及自我表露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青年 恐惧疾病进展 自我表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亲属肺叶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高峰 赵松 +14 位作者 赵文增 秦建军 李昂 齐宇 李向楠 付明倜 王铁栓 张明堪 孙荣青 张卫 韩雪萍 李胜云 安金斗 黄振文 李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移植治疗 肺叶 活体 亲属 儿童 肺病 利用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5家系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敏 张继要 +2 位作者 董伟 赵亚梅 罗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1-544,共4页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回顾分析5个结节性硬化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5个家系受累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色素脱失斑、智力低下。家系1先证者TSC1基因存在c.2074C>T杂合无...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回顾分析5个结节性硬化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5个家系受累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色素脱失斑、智力低下。家系1先证者TSC1基因存在c.2074C>T杂合无义突变,其父母该位点未见异常;家系2先证者TSC2基因存在c.2545+10C>T杂合变异,为新发现的剪切变异,其父亲该位点为杂合子;家系3先证者TSC1基因存在c.2497C>T杂合无义变异,其母亲和姐姐该位点均为杂合子;家系4先证者TSC2基因存在c.4375C>T杂合变异,为新发现的无义变异,其母亲、姐姐及哥哥该位点均为杂合变异;家系5先证者未发现明确致病变异。结论具有相同TSC1变异位点的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发现新的TSC1致病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TSC1基因 TSC2基因 新突变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52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金斗 徐灵敏 +1 位作者 刘松茂 高铁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4-595,共2页
关键词 川崎病 心血管损伤 丙种球蛋白 全身血管炎性病变 发热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